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匡丕雄 陈颖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9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宫颈锥切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宫颈锥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0例:即对照组P组(丙泊酚组)、观察组B1组(1mg布托啡诺+丙泊酚)、观察组B2组(2mg布托啡诺+丙泊酚)。记录三...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宫颈锥切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宫颈锥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20例:即对照组P组(丙泊酚组)、观察组B1组(1mg布托啡诺+丙泊酚)、观察组B2组(2mg布托啡诺+丙泊酚)。记录三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3min及用药后10min MAP、HR、RR、VT、SpO2的变化及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及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和术后睁眼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在注药后3min时MAP、HR、SpO2、RR均明显下降(P<0.05),10min后恢复正常;手术过程中P组患者的丙泊酚总用量及术中体动反应明显高于B1组和B2组(P<0.05);B2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丙泊酚可安全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且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不同麻醉方法 丙泊酚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熊中华 李代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麻醉医师经验给药,观察组在BIS监测指...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麻醉医师经验给药,观察组在BIS监测指导下给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除喉罩后HR、MAP、COR水平[(74.13±6.99)次/min、(78.54±8.01)mmHg、(321.23±15.35)n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94.21±9.53)次/min、(98.67±10.21)mmHg、(463.24±20.01)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0、11.50、41.76,均P〈0.05).观察组丙泊酚诱导用量[(1.65±0.21)mg/kg]、丙泊酚总量[(323.13±15.64)mg]、瑞芬太尼总量[(401.21±20.11)μg]明显少于对照组[(2.39±0.34)mg/kg、(414.32±20.34)mg、(469.54±22.39)μg],且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6.89±1.0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0.21±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3、26.36、16.84、14.13,均P〈0.05).结论 BIS监测在喉罩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减少术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过程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麻醉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对母婴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中华 李代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母婴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RAAS)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产妇术中均采用罗哌卡...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母婴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RAAS)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产妇术中均采用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并按罗哌卡因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8 mg)、B组(10 mg)、C组(12 mg)、D组(15 mg)四组,每组35例。比较四组镇痛效果、各时间段内母婴RAAS系统中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胎儿顺利娩出。四组镇痛效果相比,A组麻醉镇痛效果Ⅳ级的产妇比例最低,为17.14%(6/35),B、C两组比例相似,分别为42.86%(15/35)、45.71%(16/35),D组所占比例最高,为71.42%(25/35),D组麻醉镇痛效果Ⅳ级产妇所占比例明显优于A、B、C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90、5.83、4.77,均P<0.05)。A组各时间段内PRA水平无明显改变;B、C、D组T1~T3时间段内PRA水平均明显低于T0(t=14.64、37.04、3.97、15.34、29.93、4.73、25.83、33.00、5.23、12.47、8.94、5.96,均P<0.05)。A组T1~T3时间段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虽下降,但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D组T1~T3时间段内A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T0(t=5.95、5.98、3.19、5.86、5.54、4.77、7.96、5.47、6.13,均P<0.05)。A组各时间段内醛固酮(ALD)水平无明显改变;B、C、D组T1~T3时间段内ALD水平均明显低于T0(t=3.75、4.92、2.47、4.08、5.77、2.05、3.94、6.13、3.55,均P<0.05)。胎儿脐动脉、静脉的PRA、AT-Ⅱ和ALD浓度水平均在产妇所测值范围之内。结论10~15 mg的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母婴RAAS系统较为稳定,麻醉及镇痛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罗哌卡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醛固酮 麻醉 联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