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水稻三种飞虱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月平 张珏锋 +2 位作者 肖鹏飞 陈列忠 陈建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2-646,共5页
为了调查浙江省水稻飞虱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0—2011年采自浙江省嘉兴市褐飞虱田间种群、杭州市白背飞虱种群以及长兴市和嘉兴市灰飞虱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嘉兴种群褐飞虱对吡虫啉分别产生了61... 为了调查浙江省水稻飞虱抗药性现状,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10—2011年采自浙江省嘉兴市褐飞虱田间种群、杭州市白背飞虱种群以及长兴市和嘉兴市灰飞虱种群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嘉兴种群褐飞虱对吡虫啉分别产生了615.9~814.2倍抗性,对噻虫嗪产生了66.2倍抗性,对噻嗪酮具有13.0倍抗性,对烯啶虫胺尚敏感;相对于2008年种群,2010年杭州白背飞虱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降低了9.5倍,说明白背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上升很快;相对于2007年种群,2010—2011年长兴灰飞虱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分别降低了1.6,2.5和2.3倍;噻虫嗪和毒死蜱对长兴种群灰飞虱的毒力略高于嘉兴种群。根据敏感性测定结果,提出了针对防治水稻飞虱的田间用药和抗药性治理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白背飞虱 灰飞虱 敏感性 抗药性
下载PDF
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中的分布和抗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海燕 邱海萍 +3 位作者 柴荣耀 毛雪琴 王艳丽 孙国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4-222,共9页
【目的】检测浙江省40份水稻栽培品种和6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中6个抗性基因分布情况,同时鉴定品种苗瘟抗性水平,探讨携带抗性基因和抗性水平相关性。【方法】利用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品种中Pi1、Pi9/Piz、Pi2/Pizt、Pikh、Pikm、P... 【目的】检测浙江省40份水稻栽培品种和6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中6个抗性基因分布情况,同时鉴定品种苗瘟抗性水平,探讨携带抗性基因和抗性水平相关性。【方法】利用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品种中Pi1、Pi9/Piz、Pi2/Pizt、Pikh、Pikm、Pita,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用2015-2017年田间采集到的141个稻瘟菌菌株鉴定46个水稻品种苗瘟抗性水平。【结果】6个抗性基因在浙江省栽培品种中分布频率不同,其中Pita基因分布最广,占47.83%;其次是Pikh,占41.30%;抗性基因Pi2/Pizt和Pikm在栽培品种中分布频率相等,均为34.78%;抗性基因Pi9/Piz在栽培品种中分布较少,仅有21.74%;抗性基因Pi1仅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TTP中检测到。抗性水平鉴定结果显示22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在60%以上,两个品种的抗性频率达到80%以上。【结论】浙江40份水稻栽培品种和6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携带抗性基因和其抗性水平部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瘟 分子标记 抗病基因
下载PDF
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管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浙江省“一品一策”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彩霞 于国光 +1 位作者 赵学平 王强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0年第5期49-52,共4页
浙江省率先推出的“精准施策”“一品一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在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本文阐述了浙江省在“一品一策”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利用团体标准规范用药、注重技术集成与推广、... 浙江省率先推出的“精准施策”“一品一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在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本文阐述了浙江省在“一品一策”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利用团体标准规范用药、注重技术集成与推广、开展试验基地应用、探索质量安全监管创新等主要做法,并归纳总结发展经验,旨在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一品一策 质量安全管控 浙江省
下载PDF
我国茭白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建明 张珏锋 +1 位作者 钟海英 李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09-1612,共4页
为提高有效控制茭白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生产绿色安全的茭白产品提供技术支撑,综述昆虫性信息素诱杀螟虫技术、诱虫植物诱杀二化螟技术、特定波长光源诱杀二化螟技术、黄色粘虫板诱集长绿飞虱技术、茭白田轮作套养控害技术、释放寄生性... 为提高有效控制茭白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生产绿色安全的茭白产品提供技术支撑,综述昆虫性信息素诱杀螟虫技术、诱虫植物诱杀二化螟技术、特定波长光源诱杀二化螟技术、黄色粘虫板诱集长绿飞虱技术、茭白田轮作套养控害技术、释放寄生性天敌寄生二化螟技术、杀虫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应用技术、高效安全防治药剂的筛选以及先进植保器械的发展趋势等9个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有害生物防治 新技术 研究与应用
下载PDF
浙江省茭白栽培新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建明 王来亮 +1 位作者 周锦连 张永根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2期135-137,共3页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也是浙江省最主要的水生蔬菜,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茭白的效益较高,农民种植茭白的积极性很高,种植茭白已成为浙江省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茭白种植分布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但主要集中在长江...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也是浙江省最主要的水生蔬菜,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茭白的效益较高,农民种植茭白的积极性很高,种植茭白已成为浙江省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茭白种植分布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安徽、上海、湖北、江苏、江西等。全国茭白种植面积约7.2万hm^2,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栽培新技术 种植面积 搁田 产业结构调整 地膜覆盖技术 分蘖芽 节水灌溉 灌溉水位 育秧技术
