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大陆架虾类资源量评估 被引量:18
1
作者 卢占晖 薛利建 +2 位作者 张龙 徐开达 张亚洲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5-862,共8页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资料,应用资源密度法首次估算了调查海域主要经济虾类和总体的现存资源量和最大持续产量(MSY)。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虾类季度平均资源密度为203.5 kg/km2。...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资料,应用资源密度法首次估算了调查海域主要经济虾类和总体的现存资源量和最大持续产量(MSY)。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虾类季度平均资源密度为203.5 kg/km2。根据季节分布,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根据区域分布,南部海域最高,中部最低。调查海域虾类的现存资源量约为10.6×104t,MSY约为22.2×104t,与2008年调查海域虾类渔获量比较,表明该海域虾类资源总体利用略显不足,尚有一定潜力。在主要经济虾类的现存资源量与MSY中,以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最高;与历史资料相比,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如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等的资源量明显减少,而长角赤虾Metapenaeopsis longirostris等经济虾类较低的种类资源量有所上升,这说明东海大陆架海域虾类资源组成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资源量 扫海面积法 最大可持续产量 东海大陆架
下载PDF
东海鲽形目种类组成与资源量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戴乾 卢占晖 +1 位作者 薛利建 徐汉祥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379-388,共10页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个季节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桁杆拖虾网所获得的鲽形目鱼类调查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域鲽形目鱼类的出现频率、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同时,...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个季节东海(26°00′-33°00′N,127°00′E以西)桁杆拖虾网所获得的鲽形目鱼类调查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域鲽形目鱼类的出现频率、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的时空变化。同时,应用扫海面积法首次估算了调查海域鲽形目鱼类主要经济种类和总体的现存资源量。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鲽形目鱼类的出现频率为95.9%,共捕获鲽形目鱼类42种,隶属于8科,25属,其中优势种为短吻红舌鳎、桂皮斑鲆、矛状左鲆、虫鲽和大鳞舌鳎;4个季节中,春季鲽形目鱼类出现种类数最少,其余三季变化不大;各区域中,东海北部鲽形目鱼类的出现种类远低于其它中南部海域;调查海域鲽形目鱼类年平均资源密度为22.1 kg/km^2,远低于整个东海鱼类的平均资源密度;从资源密度的季节分布来看,秋季鲽形目鱼类的平均资源密度最高,冬季最低;根据区域分布,南部海域最高,中部最低;调查海域鲽形目鱼类的现存资源量约为1.2×10~4 t;不同种类的现存资源量中,以短吻红舌鳎最高,为2 481.1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鲽形目 种类组成 出现频率 优势种 扫海面积法 资源量
下载PDF
浙江沿岸海域虾类优势种空间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占晖 周永东 +1 位作者 朱文斌 徐开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6,共10页
生态位与种间竞争、资源利用密切联系,体现了物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为探明浙江沿岸海域虾类分布格局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了虾类群落优势种,分别采用Levins公式和Pianka指数计测了虾类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 生态位与种间竞争、资源利用密切联系,体现了物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为探明浙江沿岸海域虾类分布格局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了虾类群落优势种,分别采用Levins公式和Pianka指数计测了虾类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生态位分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共出现13种虾类优势种,根据生态位宽度大小将研究海域内的虾类优势种分为3类,细巧仿对虾、细螯虾、鲜明鼓虾和中华管鞭虾属于第一类群,以上4种虾类的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宽;日本鼓虾、哈氏仿对虾、鹰爪虾、中国毛虾和葛氏长臂虾属于第二类群,这5种虾类空间生态位略低于第一类群,但其生态位仍相对较宽;戴氏赤虾、脊腹褐虾、东海红虾和大管鞭虾这4种虾类的空间生态位较窄,属第三类群;生态位重叠指数变化范围在0.00~0.78,将重叠指数按照大于0.6、0.3~0.6和小于0.3划分为重叠度较高、重叠度较低和重叠度低3个重叠度等级,结果表明,虾类优势种生态位重叠以较低和低2个等级为主;虾类分布受水深、底层溶解氧和底层盐度的影响较大,受水温影响较小。虾类群落优势种空间生态位与生活习性、种间竞争、摄食以及海洋环境因子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类 优势种 生态位 典范对应分析 浙江沿岸
下载PDF
东海区短鳄齿鱼摄食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开达 金海卫 +2 位作者 卢占晖 潘国良 朱增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88,共10页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6°00′~35°00′N,120°00′~126°30′E)"课题调查的渔获样品,对东海区短鳄齿鱼(Champsodon snyderi)的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的调查与评估(26°00′~35°00′N,120°00′~126°30′E)"课题调查的渔获样品,对东海区短鳄齿鱼(Champsodon