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概念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实践路径探索——以“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昌霖 侯宇轩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阅读与研讨的方式实现对整本书的拓展性理解。而大概念能够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实现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先从为什么读、如何...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阅读与研讨的方式实现对整本书的拓展性理解。而大概念能够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实现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先从为什么读、如何去读两个方面厘定大概念,再通过核心任务驱动、专题研讨思辨、过程评价量化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小组专题汇报、班级主题研讨、阅读体验总结,促进学生学术阅读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
下载PDF
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校园日晷的制作与摆放”项目为例
2
作者 苏守康 方晴雯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4年第12期48-53,共6页
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具有深度探究、情境体验和跨学科融合等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从“商定项目主题,明确学习目标”“拆解驱动问题,规划项目日... 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具有深度探究、情境体验和跨学科融合等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从“商定项目主题,明确学习目标”“拆解驱动问题,规划项目日历”“研制评价量规,明晰成功标准”等角度设计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活动,并通过“促合作、搭支架、重体验”等策略,平衡个体与团队的责任,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强化试错、反馈与修正,进而达到培育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高中地理 校园日晷的制作与摆放
下载PDF
基于气容器类比的电容器及其电容的教学片段设计
3
作者 李红伟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第6期61-63,共3页
在“电容器的电容”的教学中,现行人教版教材关于电容器的电容的类比教学--将电容器的电容类比为水容器的底面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这种类比与本节问题引入有一些冲突,另这种类比不能对后续电容的决定因素的探讨提供较好的启示,故提出... 在“电容器的电容”的教学中,现行人教版教材关于电容器的电容的类比教学--将电容器的电容类比为水容器的底面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这种类比与本节问题引入有一些冲突,另这种类比不能对后续电容的决定因素的探讨提供较好的启示,故提出基于气容器类比的电容器及其电容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电容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下载PDF
2023高考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考查
4
作者 刘勇 江琦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第11期78-80,共3页
高考数学关注逻辑思维的考查,其中严谨性作为逻辑思维的一个维度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对象.本文以2023年高考题为例说明高考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考查的几种形式.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逻辑思维 解题技巧
下载PDF
英语写作六要素评分规则在学生写作自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明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
随着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推广,英语教师纷纷开展了一些学生自评的实践和研究,但在实际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而言,这些自评工具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评工具不能提供自评标准,二是自评工具难以提供持续的反馈信息。为了有效地促... 随着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推广,英语教师纷纷开展了一些学生自评的实践和研究,但在实际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而言,这些自评工具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评工具不能提供自评标准,二是自评工具难以提供持续的反馈信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评,我们探索尝试了六要素写作评价规则,主要包括思想性、用词、组织性、语句流畅性、写作风格和写作常规六个要素。这种评价工具能帮助学生界定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在相当程度上分解了评价特权,促成了评价标准共享的实现;使学生由"评价引导的学习"走向"基于标准(目标)的学习",有效地拓展了评价主体范畴;淡化了评价的甄别性功能,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自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自评 评分规则
下载PDF
高中化学生活循证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2
6
作者 单世乾 耿秀梅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0期51-54,共4页
循证教学强调教学情境中教师经验、智慧与教学证据的最佳结合,而生活循证则追求广义生活情境中学生主动循证、科学循证的思维和能力,是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需要。生活循证能力是循证教学的归宿,生活循证体现化学对生命成长的价值。循证... 循证教学强调教学情境中教师经验、智慧与教学证据的最佳结合,而生活循证则追求广义生活情境中学生主动循证、科学循证的思维和能力,是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需要。生活循证能力是循证教学的归宿,生活循证体现化学对生命成长的价值。循证需要学校、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提供教育支持系统,即循证文化。从关注“学生中心”的循证教学到关注“生命成长”的生活循证,再到形成“循证文化”,是循证教学发展愿景,更是化学课程育人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教学 生活循证 高中化学
下载PDF
微项目探究:初中古诗词教学新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翟海燕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第15期43-44,共2页
基于微项目学习理念及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的深入思考,本文运用钩探、追探、钻探的“三探攻略”,创新古诗词教学策略,涵养学生古文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推动课堂改革内涵发展。
关键词 初中 微项目探究 古诗词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优化提问技巧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研究
8
作者 郑雪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172-175,共4页
高中政治作为重要学科,教学内容与初中政治课程相比更为深奥,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但是内容过于枯燥抽象,学生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要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主导,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为学生提... 高中政治作为重要学科,教学内容与初中政治课程相比更为深奥,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但是内容过于枯燥抽象,学生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要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主导,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思维,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为此,本文就以问题教学为例,对如何优化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开展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问技巧 高中 政治课堂 有效性
下载PDF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检测B卷(必修第三册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9
作者 贺琳 孙丁共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23年第11期24-27,共4页
下载PDF
基于思维训练与主题突破的作业设计——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例
10
作者 王彦成 《教学考试》 2024年第8期69-74,共6页
