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毅 娄海伦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分析 32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 1次或 1次以上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的原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引起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冠心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 分析 32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 1次或 1次以上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的原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引起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冠心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②长QT(U)综合征 ;③Brugada综合征 ;④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 ;⑤特发性巨大异常J波 ;⑥其他原因。上述各种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有各自不同的心电学特征。结论 :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是由不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晕厥 心电描记术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异常J波、Brugada综合征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的临床与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加锋 林文辉 +5 位作者 胡晓晟 王谦 陈新国 胡君洁 张建华 陈晓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4期261-265,共5页
对比分析异常J波 2 1例、Brugada综合征 8例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11例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结果 :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 )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 ,一般V1~V2 导联不出现J... 对比分析异常J波 2 1例、Brugada综合征 8例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11例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结果 :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 )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 ,一般V1~V2 导联不出现J波 ,若出现则JV1 ~V2<R ,不伴右束支组滞 (RBBB) ,TV1 ~V3常直立 ;继发性异常J波有明确的原发病 ,其异常J波的波幅更高大、分布更广泛 ,常伴有QTmin、QTmax、STmax延长 ;两者均易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 /或心室颤动而致死。②Brugada综合征及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在V1~V3 导联ST段呈下斜或马鞍型抬高伴RBBB或类RBBB ,R′>R ,TV1 ~V2 (V3) 倒置或直立 ,前者常出现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后者则无晕厥或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结论 :异常J波和Brugada综合征及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是具有不同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的临床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异常J波 BRUGADA综合征 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达开 张建华 +2 位作者 陈晓曙 林加锋 姜文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9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游离T3(FT3) ,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游离T3(FT3) ,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 (TSH)。经治疗60例病情明显好转 ,其中46例复查上述参数。结果轻度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 ;重度CHF患者T3明显降低 ,心衰越重变化越明显 ,T4、FT3、FT4、TSH无明显变化 ;心衰减轻后T3明显升高。结论血清T3水平的改变对判断CHF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病理
下载PDF
异常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加锋 陈露霞 潘娅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6期450-451,共2页
分析 8例异常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其中特发性异常J波 1例 ,继发性异常J波 7例。其临床及心电图特征 :①两者的基础心率均不快 ,多数导联可见正向J波 (aVR除外 ) ,不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当心率增快后J波振幅及宽度均明显降... 分析 8例异常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其中特发性异常J波 1例 ,继发性异常J波 7例。其临床及心电图特征 :①两者的基础心率均不快 ,多数导联可见正向J波 (aVR除外 ) ,不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当心率增快后J波振幅及宽度均明显降低 ;②继发性异常J波的波幅更大、分布更广泛 ,常伴有QT间期及ST段延长 ;③两者均易发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PVT ,可呈尖端扭转样 )及 /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④其心电图表现与Brugada综合征不同 ,后者仅V1~V3 导联ST段呈尖峰或驼峰样抬高 ,常伴有RBBB ,QT间期正常 ,PVT发作不呈尖端扭转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电学 异常J波 临床表现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加锋 胡君佶 +2 位作者 王毅 陈晓曙 张建华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心肌酶谱与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为:①常见...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心肌酶谱与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为:①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且常伴发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阿-斯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而胸痛发生率低,相对较轻甚至无胸痛。②心肌酶谱升高相对不显著(一般呈轻~中度升高),尤其是CK-MB甚至可在正常范围,心肌酶峰不显著,CK峰值、CK-MB峰值及CK峰值/ST段抬高导联数比值、CK-MB峰值/ST段抬高导联数比值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均<0.01)。③心电图损伤性改变显著,病理性Q波常呈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多数呈QS或QR型,经适当治疗一般2~3天内消失;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多数呈qR型,且病理性Q波逐渐增深、加宽、范围扩大或出现等电位性Q波。④ST段抬高和无对应性ST段压低。⑤病理性Q波与ST段抬高发生的导联“不吻合”,且不能用某支冠状动脉阻塞来解释心电图改变。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可根据临床、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等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 心电图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快速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华 林加锋 +3 位作者 王毅 胡锦莲 娄海伦 陈达开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 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几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AMI和7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和... 目的 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几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AMI和7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和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等6项指标 ,并进行2组间比较 ,分别对AMI和非心肌梗死组各指标间的差异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 (91.7 % )高于CK(75.0 % )、CK -MB(63.9 % )、AST(66.3 % )、LDH(75.0% )、α -HBD(69.4 % ) ,P<0.05~0.01 ;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95.7 %)与CK -MB(92.6 % )相近 (P>0.05) ,高于CK(84.3 % )、AST(81.4 % )、LDH(72.9% )及α -HBD(80.0% ) ,P<0.05~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为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标记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功酶 乳酸脱氢酶 诊断
下载PDF
非心肌梗死所致ST段抬高(附20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1 位作者 胡锦莲 陈晓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6期441-441,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ST段抬高
下载PDF
