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探析
1
作者 朱应如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23期194-194,共1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定位、各项数据基础、实际用户需求,然后从路线设计、数据设计和系统模块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该系统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 医院决策支持系统 建设
下载PDF
长兴县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朱香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12-2413,共2页
目的:了解长兴县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情况,为儿童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标准方法测量儿童身高、体重,采用问卷调查父母亲肥胖程度、出生体重等相关因素。结果:853例3~6岁学龄前儿童,共检出60例肥胖者,患病率7.03%;男童肥胖患病率... 目的:了解长兴县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情况,为儿童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标准方法测量儿童身高、体重,采用问卷调查父母亲肥胖程度、出生体重等相关因素。结果:853例3~6岁学龄前儿童,共检出60例肥胖者,患病率7.03%;男童肥胖患病率7.09%,女童肥胖患病率6.73%,性别间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女童增长趋势大致相似;超出生体重、父母亲肥胖者肥胖患病率高(P〈0.01)。结论:长兴县学龄前儿童肥胖患病率低于经济发达城市,但高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肥胖家族史、超出生体重使儿童肥胖患病风险增高,应加强干预,科学合理控制儿童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肥胖 患病率
原文传递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弘 王启平 +9 位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郑兴 徐荣良 马丽萍 陈少萍 朱嘉琦 郭志福 张峥 李松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12年3月对41例HOC...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12年3月对41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术后随访临床症状,评价活动耐量,超声评价心脏形态学。结果术前超声测定患者室间隔厚度为(22.2±4.1)mm,压力阶差为(99.2±38.3)mmHg,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压力阶差为(85.0±27.9)mmHg,无水乙醇注射量平均为(2.3±0.7)m1.分别消融l~2支前间隔支血管,第1间隔支消融32例,消融第2间隔支7例,消融第1和第2间隔支2例,术后即刻导管测左室流出道压差为(27.5±19.4)mmHg,超声测定压力阶差为(39.0±-19.8)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后室间隔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例患者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于1周内恢复,l例1周后未恢复,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无围术期死亡,随访1~9年,6例失访,3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持续改善。1年随访室间隔厚度为(21.6±3.4)m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为(36.7±17.6)mmHg,与术后(39.0±19.8)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复发,其中2例患者转外科行室间隔肌肉切除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无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胛SMA能有效降低HOCM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活动耐量,安全性好,长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导管消融 疗效 并发症 随访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友梅 王德传 +2 位作者 慎荣杰 卢洪慧 张小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881-2885,共5页
目的: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2013-01/2015-12长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伴焦虑、抑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2013-01/2015-12长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伴焦虑、抑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反流性食管炎各项症状积分、黏膜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 A M D评分、H A M A评分、反流性食管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反流性食管炎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黏膜愈合率分别为77.09%和9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16%和6.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经特殊治疗,轻微头晕、失眠、精神不振的不良反应几天后自行消失.结论:给予伴焦虑、抑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较使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各项临床症状,促进黏膜愈合,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焦虑 抑郁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启平 朱玉华 钱国权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在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湖州市长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在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湖州市长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A组(IMT<1.00 mm,64例)、B组(IMT为1.00~1.20 mm,65例)和C组(IMT>1.20 mm,53例)。比较三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在收缩压(SBP)、脉压(PP)、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单核细胞计数(MON)、血肌酐(C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1、7.645、5.805、7.283、3.199、16.114、9.277、6.452、16.370、32.741,P<0.05),C组SBP、PP、UA、MON、Cr、TG水平均高于B组和A组,HDL-C低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RP、WBC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MHR高于B组和A组(P<0.05),B组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MHR是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OR=2.113,95%CI=1.672~5.248,P<0.05)。ROC曲线显示MHR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敏感度为79.65%,特异度为79.50%,最佳诊断值为0.48。以最佳诊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MHR>0.48组IMT、Crouse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MHR≤0.4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3.112、9.593、4.105,P<0.05)。结论MHR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预测因子之一,且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应当注意监测MHR以早期评估此类患者病情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老年人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下载PDF
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依从性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将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将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氢氯噻嗪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vs.81.0%,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缬沙坦相比,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安全性好,患者治疗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氢氯噻嗪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7
7
