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温州市水果生产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吴颖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5期13-13,3,共2页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温州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山脉之间的溪流,大都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有温瑞平原、瑞平平原,其间人工河道纵横交错。河流较长的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其中瓯江曾称永宁江、永嘉江、慎江,为浙江第二大河,干流长388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东部平原地区
产存
水果
海域面积
宁德地区
人工河道
浙江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州早茶区域品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淑娟
《中国茶叶》
2016年第4期8-9,共2页
一、温州早茶起源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陆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900余万。温州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西晋末年,迄今1600余年。唐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援引《永嘉图经》,曰"永嘉...
一、温州早茶起源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陆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900余万。温州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西晋末年,迄今1600余年。唐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援引《永嘉图经》,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唐书·食货志》亦载"浙产茶10州,55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永嘉县的茗岙,瓯海区的茶山就因茶而得名。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茶
温州
区域品牌
海域面积
种植历史
《茶经》
永嘉县
东南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温州特早名优茶的开发技术
3
作者
苏国崇
廖武
刘海滨
《中国茶叶》
1995年第1期36-37,共2页
温州茶区地处浙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海拔300~800m,土壤pH值4.5~6.0,土层深厚达100~120cm,腐殖质含量丰富,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浙江省热量和降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植茶已有1600多年历史。优越的生态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
温州茶区地处浙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海拔300~800m,土壤pH值4.5~6.0,土层深厚达100~120cm,腐殖质含量丰富,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浙江省热量和降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植茶已有1600多年历史。优越的生态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育成了不少优质早生的茶树良种,如泰顺香菇寮白毫茶、永嘉乌牛早、瑞安清明早等省级良种和平阳大坪特早等地方良种,另外还有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龙井43等良种。 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关心指导下,该地区利用良种的细嫩原料,研制开发了可于3月上旬惊蛰前上市的特早名茶乌牛早、清明早、黄叶早、早香茶,3月中旬春分前上市的高档名茶香菇寮白毫、承天雪龙、雁荡毛峰、半天香,4月上旬上市的优质茶三杯香、绿眉等。 1992年春,为扩大特早名优茶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增强温州茶业发展后劲,设立了“特早名优茶技术推广应用”的农业丰收计划项目。三年来,承担该项研究的课题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采取建设生产基地、蹲点示范、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名优茶
开发
温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夏其乐
邢建荣
+6 位作者
陈剑兵
杨颖
朱正军
陈祜福
王一光
林羽
程绍南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以杨梅为主要原料,并复配胡萝卜、番茄,榨汁后对果蔬汁进行预处理,再添加多种乳酸菌进行发酵。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果蔬汁比例,复合饮料中杨梅汁所占比例为15%,胡萝卜汁与番茄汁各占7.5%,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果蔬汁混合方式与最佳发酵液接种量...
以杨梅为主要原料,并复配胡萝卜、番茄,榨汁后对果蔬汁进行预处理,再添加多种乳酸菌进行发酵。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果蔬汁比例,复合饮料中杨梅汁所占比例为15%,胡萝卜汁与番茄汁各占7.5%,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果蔬汁混合方式与最佳发酵液接种量,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液、嗜热链球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添加量分别为2%、2%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果蔬汁
发酵
研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品种砧木在西瓜嫁接育苗期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
2
5
作者
邹文武
胡美华
+1 位作者
汪炳良
林羽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82-83,共2页
砧木品种的选择是西瓜嫁接育苗成功的关键。笔者采用日本"强势"、"甬砧1号"和"温岭瓠瓜"作供试材料,初步研究了这3种砧木的发芽率、出苗率、茎长、茎粗、子叶大小,及其嫁接后西瓜幼苗的叶数、苗高、茎粗...