涵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整合为抓手,以学生的深入理解为突破,通过教学活动的互动和演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化其历史理解和人文关怀。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疏通好思维路径引领... 涵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整合为抓手,以学生的深入理解为突破,通过教学活动的互动和演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化其历史理解和人文关怀。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疏通好思维路径引领,教学主题达成的认知通道。本文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为例,探寻通过梯度性作业设计助推学生思维进阶的途径,实现教学理解的深入和主题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梯度性 作业设计 教学主题 思维路径 教学理解 思维训练 当代政治
原文传递
图片资源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利用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丽敏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5,共5页
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越来越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图片作为一种主要模态形式,对英语语篇教学大有裨益。本文归纳与总结了图片资源的三大功能,即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拓展功能,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为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图片资源... 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越来越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图片作为一种主要模态形式,对英语语篇教学大有裨益。本文归纳与总结了图片资源的三大功能,即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拓展功能,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为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图片资源在语篇教学中的利用策略,旨在提高图片资源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资源 语篇教学 多模态
原文传递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科学层级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夏芳 《新智慧》 2022年第4期95-99,共5页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笔者从初中阶段学生的科学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全校三个年级的所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学生自主学习缺乏...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笔者从初中阶段学生的科学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全校三个年级的所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学生自主学习缺乏指导;学生自我评价、检查缺乏针对性。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科学层级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策略:课前“自学质疑”培养策略;课中“授之以渔”培养策略;课后“作业设计”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科学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授之以渔 学生自我评价 培养策略 作业设计 政策背景 自学质疑
原文传递
一组运用图线的实验—学生实验设计
13
作者 夏蒙森 《物理教师》 1984年第1期21-23,共3页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图线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高中物理实验中补充了《弹簧振子周期公式的验证》、《电容器特性的研究——用经过高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定电容器的电容》等学生实验。弹簧振子周期公式的验证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弹簧...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图线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高中物理实验中补充了《弹簧振子周期公式的验证》、《电容器特性的研究——用经过高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定电容器的电容》等学生实验。弹簧振子周期公式的验证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与振子质量及弹簧倔强系数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坐标的选择,使实验图线线性化,以便找到物理量间的关系。【目的】验证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振子 图线 实验设计 倔强系数 线性关系 验证实验 高电阻 指导思想 带电量 充电电压
原文传递
“君子课堂”:基于三重空间的高中育人模式建构
14
作者 苏守康 朱旭颖 《中国德育》 2023年第22期58-62,共5页
开展高中育人模式的变革是系统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借鉴传统的“君子教育”思想,结合现代学校空间理论,以知识空间、关系空间、物质空间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统筹协调、有机联动的学校育人空间。学校大... 开展高中育人模式的变革是系统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借鉴传统的“君子教育”思想,结合现代学校空间理论,以知识空间、关系空间、物质空间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统筹协调、有机联动的学校育人空间。学校大力推进对标育人内容、育人方法和育人环境的三重空间的建设。此外,学校还特别注重保障机制的建设,全方位加强制度保障、队伍保障和组织保障,在“君子课堂”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诸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模式 三重空间 育人方法 实践探索 知识空间 物质空间 育人内容 统筹协调
原文传递
着眼于单元整体立意的教学逻辑设计——以“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为例
15
作者 王彦成 《教学考试》 2023年第58期28-30,共3页
统编版教材以《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相结合的方式践行历史学习的分层与优化,以期实现学生对历史发展概况的宏观了解和动态认知。衔续起宏观时空与具象史实的逻辑渗透打通了历史认知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学科内涵,助推了学科核... 统编版教材以《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相结合的方式践行历史学习的分层与优化,以期实现学生对历史发展概况的宏观了解和动态认知。衔续起宏观时空与具象史实的逻辑渗透打通了历史认知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学科内涵,助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因此,精彩的课堂设定,应立足于精准的文本解构,在一定的时空中把脉时代的律动,解读古今流转的趋势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内涵 文化交融 中外历史 历史认知 人口迁徙 单元整体 动态认知
原文传递
创设·优化·拓展——基于实验的教学设计
16
作者 王夏芳 《新智慧》 2022年第8期55-59,共5页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设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针对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后实验延伸等方面提出实践策略。笔者以实验为引导,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设计...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设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针对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后实验延伸等方面提出实践策略。笔者以实验为引导,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设计思路与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塑造科学精神,让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理解科学本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笔者对同一届学生进行跟踪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科学素养 实践策略 重难点突破 科学课程标准 操作方案 教学设计 跟踪分析 科学本质
原文传递
通电平行直导线相互作用实验的创新设计
17
作者 梁振华 《物理之友》 2023年第2期52-52,56,共2页
选择线材柔软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屏蔽网套导线、大容量蓄电池、充电电源、汽车点火装置内的继电器开关,制作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装置,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
关键词 通电平行直导线 相互作用 实验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