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人口犯罪问题实证研究——以默顿社会失范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杰 丁连连 《当代经济》 2015年第17期99-101,共3页
对东部沿海某城市C区2005年至2014年犯罪数据分析可知,外来人口是犯罪的主体,且长期居高不下。根据社会失范理论分析,外来人口因制度障碍、文化歧视和个人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法实现其获取财富和融入城市的目标,进而出现社会失范现象... 对东部沿海某城市C区2005年至2014年犯罪数据分析可知,外来人口是犯罪的主体,且长期居高不下。根据社会失范理论分析,外来人口因制度障碍、文化歧视和个人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法实现其获取财富和融入城市的目标,进而出现社会失范现象,产生犯罪活动。要通过消除对外来人口的制度和文化歧视、提高外来人口的综合能力,以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措施,提高外来人口获取财富和融入城市的机会,从而减少和预防外来人口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犯罪 社会失范理论 创新适应模式
下载PDF
论死刑的限制
2
作者 高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07年第7期107-110,共4页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它的适用必须受到严格地限制。限制死刑的路径多种多样,立法论者主张通过修改刑事立法来限制死刑,司法论者主张通过司法程序来限制死刑。在我国,限制死刑的最佳路径应数解释论,即通过司法解释来明确什么是罪...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它的适用必须受到严格地限制。限制死刑的路径多种多样,立法论者主张通过修改刑事立法来限制死刑,司法论者主张通过司法程序来限制死刑。在我国,限制死刑的最佳路径应数解释论,即通过司法解释来明确什么是罪行极其严重,什么是必须立即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量刑程序 死刑复核 三审终审制
下载PDF
该案如何运用法律——兼谈诱导性侦查
3
作者 吴向东 吴群慧 《检察实践》 2001年第6期53-54,共2页
1999年7月,李某(系宁波市公安局特情)向宁波市公安局报告张某有贩毒嫌疑,后在该局侦查人员的授意下,李某就向张某求购海洛因。张因自己并无海洛因,就从冯某、王某处购人8.7克海洛因转卖给李某。交易结束后,张某、冯某、王某均当... 1999年7月,李某(系宁波市公安局特情)向宁波市公安局报告张某有贩毒嫌疑,后在该局侦查人员的授意下,李某就向张某求购海洛因。张因自己并无海洛因,就从冯某、王某处购人8.7克海洛因转卖给李某。交易结束后,张某、冯某、王某均当即被预先设伏的侦查人员抓获。1999年11月2日,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将张某、冯某、王某提起公诉,12月14日江北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冯某有期徒刑6年、罚金3000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年、罚金2000元,判处张某无罪。23日江北区人民检察院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2000年2月1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某 判处 贩卖毒品罪 侦查人员 人民检察院 有期徒刑 罚金 江北区 宁波市 交易
下载PDF
拥用公款罪与借贷公款的界限
4
作者 胡志坚 《检察实践》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挪用公款案件是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多发的职务犯罪案件。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嫌挪用公款犯罪的案件是以“借贷”的形式出现的。挪用人与使用人之间往往签定了“合同”、“协议”或“借据”,司法实践中对这种“借用”公... 挪用公款案件是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多发的职务犯罪案件。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嫌挪用公款犯罪的案件是以“借贷”的形式出现的。挪用人与使用人之间往往签定了“合同”、“协议”或“借据”,司法实践中对这种“借用”公款行为如何定性,认识不一。一种意见认为,挪用人和使用人双方系借贷关系,属于民事、经济法律调整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用公款罪 司法实践 借贷关系 借贷公款行为 构成要件 中国
下载PDF
论审查逮捕的完善
5
作者 刘秋平 《知识经济》 2010年第21期15-16,共2页
现行的审查逮捕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强化直接言词原则,使逮捕决定建立在直接审查案件的基础之上,确立被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救济程序,提高提前介入侦查的效果,充分考虑逮捕的必要性都是完善逮捕方式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直接言词 提前介入 构罪就捕
下载PDF
我国检察学范畴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胡志坚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44-51,共8页
检察学范畴体系不仅构成了检察学理论体系的骨架和核心内容,而且在结构、层次以及反映研究对象的深刻程度等诸多方面决定着检察学理论体系。构建检察学范畴体系必须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等科学方法。检察学范畴体... 检察学范畴体系不仅构成了检察学理论体系的骨架和核心内容,而且在结构、层次以及反映研究对象的深刻程度等诸多方面决定着检察学理论体系。构建检察学范畴体系必须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等科学方法。检察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要素包括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检察范畴是检察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依次为检察监督、检察权、检察职能和检察规律范畴,检察制度是检察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终点。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检察制度是我国检察学范畴体系的终极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学 范畴体系 科学方法 逻辑要素 构建
原文传递
法律监督与检察制度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7
作者 胡志坚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6-46,共1页
系统是由处于环境之中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称为组分)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之一。因此,对任何事物,小到细胞,大到社会,都可以用系统观点来考察。”
关键词 制度系统 法律监督 涌现性 检察 相互依存 有机整体 存在方式 系统观点
原文传递
论非法出版犯罪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志坚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7,共5页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和查获了一批非法出版案件,其中有的依法构成了犯罪。这些非法出版犯罪活动扰乱了出版物市场的经营秩序,危害社会的安定。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打击非法出版物犯罪活动的需...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和查获了一批非法出版案件,其中有的依法构成了犯罪。这些非法出版犯罪活动扰乱了出版物市场的经营秩序,危害社会的安定。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和打击非法出版物犯罪活动的需要,于1998年12月23日公布实施了《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活动 《解释》 社会治安形势 审理 刑事案件 适用 司法机关 非法出版物 出版物市场 具体应用
原文传递
