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哺乳期乳头溢液190例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海滨 黄海 +2 位作者 胡望华 史红仙 洪维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69-570,共2页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0例患者进行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以及血促乳生成素测定、近红外线乳腺扫描、钼靶照片、乳管造影、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B超以及头颅CT等一系列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总... 目的 探讨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0例患者进行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以及血促乳生成素测定、近红外线乳腺扫描、钼靶照片、乳管造影、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B超以及头颅CT等一系列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 6 1例 (32 1% )明确病因 ,其中包括垂体肿瘤 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 43例、乳腺癌 3例、乳腺囊性增生 1例以及药物引起 2例。结论 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病人中 ,仍有相当一部分无法明确病因 ,但随着纤维乳管镜等先进检查技术的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溢 病因学 治疗 病理
下载PDF
血浆瘦素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立峰 陈隽 +2 位作者 罗仕达 俞文华 董晓巧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4期284-285,34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及其对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共108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共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瘦素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后3个月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及其对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共108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共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瘦素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后3个月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血浆瘦素水平[(33.24±15.25)ng/ml]与对照组[(10.31±4.93)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瘦素水平是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95%CI=1.08~2.2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瘦素水平对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6,95%CI=0.78~0.92,P〈0.01),且判定血浆瘦素水平大于41.73ng/ml,对预测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的灵敏度为71.43%和特异度为87.50%。结论脑出血后血浆瘦素水平升高,检测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检测血浆IL-11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立峰 陈隽 +1 位作者 罗仕达 董晓巧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揭示脑外伤患者血浆白介素-11(IL-1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脑外伤组,共112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共40例。正常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脑外伤... 目的:揭示脑外伤患者血浆白介素-11(IL-1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脑外伤组,共112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共40例。正常对照组静脉血体检时获得。脑外伤组静脉血在入院时获得。ELISA测定血浆IL-11浓度。结果:脑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31例(27.7%)。血浆IL-11浓度(25.8±10.4)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9±3.2)pg/ml(P<0.001)。入院时GCS评分与血浆IL-11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1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浆IL-11浓度(OR=1.231,95%CI=1.110~1.349,P<0.01)是脑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IL-11浓度预测脑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98,95%CI=0.704~0.875,P<0.001),且判定血浆IL-11浓度截止值为27.4pg/ml,对预测脑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有80.7%的灵敏度和74.1%的特异度。结论:脑外伤后血浆IL-11浓度升高,可能参与脑损伤的炎症反应,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1 脑外伤 预后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颅脑外伤迟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美彪 王列 +1 位作者 罗科辉 邹军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迟发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224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迟发颅内出血)和对照组(无迟发颅内出血),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迟发颅内出血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岁和男性患者迟发颅内出...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迟发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224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迟发颅内出血)和对照组(无迟发颅内出血),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迟发颅内出血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岁和男性患者迟发颅内出血发生率高(P<0.05);观察组GCS评分、Plt及Hgb降低值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Hgb、Plt1、Plt2和GCS评分均为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GCS评分、是否有活动性出血、Plt值是颅脑外伤患者迟发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迟发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浆IL-6浓度与肠穿孔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洪维聪 王冲杰 胡耿东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54-655,共2页
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肠穿孔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浓度... 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肠穿孔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浓度显著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肠穿孔的病理生理机制中扮有重要角色。白介素-6(IL-6)是一种重要的致炎因子,参与诸多疾病的炎症反应过程。本文检测肠穿孔患者血浆IL-6浓度,旨在分析其对肠穿孔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IL-6 感染性休克 严重并发症 肠穿孔 相关分析 浓度 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反应过程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内脂素基因-1535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6
作者 翁建丰 陈隽 +1 位作者 罗立峰 罗仕达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揭示慈溪市汉族脑外伤患者内脂素基因-1535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内脂素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98例年龄及性别均配对的体检健康者,采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分析基因型... 目的:揭示慈溪市汉族脑外伤患者内脂素基因-1535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内脂素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98例年龄及性别均配对的体检健康者,采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浆内脂素及CRP浓度,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酶切后可见内脂素基因-1535 C>T位点有TT、TC和CC三种基因型。经卡方检验,脑外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方差分析,CC基因型患者血浆内脂素或CRP浓度均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患者(均P<0.01),而CT和TT基因型患者血浆内脂素或CR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CRP浓度与血浆内脂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慈溪市汉族脑外伤患者内脂素基因-1535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血浆内脂素和CRP浓度显著相关,可能参与外伤性脑损伤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脑外伤 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32例疗效分析
7
作者 董静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6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手术治疗 保乳手术 疗效分析 欧美国家 效果满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