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电凝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戴丐国 冯永生 马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537-537,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双极电凝 阑尾系膜 无钛夹 打结法 超声刀
下载PDF
进展期胃窦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戴丐国 杜根安 马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1期944-945,共2页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 %、47.6%、85...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 %、47.6%、85.1%、100.0%。Ⅰ、Ⅱ型与III、IV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Ⅳ型淋巴转移距离远 ,N3站淋巴结转移率26.4%。T2和T3、4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 %和80.3% ,N3站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2 %和20.7% ,亦有显著性差异 ( p<0.01)。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和一般型转移范围较广泛 ,N3 站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5 %和20.0%。在N3 站转移的患者中以No(12、13) 转移率最高(16.9 %、11.9%)。结论 对进展期胃窦癌 ,BorrmannⅢ、Ⅳ型 ,T3、T4 者 ,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或一般型患者 ,胃癌根治术应施行D3淋巴结清扫 ;No(12、13) 清扫应纳入标准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窦癌 淋巴结转移 根治术 D3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红梅 戴丐国 +2 位作者 连建安 姜斌骅 伍登海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0.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0.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两周,治疗期间每日均测血淀粉酶值,待血淀粉酶值恢复正常后停止治疗,治疗结束时未恢复正常者继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淀粉酶指标水平,记录治愈患者血淀粉酶、血糖、血钙、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不齐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RP、ET-1、TNF-α、血淀粉酶水平及血淀粉酶、血糖、血钙、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心律不齐外,研究组患者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改善胰腺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
原文传递
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戴丐国 杜根安 马红梅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损伤 48例作为非手术治疗对象 ,脾损伤及血腹量B超或CT评分 <4分 ,3 7例经脐穿刺盆腔置管引流 ,观察引流的量和性质。结果 :第一个 2 4h内引流量在 2 0 0~ 960... 目的 :探讨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损伤 48例作为非手术治疗对象 ,脾损伤及血腹量B超或CT评分 <4分 ,3 7例经脐穿刺盆腔置管引流 ,观察引流的量和性质。结果 :第一个 2 4h内引流量在 2 0 0~ 960ml,无 1例因活动性出血而需要中转手术。 48例中有 2例因脾窝血凝块不吸收致发热中转手术。结论 :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损伤是安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损伤 非手术治疗 穿刺引流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5
作者 戴丐国 冯永生 +2 位作者 马红梅 黄一波 王国平 《临床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TAPP和56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病人资料,并对手术后1~36个月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指标: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频次、术后住院天...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TAPP和56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病人资料,并对手术后1~36个月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指标: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频次、术后住院天数、内脏血管损伤、阴囊气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有无复发、住院费用。结果镇痛剂使用频次、阴囊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TAPP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TAPP不如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气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所特有;两组均无内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疝复发发生。结论TAP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但也存在费用高等缺点。对于复发疝和双侧疝,可优先考虑腹腔镜疝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 经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标本采集的质量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新华 全剑缨 董文仙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93-94,共2页
目的提高护士标本采集的质量,为检验质量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因标本采集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探讨护理工作中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基本模式。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明显提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医患矛盾,... 目的提高护士标本采集的质量,为检验质量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因标本采集而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探讨护理工作中标本采集质量管理的基本模式。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明显提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医患矛盾,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采集 质量管理 护理技术 饮食护理 血液病
原文传递
熊果酸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其对微小RNA-76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红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其对微小RNA-760(miR-76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W199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Ⅱ,Ⅲ,Ⅳ,Ⅴ组。对照组予以空白培养基溶液;实验Ⅰ,Ⅱ,Ⅲ,Ⅳ,Ⅴ组分别予以含5,10,20,40,80μmol·L^(-1)熊果酸...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其对微小RNA-760(miR-76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W199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Ⅱ,Ⅲ,Ⅳ,Ⅴ组。对照组予以空白培养基溶液;实验Ⅰ,Ⅱ,Ⅲ,Ⅳ,Ⅴ组分别予以含5,10,20,40,80μmol·L^(-1)熊果酸的培养基溶液培养。于作用24,48,72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作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microRNA提取试剂盒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miR-760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实验Ⅰ,Ⅱ,Ⅲ,Ⅳ,Ⅴ组的孵育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21±2.89)%,(94.42±2.24)%,(90.52±2.13)%,(86.71±0.48)%,(66.11±1.46)%,(40.50±1.32)%;孵育48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38±2.56)%,(91.09±2.36)%,(85.54±7.43)%,(73.56±9.01)%,(52.72±1.25)%,(33.85±1.27)%;孵育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1.52±2.42)%,(84.66±2.51)%,(73.75±6.27)%,(63.10±2.08)%,(44.77±1.77)%,(24.43±1.30)%;孵育24 h miR-760表达量分别为1.00±0,1.15±0.23,1.47±0.41,1.77±0.27,2.65±0.14,3.54±0.51;孵育48h表达量分别为1.00±0,1.27±0.15,1.75±0.23,2.24±0.31,3.52±0.22,4.43±0.31;孵育72 h表达量别为1.00±0,1.40±0.11,2.00±0.10,2.52±0.17,3.93±0.65,5.16±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熊果酸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SW1990细胞逐渐呈现变形、萎缩、甚至死亡。结论熊果酸对胰腺癌细胞具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高浓度的熊果酸长时间作用可导致细胞miR-760表达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胰腺癌 SW1990细胞 细胞增殖 微小RNA-760
原文传递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肿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8
作者 王国平 黄国强 茅婷婷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5期147-147,共1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腹部肿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临床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ASA分级为I~Ⅱ级的,择期行腹部肿瘤术的患者126例,均在术前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行P...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腹部肿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临床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ASA分级为I~Ⅱ级的,择期行腹部肿瘤术的患者126例,均在术前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行PCIA镇痛。将12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0.05mg+昂丹司琼8mg+0.9%氯化钠)至0.1L;研究组采用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用的治疗方法,关腹前使用氟比洛芬酯0.05g,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0.05mg+氟比洛芬酯0.15g+昂丹司琼8mg+0.9%氯化钠)至0.1L。两组自控静脉镇痛泵的设置均为维持量2mL·h-1.分别于术后4h、12h、24h、48h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统计并分析两组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镇痛治疗方案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腹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率较舒芬太尼得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腹部肿瘤 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