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波离散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小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7期29-30,32,共3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按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45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对照组55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测量两...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按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45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对照组55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测量两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Pmax-Pmin),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的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max、P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左心房内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测因子;两组的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x、P波离散度、左心房内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将它们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诊断辅助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最大P波时限
下载PDF
极短阵超速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7例
2
作者 陈凯 胡向阳 郑小红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可明确其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快速型心律失常 速刺
下载PDF
房性心动过速伴无辜旁路1例
3
作者 陈凯 胡向阳 杨萧云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左前侧壁旁路)。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S1S1定时刺激,频率200次/min,刺激10 s后诱发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图1),持续时间较短,P’波在Ⅰ、...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左前侧壁旁路)。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S1S1定时刺激,频率200次/min,刺激10 s后诱发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图1),持续时间较短,P’波在Ⅰ、aVF导联直立,食管导联心电图呈正负正3相,房室1:1传导,P’R间期≤100ms,RP’间期>P’R间期,且RP’间期不等,提示心房冲动不依赖于心室除极,是房性心动过速的典型表现。食管导联中P’波早于aVF、V1导联出现,说明异位激动点位于左心房。心动过速时QRS波畸形程度明显增大,最大时限达0.14 s,但比心房刺激时的QRS波群时限窄。Ⅰ导联呈rS型,aVF、V1导联呈R型,其与心动过速自行终止后的窦性心律心电图波形一致,提示房性心动过速时,冲动经旁路及房室结同时下传心室,但此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减慢,造成心室预激程度明显增大,显示出左前侧壁房室旁路传导的特征。本图诊断:房性心动过速伴无辜旁路(经旁路与房室结同时下传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路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食管导联心电图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AVF导联 1:1传导 QRS波群时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