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脏理论针灸辨治鼻鼽 被引量:6
1
作者 谭克平 姚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3期49-52,共4页
《素问·脉解》中首次提出"鼻鼽",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可归属为此范畴,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均密切相关。临床采用中药、针灸等治疗,疗效颇佳。辨证... 《素问·脉解》中首次提出"鼻鼽",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可归属为此范畴,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均密切相关。临床采用中药、针灸等治疗,疗效颇佳。辨证当先从八纲辨表里、寒热、虚实,再辨病性,最后辨脏腑病症或脏腑兼病症。临床多见素体不足之虚证、寒证,亦可见外邪初犯之表证、热证、实证;外邪多责于春之风邪、秋之燥邪和冬之寒邪,气虚、阳虚、津亏者多见;五脏以肺、脾、肾为主,与心、肝亦相关。临床治疗补虚为要、泻实为辅。针灸应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益气升阳穴加局部取穴辨证加减,明辨缓急,分期论治;重用灸法,扶正祛邪;针刺调神,形神兼治;穴位埋线,长效刺激。气血冲和、形神俱安,邪乃无处可犯,病当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五脏 八纲 补虚 泻实 针灸疗法 分期论治 穴位埋线 理论探析 治疗思路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慢性下腰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仲华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活动度、疼痛数字评分(NR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活动度、疼痛数字评分(NR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腰部活动度、NRS评分、ODI评分、满意度评分及持续坐立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78.26%(P<0.05)。治疗后,2组前屈、伸展、侧屈活动度及持续坐立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RS、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NRS、ODI、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对慢性下腰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增强腰部活动度,缓解腰部肌肉痉挛,促进腰部功能恢复,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温针灸 关节松动术 腰部活动度 疼痛数字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电针尺泽、上巨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2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建标 刘昊 +1 位作者 赖志珍 张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受损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使肺泡中充满富含蛋白的水肿液^([1])。在炎症、损伤及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起到稳定内皮细胞的作用^([2])。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可活化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间连接的稳定性,促进血管的炎症性重塑,且与ARDS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4])。尺泽穴为肺经“合穴”,电针尺泽有平喘及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电针 尺泽 上巨虚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肌骨超声引导毫针针刺人迎和心俞穴治疗心悸验案举隅
4
作者 余小清 张文韬 +1 位作者 杨美美 刘昊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4期48-49,共2页
中医将心悸归于“心系疾病”,多因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心失所养所致。西医认为,心悸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反复心悸会致患者身体不适,甚至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西药治疗此病,效果并不显著。刘昊导师在临床中使用肌骨超声引导常规... 中医将心悸归于“心系疾病”,多因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心失所养所致。西医认为,心悸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反复心悸会致患者身体不适,甚至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西药治疗此病,效果并不显著。刘昊导师在临床中使用肌骨超声引导常规毫针精准针刺人迎、心俞穴治疗心悸,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一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引导 针刺 人迎穴 心俞穴 心悸 医案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谭克平 李新伟 吴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993,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及依据。方法:医院针灸科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及依据。方法:医院针灸科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埋线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Ig E表达水平,治疗8周后随访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9.66%,两组有效率相当,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g E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率3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头痛、胃肠不适及嗜睡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有6例刺到毛细血管出现皮下出血,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佳,能够降低慢性荨麻疹Ig E表达水平,减轻患者的变态反应,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中药 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IG E
下载PDF
针药联合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克平 李新伟 吴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选择在医院诊断治疗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芪蓉润肠口服液,14 d为1个疗程,连...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选择在医院诊断治疗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芪蓉润肠口服液,14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留针30 min,14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以及粪便性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脘腹胀满、腹痛、四肢不温等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大幅度下降,观察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排便时间及粪便性质评分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项积分均大幅度下降,观察组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 针刺 芪蓉润肠口服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偏瘫患者肌力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孔尧其 徐福 +7 位作者 Lin Xiurong 林秀蓉 冯贞根 史红斐 俞国桥 胡利荣 李新伟 江凌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头皮针抽提法组)和A组(头皮针捻转法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头皮针抽提法组)和A组(头皮针捻转法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偏瘫患肢的肌力,B组愈显率是86.67%,与A组的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提高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抽提法 脑血栓偏瘫 肌力 临床研究 治疗
