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感染诊断中检测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项文娜 黄雨茅 吴亮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白介素-10(IL-10)在诊断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早产儿感染患者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1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CRP、IL-6、IL-8、IL-10,并比较IL-6、IL-8、IL-10之间与CRP的...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白介素-10(IL-10)在诊断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早产儿感染患者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1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CRP、IL-6、IL-8、IL-10,并比较IL-6、IL-8、IL-10之间与CRP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早产儿感染患者IL-6、IL-8与CRP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10水平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敏感度较高(88.00%);IL-8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准确度较高(68.75%、86.96%、55.00%),IL-10准确度较低(4.55%)。结论测定IL-6、IL-8在早产儿感染诊断中较IL-10更具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感染 C反应蛋白 白介素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雨茅 郑戈 涂芳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9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选择性剖宫产(ECS)的病例作为研究组,阴道分娩和急诊剖宫产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结...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选择性剖宫产(ECS)的病例作为研究组,阴道分娩和急诊剖宫产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入选的ECS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41.7%,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发病率45.2%,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0.415,P〉0.05);阴道分娩新生儿发病率为19.8%,与ECS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80,P〈0.05)。34周组、35周组、36周组的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湿肺(TTN)的发生率,ECS者比阴道分娩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18、6.716、6.455、6.437、9.815、13.360,均P〈0.05);34周组、35周组、36周组的晚期早产儿住院时间、NICU入住率和CPAP通气使用率,ECS者比阴道分娩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27、2.139、2.191,χ~2值分别为14.380、14.650、23.650、6.254、20.040、9.010,均P〈0.05)。结论 ECS和急诊剖宫产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风险相当;相比阴道分娩,ECS会增加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选择性剖宫产 晚期早产儿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情况及莫匹罗星去定植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雨茅 金伟敏 项文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定植情况及莫匹罗星去定植对临床感染的影响。方法2013年10月1至2014年9月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定植情况及莫匹罗星去定植对临床感染的影响。方法2013年10月1至2014年9月30日入住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NICU的患儿,于入NICU 24 h内在鼻前庭和脐部取样培养进行MRSA主动监测培养(active surveillance cultures,ASC),培养阳性视为MRSA定植阳性。定植阴性者于入NICU 1和2周时重复ASC,作为ASC组。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入住的患儿在ASC基础上,定植阳性者在双侧鼻前庭和脐部应用莫匹罗星进行去定植干预(去定植组),每天2次,连续5 d。去定植后第2天和1周后进行ASC。如果连续2次阴性则终止ASC;如阳性,给予第2次莫匹罗星去定植。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MRSA定植率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ASC组MRSA定植及感染情况:ASC组入NICU 24 h内、1和2周时MRSA定植率分别为2.2%(9/418)、3.7%(15/402)和3.6%(13/361)。与无MRSA定植患儿相比,MRSA定植患儿MRSA感染发生率较高[13.5%(5/37)与3.7%(14/381),χ2=7.524,P=0.006]。(2)去定植组MRSA定植及感染情况:去定植组患儿入NICU 24 h内、1和2周时MRSA定植率分别为2.8%(12/435)、2.9%(12/414)和1.3%(5/373),2周时定植率明显低于ASC组(χ2=3.919,P=0.048)。共有29例定植阳性患儿,27例1次去定植成功,2例需要2次去定植。去定植组MRSA感染率为2.1%(9/435),明显低于ASC组[4.5%(19/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8,P=0.042)。结论NICU内有较高的MRSA定植率,应用莫匹罗星也许可去定植并降低MRSA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莫匹罗星 葡萄球菌感染 观察性等待
原文传递
肥胖儿童脂肪因子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涂芳芳 曾绮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69-1871,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脂肪因子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单纯性肥胖症患儿160例纳入肥胖组,随机抽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对两组儿童血清LP、RSTN、VFT、TNF-α脂肪因子进行检测,采用高分辨...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脂肪因子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单纯性肥胖症患儿160例纳入肥胖组,随机抽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对两组儿童血清LP、RSTN、VFT、TNF-α脂肪因子进行检测,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扩张力,评估两组儿童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肥胖组儿童血清中各指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儿童体质量与各指标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12,P<0.05)。肥胖组儿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及含服GTN后相对于静息状态的扩张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儿童体质量与肱动脉扩张百分率呈负相关(r=-0.522,P<0.05)。综合得出血清LP、RSTN、VFT、TNF-α4项指标表达水平与肱动脉扩张百分率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肥胖儿童血清LP、RSTN、VFT、TNF-α脂肪因子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应针对肥胖儿童存在的脂质代谢紊乱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脂肪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