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内脏脂肪含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飞 孙羽东 +5 位作者 闫晗 魏小龙 秦锋 高斌 景在平 赵志青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稳定性与内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并探讨改善体脂分布对颈动脉狭窄的预防与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0月符合入组条件的136例行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头...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稳定性与内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并探讨改善体脂分布对颈动脉狭窄的预防与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0月符合入组条件的136例行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头颅CT灌注测算患者颅内代偿情况并通过NASCET法计算颈动脉狭窄程度,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使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患者内脏脂肪含量,分析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 一般人群描述结果发现,稳定性斑块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不稳定斑块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内脏脂肪面积含量越低,颈动脉斑块越稳定.调整年龄、体质指数、狭窄程度、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吸烟史后,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仍然负性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将患者分成中青年组(年龄<65岁)及老年组(年龄≥65岁),结果发现内脏脂肪面积在中青年组中并非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在老年组中内脏脂肪面积越多斑块稳定性越差(P<0.05).结论 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关系密切,老年人内脏脂肪面积越高,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斑块稳定性 狭窄程度 内脏脂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