下载PDF
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新伟 谭克平 +1 位作者 杜嘉 沈亚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比较浮针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目的:比较浮针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疗法,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6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3.3%,均优于对照组的33.3%、73.3%(均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止痛效应,且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炎 浮针疗法 阿是穴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下载PDF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钟燕敏 陈军贤 +6 位作者 刘海燕 杨珠莹 徐烨 陈芳龙 都志军 王双珠 徐平珍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SFC)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歇性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为临床特征的严重功能性胃肠疾病。根据人口统计学资料,人群中20%以上患有便秘,而半数以上为慢性便秘[1], SFC在慢性便秘中占53%~6... 重度功能性便秘(sever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SFC)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歇性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为临床特征的严重功能性胃肠疾病。根据人口统计学资料,人群中20%以上患有便秘,而半数以上为慢性便秘[1], SFC在慢性便秘中占53%~62.1%[2-3]。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新兴的针对SFC的生物行为治疗方法,但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3年7月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对SFC患者选择不同肌电目标P值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 疗效评价 训练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 功能性胃肠疾病 临床特征 排便困难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谭克平 李新伟 +2 位作者 张全爱 林炜 杜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9期776-778,共3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针灸科,耳鼻喉科常见病,与中医"鼻鼽"范畴类似,临床以鼻塞、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症,病情反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1])。AR发病率高,但治疗不易,目前西医主要通过激素、...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针灸科,耳鼻喉科常见病,与中医"鼻鼽"范畴类似,临床以鼻塞、鼻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症,病情反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1])。AR发病率高,但治疗不易,目前西医主要通过激素、抗组胺等药对症处理,虽见效快,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远期疗效欠佳,且长期服药有一定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穴位埋线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同神经节段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美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目的:寻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同神经节段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进行治疗,观察2个疗程与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个疗程愈显率与3个疗... 目的:寻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同神经节段取穴法与常规取穴法进行治疗,观察2个疗程与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个疗程愈显率与3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90.9%、74.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0%、32.0%,其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同神经节段取穴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 取穴
下载PDF
钩针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芳英 边金 杨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7期592-595,共4页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1],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附近)疼痛,尤其在腕关节背伸和前臂旋后时疼痛更为明显。该病多因肘关节反复伸直或旋后累及前臂伸肌群所致,这种累积性损伤往往病程较长...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1],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肱骨外上髁附近)疼痛,尤其在腕关节背伸和前臂旋后时疼痛更为明显。该病多因肘关节反复伸直或旋后累及前臂伸肌群所致,这种累积性损伤往往病程较长,由于病灶在关节部位,有不易修复和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钩针 肌内效贴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网球肘超声表现与浮针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树元 赵娴 +2 位作者 李新伟 白钰 余永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网球肘超声表现及浮针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60例中医辨证分型明确并接受浮针治疗的网球肘患者,观察疗效并比较不同疗效患者之间网球肘证型及超声表现差异。结果 浮针治疗后网球肘治愈率为31.67%(19/60)、显效率...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网球肘超声表现及浮针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60例中医辨证分型明确并接受浮针治疗的网球肘患者,观察疗效并比较不同疗效患者之间网球肘证型及超声表现差异。结果 浮针治疗后网球肘治愈率为31.67%(19/60)、显效率为43.33%(26/60),总体有效率75.00%(45/60),无效率25.00%(15/60)。不同疗效患者之间,肌腱厚度、肌腱评分(包括回声、钙化及有无撕裂)及肌腱内血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浮针用于伸肌总腱较薄、肌腱评分较低及血流评分较高者疗效更佳。治愈率、显效率及无效率在风寒阻络型网球肘分别为47.62%(10/21)、42.86%(9/21)及9.52%(2/21),在湿热内蕴型分别为31.58%(6/19)、57.89%(11/19)及10.53%(2/19),在气血亏虚型分别为15.00%(3/20)、30.00%(6/20)及55.00%(11/20)。