snyderi)的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区短鳄齿鱼属于浮游动物食性,兼食游泳动物;其主要饵料生物为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和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acclellandi);主要食物种类的优势度随体长段不同而变化,食物种类分化明显,符合"最佳摄食理论";短鳄齿鱼食物种类的季节替代明显,更替率尤以春季为高,达100%,其余三季相对接近;不同区域出现的饵料生物的种类自北而南递增,区域间食物种类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50%,表明短鳄齿鱼食物种类的区域差异明显,其中又以北部与其他两区的差异最大;短鳄齿鱼的年空胃率为16.34%,不同季节、区域和体长组的空胃率变动幅度也较小;短鳄齿鱼的年平均胃饱满指数为27.13‰,四季呈高低相间分布,并以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与空胃率态势相同,自北而南递增,不同体长组的胃饱满指数差距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短鳄齿鱼(Champsodon snyderi) 摄食生态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浙江沿岸海域春季螺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卢占晖 朱文斌 +3 位作者 徐开达 周永东 戴乾 卢衎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615,共10页
根据2015年4月浙江沿岸定点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季调查海域螺类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生物量和密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沿岸海域春季共捕获螺类27种,隶属于2目15科21属,优势种主要有棒锥螺(Turr... 根据2015年4月浙江沿岸定点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季调查海域螺类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生物量和密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沿岸海域春季共捕获螺类27种,隶属于2目15科21属,优势种主要有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和褐管蛾螺(Siphonalia spadicea);螺类平均资源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246.64 kg/km2和27.75×103 ind./km2,总体分布趋势呈现较为明显的斑块分布特征,但浙北海域资源密度低于浙中南部海域;种类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分别为0.36、0.56和0.50,3种多样性指数均不高,螺类群落多样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除物种多样性指数(H′)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显著以外,其余2个指数在调查海域整体分布较为均匀;ABC曲线显示浙江沿岸水域春季螺类群落处于中等干扰(或不稳定)状态;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溶解氧3个环境因子对研究海域螺类群落的分布起较大的作用。研究旨在探明该海域螺类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我国近海软体动物地理区系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浙江近海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岸 螺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口虾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隋宥珍 刘连为 +1 位作者 徐开达 周永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促进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遗传多样性保护,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口虾蛄黄海群体(连云港群体LYG)、东海群体(南韭山群体NJS、南麂岛群体NJD、福州群体FZ)和南海群体(珠江口群体Z... 为促进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遗传多样性保护,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口虾蛄黄海群体(连云港群体LYG)、东海群体(南韭山群体NJS、南麂岛群体NJD、福州群体FZ)和南海群体(珠江口群体ZJK)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进而确立了其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所有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与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6±0.010、0.039 25±0.019 13,其中福州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0.987±0.035),南麂岛群体最低(0.931±0.046),珠江口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最高(0.064 84±0.033 02),连云港群体最低(0.003 59±0.002 17);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组群间,且遗传分化极显著(变异系数为73.88%,P<0.01),连云港群体、东海群体及珠江口群体内遗传分化均不显著(P>0.05);两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分析表明,连云港群体、珠江口群体与其他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均显著(P<0.05);单倍型邻接系统树和最小跨度树均显示,存在明显的系统发育谱系结构,即谱系A、B、C存在于口虾蛄群体中,3个谱系单倍型类群间也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_(st)=0.695~0.842,P<0.01);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显示,谱系C群体大约在11.0万年前经历扩张事件。研究表明,口虾蛄的种群遗传结构模式可能与其栖息地海洋环境条件及自身的生活史特征相关,系统发育地理格局模式可能与更新世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有关,建议在渔业管理上将口虾蛄黄渤海群体、东海群体、南海群体看作3个独立的管理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细胞色素B基因 种群遗传结构 系统发育类群
下载PDF