作者 卢跃忠 唐向利 +1 位作者 吴英哲 宁伟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5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肺肉瘤样癌患者,对肺肉瘤样癌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6例均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右肺4例,左肺2例,中心型1例,周围型5例,肿瘤形态欠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肺肉瘤样癌患者,对肺肉瘤样癌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6例均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右肺4例,左肺2例,中心型1例,周围型5例,肿瘤形态欠规则,边界不光整;密度不均匀,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后肿块均呈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或不均匀斑片状强化。1例并单侧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诊断梭形细胞癌4例,多形细胞癌2例。结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确诊需要靠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凌遵龙 周友龙 +1 位作者 罗兴良 吴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129-129,153,共2页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32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优12例,良1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6...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32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优12例,良1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0.6%。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优良率高,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强直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启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898-3898,共1页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的80%,其预后较差,一般中位生存期不超过8个月。近年来随着紫杉醇等新一代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有所改善。国内外多次有多西他赛治疗肺癌的报道,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2007年1—12月应用多西他赛联合...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率的80%,其预后较差,一般中位生存期不超过8个月。近年来随着紫杉醇等新一代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疗效有所改善。国内外多次有多西他赛治疗肺癌的报道,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2007年1—12月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4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治疗 临床疗效 中位生存期 癌发病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会国 李亮 顾连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2期243-244,共2页
目的 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疗效,探讨膝关节创伤的有效术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 筛选出本科室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的65例膝关节创伤患者,随机纳入传统组(30例)与微创组(35例),分别应用开放性手术与关节镜微创手术治... 目的 研究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疗效,探讨膝关节创伤的有效术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 筛选出本科室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的65例膝关节创伤患者,随机纳入传统组(30例)与微创组(35例),分别应用开放性手术与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治疗效果(优、良、差)、临床指标(疼痛评分、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活动受限、切口感染、骨不连、腓浅神经损伤).结果 微创组术后的HSS评分(86.6±3.2)分高于传统组(77.9±4.1)分,P<0.05;微创组的优良率(97.1%)高于传统组(76.7%),P<0.05;微创组的疼痛评分、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4.3±1.1分、4.2±0.8天、7.5±1.7天)均少于传统组(7.1±1.9分、6.7±1.2天、15.4± 3.4天),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低于传统组(23.3%),P<0.05.结论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具有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等优势,适宜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微创手术 膝关节创伤 临床疗效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和MR 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建飞 胡利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和MR 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开展颅脑CT、MR DW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所有患者的CTPI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脑灌注异常区...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和MR 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开展颅脑CT、MR DW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所有患者的CTPI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脑灌注异常区,对比梗死脑区和对侧健侧脑区CTPI参数可以发现梗死脑区的Perfusion、PE、TTP值较对侧健侧脑区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4.22、5.65,P<0.05)。梗死患者rP为(0.53±0.55),rCBV为(0.63±0.62),梗死区TTP较对侧延迟(3.15±0.55)s,PE值降低(2.73±0.65)HU。rP与rCBV具有显著相关性(r=0.72,P<0.05)。对比136例患者的梗死脑区和对侧健侧脑区DWI参数值可以发现梗死脑区的ADC值明显低于对侧健侧脑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2,P<0.05)。rCBV与rADC具有相关性(r=0.48,P<0.05)。结论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和MR DWI技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rCBV与rADC共同反映梗死脑区的病理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耳穴压豆配合指压四关穴治疗顽固性失眠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岩 施黎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6期235-236,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指压四关穴改善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实施耳穴压豆治疗,经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耳穴压豆配合指压合谷穴改善顽固性失眠总有效率83.33%。结论耳穴压豆能改善顽固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状况。
关键词 耳穴压豆 顽固性失眠 神门 四关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内侧微切口辅助切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思远 宋祥胜 李亮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3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内侧微切口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用内侧微切口辅助加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直视下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解剖钢板内固定维持固定... 目的探讨内侧微切口辅助骨折复位,结合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共用内侧微切口辅助加外侧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直视下复位跟骨距下关节面,解剖钢板内固定维持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5月(12~23个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平均得分(84±6)分。28足正常愈合,1足延迟愈合,创口皮缘坏死1足,无感染病例。结论内侧微切口辅助切复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面及跟距关节的复位,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微切口 复位
