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棉区棉红铃虫对氰戊菊酯抗药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樟法 吕仲贤 申屠广仁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15,共2页
本省于1978年开始引进日本产氰戊菊酯农药,并在主要棉区进行田间试验及大田示范,1983年后全省棉区(除零星棉区)普遍推广应用。由于该农药广谱、高效、低毒并有增产作用,深受棉农欢迎。但是。
关键词 棉红铃虫 氰戊菊酯 抗药性 杀虫剂
下载PDF
浙江省茶、桑、果园草害发生与草甘膦应用
2
作者 孙敏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0年第3期30-32,共3页
一、浙江省“三园”杂草发生为害情况我省地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约1000~1500mm,适宜茶、桑、果等多种作物生长,也有利于各种杂草滋生为害。由于杂草繁殖快,再生能力强,争水、争养分、争光和争空间要比作物强,往往造成减... 一、浙江省“三园”杂草发生为害情况我省地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约1000~1500mm,适宜茶、桑、果等多种作物生长,也有利于各种杂草滋生为害。由于杂草繁殖快,再生能力强,争水、争养分、争光和争空间要比作物强,往往造成减产,影响茶、桑、果品质;同时,杂草还是茶、桑、果树病菌、病毒、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是各种病虫发生的重要来源;有些杂草还增加农民采茶、采果、采桑叶等农事操作中难度;农民要消灭“三园”中草害还耗费了大量劳动力,在目前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更显得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草 中间寄主 越冬场所 农事操作 宜茶 马唐 看麦娘 簇生卷耳 莲子草 阔叶草
下载PDF
浙江省井冈霉素现状与发展前景的探讨
3
作者 徐嘉生 孙新元 《浙江化工》 CAS 1990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章阐述了浙江省井冈霉素的使用现状以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井冈霉素 水稻 麦类 纹枯病 杀菌剂
下载PDF
浙江稻田稻秆潜蝇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华弟 徐志宏 +2 位作者 陈银方 朱金星 方屹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3-388,共6页
2000-2004在浙江较系统地研究了山区和半山区稻田稻秆潜蝇的种群动态与为害损失的关系,组建了田间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1、2代稻秆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死亡率分别为42.7%、14.5%、4.4%、12.6%和32.8%、16.5%、18.9... 2000-2004在浙江较系统地研究了山区和半山区稻田稻秆潜蝇的种群动态与为害损失的关系,组建了田间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1、2代稻秆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死亡率分别为42.7%、14.5%、4.4%、12.6%和32.8%、16.5%、18.9%、15.6%。水稻秧苗期、大田期稻秆潜蝇卵(虫)量与株为害率、为害损失率的关系分析表明,随着卵(虫)量增加,株为害率上升,产量损失率加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稻秆潜蝇防治指标为秧苗期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为害率1%以上;大田期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为害率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秆潜蝇 种群动态 为害损失 防治指标
下载PDF
除草剂及尿素混剂对稻田氨化细菌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余柳青 朱永林 +2 位作者 吴林福 李扬汉 应存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就除草剂及尿素混剂在稻田施用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除草剂丁草胺、除草醚、农得时和果尔与尿素混用,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可以获得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并提高水稻产量、丁草胺、禾大壮、杀草丹、除草醚以及丁草胺十二甲四氯在一定使用... 就除草剂及尿素混剂在稻田施用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除草剂丁草胺、除草醚、农得时和果尔与尿素混用,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可以获得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并提高水稻产量、丁草胺、禾大壮、杀草丹、除草醚以及丁草胺十二甲四氯在一定使用剂量下均显著地抑制脲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ureae(Beijernck)KluyveretvanNiel]的繁殖。而快杀稗、都尔、二甲四氯、苯达松、果尔、农得时、草克星和乙草胺对脲芽孢八叠球菌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氨化细菌 尿素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危害动态及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敏 杨廉伟 +4 位作者 王华弟 李荣 吴传伟 张国忠 祝小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2期187-191,共5页
为了提高对玉米粗缩病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对浙西北桐庐地区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发病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年际消长与发病规律,年际间粗缩病株发病率与灰飞虱种群年诱虫量呈正相关,... 为了提高对玉米粗缩病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对浙西北桐庐地区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发病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及年际消长与发病规律,年际间粗缩病株发病率与灰飞虱种群年诱虫量呈正相关,回归式为y=0.860605+0.071623x(R=0.9636**)。年际内夏玉米粗缩病5月底6月上旬为初病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病情较快增长期,7月中旬达发病高峰。夏玉米发病株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在株发病率较高或较低时,聚集程度下降,或为均匀分布。根据夏玉米粗缩病病株以聚集为主的空间分布特征,田间抽样调查以单行或双行直线平行跳跃法等较宜。理论抽样模型为n=(1.96)2/D2(1.02728/m+0.10287),序贯抽样模型为Tn=1.02728/(D2-0.10287/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侵染循环 发病动态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玉米螟防治指标研究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樟法 吕仲贤 +2 位作者 王桂跃 王植杏 李方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8-19,共2页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上主要害虫,受其为害的玉米产量损失在20%以上。国内对该虫防治指标的研究报道较多,吴维均等(1965)提出春玉米心叶期百株累计卵块为24块或百株高峰卵块6块为心叶期玉米螟的防治指标;陆锡康等(1987)提出春玉米一代玉米...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上主要害虫,受其为害的玉米产量损失在20%以上。国内对该虫防治指标的研究报道较多,吴维均等(1965)提出春玉米心叶期百株累计卵块为24块或百株高峰卵块6块为心叶期玉米螟的防治指标;陆锡康等(1987)提出春玉米一代玉米螟的防治指标为卵高峰期百株卵量2块;顾成玉等(1987)根据卵量与幼虫和产量损失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螟 防治