东海中部虾类群落的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卢占晖 徐汉祥 +1 位作者 薛利建 朱文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497-504,共8页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虾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种有10种:长角赤虾、大管鞭虾、戴氏赤虾、东海v csdx红虾、高脊管...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虾类群落结构的四季变化特征。四季调查海域中出现的优势种有10种:长角赤虾、大管鞭虾、戴氏赤虾、东海v csdx红虾、高脊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日本鼓虾、细巧仿对虾、须赤虾和鹰爪虾,其中假长缝拟对虾、东海红虾和须赤虾是常年优势种。虾类种类的季节迁移变化以春季波动最大,冬季相对最为稳定。三种生物多样性指数中,物种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而均匀度指数(J)在四个季节相差不大(0.45~0.65)。根据ABC曲线(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评估干扰对虾类群落的影响可得:研究海区的虾类群落处于相对比较严重的干扰状态。通过四个季节之间的比较,夏季外界对群落的干扰相对最小,呈现有所好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中部 虾类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浙江近海春、夏季蟹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衎尔 张洪亮 +3 位作者 朱文斌 徐开达 周永东 卢占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2-622,共11页
根据2015年4月和7月浙江近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夏两个季节浙江近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同时运用典范对应分... 根据2015年4月和7月浙江近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夏两个季节浙江近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同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蟹类群落变化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沿岸海域春、夏季共捕获蟹类28种,隶属于11科19属,调查海域蟹类主要以暖水性种类占优势;春季优势种为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夏季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和双斑蟳;两个季节蟹类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244.38和585.60 kg/km^2,中北部海域资源密度高于南部海域;种类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度指数(J′)三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不高,蟹类群落多样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根据ABC曲线评估干扰对蟹类群落的影响可得:春、夏季浙江近岸蟹类群落分别处于严重干扰和中等干扰状态;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对应分析的9个环境因子中,水深为影响研究海域春夏两季蟹类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盐度(表层和底层)为影响蟹类分布的次要环境因子,其他环境因子也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蟹类群落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岸 蟹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生物样品中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代谢规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吕莹 周志刚 +1 位作者 陈思 张小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1-626,共6页
近年来,中国赤潮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引发多起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威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腹泻性贝类毒,具有急性腹泻毒性及多种慢性毒... 近年来,中国赤潮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引发多起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威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腹泻性贝类毒,具有急性腹泻毒性及多种慢性毒性。建立生物体液样品中OA类毒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对辅助诊断患者的中毒情况极为必要。文章简要介绍了OA类毒素的理化性质、中毒事件、毒理作用,并详细总结了生物样品中OA类毒素代谢规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体内代谢 大田软海绵酸 生物样品 综述
下载PDF
东海南部海域头足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文斌 薛利建 +2 位作者 卢占晖 徐汉祥 徐开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6-442,共7页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期间所采集的头足类资料,分析了东海南部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了头足类群落变...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期间所采集的头足类资料,分析了东海南部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了头足类群落变化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域共捕获头足类22种,隶属于3目6科8属,优势种主要有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短蛸(Octopus ocellutu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等;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1.30,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6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02—1.00,t检验表明,各群落多样性指数四季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典范对应分析认为,底层水温为影响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南部 头足类 种类组成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乐清湾北部及嵊泗区域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顾捷 黄丽英 +4 位作者 梅光明 孟春英 陈瑜 张帅 阎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8276-8283,共8页