论我国加入WTO后商标权刑法保护的完善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志坚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应将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擅自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乃至近似商标的行为列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将刑法保护的商标种类扩大至服务商标。并合理配置不同商标... 为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应将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擅自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乃至近似商标的行为列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将刑法保护的商标种类扩大至服务商标。并合理配置不同商标犯罪的法定刑,强化资格刑、罚金刑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商标权 刑法保护
原文传递
论公诉裁量权的理性规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志坚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共4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犯罪情节轻微”与“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规定,在构成公诉裁量权得以合法配置的规范性依据的同时,其语义内涵的相对模糊性,亦直接导致了我国检察机关行使公诉裁量权的客观...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犯罪情节轻微”与“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规定,在构成公诉裁量权得以合法配置的规范性依据的同时,其语义内涵的相对模糊性,亦直接导致了我国检察机关行使公诉裁量权的客观限制标准和实际运作过程中的相对不确定性,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检察机关行使公诉裁量权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裁量权 刑事诉讼法 犯罪情节 检察机关 起诉制度
原文传递
公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不能分离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杰 丁连连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5,共3页
公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的关系,是近年来检察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有学者质疑公诉权的法律监督属性,认为公诉与监督职能并存影响控辩平等,损害司法权威,存在角色冲突。实践中,也有部分地区将公诉部门与诉讼监督部门进行机构设置... 公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的关系,是近年来检察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有学者质疑公诉权的法律监督属性,认为公诉与监督职能并存影响控辩平等,损害司法权威,存在角色冲突。实践中,也有部分地区将公诉部门与诉讼监督部门进行机构设置上的分离。笔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职能 公诉职能 诉讼 分离 法律监督 控辩平等 司法权威 机构设置
原文传递
以各种名义分发单位受贿所得款的定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敏 《中国检察官》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单位某高校教务处、犯罪嫌疑人夏某、吴某在担任某高校教务处处长、副处长期间,为谋取小团体的利益,在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的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6家书商购书返还款23次,共计人民币100752.20元,所得...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单位某高校教务处、犯罪嫌疑人夏某、吴某在担任某高校教务处处长、副处长期间,为谋取小团体的利益,在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的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6家书商购书返还款23次,共计人民币100752.20元,所得赃款放入由吴某保管的教务处的小金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单位 受贿 名义 犯罪嫌疑人 教务处 经济往来 小团体 人民币
原文传递
盗窃案件运用鉴定结论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志坚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盗窃案件 鉴定结论 应用 涉案物品 价格鉴定 检察机关 指纹鉴定 犯罪嫌疑人 被害人 司法认定
原文传递
分析疑犯心理巧用预审谋略
14
作者 杨文洁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罪行 税务检查 税收管理 从宽处理 渎职行为 犯罪事实 财物 审讯人员 抽查范围
原文传递
外地犯罪嫌疑人身份查证亟待规范
15
作者 毛芝红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6X期61-61,共1页
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员的日益增多使刑事案件中对外地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的查证成了办案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由于目前公安机关户籍网覆盖面还有一定的局限,现阶段通过网上身份证比对还没有条件普遍适用,公安机关在办案实践中大量... 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员的日益增多使刑事案件中对外地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的查证成了办案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由于目前公安机关户籍网覆盖面还有一定的局限,现阶段通过网上身份证比对还没有条件普遍适用,公安机关在办案实践中大量采用的身份查证方法是:先让犯罪嫌疑人自报身份,如姓名、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等,然后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自报情况向其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发函要求协查,如果当地确有其人,则该户籍地公安机关会根据当地派出所的登记情况出具该人身份证明,盖上当地公安机关印章,作为证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书面依据.虽然一些细心的办案人员会结合实践经验让犯罪嫌疑人自报简历和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以便所在地公安机关能在协查犯罪嫌疑人身份时进行比对.但即便如此,上述查证犯罪嫌疑人身份的惯常程序还是存在极大的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地犯罪嫌疑人 身份查证 刑事诉讼 侦查工作 身份证明
原文传递
个案裁判规范之构建是司法裁决证立的关键
16
作者 胡志坚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08年第1期41-48,共8页
在简单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依照普遍的包含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的实证法规范(1)(x)(Tx→ORx)以及针对(1)之"全称个别化"推论(UI),即可得出(1’)Ta→Ora这一条件句,在此基础上,经由(1’)及契合于构成要件之概念的个... 在简单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依照普遍的包含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的实证法规范(1)(x)(Tx→ORx)以及针对(1)之"全称个别化"推论(UI),即可得出(1’)Ta→Ora这一条件句,在此基础上,经由(1’)及契合于构成要件之概念的个案事实描述Ta,依据MPP的推论规则,即可导出Ora这一最终的裁判结论。亦即在简单案件中,对判决结论的证明可以直接从对既定规则的推论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规范 司法裁决 既定规则 司法人员 证据事实 刑事案件 法律规范 法律解释 考夫曼 个别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