下载PDF
五个抗稻瘟病基因在浙江省水稻品种中的分布和抗性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海燕 柴荣耀 +3 位作者 邱海萍 毛雪琴 王艳丽 孙国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2-929,共8页
为了明确浙江省部分水稻主栽品种和中国稻瘟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5个基于稻瘟病抗感等位基因序列设计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对40份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和6份稻瘟菌鉴别品种中Pit、Pib、Pii/Pi3/Pi5、Pia、... 为了明确浙江省部分水稻主栽品种和中国稻瘟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5个基于稻瘟病抗感等位基因序列设计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对40份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和6份稻瘟菌鉴别品种中Pit、Pib、Pii/Pi3/Pi5、Pia、Pi1等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发现,这5个抗性基因在浙江省栽培品种中分布频率不同,其中Pib基因分布最广,占63.04%;其次是Pia,占58.70%;携带Pii/Pi3/Pi5和Pit抗性基因的材料较少,分别为21.74%和10.87%。同时用2015—2017年田间采集到的141个稻瘟菌菌株检测46个水稻品种苗瘟抗性水平,结果显示,其中仅15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在70%以上,大部分品种携带其中1~2个抗性基因。聚合了多个抗性基因的品种抗性水平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利用SSR技术研究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晶晶 姜华 +7 位作者 毛雪琴 柴荣耀 邱海萍 张震 王艳丽 王教瑜 杜新法 孙国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81-1788,共8页
为研究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布于稻瘟病菌7条染色体上的28对SSR引物,对浙江省11个城市1978至2011年11个城市的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扩出2~24... 为研究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布于稻瘟病菌7条染色体上的28对SSR引物,对浙江省11个城市1978至2011年11个城市的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扩出2~24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样性指数0.53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494。分离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稻瘟病菌株的多样性较高,其中丽水和杭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舟山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分离于不同年份的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差异较大,1990年的遗传多样最高,1978年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分离于不同水稻类型的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部分分离于籼稻和粳稻的稻瘟病菌的遗传结构相似甚至相同,分离于籼稻的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分离于粳稻的稻瘟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SSR 遗传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植物SABATH甲基转移酶家族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二松 周洁 +8 位作者 徐如梦 郑超 陈新宇 谭晓菁 杨勇 鲍根良 陈剑平 王栩鸣 严成其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20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植物SABATH甲基转移酶是甲基转移酶家族中重要的一类,该家族以最先发现的3个家族成员的基因名称缩写命名,是一类能够催化植物激素和小分子化合物的羧基和N原子甲基化的酶,在植物激素及相关信号分子代谢中行使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 植物SABATH甲基转移酶是甲基转移酶家族中重要的一类,该家族以最先发现的3个家族成员的基因名称缩写命名,是一类能够催化植物激素和小分子化合物的羧基和N原子甲基化的酶,在植物激素及相关信号分子代谢中行使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SABATH甲基转移酶不仅直接参与调控植物激素代谢、挥发性化合物的合成,还能通过改变植物次生代谢影响有益和有害昆虫的行为,从而帮助植物完成生命周期,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危害。本文简要综述SABATH甲基转移酶的分类及其在植物生长、病虫害防御反应等生物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ATH甲基转移酶 次生代谢 激素 防御反应
下载PDF
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郝中娜 毛雪琴 +2 位作者 柴荣耀 王艳丽 孙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旨在比较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中籼稻稻瘟病抗性在六个省抗性鉴定点的表现及差异。【方法】试验材料为2013-2017年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800个籼稻参试品种(其中早籼111个、中籼468个、晚籼221个),在... 【目的】旨在比较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中籼稻稻瘟病抗性在六个省抗性鉴定点的表现及差异。【方法】试验材料为2013-2017年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800个籼稻参试品种(其中早籼111个、中籼468个、晚籼221个),在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和江西共六个鉴定点进行稻瘟病(苗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结果】800个籼稻品种中有47.5%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其次为中抗、感和高感,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只有0.2%,没有表现为高抗的品种。早籼、中籼和晚籼稻瘟病综合指数六点平均值分别为4.95、4.85和4.54,均属于中感水平。在六个抗性鉴定点中,浙江点综合指数最低,湖北点苗叶瘟最重、穗瘟损失率最低,安徽点苗叶瘟最轻,福建点穗瘟发病率最低,江西点穗瘟发病率、穗瘟损失率和综合指数均为最高。根据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分析,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五个鉴定点均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根据穗瘟损失率病级分析,浙江、湖南和湖北点均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安徽点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福建点表现为抗的品种所占比例最大,且抗和高感的品种所占比例均为六点中最高,表现为感的品种所占比例为六点中最低;江西点各抗性类型品种的所占比例差异不大。【结论】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籼稻参试品种的稻瘟病整体抗性水平一般。相同的一套品种在不同的鉴定点表现有所不同,用各点的平均值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性可以充分、客观地反应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稻瘟病 抗性 长江中下游 区域试验
