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陆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6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早期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6例,分别进行Fugl-... 目的比较常规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早期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6例,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nthel指数日常生活评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对比,总结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康复组经综合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与Ban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并发症改善更加显著。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相关临床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治疗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强 朱晓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2期158-158,160,共2页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在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在本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行康... 目的:探究“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在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在本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共94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行康复训练治疗方法,观察组行“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PI、PRI、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d后,两组PPI、PRI、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中应用“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方法,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肩痛、水肿症状,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补土”针灸法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后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研究
3
作者 商建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S0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各50例。单一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综合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一组和综合组,各50例。单一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综合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结果综合组患者的动态舒张压、动态收缩压、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硝苯地平缓释片 运动康复 血压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镜像疗法联合多感觉刺激对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彭辰 谢建平 +1 位作者 马建强 张锡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期36-39,共4页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研究[2]表明,55%~75%的偏瘫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常规性的康复训练方式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针...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1],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研究[2]表明,55%~75%的偏瘫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常规性的康复训练方式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此问题,例如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多感觉刺激和混合性疗法开始被运用于上肢功能恢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功能 镜像疗法 多感觉刺激
下载PDF
头孢呋辛钠序贯治疗儿童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劳新南 梅伟强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成本。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60例,静脉注射组60例,根据疗效标准及治疗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93.33%,静脉注射组总有效率86.67%,按疗效与成本综合分析,以... 目的评价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成本。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60例,静脉注射组60例,根据疗效标准及治疗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93.33%,静脉注射组总有效率86.67%,按疗效与成本综合分析,以序贯疗法优于静脉注射组。结论头孢呋辛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疗法 儿童 支气管肺炎
下载PDF
四肢联动及核心肌群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站立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剑飞 李强 +3 位作者 谢建平 徐献民 韩静 曹坤茂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和四肢联动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站立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且ASIA损伤分级为〉B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和四肢联动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站立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且ASIA损伤分级为〉B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及四肢联动训练的康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键肌肌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键肌肌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及四肢联动对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站立功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不完全损伤 站立功能 核心肌群 四肢联动
下载PDF
动态站立架在偏瘫患者重心控制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建忠 彭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研究表明,人体在完成各种动作,尤其是站立和行走过程中必须运用主动控制重心的能力,因此重心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BALANCE-TRAINER瘫痪站立架对偏瘫患者进行重心控制训练,观察动态站立架在偏瘫... 研究表明,人体在完成各种动作,尤其是站立和行走过程中必须运用主动控制重心的能力,因此重心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BALANCE-TRAINER瘫痪站立架对偏瘫患者进行重心控制训练,观察动态站立架在偏瘫患者重心控制训练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动态站立架 重心控制训练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心衰患者改善hsGCRP、ILG2与心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商建明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S01期471-472,共2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此疾病存在有多种发病原因,心衰不仅会存在泵功能损害的症状,还会存在能量代谢改变、心肌细胞肥大及分子异常等状况,目前,心衰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大影响[1]。需...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此疾病存在有多种发病原因,心衰不仅会存在泵功能损害的症状,还会存在能量代谢改变、心肌细胞肥大及分子异常等状况,目前,心衰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大影响[1]。需对心衰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与护理,通过治疗与护理帮助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综合征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综合康复护理 心肌细胞肥大 心衰患者 治疗与护理 心功能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延伸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群群 钱建香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7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延伸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出院后首次确诊为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健康教育1年,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两组患者于出院后1年返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同期ADL总分... 目的:探讨延伸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出院后首次确诊为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健康教育1年,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两组患者于出院后1年返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同期ADL总分、服药依从性和脑梗塞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ADL总分81.66±0.28、服药依从性90.00%、复发率2.50%,对照组ADL总分58.83±0.30、服药依从性60.00%、复发率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健康教育能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 健康教育 脑梗塞患者 康复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音乐疗法对改善外伤性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林梅 彭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14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外伤性脑损伤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观察组则在常规运动康复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1例外伤性脑损伤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观察组则在常规运动康复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FI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外伤性脑损伤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外伤性脑损伤 运动功能 音乐疗法 运动康复 康复治疗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功能独立性评定
原文传递
动态站立架训练对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和步行能力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贾玉玉 朱肖肖 +3 位作者 魏沈琦 彭辰 马建强 谢建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第14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站立架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动态站立架训练,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动态站立架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动态站立架训练,治疗前后均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10m最大步行速度(Maximum Walking Speed,MWS)、躯干控制能力Sheikh量表评分(Sheikh Trunk Control Evaluation)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FIM评分、MWS及Sheikh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站立架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躯体控制和步行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动态站立架 躯体控制 步行能力
原文传递
TENS疗法联合湿敷及红光照射治疗III期压疮疗效观察
12
作者 陈剑飞 李强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2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讨TENS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对卧床患者III期压疮疗效的影响。方法:48例压疮(均为Ⅲ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倒,时照组24倒。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湿敷疗法加红光照射进行压疮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TENS疗法治... 目的:探讨TENS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对卧床患者III期压疮疗效的影响。方法:48例压疮(均为Ⅲ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倒,时照组24倒。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湿敷疗法加红光照射进行压疮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TENS疗法治疗,观察两组压疮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治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ENS疗法对压疮的治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压疮
原文传递
浅谈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周玲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28-228,共1页
研究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检验科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的血脂类生化标本中随机抽选100例进行研究。应用传统拉网式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的50例划分为对照组,应用分级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的50... 研究分级检验方法学的建立及其在血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检验科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的血脂类生化标本中随机抽选100例进行研究。应用传统拉网式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的50例划分为对照组,应用分级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的50例划分为试验组,经过不同方法检测之后,两组标本检测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将其进行对比。结论:在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血脂检验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检验方法学 血脂生化检验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