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此时无声胜有声——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管莉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122-122,共1页
一、课始导入,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学的老师们都认识到了数学教学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始的导入往往新奇巧妙,有引人的故事导入,有精致的课件导入等,期待着把我们的学生很快地带入到数学学习中,... 一、课始导入,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学的老师们都认识到了数学教学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始的导入往往新奇巧妙,有引人的故事导入,有精致的课件导入等,期待着把我们的学生很快地带入到数学学习中,实践也证实了这一做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然而,很多时候课题一出来,施教者往往就迫不及待的进入到预设的教学程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声胜有声 布白 课堂教学 思维过程 课堂小结 思维状态 思考时间 思考空间 堂课 发散思维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海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第6期75-75,共1页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以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为重点.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涌进传统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现行的教材编辑思想为指...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以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为重点.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涌进传统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现行的教材编辑思想为指导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探究出可操作性强的应用题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锚式教学策略 低年级数学 应用题
下载PDF
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3
作者 蒋赛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2009年第6期145-146,共2页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 新课标提出:“口语交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我认为: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要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学 低年级 小学语文 引导学生 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 新课标 学会
下载PDF
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陶丽萍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6年第9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学习材料 生活化 正确使用 引导学生 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材料选择 教学实践 合理选择 两个层次
下载PDF
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中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追求语用与情感相融共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云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4年第4期57-59,共3页
小学生初步学习习作往往存在“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等困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目标模糊”“过程缺失”“评价僵化”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基于单元习作编排“整体性”“螺旋上升”“立足于语文教学实践”等特点,进行... 小学生初步学习习作往往存在“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等困惑;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目标模糊”“过程缺失”“评价僵化”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基于单元习作编排“整体性”“螺旋上升”“立足于语文教学实践”等特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研究”:厘清目标,明确学段习作训练序列;统整资源,落实单元习作训练目标;拓宽平台,推进单元习作训练评价。期待多管齐下,改变学生语言表达苍白之状,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善思乐写,从而提高其写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习作 统整资源 读写兼顾
下载PDF
把教的目光铆定在学生的“学”上 被引量:3
6
作者 叶根娟 《小学语文》 2014年第9期20-24,共5页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师的“教”提}{J了更高更求。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知道了什么、...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师的“教”提}{J了更高更求。语文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知道了什么、该学点什么、该如何去学的问题,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学”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 被动学习 义务教育 语文学习
下载PDF
群文阅读:从表象到实质——兼谈“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的区别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黄海 《小学语文》 2011年第10期10-12,共3页
一、单篇与群文:课堂阅读“形式革新”的背后 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教学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完整的文本时常陷入被切割被肢解的尴尬境地,阅读教学往往染上解析过度、微言大义的肥胖症。... 一、单篇与群文:课堂阅读“形式革新”的背后 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教学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关注字词句的落实,强调文道统一,完整的文本时常陷入被切割被肢解的尴尬境地,阅读教学往往染上解析过度、微言大义的肥胖症。(笔者并不否认以单篇阅读为基础的传统意义阅读教学的价值,也不回避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的先天性缺陷——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它们因先天性的阅读文本“量”的不同,带来了学生阅读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迥异,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上,两者各有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阅读 单元整组教学 阅读教学 表象 阅读文本 实践价值 课堂阅读 教学过程
下载PDF
展现思维过程 解决实际问题——由两个教学案例的调整说起
8
作者 王晓云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7年第2期25-26,共2页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活力,但是寻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然是一个突出的课题。笔者以为,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 学生交流 教师 小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 调整设计 主要内容
下载PDF
在情境与模型中辨析 在辨析与理解中运用——“近似数”教学磨课与思考
9
作者 程亚 周利云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6年第7期32-38,共7页
“近似数”课程是人教版二年级新增的“新鲜事物”,与人教版四年级关于“近似数”的课程内容相比,授课老师普遍认为更加“难上”。那么二年级和四年级在教学目标上,又有哪些不一样呢?二年级应该打好怎样的知识基础,才有利于学生在... “近似数”课程是人教版二年级新增的“新鲜事物”,与人教版四年级关于“近似数”的课程内容相比,授课老师普遍认为更加“难上”。那么二年级和四年级在教学目标上,又有哪些不一样呢?二年级应该打好怎样的知识基础,才有利于学生在四年级更好地学习“近似数”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近似数 模型 情境 课程内容 二年级 四年级 知识基础
下载PDF
旁征博引 延展有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根娟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第2期10-11,共2页
虞大明老师在《金钱的魔力》一课的教学中,以自身的教育广度,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合理拓宽文本和课堂教学的宽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旁征博引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老师 教育 理想
下载PDF
单元整组教学如何进行“聚点探究”
11
作者 叶根娟 《小学语文》 2013年第11期7-9,共3页
单元整组教学是时下很重要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整组导读、聚点探究、整组提升”的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板块。“整组导读”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单元专题学习目标,孕育求... 单元整组教学是时下很重要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整组导读、聚点探究、整组提升”的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板块。“整组导读”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单元专题学习目标,孕育求知欲望,激发深度阅读期待,为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打下基础。“整组提升”意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深化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组教学 语文教学模式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求知欲望 阅读期待 自主建构 导读
下载PDF
切不可忽略的“概括课文大意训练”
12
作者 何黄海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7年第8期29-30,共2页
阅读一篇文章,能用三言两语准确、全面地概括其主要大意,这是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也作了比较明确的年段要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甚至是许多公开课中,
关键词 课文 阅读能力 概括能力 语言实践训练 学生接受 引导学生 文意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如何应对课堂“生成”
13
作者 何黄海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06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生成” 《太阳》 课堂 教学关系 空白处 关注点 知识 学生 课文 教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