下载PDF
三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芳 张蓬军 +3 位作者 章金明 朱艺勇 吕要斌 张治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71,共6页
[目的]研究棉花、番茄和茄子3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恒温27℃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个体发育及种群发展情况,记录并分析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 [目的]研究棉花、番茄和茄子3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恒温27℃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个体发育及种群发展情况,记录并分析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平均存活率为棉花(茄子(番茄,存活曲线差异明显,但均以l龄和2龄若虫的死亡率最高。若虫的发育历期除1龄外无显著差异,棉花上蛹期显著长于其他两者,雌性成虫存活历期为棉花(番茄、茄子,雄性为棉花、茄子(番茄。交配过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多于夜间产卵,但棉花上部分扶桑绵粉蚧可于白昼产卵;其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能力为棉花(茄子(番茄。3种寄主上扶桑绵粉蚧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相近,但净增殖率(R0)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差异较大,均为棉花(茄子(番茄,分别为142.10、88.91、43.56和156.67、87.95、32.74。[结论]扶桑绵粉蚧繁殖力及种群发展能力极强,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是其极易大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发育 繁殖 生命表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7
11
作者 朱艺勇 黄芳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52,共7页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RH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RH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雌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蛹和雄成虫。卵期很短,雌虫若虫期15~20d,总历期约为47~59d;雄虫若虫和蛹期17~22d,总历期约为20~26d;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该蚧虫繁殖能力强,雌成虫产卵量200~862粒/头,平均产卵458粒/头。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橙黄色,略微透明;1龄若虫,淡黄绿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突起显现,尾瓣突出,至末期可根据体表黑斑的可见程度区分雌、雄虫;3龄雌若虫,体表有薄层蜡粉,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和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可见清晰斑点,形成纵向黑色条斑,外表形似雌成虫。雌成虫呈卵圆形,体表蜡粉厚实,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体缘蜡突明显,共18对,其中腹部末端2~3对较长;雄虫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雄成虫,虫体较小,黑褐色;触角细长,具一对发达透明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具2对白色长蜡丝。本文通过对扶桑绵粉蚧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各个龄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的研究,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基本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棉花 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 形态特征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声敢 陈丽萍 +3 位作者 吴长兴 苍涛 俞瑞鲜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评价农药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选择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4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静态法和半静态法研究其对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 obliquus)、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 为评价农药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选择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4种杀虫剂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静态法和半静态法研究其对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 obliquus)、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并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对斜生栅列藻的72h-EC50值分别为55.3,0.00509,0.249,1.69 mg·L-1,其毒性级别分别为低毒、高毒、高毒和中毒。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对大型溞的48h-EC50值分别为49.2,0.00392,0.03080,0.00165 mg·L-1,其毒性级别分别为低毒、剧毒、剧毒和剧毒。啶虫脒、丙溴磷、二嗪磷和马拉硫磷对斑马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49.8,0.706,5.12,10.9 mg·L-1,其毒性级别分别为低毒、高毒、中毒和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丙溴磷 二嗪磷 马拉硫磷 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寄主植物接种番茄斑萎病毒对西花蓟马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秀娟 张治军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而番茄斑萎病毒是以西花蓟马传播为主的一种极具危害性的世界性病毒,通过研究西花蓟马与番茄斑萎病毒之间的互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西花蓟马以及番...