目的调查乐清湾北部及嵊泗区域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并探讨摄食途径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方法测定2016~2018年间采自乐清湾北部缢蛏、青蛤及嵊泗区域紫贻贝等3种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水平,与国家限量标准进行比对,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 目的调查乐清湾北部及嵊泗区域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并探讨摄食途径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方法测定2016~2018年间采自乐清湾北部缢蛏、青蛤及嵊泗区域紫贻贝等3种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水平,与国家限量标准进行比对,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ollutionindex,Pi)评估样品中镉污染程度,并以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和目标致癌风险(target cancer risk,TR)为考量指标,评估通过摄食途径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3种肌肉样品中镉检出率为100%,但超标率为0。含量平均值总体比较:紫贻贝﹥缢蛏﹥青蛤。本研究中所有样品Cd单项污染指数的Pi值均远低于1.0,绝大部分为正常背景水平,少量呈轻度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样品THQ值均小于安全基准值1.0,数据表明暴露人群没有明显的非致癌健康风险。TR的评价结果均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可接受风险值(10^–6~10^–4)范围内,但也有部分样品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10^–5)。结论乐清湾北部及嵊泗区域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以及TR的评价结果均有部分不合格,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该地区养殖贝类中镉健康风险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肌肉 调查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传统地方特色水产品——舟山鮸鱼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丹 陈瑜 +3 位作者 何依娜 梅光明 陈思 张小军 《科学养鱼》 2019年第7期73-74,共2页
鮸鱼属石首科鱼类,形似鲈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海域。虽然江苏、浙江、福建沿海都有鮸鱼分布,但舟山鱼名气大。鮸鱼亦名'鳘鱼','鳘''米'谐音,故舟山人称其为'... 鮸鱼属石首科鱼类,形似鲈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海域。虽然江苏、浙江、福建沿海都有鮸鱼分布,但舟山鱼名气大。鮸鱼亦名'鳘鱼','鳘''米'谐音,故舟山人称其为'米鱼',舟山最优质的鱼当属在册子岛附近的灰鳖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腿肠 水产品 地方特色
下载PDF
探寻舟山鲜味之舟山鱿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瑜 许丹 +2 位作者 张小军 陈思 何依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12期161-162,共2页
本文对舟山鱿鱼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舟山鱿鱼中EAA/TAA为36.59%,EAA/NEAA为57.7%,基本接近理想模式,属于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酸总含量为56.71%,高于秘鲁鱿鱼。同时,介绍了舟山鱿鱼常见几种加工方法。
关键词 舟山鱿鱼 营养成分 加工方法
下载PDF
舟山紫菜,海味珍品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捷 黄丽英 +2 位作者 许丹 张小军 王金耀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28期72-73,共2页
紫菜是沿海常见的食用及药用型海藻,其食用和药用历史悠远流长。舟山海域作为暖温带种类(如坛紫菜)和亚温带种类(如条斑紫菜)紫菜的交替相界区,历来不乏紫菜资源。舟山紫菜高蛋白、低脂肪,且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营养价值较高。尤其... 紫菜是沿海常见的食用及药用型海藻,其食用和药用历史悠远流长。舟山海域作为暖温带种类(如坛紫菜)和亚温带种类(如条斑紫菜)紫菜的交替相界区,历来不乏紫菜资源。舟山紫菜高蛋白、低脂肪,且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营养价值较高。尤其是野生舟山紫菜,其口感和品质是人工繁殖的紫菜品种所无法比拟的。以舟山紫菜为主角制作的菜肴,如紫菜虾皮汤、紫菜蛋花汤、紫菜鱼丸汤面、紫菜汤年糕等更是舟山随处可见的本地日常美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紫菜 食用 菜肴
下载PDF
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品——舟山鮸鱼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丹 陈瑜 +3 位作者 何依娜 梅光明 陈思 张小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17期296-296,共1页
鮸鱼(Miichthys miiuy),属石首科鱼类,形似鲈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海域。虽然江苏、浙江、福建沿海都有鮸鱼分布,但都没有舟山鮸鱼名气大。米鱼,书名为“鳘鱼”,“鳘”“米”谐音,故舟山人... 鮸鱼(Miichthys miiuy),属石首科鱼类,形似鲈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朝鲜和日本南部海域。虽然江苏、浙江、福建沿海都有鮸鱼分布,但都没有舟山鮸鱼名气大。米鱼,书名为“鳘鱼”,“鳘”“米”谐音,故舟山人称其为“米鱼”,舟山最优质的鮸鱼当属在册子岛附近的灰鳖洋。据当地渔民讲,灰鳖洋的水深和水温非常适合鮸鱼产卵和孵化,这些鱼卵长成鱼后第二年还会来这里产卵。因此,这里产出的鮸鱼肉质鲜美也能卖个好价钱。舟山其他海域捕上来的鮸鱼多是黑鳞或白鳞,唯独灰鳖洋上的鮸鱼长着黄鳞,刚捕上来的时候通体呈金黄色,煞是好看,因此当地人又把灰鳖洋称为“鮸鱼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鮸鱼 特色传统产品
下载PDF
舟山红虾 色艳肉甘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思 许丹 +1 位作者 梅光明 张小军 《科学养鱼》 2019年第4期77-78,共2页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中部,范围在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间,海域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舟山渔场有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等江河入海,带来了丰富的饵料;又有台湾暖...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中部,范围在北纬29°30′-31°00′、东经120°30′-125°00′间,海域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舟山渔场有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等江河入海,带来了丰富的饵料;又有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此交汇,鱼虾的生态类型众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强,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片