下载PDF
玉米多堆柄锈菌的初侵染源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阮义理 胡务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锈病 玉米 多堆柄锈菌 初侵染源
下载PDF
不同喷雾方式雾滴在茶树上的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商建农 朱俊庆 蔡新光 《茶叶》 1990年第1期43-45,共3页
利用药液喷雾方法,是目前防治茶树病虫的主要施药方式。我省茶树病虫防治应用化学农药始于5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的施药机械是单管式压缩喷雾器;60年代改用卧式往复式高压喷雾器;60年代中后期起广大农村大量改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 利用药液喷雾方法,是目前防治茶树病虫的主要施药方式。我省茶树病虫防治应用化学农药始于5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的施药机械是单管式压缩喷雾器;60年代改用卧式往复式高压喷雾器;60年代中后期起广大农村大量改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茶园较集中的国营(集体)茶场则开始使用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这些施药机械的共同特点是:喷片喷孔直径较大(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喷雾方式 雾滴分布 测定
下载PDF
灰飞虱在玉米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10
作者 赵敏 王华弟 +4 位作者 杨廉伟 李荣 吴传伟 张国忠 洪美萍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9期190-194,共5页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如气候、生育期、长势等)所引起的;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灰飞虱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灰飞虱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灰飞虱在水稻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11
作者 赵敏 王华弟 +4 位作者 杨廉伟 李荣 吴传伟 张国忠 王道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180-184,共5页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 为了提高对灰飞虱在稻田的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水稻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水稻田呈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下时,λ<2,聚集是由周边环境、移栽期、生育期等某种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当成虫、成若虫平均虫口密度分别在1.3978头/丛、1.4883头/丛以上时,λ≥2。而若虫:λ均≥2。其聚集因素是由灰飞虱自身特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引起。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1.35595/m+0.41366)和T(n)=5n±4.13778 n(1/2)。研究结果为稻田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灰飞虱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12
作者 赵敏 张国忠 +4 位作者 李荣 吴传伟 何丽娟 王华弟 杨廉伟 《生物灾害科学》 201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为了提高对黑条矮缩病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水平,对浙西北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循环及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病病丛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或趋随机分布为主,其次为均匀分布。在丛发病率较高或... 为了提高对黑条矮缩病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水平,对浙西北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循环及空间分布格局与抽样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病病丛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或趋随机分布为主,其次为均匀分布。在丛发病率较高或较低时,为聚集分布型。根据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在田间以聚集分布居多的特点,抽样调查以选择单行或双行直线平行跳跃法等较宜。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96)2/D2(1.08541/m-0.1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黑条矮缩病 侵染循环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华弟 吕仲贤 +2 位作者 陈银方 徐福寿 朱金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稻秆潜蝇为中国南方山区和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2000—2005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初步探明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规律、影响因子与为害损失,研究提出了以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秧田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危害率1%以上,大田平... 稻秆潜蝇为中国南方山区和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2000—2005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初步探明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规律、影响因子与为害损失,研究提出了以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秧田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危害率1%以上,大田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危害率3%~5%的防治指标;明确稻秆潜蝇卵为均匀分布,幼虫为聚集型分布,建立了序贯抽样、简易“查定”和GI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了包括数据库管理、逐步回归预测、种群动态模拟的计算机系统;改进稻秆潜蝇测报办法,提出“狠治一代压基数,巧治二代保丰收”的防治新策略及其适用的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技术,初步形成适于中国南方特点的水稻稻秆潜蝇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潜蝇 种群动态 抽样技术 防治指标 监测预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水稻干尖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初探 被引量:10