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而番茄斑萎病毒是以西花蓟马传播为主的一种极具危害性的世界性病毒,通过研究西花蓟马与番茄斑萎病毒之间的互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西花蓟马以及番茄斑萎病毒的发生与猖獗机制,同时也将为制定合理、可持续的控制西花蓟马及其传播的植物病毒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应用特定年龄-龄期及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西花蓟马在辣椒3种处理(健康CK、机械损伤MD、机械接种番茄斑萎病毒MI)叶片上的生长发育、存活及种群增长。【结果】健康、机械损伤和机械接毒叶片上的发育历期依次为12.45,11.97和11.18d。雌雄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量在不同处理植株叶片上差异显著(P<0.05),在机械接毒叶片上寿命最长(雌13.51d,雄12.69d);繁殖能力最强,产子代数高达33.01头1龄若虫/雌。健康、机械损伤和机械接毒叶片上西花蓟马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009,0.153和0.190d-1,净生殖率依次为0.84,14.54和21.79。【结论】番茄斑萎病毒诱导寄主植物辣椒反应使西花蓟马发育历期缩短,成虫寿命延长,繁殖能力提高,种群增长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寄主植物 番茄斑萎病毒 接毒 种群增长 发育历期 繁殖力 成虫寿命
下载PDF
氯化苦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声敢 吴长兴 +4 位作者 陈丽萍 苍涛 俞瑞鲜 王彦华 赵学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了明确土壤熏蒸剂氯化苦对环境生物的影响,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订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研究了氯化苦对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参照欧盟指令91/414/EEC标准评价了其环境风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氯化苦对... 为了明确土壤熏蒸剂氯化苦对环境生物的影响,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订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研究了氯化苦对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并参照欧盟指令91/414/EEC标准评价了其环境风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氯化苦对斜生栅列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毒性为中毒(0.497 mg/L,96 h-EC50),对泽蛙Rana limnocharis亦为中毒(2.18 mg/L,48 h-LC50),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高毒(0.222 mg/L,96 h-LC50),对蜜蜂Apis mellifera L.(>65.7μg/蜂,48 h-LD50)和蚯蚓Eisenia foetida(76.1 mg/kg,14 d-LC50)为低毒。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氯化苦注射使用后对蜜蜂的急性风险为可接受水平,而根据氯化苦在水和土壤中的环境预测浓度(PEC)值,其对斜生栅列藻、泽蛙、斑马鱼及蚯蚓存在急性毒性风险。因此,在田间使用氯化苦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对斜生栅列藻、泽蛙、斑马鱼和蚯蚓的急性毒性风险,以免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苦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浙江地区不同寄主来源的炭疽菌ITS序列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诗胤 邱海萍 +7 位作者 姜华 张震 柴荣耀 毛雪琴 王教瑜 杜新法 王艳丽 孙国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应用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的RFLP序列的多态性,分析32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炭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TS1及ITS4通用引物对扩增各菌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获得长约6... 应用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的RFLP序列的多态性,分析32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炭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TS1及ITS4通用引物对扩增各菌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获得长约600 bp片段。ITS-RFLP共迁带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有来自不同寄主的炭疽菌菌株(含福建及云南菌株)都以较高的相似系数(>0.60)聚为一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时试验中所有酶切位点的综合Gst系数达到0.82,说明不同菌株间的ITS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菌 RDNA 内转录间隔区 PCR-RELP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利用EPG技术分析西花蓟马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玉秀 张治军 吕要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4-721,共8页
采用直流刺吸电位仪EPG(direct current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分析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雌雄虫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探讨西花蓟马雌雄虫取食行为差异及与寄主适合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花蓟... 采用直流刺吸电位仪EPG(direct current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分析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雌雄虫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取食行为,探讨西花蓟马雌雄虫取食行为差异及与寄主适合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花蓟马在辣椒上的非取食刺探次数显著少于其他寄主植物。雌虫在辣椒、番茄、曼陀罗和矮牵牛上的非取食刺探分别为231.1,328.9,361.0和304.4次,雄虫在辣椒、番茄、曼陀罗和矮牵牛上的非取食刺探分别为152.7,277.2,221.4和196.8次。西花蓟马在矮牵牛上的短取食刺探显著高于番茄,雌虫在番茄和矮牵牛上的短取食分别为68.8和144.4次,雄虫在番茄和矮牵牛上的短取食分别为15.9和80.9次。西花蓟马在矮牵牛上的长取食刺探次数少于在其他寄主植物。(2)雌虫比雄虫产生更多的非取食刺探和短取食刺探,雄虫的长取食刺探显著高于雌虫。在矮牵牛上,雌虫的非取食刺探次数和非取食刺探总时间为雄虫的1.5倍。在番茄上,雌虫的短取食次数和短取食总时间分别为雄虫的4倍和2倍;雄虫的长取食次数和长取食总时间分别为雌虫的2倍和7倍。由此可见,西花蓟马的取食行为与寄主适宜性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直流刺吸电位仪 寄主植物 取食行为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钟海英 张珏锋 +3 位作者 陈建明 李芳 叶琪明 朱健林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0期38-40,共3页