下载PDF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对减轻产妇焦虑恐惧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敖美琴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11期163-164,共2页
为了更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积极倡导、支持、促进自然分娩.我院产房从2002年1月开始对临产妇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产妇 全程陪伴 分娩 焦虑恐惧 护理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检查丘脑肿瘤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培丽 施军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丘脑肿瘤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采用MRI检查,分析丘脑肿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42例丘脑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星形细胞瘤16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丘脑肿瘤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采用MRI检查,分析丘脑肿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42例丘脑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星形细胞瘤16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2例,转移瘤5例,动静脉畸形2例;经统计,其中星形细胞瘤所占比例最高,达38.10%。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的分布部位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上丘脑最多,占40.48%;其次是背侧丘脑,占38.10%。结论丘脑肿瘤种类多,病理成分复杂,MRI检查早期丘脑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丘脑肿瘤
下载PDF
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云兵 黄卫斌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2期186-186,1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42名,随机分为即刻电复律组(A组)和延迟电复律组(B组),观察两组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电复律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无症状性脑栓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42名,随机分为即刻电复律组(A组)和延迟电复律组(B组),观察两组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20例患者术后24小时头磁共振检查共有3例(15. 00%)发现7个新发梗死灶,B组1例在术后第9天转为窦性心律,21例患者电复律24小时头磁共振检查1例(4. 54%)发现2个新发梗死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仍为心房颤动的患者,抗凝4周后电复律显著减少了术后无症状脑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复律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无症状性脑栓塞
下载PDF
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宫颈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玉芳 汪丽秀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应用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分析宫颈良恶性病变。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活检结果确诊的49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3例(CIN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60例(良性病变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 目的应用经阴道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分析宫颈良恶性病变。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活检结果确诊的49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3例(CIN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60例(良性病变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应用经阴道SWE检测各组弹性模量绝对数值(包括弹性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弹性模量绝对数值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不同生理时期及不同切面间宫颈弹性模量平均值、最大值比较差异分别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弹性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均高于CIN组、良性病变组、对照组(Bonferroni校正P<0.017)。弹性模量最大值、弹性模量平均值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ρ=0.586、0.713,均P=0.000);弹性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诊断宫颈癌的截断值分别为48.08 kPa、36.89 kP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99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SWE检查测得的弹性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对宫颈癌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二者均与患者月经周期、超声切面选择等因素相互独立,其中弹性模量平均值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经阴道 实时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38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发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87-688,共2页
肺周围性肿块若依靠临床表现、胸片、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很难确诊,常需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国内外不少学者采用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介入性诊断,对肺恶性病变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达88%~98%。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CT引导 介入性诊断 肺周围性肿块 肺周围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活组织检查 经皮肺活检
下载PDF
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凌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9期98-99,共2页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60例,随机分为行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A组)和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血压、心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B组患...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椎前路手术60例,随机分为行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A组)和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血压、心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5 min、术毕的HR、MAP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异丙酚的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但A组麻醉苏醒快,术后拔管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丛阻滞 颈椎前路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广男 《海峡药学》 2013年第5期206-207,共2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为合理选择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为合理选择COPD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d后,序贯使用舒利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用药1周后对患者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平均FEV1值和FEV1/FVC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舒利迭 序贯治疗 COP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