14
作者 裘童兴 严明富 陆强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90-292,共3页
水稻干尖线虫病世界各国都有发生,我国最早于1940年由日本传入天津市郊,以后随稻种的调运逐渐扩展到全国各主要稻区,其中以浙江、江苏、山东、云南等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重。1989年嘉兴市水稻干尖线虫病大暴发,发生面积40多万亩,严重田... 水稻干尖线虫病世界各国都有发生,我国最早于1940年由日本传入天津市郊,以后随稻种的调运逐渐扩展到全国各主要稻区,其中以浙江、江苏、山东、云南等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重。1989年嘉兴市水稻干尖线虫病大暴发,发生面积40多万亩,严重田块每亩减产100公斤以上,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危害.,过去国内对线虫病研究报道极少,为了控制病害的发生与为害,我们对此病进行了调查与试验,现整理报道如下。病害发生与为害情况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尖线虫病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农艺措施对黄花菜病害影响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新天 邓曹仁 +5 位作者 朱静坚 朱金星 周奶弟 胡岳标 陈宇腾 丁丽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1期112-113,155,共3页
20 0 1~ 2 0 0 2年在浙江缙云等地进行了黄花菜品种及种植年限对黄花菜锈病、叶斑病发生程度影响的调查研究 ,并设置了栽种密度 ,不同肥料 ,秋季深翻菜园等栽培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黄花菜品种之间黄花菜锈病、叶斑病发生有明显差... 20 0 1~ 2 0 0 2年在浙江缙云等地进行了黄花菜品种及种植年限对黄花菜锈病、叶斑病发生程度影响的调查研究 ,并设置了栽种密度 ,不同肥料 ,秋季深翻菜园等栽培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黄花菜品种之间黄花菜锈病、叶斑病发生有明显差异 ,病害随着栽种年限的延长而加重 ;合理密植 ,适时更新复壮 ,平衡施肥 ,健身管理等农艺措施 ,能明显减轻黄花菜病害的发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病害 锈病 叶斑病 农艺控制
下载PDF
油菜田使用禾耐斯除草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永林 沈斗杉 +2 位作者 吴东根 沈水土 王国迪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油菜田使用禾耐斯除草效果及安全性朱永林(浙江省桐庐县植保站311500)沈斗杉(桐庐县农科所)吴东根(桐庐县粮油站)沈水土王国迪(杭州市植保站)近年来,我县普遍推广应用精稳杀得、精禾草克等除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收到了... 油菜田使用禾耐斯除草效果及安全性朱永林(浙江省桐庐县植保站311500)沈斗杉(桐庐县农科所)吴东根(桐庐县粮油站)沈水土王国迪(杭州市植保站)近年来,我县普遍推广应用精稳杀得、精禾草克等除草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造成牛繁缕、碎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杂草 禾耐斯 除草剂 安全性
下载PDF
白术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治理 被引量:11
17
作者 潘兰兰 郑永利 吕先真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立枯病、根腐病、白绢病、斑枯病、锈病等白术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提出了合理轮作、土壤消毒、种子种栽处理、适时栽种与药剂防治等措施相互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词 白术 主要病害 综合治理 发生规律 危害特点
下载PDF
吡虫啉与杀虫单混配防治水稻害虫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敏 吴传伟 陈群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27,共2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防治稻飞虱速效性较好,且高效持效。田间适宜药量为10~20g/667m2,药后1~5天,对稻飞虱校正防效达846%~953%,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25g/667m2,防效(...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防治稻飞虱速效性较好,且高效持效。田间适宜药量为10~20g/667m2,药后1~5天,对稻飞虱校正防效达846%~953%,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25g/667m2,防效(445%~803%)。控效期达30天以上。与80%杀虫单40g/667m2混配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后5天,校正防效达924%~944%。在实行害虫兼治中,宜在稻虱若虫发生为主期,掌握纵卷叶螟防治适期施药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稻飞虱 纵卷叶螟 杀虫剂 混配 水稻
下载PDF
B.T.与杀虫双混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的效果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玉红 胡务义 何万娥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1-33,共3页
苏云金杆菌制剂作为一类微生物杀虫剂,它的使用对环境无污染。1990~1994年,我们选用本省生产的两个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B.T.悬浮剂,进行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B.T.乳剂1500... 苏云金杆菌制剂作为一类微生物杀虫剂,它的使用对环境无污染。1990~1994年,我们选用本省生产的两个苏云金杆菌制剂(B.T.乳剂、B.T.悬浮剂,进行水稻三化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B.T.乳剂1500毫升加18%杀虫双水剂1500毫升的防治效果与单用18%杀虫双水剂3000毫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化螟 防治 微生物杀虫剂 杀虫双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敏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4-35,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始花期应用50%腐霉利50g/667m2,40%菌核净75~100g/667m2,50%多菌灵100g/667m2,70%甲基硫菌灵75g/667m2,防治菌核病均有较好效果。对茎、枝病株防效分别... 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始花期应用50%腐霉利50g/667m2,40%菌核净75~100g/667m2,50%多菌灵100g/667m2,70%甲基硫菌灵75g/667m2,防治菌核病均有较好效果。对茎、枝病株防效分别为786、733~786、749、733%,对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881、792~841、802、783%。且应用50%腐霉利50g/667m2,40%菌核净75g/667m2,提早到油菜苔期(初花前5天)或推迟到盛花期喷施,也有较好防效。对株防效分别为909、840、856、770%;对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940、911、921、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杀菌剂 药效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