砧木品种的选择是西瓜嫁接育苗成功的关键。笔者采用日本"强势"、"甬砧1号"和"温岭瓠瓜"作供试材料,初步研究了这3种砧木的发芽率、出苗率、茎长、茎粗、子叶大小,及其嫁接后西瓜幼苗的叶数、苗高、茎粗、发病率和成苗率等性状。结果表明:日本"强势"砧木效果最理想,"甬砧1号"次之,"温岭瓠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育苗
嫁接
西瓜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几种药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
6
6
作者
林羽
潘国栋
+2 位作者
胡方南
王良德
陈胜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8,共3页
选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翠泽悬浮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等4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对温州夏黑葡萄上的葡萄白腐病Coniothyrium diplodiella(Speg.)Sacc.和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
选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翠泽悬浮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等4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对温州夏黑葡萄上的葡萄白腐病Coniothyrium diplodiella(Speg.)Sacc.和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化学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产量和糖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以60%百泰和30%翠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病害
药剂
防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铺设反光膜对瓯柑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7
作者
林羽
陈会杰
+2 位作者
胡方南
王良德
陈胜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0,共1页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与地面全覆盖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反光膜
果实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柑橘园的管理
被引量:
2
8
作者
杨小平
《浙江柑橘》
2006年第2期23-24,共2页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柑橘的营养生长旺盛,叶片的蒸腾作用强烈,病虫草害猖獗,树体对水分、肥料的要求尤其敏感.夏季对柑橘幼年树来说是扩大树冠的重要时期,对成年柑橘结果树来说,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控制营养生长,及时...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柑橘的营养生长旺盛,叶片的蒸腾作用强烈,病虫草害猖獗,树体对水分、肥料的要求尤其敏感.夏季对柑橘幼年树来说是扩大树冠的重要时期,对成年柑橘结果树来说,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控制营养生长,及时满足树体对水、肥的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各种病虫害,减少结果树第二次生理落果,是夺取柑橘优质高效的重要环节,因此,夏季的柑橘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管理
柑橘园
夏季
营养生长
蒸腾作用
病虫草害
生理落果
优质高效
结果树
幼年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瓯柑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要领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小平
《浙江柑橘》
2004年第3期15-16,14,共3页
瓯柑是浙江省温州市特有的传统柑橘名果,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栽培历史.近年来,由于瓯柑市场价格走俏,每公斤达8~10元,市场高的回报率,刺激了瓯柑生产发展.但是在一些新区,存在着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用药盲目,对瓯柑生长结果习性缺乏全面了...
瓯柑是浙江省温州市特有的传统柑橘名果,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栽培历史.近年来,由于瓯柑市场价格走俏,每公斤达8~10元,市场高的回报率,刺激了瓯柑生产发展.但是在一些新区,存在着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用药盲目,对瓯柑生长结果习性缺乏全面了解,以致瓯柑内外品质下降.2002年温州市特产站在温州湿地保护区瓯海三垟建立了1.8hm2精品瓯柑示范核心基地,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面提升瓯柑果品质量.现将有关技术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柑
无公害生产
栽培技术
栽培历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抓住机遇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文成县名优茶产业化开发主要做法和发展思路
10
作者
施巨盛
吴昌旺
吴履平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名优茶
文成县
产业化开发
创新
生态示范区
风景名胜区
基础
夯实
国家森林公园
浙南山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海白白沙枇杷矮化整形修剪技术
11
作者
王一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3,共2页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皇金果园2008年3月从宁海县引进宁海白白沙枇杷,开展矮化栽培,4年生树高1.5m,冠径2~2.5m,纵横径比0.75~0.6,形成了扁平型矮化树冠,每667m2产量304kg。现将矮化整形修剪技术总结如下。1幼树整形根据低干矮冠的要求,将...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皇金果园2008年3月从宁海县引进宁海白白沙枇杷,开展矮化栽培,4年生树高1.5m,冠径2~2.5m,纵横径比0.75~0.6,形成了扁平型矮化树冠,每667m2产量304kg。现将矮化整形修剪技术总结如下。1幼树整形根据低干矮冠的要求,将树形造就成低干圆头形或低干扁圆形。定干要低,确定主干高15cm,比过去定干高度30~50cm降低了15~3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修剪技术
矮化栽培
白沙枇杷
宁海白
定干高度
幼树整形
宁海县
瑞安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瓜钝绥螨对柑橘红蜘蛛自然控制作用初试报告
12
作者
胡丹
林羽
《浙江柑橘》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红蜘蛛是柑橘园的重要害螨,严重影响柑橘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果农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农药的过滥使用,使柑橘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果实农药残留加大,红蜘蛛抗药性不断提高,天敌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柑橘无论从产量及外型还是...