3种证型之间,疗效、患侧伸肌总腱钙化比例及肌腱血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风寒阻络型、湿热内蕴型疗效均优于、而患侧伸肌总腱钙化比例低于气血亏虚型,其肌腱血流评分则高于气血亏虚型(P均<0.05)。结论 超声显示伸肌总腱较薄、肌腱内低回声区面积小、钙化少、无肌腱撕裂及血供的网球肘经浮针治疗效果较好,其证型多为风寒阻络型及湿热内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肘 针刺治疗 超声检查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神经细胞衰老和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知忖 刘冰 周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4期322-323,327,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神经细胞衰老及异染色质聚集(SAHF)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Neuro-2a细胞株,在造模药物刺激前,给予不同剂量的人参皂苷Rg1,同时设置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细胞活力检测、衰...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对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神经细胞衰老及异染色质聚集(SAHF)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Neuro-2a细胞株,在造模药物刺激前,给予不同剂量的人参皂苷Rg1,同时设置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进行细胞活力检测、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染色、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检测。结果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改善t-BHP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此改善呈剂量依赖性;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各组,SA-β-gal染色细胞阳性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预防t-BHP诱导的SAHF形成,呈显著剂量依赖性。结论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预防神经细胞衰老,防止异染色质聚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2a细胞 人参皂苷RG1 细胞衰老 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
下载PDF
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
15
作者 吴美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78-79,共2页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但针灸治疗时机、取穴及针刺手法等问题,多年来临床医师都有不同意见,西医界及针灸界一些临床医师不主张早期局部针刺治疗,而很多针灸医师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早期完全可以针刺治疗。笔者也认为早期可以针刺治...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但针灸治疗时机、取穴及针刺手法等问题,多年来临床医师都有不同意见,西医界及针灸界一些临床医师不主张早期局部针刺治疗,而很多针灸医师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早期完全可以针刺治疗。笔者也认为早期可以针刺治疗,并在不同病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将周围性面瘫分为3期,发病1~7天为急性期,发病8~15天为静止期,发病15天以上为恢复期。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治疗 急性期 针刺方法 针灸治疗 针刺手法 恢复期 临床医师 静止期 治疗时机
下载PDF
针刺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昊 杜嘉 +5 位作者 冯培培 阮晨 张伟波 朱仲华 周驰 李新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789-792,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ICH)模型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ICH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位组和针刺组,每组20只。假手...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ICH)模型大鼠脑组织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促进ICH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位组和针刺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ICH模型制备手术过程,但不注血;模型组大鼠给予50μL自体血注入到尾状核制备ICH模型,但不进行任何干预;非穴位组大鼠在模型组基础上针刺患侧非穴位;针刺组大鼠在模型组基础上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于行为学评估(前肢放置试验、拐角试验)结束后取患侧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p62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p62、Beclin-1表达量。结果ICH后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转角试验:(27.50±9.11)%比(60.50±13.94)%,P<0.01;前肢放置试验:(36.00±12.31)%比(87.50±9.11)%,P<0.01];脑组织p62上调[(0.82±0.07)比(0.33±0.04),P<0.01];针刺干预能够明显提高ICH大鼠行为学评分[转角试验:(43.50±11.82)%比(27.50±9.11)%、(22.50±8.51)%,P均<0.01;前肢放置试验:(64.50±10.99)%比(36.00±12.31)%、(37.50±8.51)%,P均<0.01],下调ICH大鼠脑组织p62蛋白表达[(0.61±0.05)比(0.85±0.07)、(0.82±0.06),P均<0.01];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0.82±0.07)比(0.57±0.05)、(0.61±0.08),P均<0.01]。结论针刺能下调ICH大鼠脑组织p6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进而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出血 针刺 行为学评分 自噬 P62 BECLIN-1
下载PDF
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自然衰老大鼠骨骼肌IGF-I/Akt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佩彤 徐平 +2 位作者 虎力 张伟波 高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索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效应,以及IGF-I/Akt及其下游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信号蛋白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400~450 g,饲养至大鼠12月龄,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索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效应,以及IGF-I/Akt及其下游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信号蛋白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400~450 g,饲养至大鼠12月龄,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YC,只抓取、固定、放回,不做其他干预),电针组(YA,电针干预),运动组(YE,运动干预),电针+运动组(YEA,电针结合运动干预),自SD大鼠12月龄开始持续干预至18月龄,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自然衰老大鼠:骨骼肌湿重/体重比;光学显微镜下比目鱼肌HE染色形态;Real-time qPCR法检测骨骼肌中IGF-I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的大鼠腓肠肌中AKT、mTOR、p70S6K和p-p70S6K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YC组相比,YA组、YEA组皆明显增加18月龄大鼠腓肠肌湿重/体重比(P<0.05);YEA组能明显增加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高于YC组和YA组(P<0.05)。与YC组相比,各个干预组大鼠的腓肠肌IGF-I mRNA表达水平皆有上升趋势,其中YEA组IGF-I mRNA表达增加更为明显(P=0.051)。与YC组相比,电针组(YA)p-Akt,p-mTOR表达升高(P<0.05),电针+运动组(YEA)p-Akt,p-mTOR,p-p70S6K表达也显示出升高趋势(P<0.05)。结论: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可延缓18月龄自然衰老大鼠增龄性骨骼肌萎缩,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IGF-I/Akt通路,促进蛋白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低频电针 肌萎缩 蛋白质生物合成
