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种药剂种子处理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宫嘉悦 林培炯 +3 位作者 刘朋飞 俞斌 颜韶兵 楼兵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6,375,共11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为筛选防控果斑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比较了13种药剂浸种带菌西瓜种子不同时间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先喷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喷药”,比较了13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为筛选防控果斑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比较了13种药剂浸种带菌西瓜种子不同时间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先喷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喷药”,比较了13种药剂对西瓜苗期果斑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测定了助剂8.6%聚乙二醇对13种药剂的增效作用。药剂浸种试验结果表明,带菌种子在10%阿苯达唑750倍液、2%春雷霉素300倍液中浸种12 h,对果斑病的防效均达到100%,发芽率比清水浸种分别高16.20百分点和16.34百分点;杀菌剂1号200倍液处理12 h的防效较好,为85.58%,且促进种子萌发。苗期喷施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13种药剂对果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好于治疗效果,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都超过60%的药剂有7种,以10%阿苯达唑600倍液对果斑病的防效最好,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7.58%和75.70%,与8.6%聚乙二醇混配后分别提高至94.12%和81.31%,增效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田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果斑病 药剂浸种 阿苯达唑 预防效果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组合对直播早稻田杂草的防效 被引量:2
2
作者 邵越 朱洁 +3 位作者 张佳佳 吴春赞 武博 陈辉珍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6-78,共3页
为提高对直播早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除草剂组合施药田间试验,调查各组合施药处理对直播早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秧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芽前每667 m2喷施40%苄嘧·丙草胺悬乳剂80 g或3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 为提高对直播早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除草剂组合施药田间试验,调查各组合施药处理对直播早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秧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芽前每667 m2喷施40%苄嘧·丙草胺悬乳剂80 g或3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封闭除草,结合水稻3叶1心期以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 mL作茎叶喷雾,对田间杂草均具高防效,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9%以上。而不进行封闭除草,只在水稻3叶1心期每667 m^(2)喷施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mL的控草效果也较为理想,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防治成本低于上述“一封一杀”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推荐将其应用于防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直播早稻 杂草防效
原文传递
红火蚁防逃逸技术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明辉 许新新 +4 位作者 白建平 冯剑 朱洁 姜笠明 陈宏伟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88,92,共4页
基于红火蚁发生特点,总结出一种侧重于防逃逸的综合防控技术,开展试验设置相应处理组,比较该技术与投饵、药剂灌巢防控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防控红火蚁效果由高到低为防逃逸综合技术组>灌巢组>投饵组>对照组,处理30 d后的前3... 基于红火蚁发生特点,总结出一种侧重于防逃逸的综合防控技术,开展试验设置相应处理组,比较该技术与投饵、药剂灌巢防控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防控红火蚁效果由高到低为防逃逸综合技术组>灌巢组>投饵组>对照组,处理30 d后的前3个处理组的蚁巢减退率分别为96.82%、63.89%、36.14%。随后在浙江省金华市3个地点开展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应用区域的蚁巢减退率达到99.84%,红火蚁发生等级均降至1级。综合得出,应用该项防逃逸技术防控红火蚁的效果显著高于投饵和药剂灌巢,可在防治实践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防逃逸 药剂灌巢 投饵 防控效果
原文传递
无机钝化剂对镉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剑 孔繁艺 卢升高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79-4686,共8页
以浙江南部重金属镉(Cd)轻度污染酸性稻田为对象,以当地应用最广泛的3种无机钝化剂(硅钙镁钾肥、钙镁磷肥和石灰)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750、1500和2250 kg·hm^(-2))钝化剂阻控土壤酸化与稻米Cd积累的效果与化学机制... 以浙江南部重金属镉(Cd)轻度污染酸性稻田为对象,以当地应用最广泛的3种无机钝化剂(硅钙镁钾肥、钙镁磷肥和石灰)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750、1500和2250 kg·hm^(-2))钝化剂阻控土壤酸化与稻米Cd积累的效果与化学机制.结果表明,3种钝化剂可有效地改良土壤酸化和降低水稻稻米Cd积累,施用2250 kg·hm^(-2)硅钙镁钾肥、钙镁磷肥和石灰分别增加土壤pH值0.62、0.65和0.86单位,减少交换性酸总量67%、69%和78%,降低糙米镉含量73%、68%和77%.施用2250 kg·hm^(2)钝化剂可使Cd轻度污染稻田上种植水稻糙米中ω(Cd)低于0.2 mg·kg^(-1),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与对照比较,3种钝化剂均显著降低土壤中DTPA提取有效态镉含量,降低弱酸提取态(F1)和可还原态(F2)Cd含量,增加残渣态(F4)Cd含量;相关分析表明糙米Cd含量与土壤pH与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DTPA-Cd、F1-Cd、F2-Cd和交换铝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应用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了糙米Cd含量、Cd有效性和化学形态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对糙米Cd含量、有效镉和水稻产量直接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66、-0.866和0.873,土壤pH主要通过直接影响有效镉而间接影响糙米镉含量.田间试验证明,这3种钝化剂是实现镉污染酸性水稻土水稻安全生产的有效技术,它们主要通过影响土壤交换性阳离子而直接影响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糙米中镉的积累,研究结果可为受污染耕地水稻安全生产和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PH 有效镉 交换性阳离子 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