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2016-2018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夏筱莉 周美儿 +1 位作者 施扬帆 胡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2546-2549,共4页
目的 调查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种类及分布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MDRO感染的院内传播.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获取MDRO阳性结果,对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2016-2018年住院患者MDRO感染的分布及... 目的 调查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种类及分布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MDRO感染的院内传播.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获取MDRO阳性结果,对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2016-2018年住院患者MDRO感染的分布及病原菌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该院2016-2018年住院患者共39 481例,发生MDRO感染193例,感染率为4.89%;检出MDRO构成比最高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54株(27.98%),其次为ESBLs+大肠埃希菌39株(20.2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74例(38.34%),其次为泌尿道36例(18.65%);科室分布居前三位的依次为ICU47例(24.35%)、呼吸内科26例(13.47%)和肿瘤科23例(11.92%).结论 该院2016-2018年MDRO感染率逐年下降,MDRO感染的分布特征无明显改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有效减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交叉感染 生物学监测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属
原文传递
自拟中药熏洗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胡静 胡玫湘 应佳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123-125,共3页
肛周脓肿主要由直肠周围间隙内或软组织内发生化脓性感染导致,主要表现为肛周发热、持续疼痛等。中医学中属于“痈疽”的范畴,是由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1,2]。肛周脓肿严重的患者需要采取手术的防治治疗,但肛肠手术通常不进行缝合,其... 肛周脓肿主要由直肠周围间隙内或软组织内发生化脓性感染导致,主要表现为肛周发热、持续疼痛等。中医学中属于“痈疽”的范畴,是由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1,2]。肛周脓肿严重的患者需要采取手术的防治治疗,但肛肠手术通常不进行缝合,其愈合时间较久、疼痛较为剧烈[3]。目前术后常采用药物进行肛门熏洗,可有效加速创口的愈合及修复[4]。常采用的药物包括高锰酸钾、硝柏洗剂、加味苦参汤等。本研究使用自拟中药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肛门进行中药熏洗,观察了自拟中药熏洗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感染 肛周脓肿 肛肠手术 自拟中药 中药熏洗 三阴 愈合时间 中医学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在术中大出血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显江 阮璐璐 +2 位作者 应声闻 王斌 施灵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手术中大出血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救治措施相同,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有升压和稳定心率效应,随着血压回升,主证较快消失,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明显...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手术中大出血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救治措施相同,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有升压和稳定心率效应,随着血压回升,主证较快消失,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0%),氧饱和度、尿量及主要症状、体征的复常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在手术大出血救治中能提高疗效,有利于逆转失血性休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出血 参麦注射液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肠梗阻
4
作者 应声闻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11期724-724,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术后肠梗阻 复方承气汤 腹部手术 抗生素 甲硝唑
下载PDF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云雨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0期3594-3595,共2页
临床上,腹股沟疝具有较高发病率,是指腹腔内器官或者组织经先天或者后天出现腹壁缺损现象,在腹股沟处存在向体表突出的疝囊结构。该疾病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包括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发生变化、先天性鞘状突未闭以及遗传等[1]。... 临床上,腹股沟疝具有较高发病率,是指腹腔内器官或者组织经先天或者后天出现腹壁缺损现象,在腹股沟处存在向体表突出的疝囊结构。该疾病出现的原因错综复杂,常见的包括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发生变化、先天性鞘状突未闭以及遗传等[1]。一般情况下,典型的腹股沟疝可根据患者症状、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结果确诊,在腹股沟疝不明确或者存在诊断难度时,可借助磁共振成像(MRI)、CT以及B超等影像学方式对患者做出诊断。成人腹股沟疝形成之后,通常不存在自愈可能性,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选择传统疝修补术,但术后具有较高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我国腹腔镜水平提高,腹腔镜手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中[2]。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在腹腔镜直视下,于腹膜前间隙进行操作,在腹膜前间隙固定补片[1]。该手术方式各项操作均在腹膜外进行,无需进入患者腹腔内部,能够有效避免补片干扰患者腹腔脏器[3]。本研究主要针对该手术方式应用于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手术 成人腹股沟疝 腹壁缺损 高复发率 腹膜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