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上冯矿区成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林金波 阳翔 +1 位作者 刘祥 翁祖山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38,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弱地带应为矿体有利赋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绍兴拼接带 斑岩型矿床 元素分带 流体
下载PDF
舟山沈家门海域悬沙输运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超 陈俊兵 +2 位作者 谢永清 王建强 陈选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6,共9页
通过对舟山沈家门海域水文泥沙观测站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了区域悬沙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对各站位单宽净输沙量和输运方向进行了计算,揭示了海域悬沙输运机制。结果表明:受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泥沙注入和周边岛屿物质输入影响... 通过对舟山沈家门海域水文泥沙观测站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了区域悬沙浓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对各站位单宽净输沙量和输运方向进行了计算,揭示了海域悬沙输运机制。结果表明:受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泥沙注入和周边岛屿物质输入影响,海域悬沙浓度较高;平面分布上,悬沙浓度有从东北向西南减小趋势,位于莲花洋的C1站位浓度最大,峙头洋C4站位悬沙浓度较小;悬沙浓度垂向上随水深的增加,逐渐升高;在涨、落潮流的影响下悬沙起动、悬扬、沉降、落淤,浓度随潮流流速变化具较高的相关性;通量机制分解计算表明海域悬沙输运以平流输沙项为主导,单宽净输运率大潮期大于小潮期;总体上,泥沙输运有沿水道走向离岸向海运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 通量机制分解 输运特征 沈家门海域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滨海地区地下淡水体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喆 杨娇娇 +7 位作者 刘荣波 林哲远 曹珂 周宇渤 张朋 王圣民 李昂 郑鸿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3,共7页
滨海地区地下淡水体的识别研究,可有效指导地区寻找淡水资源。阐述了高密度电法在滨海地区识别淡水体的理论依据,该方法在研究区的实例分析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很好地识别出咸淡水界面,进而划分出淡水层的分布。研究结果与水文地质... 滨海地区地下淡水体的识别研究,可有效指导地区寻找淡水资源。阐述了高密度电法在滨海地区识别淡水体的理论依据,该方法在研究区的实例分析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很好地识别出咸淡水界面,进而划分出淡水层的分布。研究结果与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基本吻合,说明该方法在滨海地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总结了该地区的淡水体电性特征和垂向分布情况,可为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高密度电法 淡水体 咸淡水界面
下载PDF
瓯江口南部海域第四纪声学地层
4
作者 杨娇娇 陈选博 +7 位作者 刘荣波 徐喆 宋委 王圣民 胡凯翔 林哲远 李昂 郑鸿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
利用瓯江口南部海域气枪单道地震剖面资料和第四纪钻孔1的岩芯资料,对研究区第四纪地层结构进行了划分。将根据地震剖面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SU1-SU6)与钻孔1岩芯划分的沉积地层单元对比,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SU1和SU3... 利用瓯江口南部海域气枪单道地震剖面资料和第四纪钻孔1的岩芯资料,对研究区第四纪地层结构进行了划分。将根据地震剖面划分的6个声学地层单元(SU1-SU6)与钻孔1岩芯划分的沉积地层单元对比,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SU1和SU3单元分别为MIS 1、MIS 3形成的海相沉积,SU2和SU4单元分别对应MIS 2、MIS 4期陆相河流或河湖相沉积地层,SU5单元对应MIS 5河流-海相沉积地层,SU6单元则对应MIS 6期及更早的陆相河湖相沉积。对研究区第四纪地层格架的建立和沉积层序分析可为东海第四纪地质和古环境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南部 气枪单道地震 第四纪 声学地层 地层格架
下载PDF
舟山朱家尖西南涂海域沉积环境和冲淤演变
5
作者 董超 谢永清 +2 位作者 陈选博 彭伟 徐喆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6,共9页
结合朱家尖西南涂围垦规划,通过对所处滩涂及其附近海域进行地质地貌调查,水深地形测量、表层沉积物采样与分析,利用历史图件资料综合对比分析等研究手段,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以粉砂物质为主,沉积环境可划分为E-Ⅱ、E-Ⅲ、D-Ⅲ三个区;... 结合朱家尖西南涂围垦规划,通过对所处滩涂及其附近海域进行地质地貌调查,水深地形测量、表层沉积物采样与分析,利用历史图件资料综合对比分析等研究手段,结果表明:海域沉积物以粉砂物质为主,沉积环境可划分为E-Ⅱ、E-Ⅲ、D-Ⅲ三个区;受区域落潮流优势流、波浪以及水道内纵轴横向环流等动力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2006~2012年区内潮滩近岸侧冲刷,冲刷幅度130cm·a^(-1);远岸侧淤积,平均淤积幅度90~100cm·a^(-1);区内淤积量大于冲刷量;自2012年以来,区内呈微弱淤积趋势,断面平均净淤积量小于10cm·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家尖西南涂 沉积环境 冲淤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