比较了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5 g/L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2次或3次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校正防效明显好于用对照药剂300 g/L苯甲·丙环唑1 000倍液喷雾3次;超敏蛋白500倍液使用3次的校正防效不... 比较了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5 g/L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2次或3次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校正防效明显好于用对照药剂300 g/L苯甲·丙环唑1 000倍液喷雾3次;超敏蛋白500倍液使用3次的校正防效不仅明显好于使用2次的效果,而且明显好于该药剂1 000倍液使用3次的效果;氨基寡糖素、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的防效较差。说明,施用吡唑醚菌酯和超敏蛋白能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叶斑病 植物免疫 控制效果 诱抗剂 茭白 校正防效 氨基寡糖素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化学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和生防菌MT-06的选择毒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雪琴 彭志荣 +7 位作者 姜华 邱海萍 张震 王艳丽 王教瑜 柴荣耀 杜新法 孙国昌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67,共7页
研究了6种化学杀菌剂对7种植物病原菌和生防菌株MT-06的选择毒性,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立枯丝核菌及甜瓜蔓枯病菌三种病原菌的TSR值(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性比值)分别为4.5946、4.4536和2.2885,表明有正向选择性(TSR>1... 研究了6种化学杀菌剂对7种植物病原菌和生防菌株MT-06的选择毒性,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立枯丝核菌及甜瓜蔓枯病菌三种病原菌的TSR值(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性比值)分别为4.5946、4.4536和2.2885,表明有正向选择性(TSR>1)。百菌清对水稻立枯丝核菌和甜瓜蔓枯病菌的TSR值分别为12.9743和18.2633,具有正向选择性。甲霜锰锌对番茄早疫病菌、茭白胡麻斑病菌、水稻立枯丝核菌及甜瓜蔓枯病菌的TSR值分别为13.9277、13.9277、2.89和2.4596,具有正向选择性。这三种化学杀菌剂可作为与生防菌株MT-06混配的备选药剂进行相应病害的防治试验。防治番茄早疫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T-06和化学杀菌剂混配与单独施用化学杀菌剂相比,在达到相近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适量的化学杀菌剂和MT-06混配与单独施用MT-06相比,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菌 化学杀菌剂 生防菌株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呋虫胺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柳新菊 吴声敢 +5 位作者 安雪花 吕露 蒋金花 李岗 王菲迪 赵学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130-1133,共4页
为系统评价呋虫胺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研究其对蜜蜂、家蚕、斑马鱼、蚯蚓和鹌鹑等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呋虫胺对蜜蜂48 h的LD50为0.156μg·蜂^-1,对家蚕96 h的LC50为1.26 mg·L^-1,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1.55 mg... 为系统评价呋虫胺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研究其对蜜蜂、家蚕、斑马鱼、蚯蚓和鹌鹑等5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呋虫胺对蜜蜂48 h的LD50为0.156μg·蜂^-1,对家蚕96 h的LC50为1.26 mg·L^-1,对斑马鱼96 h的LC50为1.55 mg·L^-1,对蚯蚓14 d的LC50为3.40 mg·kg^-1,其毒性等级分别为高毒、高毒、高毒和中毒。呋虫胺对鹌鹑7 d的LD50为大于323 mg·kg^-1,评估其毒性为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环境生物 急性毒性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芳 张珏锋 +1 位作者 钟海英 陈建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为检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生长的影响,对比分析5种不同浓度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多菌灵对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吡唑嘧菌酯完全抑制了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高浓度氨基寡糖素对采自2种不同品种茭白的黑... 为检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生长的影响,对比分析5种不同浓度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多菌灵对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吡唑嘧菌酯完全抑制了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高浓度氨基寡糖素对采自2种不同品种茭白的黑粉菌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香菇多糖对2种茭白黑粉菌的生长都没有影响;4 mg·m L^(-1)和8 mg·m L^(-1)的植物免疫增产蛋白会抑制1号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相对抑制率分别为25.16%和38.51%,但是对2号茭白黑粉菌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8 mg·m L^(-1)的超敏蛋白抑制了2号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抑制率为32.88%,但对1号茭白黑粉菌的生长没有影响。这说明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黑粉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植物免疫诱抗剂在田间的选择性使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番茄灰霉病 番茄早疫病 抑菌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