RonT(U)型室性期前收缩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8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2 位作者 陈晓曙 王毅 娄海伦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2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 Ron T( U)型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分析 3 1例在入院后发生≥ 1次由 Ron T( U)型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 目的 探讨 Ron T( U)型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分析 3 1例在入院后发生≥ 1次由 Ron T( U)型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3 1例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分为 3种类型 :( 1 ) QT间期正常的非长间歇依赖性 Ron T型室性期前收缩 ;( 2 ) QT间期正常的长间歇依赖性 Ron T型室性期前收缩 ;( 3 )长QT ( U)间期综合征伴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各型 Ron T ( U)型室性期前收缩及其所诱发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不同的临床与心电学特征。结论  Ron T (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NT 型室性期前收缩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异常J波与心室颤动2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加锋 黄书攀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异常J波 心室颤动 心电图
下载PDF
特发性与继发性异常J波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
10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陈晓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2期14-15,23,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与继发性异常J波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对特发性异常J波 3例和继发性异常J波 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特发性及继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 ,两者均易诱发多...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与继发性异常J波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对特发性异常J波 3例和继发性异常J波 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特发性及继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 ,两者均易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 /或心室颤动而致死 ,后者异常J波的波幅更高大、分布更广泛 ;(2 )继发性异常J波有明确的原发病 ,常伴有QTmin、QTmax、QTcmin、QTcmax、QTd、STmax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继发性 异常J波 心电图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下载PDF
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
11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2 位作者 胡锦莲 陈晓曙 王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探讨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 (IVEB)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对 2 4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出现IVEB的患者与同期住院的 71例无IVEB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并比较IVEB和同期与梗死充分进展期窦性心律的QRS ST T波群形态学改变。结果 :... 探讨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 (IVEB)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对 2 4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出现IVEB的患者与同期住院的 71例无IVEB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 ,并比较IVEB和同期与梗死充分进展期窦性心律的QRS ST T波群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IVEB的QRS波常呈右束支阻滞形态 (RBBBM) ,除Q波型AMI外 ,非Q波型AMI亦可发生IVEB ;②下 (后 )壁伴或不伴右室AMI、大面积AMI、梗死后心功能差、梗死早期 (<6h)及接受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者易发生IVEB ;③与同期窦性心律比较 ,IVEB梗死导联Q波出现及ST段抬高提早 ,且更具有AMI的特征 ;④IVEB可发生于心肌酶谱升高及窦性心律典型AMIECG图形出现之前 ,其对AMI的早期诊断及定位优于同期窦性心律。结论 :IVEB并非罕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性室必异位心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下载PDF
普通起搏电极床旁临时心脏起搏不同置管方法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陈晓曙 张建华 +1 位作者 林中华 林加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送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心脏的时间、成功起搏时的起搏阈值和电极在右心室位置。结果非X线透视组用固定方向法从送入电极至成功起搏右心室耗时(25.82±14.22)s,明显少于X线透视组(45.50±25.56)s(P<0.01),而起搏阈值分别为(1.03±0.34)V和(1.07±0.27)V,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置管方法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方向法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易学和有效,明显缩短送入电极至右心室尖部起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临时起搏电极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 颈内静脉 固定方向法
下载PDF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间歇期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对称倒置1例
13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王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变异型心绞痛 发作间歇期 ST段压低 T波对称倒置 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扑动伴B型交替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双分支阻滞1例
14
作者 姜文兵 林加锋 陈达开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0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心房扑动伴B型交替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并不罕见,但同时伴有双分支传导阻滞较少见。现报告1例。 患者男,59岁。反复胸闷、气促三年,再发一月,加重两天入院。原有肢端肥大症。继发性心肌病伴完全性右束支(CRBBB)加左前分支阻滞(LAFB)病史... 心房扑动伴B型交替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并不罕见,但同时伴有双分支传导阻滞较少见。现报告1例。 患者男,59岁。反复胸闷、气促三年,再发一月,加重两天入院。原有肢端肥大症。继发性心肌病伴完全性右束支(CRBBB)加左前分支阻滞(LAFB)病史(图lA)。体检:体温36.4℃,脉搏124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4/10KPa(105/75mmHg)。神志清,精神软,慢性重病容,高枕卧位,脸部增长,下颌增大,手足背厚宽,手指足趾粗短。颈静脉怒张,肝颈返流征(+),两肺呼吸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房室传导阻滞 双分支阻滞
下载PDF
以晕厥为特征的变异型心绞痛1例
15
作者 林伟 吴悠扬 +1 位作者 王毅 娄海伦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50-151,共2页
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晕厥7年,再发1d入院。患者于入院次日凌晨02:10左右卧床时感剧烈胸痛伴出汗,面色苍白。测血压92/53mmHg,神志尚清。急诊心电图(图1A)示:Ⅱ、Ⅲ、aVF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充分发展成巨R波型ST段抬高(墓... 患者女性,47岁,因反复晕厥7年,再发1d入院。患者于入院次日凌晨02:10左右卧床时感剧烈胸痛伴出汗,面色苍白。测血压92/53mmHg,神志尚清。急诊心电图(图1A)示:Ⅱ、Ⅲ、aVFST段弓背向上抬高,并充分发展成巨R波型ST段抬高(墓碑样改变),I、aVL及胸导联sT段压低明显,之后心室率逐渐变慢,出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遂予以吸氧、静脉快速滴注葡萄糖(未加用升压药)后,测得血压159/93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晕厥 变异型心绞痛 胸导联ST段压低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ST段抬高 静脉快速滴注 剧烈胸痛
下载PDF
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广泛导联T波倒置1例
16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王毅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AVL导联 T波倒置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群形态 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侧隐匿性旁道
下载PDF
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早期胸导联ST段抬高与压低共存1例
17
作者 林加锋 王毅 陈晓曙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ST段 心电图 窦性心律 诊断
下载PDF
房性期前收缩伴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室内差异性传导2例
18
作者 林加锋 朱云媚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房性期前收缩 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X线胸片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氯丙嗪致特长Q-T间期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19
作者 林加锋 姜文兵 《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氯丙嗪 Q—T间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坏死性病毒性心肌炎的ECG与临床(附3例报告)
20
作者 林加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坏死性病毒性心肌炎 ECG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