下载PDF
地方特色水产品——舟山海蜇
17
作者 方益 陈页 +3 位作者 陈瑜 梅光明 陈思 张小军 《科学养鱼》 2019年第8期75-75,共1页
海蜇俗称水母、海坨、白皮子,隶属于刺胞动物门、真水母纲、根口水母科,身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呈半球形,即伞部,习惯称海蜇皮,突出光滑,通常呈青蓝色或黄褐色、乳白色;下部为碗口部,呈暗红色,腕口部除了短小的颈部外,其余称海蜇头子。... 海蜇俗称水母、海坨、白皮子,隶属于刺胞动物门、真水母纲、根口水母科,身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呈半球形,即伞部,习惯称海蜇皮,突出光滑,通常呈青蓝色或黄褐色、乳白色;下部为碗口部,呈暗红色,腕口部除了短小的颈部外,其余称海蜇头子。海蜇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通常只能随波逐浪(漂浮),但个体很大,有时'伞径'可达1米以上,所以也称超大型或巨型浮游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皮 海蜇头 水产品 地方特色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沿海贝类产品中的麻痹性贝毒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秋美 陈思 +2 位作者 张小军 严忠雍 胡杨杨 《分析仪器》 CAS 2019年第1期146-152,共7页
采用一种同时检测13种麻痹性贝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沿海7省的贝类产品进行分析。目标物采用1%乙酸水溶液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氨基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4~14μg/kg,回收率为60... 采用一种同时检测13种麻痹性贝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沿海7省的贝类产品进行分析。目标物采用1%乙酸水溶液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氨基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4~14μg/kg,回收率为60~10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6%和5~17%(n=3)。所检6种99批次的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毒在贻贝、泥蚶、毛蚶、扇贝中检出率分别达38.89%、23.53%、23.08%、16.67%,其毒力水平在66.9~1635.5μg STXeq/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产品 麻痹性贝毒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舟山水产市场海产品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莹 杨晓敏 +2 位作者 陈思 谢超 张小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3期58-61,128,共5页
为探索舟山海域微塑料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状况和累积特征,调查了舟山水产市场23种常见海洋生物(蟹类、贝类、鱼类)的消化道、鳃和软组织内微塑料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鱼类鳃、鱼类消化道、蟹类及贝类软组织的平均单位组织微塑料重量... 为探索舟山海域微塑料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分布状况和累积特征,调查了舟山水产市场23种常见海洋生物(蟹类、贝类、鱼类)的消化道、鳃和软组织内微塑料的污染状况。结果显示,鱼类鳃、鱼类消化道、蟹类及贝类软组织的平均单位组织微塑料重量丰度分别为0.30±0.51个/g、0.28±0.35个/g、0.70±0.39个/g、1.50±1.43个/g,物种间丰度存在一定差异;在上述海洋生物中,仅发现了碎片和纤维状微塑料,其中纤维状微塑料是主要部分;各组织摄入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大小关系为:贝类 > 鱼类消化道 > 鱼类鳃 > 蟹类,聚醚砜树脂是主要的聚合物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海洋生物 污染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2种仿对虾遗传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玲 郑亦佳 +5 位作者 陈丹妮 蒋艳琳 杨天燕 孟玮 郭易佳 褚梦洁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82-86,共5页
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是东海经济虾类资源中主要的仿对虾属种类,为调查研究浙江省舟山市近海这2种虾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2种仿对虾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长度为632 bp的序列片段,共检测到101个变... 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是东海经济虾类资源中主要的仿对虾属种类,为调查研究浙江省舟山市近海这2种虾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亲缘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2种仿对虾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长度为632 bp的序列片段,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99个,哈氏仿对虾有4种单倍型,细巧仿对虾有3种单倍型。统计碱基组成发现,二者在目的片段上的A+T含量分别为62.0%、62.9%,均显著高于C+G含量。细巧仿对虾的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均高于哈氏仿对虾,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并基于木村双参数遗传距离计算2种仿对虾的分化时间约在5.93百万年前。初步摸清了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遗传多样性现状并比较了两者间的遗传差异,研究结果以期为仿对虾属经济物种的遗传信息和系统发育提供分子生物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氏仿对虾 细巧仿对虾 线粒体COⅠ基因 遗传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