下载PDF
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佩彤 徐平 +2 位作者 虎力 张伟波 高原 《四川中医》 2020年第6期65-70,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20月龄自然衰老SD大鼠骨骼肌萎缩模型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不同的干预时间(6个月,8个月),不同的干预方法(电针+运动、运动),观察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肌生成相关蛋白影响,讨论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 目的:本研究以20月龄自然衰老SD大鼠骨骼肌萎缩模型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不同的干预时间(6个月,8个月),不同的干预方法(电针+运动、运动),观察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肌生成相关蛋白影响,讨论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2月龄自然衰老雄性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1)停止运动组(OSE)、停止电针+运动组(OSEA):干预周期6个月,自大鼠12月龄开始干预,18月龄时停止干预,至20月龄时处死;(2)持续运动组(OE)、持续电针+运动组(OEA):干预周期8个月,自大鼠12月龄开始继续干预至20月龄。分析不同干预方法(运动、电针)、不同干预周期(6个月,8个月)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效应。检测指标:腓肠肌、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Western blot检测肌生成相关信号蛋白MyoD、myogenin、eMyHC表达水平。结果:(1)骨骼肌湿重体重比:不同干预方法,不同干预周期对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存在拮抗效应。在电针+运动干预情况下,干预周期6个月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值高于8个月(P<0.05)。(2)肌生成因子:非参数检验显示,与OE组相比,OSE组,停止电针+运动组(OSEA)Myogen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持续电针+运动组(OEA)Myogenin表达也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1)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干预周期为6个月,可延缓大鼠增龄性骨骼肌萎缩,优于单纯电针、运动干预,干预周期为6个月较干预8个月更有效。(2)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激活IGF-I/Akt通路,促进20月龄自然衰老大鼠腓肠肌Myogenin表达上调,影响成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性骨骼肌萎缩 有氧运动 低频电针 成肌分化
下载PDF
电针百会、四神聪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奥特 刘昊 +1 位作者 周巍 王宏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四神聪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抗焦虑作用及对麻醉镇静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将2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和对照组,各90例。电针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24 h及2 h予电针百会和四神聪,连续波,频率10...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四神聪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抗焦虑作用及对麻醉镇静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将2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和对照组,各90例。电针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24 h及2 h予电针百会和四神聪,连续波,频率100 Hz。麻醉诱导前30 min,药物组患者予0.02 mg/kg咪达唑仑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及术后6 h观察3组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简表(STAI-S6)及视觉模拟焦虑量表(VAS-A)评分。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1)和改良的清醒/镇静量表(OAA/S)评分4级(T2)时记录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双频谱指数(BIS),于T2时记录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前10 min和术后6 h,电针组、药物组患者STAI-S6评分及VA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电针组患者T1时BIS及T2时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MAP、HR及手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百会、四神聪可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疗效与传统抗焦虑药物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电针 术前焦虑 丙泊酚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羌活胜湿汤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新伟 谭克平 +2 位作者 杜嘉 姚旭 沈亚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94-897,共4页
目的观察羌活胜湿汤内服配合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针刺组,每组35例。针药组采用羌活胜湿汤内服配合传统针刺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独传统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疼痛视觉评... 目的观察羌活胜湿汤内服配合传统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针刺组,每组35例。针药组采用羌活胜湿汤内服配合传统针刺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独传统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关节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颈部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NDI降低而CROM升高(P<0.05)。治疗后,针药组患者的VAS低于针刺组,而其CROM高于针刺组(P<0.05)。针药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94.29%,均高于针刺组的34.29%和77.14%(P<0.05)。结论羌活胜湿汤内服结合传统针刺能够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改善该病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颈椎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胜湿汤 传统针刺 颈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