红蜘蛛是柑橘园的重要害螨,严重影响柑橘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果农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农药的过滥使用,使柑橘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果实农药残留加大,红蜘蛛抗药性不断提高,天敌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柑橘无论从产量及外型还是食用安全等方面都不尽人意.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需要,改变长期依靠化学农药的传统治虫方法造成的不良后果,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安全的生态农业已势在必行.为此,于2002年7~10月进行了胡瓜钝绥螨对柑橘红蜘蛛自然控制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红蜘蛛
自然控制作用
胡瓜钝绥螨
生物防治技术
化学农药
食用安全
经济效益
柑橘生产
生态系统
农药残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温州市水果生产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吴颖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5期13-13,3,共2页
文摘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温州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山脉之间的溪流,大都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有温瑞平原、瑞平平原,其间人工河道纵横交错。河流较长的有瓯江、飞云江、鳌江。其中瓯江曾称永宁江、永嘉江、慎江,为浙江第二大河,干流长388公里。
关键词
温州市
东部平原地区
产存
水果
海域面积
宁德地区
人工河道
浙江省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州早茶区域品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淑娟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16年第4期8-9,共2页
文摘
一、温州早茶起源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陆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900余万。温州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西晋末年,迄今1600余年。唐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援引《永嘉图经》,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唐书·食货志》亦载"浙产茶10州,55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永嘉县的茗岙,瓯海区的茶山就因茶而得名。宋代,
关键词
早茶
温州
区域品牌
海域面积
种植历史
《茶经》
永嘉县
东南部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温州特早名优茶的开发技术
3
作者
苏国崇
廖武
刘海滨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
1995年第1期36-37,共2页
文摘
温州茶区地处浙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海拔300~800m,土壤pH值4.5~6.0,土层深厚达100~120cm,腐殖质含量丰富,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浙江省热量和降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带,植茶已有1600多年历史。优越的生态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育成了不少优质早生的茶树良种,如泰顺香菇寮白毫茶、永嘉乌牛早、瑞安清明早等省级良种和平阳大坪特早等地方良种,另外还有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龙井43等良种。 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关心指导下,该地区利用良种的细嫩原料,研制开发了可于3月上旬惊蛰前上市的特早名茶乌牛早、清明早、黄叶早、早香茶,3月中旬春分前上市的高档名茶香菇寮白毫、承天雪龙、雁荡毛峰、半天香,4月上旬上市的优质茶三杯香、绿眉等。 1992年春,为扩大特早名优茶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供给能力,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增强温州茶业发展后劲,设立了“特早名优茶技术推广应用”的农业丰收计划项目。三年来,承担该项研究的课题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采取建设生产基地、蹲点示范、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项措施。
关键词
茶叶
名优茶
开发
温州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夏其乐
邢建荣
陈剑兵
杨颖
朱正军
陈祜福
王一光
林羽
程绍南
机构
浙江省
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
浙江
厨工酿造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2005B024)
文摘
以杨梅为主要原料,并复配胡萝卜、番茄,榨汁后对果蔬汁进行预处理,再添加多种乳酸菌进行发酵。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果蔬汁比例,复合饮料中杨梅汁所占比例为15%,胡萝卜汁与番茄汁各占7.5%,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果蔬汁混合方式与最佳发酵液接种量,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液、嗜热链球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添加量分别为2%、2%和5%。
关键词
杨梅
果蔬汁
发酵
研制
Keywords
waxberry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fermentation
research
分类号
TS25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品种砧木在西瓜嫁接育苗期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
2
5
作者
邹文武
胡美华
汪炳良
林羽
机构
浙江省
温州市
农业
站
浙江
大学园艺系
浙江省
农作局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82-83,共2页
基金
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编号:N2005A010)
文摘
砧木品种的选择是西瓜嫁接育苗成功的关键。笔者采用日本"强势"、"甬砧1号"和"温岭瓠瓜"作供试材料,初步研究了这3种砧木的发芽率、出苗率、茎长、茎粗、子叶大小,及其嫁接后西瓜幼苗的叶数、苗高、茎粗、发病率和成苗率等性状。结果表明:日本"强势"砧木效果最理想,"甬砧1号"次之,"温岭瓠瓜"不理想。
关键词
砧木
育苗
嫁接
西瓜
效果
分类号
S64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几种药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
6
6
作者
林羽
潘国栋
胡方南
王良德
陈胜龙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浙江省
温州市
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8,共3页
文摘
选用60%百泰水分散粒剂、30%翠泽悬浮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等4种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对温州夏黑葡萄上的葡萄白腐病Coniothyrium diplodiella(Speg.)Sacc.和葡萄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化学杀菌剂对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产量和糖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以60%百泰和30%翠泽效果最好。
关键词
葡萄
病害
药剂
防效
分类号
S436.63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铺设反光膜对瓯柑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7
作者
林羽
陈会杰
胡方南
王良德
陈胜龙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浙江省
乐清市
特产
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0,共1页
文摘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与地面全覆盖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瓯柑
反光膜
果实品质
分类号
S6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柑橘园的管理
被引量:
2
8
作者
杨小平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浙江柑橘》
2006年第2期23-24,共2页
文摘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柑橘的营养生长旺盛,叶片的蒸腾作用强烈,病虫草害猖獗,树体对水分、肥料的要求尤其敏感.夏季对柑橘幼年树来说是扩大树冠的重要时期,对成年柑橘结果树来说,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控制营养生长,及时满足树体对水、肥的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各种病虫害,减少结果树第二次生理落果,是夺取柑橘优质高效的重要环节,因此,夏季的柑橘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生产管理
柑橘园
夏季
营养生长
蒸腾作用
病虫草害
生理落果
优质高效
结果树
幼年树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瓯柑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要领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小平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浙江柑橘》
2004年第3期15-16,14,共3页
文摘
瓯柑是浙江省温州市特有的传统柑橘名果,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栽培历史.近年来,由于瓯柑市场价格走俏,每公斤达8~10元,市场高的回报率,刺激了瓯柑生产发展.但是在一些新区,存在着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用药盲目,对瓯柑生长结果习性缺乏全面了解,以致瓯柑内外品质下降.2002年温州市特产站在温州湿地保护区瓯海三垟建立了1.8hm2精品瓯柑示范核心基地,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面提升瓯柑果品质量.现将有关技术整理如下.
