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曲丕盛 万海方 +2 位作者 王振 余建明 陶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44-2446,共3页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经微创及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和加巴喷丁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服...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疼痛门诊收治的经微创及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和加巴喷丁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服用卡马西平片和加巴喷丁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的疼痛缓解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表示〕;药物用量;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表示〕;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卡马西平组23例,加巴喷丁组25例。经过4周药物治疗后,加巴喷丁组患者药物用量平均为(1 884±546)mg/d,卡马西平组药物用量平均为(652±121)mg/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4周后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LSI-B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加巴喷丁组治疗后LSI-B高于卡马西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2、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加巴喷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7/25),低于卡马西平组的56.5%(13/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用于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均有效、安全,但加巴喷丁在用药安全性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卡马西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疼痛测定 生活满意度指数B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杜鑫丹 陶凡 黄焱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 比较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和经典入路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操作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患者40个样本,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年龄35~9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比较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和经典入路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操作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患者40个样本,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年龄35~9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血管旁入路组(V组,n=20)和经典入路组(T组,n=20)。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每侧闭孔神经阻滞穿刺尝试次数、穿刺时间、穿刺过程中最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穿刺后大腿内收肌群肌力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V组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T组(P〈0.01);V组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少于T组(P〈0.01);T组出现2例穿刺过程误入血管,调整后注药,V组未见误穿血管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大腿内收肌力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组穿刺过程中最高VAS评分明显高于V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术后闭孔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及闭孔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 与经典入路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调整次数少,操作时间短,且安全、舒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刺激仪 闭孔神经 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经食管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鑫丹 曲丕盛 +2 位作者 万海方 黄丽霞 陶凡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胸科手术中经食管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teO_2)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诱导插管后于食管中下段放置带气囊氧饱和度探头并监测SteO_2,将气囊充气,按不同压力作用于探测部位食管壁,分... 目的观察胸科手术中经食管监测脉搏氧饱和度(SteO_2)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诱导插管后于食管中下段放置带气囊氧饱和度探头并监测SteO_2,将气囊充气,按不同压力作用于探测部位食管壁,分为C组(0cmH_2O)、S_1组(20 cmH_2O)、S_2组(40 cmH_2O)、S_3组(60 cmH_2O),每组20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降低分钟通气量(VT=6ml/kg、RR=10次/min)及吸入30%氧浓度方式,观察各组血氧饱和度(SpO_2)及SteO_2下降至95%、91%的时间,同时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记录各组SteO_2信号干扰次数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监测SteO_2信号。与C组(气囊未充气)比较,气囊充气后的S_1、S_2和S_3组信号干扰减少(P<0.05)。在发生低氧时,各组SteO_2提前发生SpO_2下降,C组SteO_2降至95%表现最灵敏,与S_2、S_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_1组SteO_2降至91%,与S_2、S_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aO_2作为标准值,当SpO_295%时,C组SteO_2偏差发生率较S_2、S_3组增加(P<0.05),SpO_291%时,C、S_1组SteO_2偏差发生率较S_2、S_3组增加(P<0.05)。结论 SteO_2可作为一种血氧饱和度监测途径,更早地对低氧的发生进行预警。因为不同食管壁表面压力对测得的结果有影响,为排除食管壁内静脉血流干扰,气囊压力在40cmH_2O时较合理,且测得的数值接近于Sa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脉搏氧饱和度 全身麻醉 单肺通气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建群 汪国香 郑汉光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7期579-581,共3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不同影响。