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郑伟伟 王嘉嘉 何璠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8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Hp清除和胃黏膜修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0例予...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Hp清除和胃黏膜修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肝郁脾虚型脾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联合疏肝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黏膜修复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清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患者胃黏膜修复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P<0.05)。研究组患者脘腹隐痛、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神疲乏力、大便不调、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脘腹隐痛、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清除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剂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清除Hp修复胃黏膜,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汤 肝郁脾虚型 胃病 Hp清除 胃黏膜修复
下载PDF
三及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郑伟伟 王嘉嘉 何璠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三及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 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于我院就诊60例r GERD患者,根据随机编码的序列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试验组联合三及散口服。观察两组患... 目的分析三及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 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于我院就诊60例r GERD患者,根据随机编码的序列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试验组联合三及散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包括反酸、烧心、上腹饱胀、口干口苦和胸骨后疼痛)及内镜积分(包括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糜烂、胆汁反流、黏膜白相、血管透见)改善情况。随访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内镜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各项内镜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及散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黏膜血流变化,且临床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及散 雷贝拉唑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复发率
下载PDF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窦黏膜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尚凌 曾耀明 《河北中医》 2009年第6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窦黏膜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0例,脾胃气虚证31例,1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电子胃镜检查时活检取胃窦组织4块,胃窦黏膜用免疫组化S...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窦黏膜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0例,脾胃气虚证31例,1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电子胃镜检查时活检取胃窦组织4块,胃窦黏膜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F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脾虚气滞证组中MIF的阳性率分别为10%、54.8%,而脾胃湿热组中阳性率为7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气滞组。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炎症程度更甚,部分揭示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本质,并认为应重视对慢性脾胃湿热证的及时治疗与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慢性病 脾胃湿热 幽门窦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对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维微 蔡宗宗 +2 位作者 曾耀明 叶影 朱小区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623-1626,1630,共5页
目的评估Blatchford、MELD及BioCliM评分系统对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因首次肝硬化EGVB的住院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各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以患者入院... 目的评估Blatchford、MELD及BioCliM评分系统对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因首次肝硬化EGVB的住院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各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以患者入院后6个月作为观察结点,记录出血患者死亡与存活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各评分系统对患者6个月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Blatchfor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MELD、BioCliM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Blatchford、MELD、BioCliM评分评估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757、0.916。BioCliM评分对预后结局的评估效力显著高于其余两种评分系统(P<0.05),MELD评分的评估效力高于Blatchford评分系统(P<0.05)。Blatchford、MELD、BioCliM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3、46.9、-0.2,灵敏度分别为81.74%、86.36%、93.26%,特异度分别为73.33%、75.41%、88.85%。结论除Blatchford评分系统外,MELD、BioCliM评分系统对肝硬化EGVB的危险性和预后的评估,均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其中BioCliM评分系统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评分系统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