关键词
瓯柑
无公害生产
栽培技术
栽培历史
分类号
S6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抓住机遇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文成县名优茶产业化开发主要做法和发展思路
10
作者
施巨盛
吴昌旺
吴履平
机构
浙江省
文成县农业局
特产
站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名优茶
文成县
产业化开发
创新
生态示范区
风景名胜区
基础
夯实
国家森林公园
浙南山区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海白白沙枇杷矮化整形修剪技术
11
作者
王一光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3,共2页
文摘
浙江省温州瑞安市皇金果园2008年3月从宁海县引进宁海白白沙枇杷,开展矮化栽培,4年生树高1.5m,冠径2~2.5m,纵横径比0.75~0.6,形成了扁平型矮化树冠,每667m2产量304kg。现将矮化整形修剪技术总结如下。1幼树整形根据低干矮冠的要求,将树形造就成低干圆头形或低干扁圆形。定干要低,确定主干高15cm,比过去定干高度30~50cm降低了15~35cm.
关键词
整形修剪技术
矮化栽培
白沙枇杷
宁海白
定干高度
幼树整形
宁海县
瑞安市
分类号
S667.3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瓜钝绥螨对柑橘红蜘蛛自然控制作用初试报告
12
作者
胡丹
林羽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特产站
出处
《浙江柑橘》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文摘
红蜘蛛是柑橘园的重要害螨,严重影响柑橘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果农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农药的过滥使用,使柑橘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果实农药残留加大,红蜘蛛抗药性不断提高,天敌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柑橘无论从产量及外型还是食用安全等方面都不尽人意.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需要,改变长期依靠化学农药的传统治虫方法造成的不良后果,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安全的生态农业已势在必行.为此,于2002年7~10月进行了胡瓜钝绥螨对柑橘红蜘蛛自然控制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关键词
柑橘红蜘蛛
自然控制作用
胡瓜钝绥螨
生物防治技术
化学农药
食用安全
经济效益
柑橘生产
生态系统
农药残留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温州市水果生产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吴颖
《新农村(黑龙江)》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州早茶区域品牌研究
孙淑娟
《中国茶叶》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谈温州特早名优茶的开发技术
苏国崇
廖武
刘海滨
《中国茶叶》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夏其乐
邢建荣
陈剑兵
杨颖
朱正军
陈祜福
王一光
林羽
程绍南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品种砧木在西瓜嫁接育苗期的应用效果比较
邹文武
胡美华
汪炳良
林羽
《上海农业科技》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几种药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试验初报
林羽
潘国栋
胡方南
王良德
陈胜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地面铺设反光膜对瓯柑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林羽
陈会杰
胡方南
王良德
陈胜龙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夏季柑橘园的管理
杨小平
《浙江柑橘》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瓯柑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要领
杨小平
《浙江柑橘》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抓住机遇夯实基础 开拓创新促进发展——文成县名优茶产业化开发主要做法和发展思路
施巨盛
吴昌旺
吴履平
《中国茶叶加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宁海白白沙枇杷矮化整形修剪技术
王一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胡瓜钝绥螨对柑橘红蜘蛛自然控制作用初试报告
胡丹
林羽
《浙江柑橘》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