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种自身抗体及补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穆银玉 王爱珍 吴淑燕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史密斯抗体(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P)、抗核小体抗体(AnuA)、补体C3和C4阳性分布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SLE、41例结缔组织病(CTD)、33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史密斯抗体(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P)、抗核小体抗体(AnuA)、补体C3和C4阳性分布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SLE、41例结缔组织病(CTD)、33例干燥综合征(SS)、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欧蒙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和抗-dsDNA;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他自身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3和C4的浓度。结果 SLE组ANA、抗-dsDNA、抗-Sm抗体、抗-Rib.P.P和AnuA的阳性率和其他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C3与CTD和SS组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和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C4与CT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S、RA组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NA、抗-dsDNA、抗-Sm抗体、抗-Rib.P.P、AnuA、和补体3及C4,可提高SLE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学指标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穆银玉 李情操 王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7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is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NH组和对照组(n=...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isovolemic hemodilution,ANH)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NH组和对照组(n=2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ANH后30min、术毕、术后1天和术后3天PAC-1和CD62P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除麻醉诱导前,其他各时间点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 activation complement-1,PAC-1)、P-选择素(P-selectin,又命名CD62P)和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H组血液稀释后30min、PAC-1、CD62P和PLT水平都降低;术毕PAC-1和CD62P进一步活化,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PAC-1和CD62P逐步下降,术后3天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LT术后各时间点,逐步回升,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ANH能抑制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小板的过度活化,对预防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髋关节置换术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Test1自动血沉仪检测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穆银玉 孙琦 何军 《江西医学检验》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对Test1快速血沉仪测定血沉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100例,分别应用Test1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Westergren)同时检测血沉(ESR),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两种方法的血沉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以及在Test1上检测ESR的重复... 目的对Test1快速血沉仪测定血沉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100例,分别应用Test1自动血沉仪及魏氏法(Westergren)同时检测血沉(ESR),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两种方法的血沉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以及在Test1上检测ESR的重复性。结果Test1测定结果与魏氏法比较,血沉低值(ESR≤20mm/h)和中值(ESR>20~40mm/h)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血沉高值(ESR>40mm/h)时,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95;y=0.947x-1.91),重复性较好(CV=3.6%~8.4%)。结论Test1自动血沉仪检测低值和中值血沉快速、准确、可靠;对于血沉高值与魏氏法相比有一定差异,应与魏氏法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魏氏法 ESR 相关性 门诊患者 方法学评价 同时检测 显著性 差异 结论
下载PDF
标本保存时间对TEST1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芸菲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因标本存放时间不同的血沉结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71例,用EDTA-K2抗凝血保存4,8,12,24,48h检测血沉并且相互比较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以及在TEST1上检测ESR的重复性。结果放置8,12hESR比4h的结果高,但后来随着时间的延长,24,... 目的分析因标本存放时间不同的血沉结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71例,用EDTA-K2抗凝血保存4,8,12,24,48h检测血沉并且相互比较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以及在TEST1上检测ESR的重复性。结果放置8,12hESR比4h的结果高,但后来随着时间的延长,24,48h的ESR减慢。结论血沉标本应及时处理以免引起结果的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自动分析 检测
下载PDF
GPDA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炜烽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2期147-148,109,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胃癌患者的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简称GPDA)活性,探讨GPD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原发性肝癌病人和胃癌及部分胃癌术后病人,以及其他肿瘤病人的GPDA活性,并与甲胎蛋白(AFP)定量,癌胚抗原(CEA)等肿瘤...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胃癌患者的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简称GPDA)活性,探讨GPD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原发性肝癌病人和胃癌及部分胃癌术后病人,以及其他肿瘤病人的GPDA活性,并与甲胎蛋白(AFP)定量,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比较。结果肝癌患者的GPDA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肿瘤组GPDA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对肝癌的诊断时,以单项指标分析GPDA与AFP有相似的灵敏度(分别为54.8%和64.3%),如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使灵敏度提高为83.3%。胃癌患者的GPDA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胃癌的诊断也有类似的情况,GPDA与CEA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由单项时由70.2%和57.4%提高至89.4%。结论GPDA与肿瘤标志物AFP与CEA联合检测分别对肝癌和胃癌的诊断有较好的价值。而且GPDA定期检测对胃癌患者手术后的预后估计及监测复发或转移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DA 原发性肝癌 胃癌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