方法 :30例 (年龄 6 5~ 87岁 ,平均 6 8.7岁 )按入院时空腹血糖值分为两组 ,A组 :12例 ,空腹血糖≥10 mmol/ L,经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 ,将血糖控制...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不同影响。方法 :30例 (年龄 6 5~ 87岁 ,平均 6 8.7岁 )按入院时空腹血糖值分为两组 ,A组 :12例 ,空腹血糖≥10 mmol/ L,经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 ,将血糖控制在平均值为 6 .0± 1.0 mmol/ L ;B组 :18例 ,空腹血糖平均值为 4 .75± 1.12 mmol/ L ,经常规术前准备。两组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以“One Touch”仪采血测定血糖值 :1麻醉 (T1) ;2置入骨水泥前 5min(T2 ) ;3置入骨水泥后 5min(T3) ;4术终 (T4 ) ;5术后 d1(T5) ;6术后 d3(T6 )。结果 :T2、T3、T4、T5血糖值 A组分别为 5.11± 0 .4 3,6 .4 7± 1.77,6 .13± 0 .78,5.34± 0 .98mmol/ L;B组分别为 6 .72± 0 .81,7.14± 1.0 7,7.0 6± 0 .6 7,6 .6 9± 0 .76 mmol/ L。术中两组血糖值均高于术前 (P<0 .0 1~ 0 .0 5)。填塞骨水泥加剧了血糖的变化 ,两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 (P<0 .0 5)。 A组有 3例在术中发生了低血糖反应。结论 :填塞骨水泥加剧了血糖值的变化。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或非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 血糖 老年人
下载PDF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诱导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陶凡 范皓 郑汉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氯胺酮 异丙酚 循环功能 静脉麻醉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胸腔镜对术后炎症及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振 黄丽霞 +2 位作者 汪国香 罗宏 陶凡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6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5例。在接受芬太尼七氟烷静吸复合...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5例。在接受芬太尼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基础上,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接受1 mg/kg的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超前镇痛治疗。在术前、术后、术后12 h及24 h收集外周血标本离心法分离血清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的水平。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从T1时开始至T3时,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T4时出现降低;与术前时相比,在术后、术后12 h及术后24 h,所有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而上述因子及激素在术后、术后12 h及术后24 h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术后、术后12 h及术后24 h,治疗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以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胸腔镜手术可显著抑制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胸腔镜手术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加巴喷丁预防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付霜 方军 +2 位作者 周惠丹 连燕虹 曲丕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预防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肺癌切除术的病人69例,年龄46 ~ 69岁,性别不限,体重47 ~ 7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A组(n=36)和B组(n=33...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预防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肺癌切除术的病人69例,年龄46 ~ 69岁,性别不限,体重47 ~ 7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A组(n=36)和B组(n=33).A组术前2h口服加巴喷丁300 mg,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加巴喷丁100 mg,3次/d,持续至术后第10天;B组服用安慰剂,方法同A组.2组麻醉诱导前行硬膜外镇痛,控制阻滞平面在T4.10水平.术后3d内行PCEA,维持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6个月内疼痛的发生情况(数字分级法评分>4分)和持续时间.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PCEA按压次数;记录术后嗜睡、眩晕、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6个月内疼痛发生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PCE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A组术后3d内有2例发生轻微头晕、乏力.结论 加巴喷丁(术前2h和术后10 d持续使用)可降低病人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酸类 疼痛 手术后 胸廓切开术
原文传递
经椎间盘穿刺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性疼痛124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汉光 李斌 《实用疼痛学杂志》 1996年第1期2-4,共3页
腹腔神经丛位于T<sub>12</sub>与L<sub>1</sub>椎体前方腹主动脉干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解剖位置深,穿刺时稍有不慎,易刺伤肾脏或损伤邻近大血管。我院麻醉科在尸体解剖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技... 腹腔神经丛位于T<sub>12</sub>与L<sub>1</sub>椎体前方腹主动脉干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解剖位置深,穿刺时稍有不慎,易刺伤肾脏或损伤邻近大血管。我院麻醉科在尸体解剖和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技术——经椎间盘穿刺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X线监视下操作:取侧卧位,阻滞侧在上,以L<sub>1</sub>棘突上缘,中线外侧4cm为标志,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后用1%普鲁卡因或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腹腔神经丛 阻滞 癌性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