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弱天气背景下浙江局地暖区暴雨成因分析
1
作者 沈晓玲 冯博 +1 位作者 李锋 徐一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及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6月9日夜里浙江首场梅汛期局地暖区暴雨的降水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环流形势与典型梅雨完全不同,属于弱天气背景下的局地暖区暴雨;南海低压和...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及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6月9日夜里浙江首场梅汛期局地暖区暴雨的降水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环流形势与典型梅雨完全不同,属于弱天气背景下的局地暖区暴雨;南海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东南气流的维持,为暴雨区提供充沛的水汽来源,925 hPa超低空偏南风急流的加强有利于低层增温增湿,不稳定层结加剧,暴雨区位于急流轴左侧;整层高湿背景及较低的自由对流高度导致的弱抬升条件就能触发对流,中高层气旋性辐合旋转加强使暴雨加强,较厚的暖云层有利于提高降水效率;地面中尺度辐合带的生成激发了初始对流,其维持和加强不断激发对流云团生成,产生列车效应,导致暴雨形成。龙门山小尺度地形有利于东南气流在迎风坡强迫抬升,对流加强,且垂直速度的发展程度与地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形高度越高,激发的垂直速度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 弱天气背景 超低空急流 地形
下载PDF
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祥珠 娄伟平 董家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72-2773,2782,共3页
针对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气象部门的需求,探讨了气象部门如何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服务。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气象服务 探讨
下载PDF
绍兴市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防灾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祥珠 娄伟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440-444,共5页
分析了绍兴市干旱、台风、洪涝、低温冻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和近几年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进而提出了防灾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变化特征 防灾措施
下载PDF
基于多波段雷达观测的浙江一次飑线演变结构特征分析
4
作者 钱卓蕾 严佩文 +1 位作者 李锋 黄滢 《气象科技》 2024年第5期681-691,共11页
本文利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X波段相控阵雷达数据及其反演风场、闪电定位、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2年7月21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一次飑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副高控制下,高空冷涡底部干冷空气侵入造成不稳定层结以及较... 本文利用S波段双偏振雷达、X波段相控阵雷达数据及其反演风场、闪电定位、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2年7月21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一次飑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副高控制下,高空冷涡底部干冷空气侵入造成不稳定层结以及较高的能量和充足的边界层水汽,是飑线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飑线初始对流形成于杭州东部和西北部南北风的辐合线中,强风暴合并后风暴尺度出现明显增长并形成飑线,杭州湾南岸的辐合中心、垂直风速差的增强有利于飑线迅速发展,当垂直风速差与冷池传播速度相当时,飑线发展成熟;大风主要出现在云闪密集区。X波段相控阵雷达可以精细探测极端大风发生前后飑线强单体的垂直结构:成熟阶段强单体中差分反射率和差分相移率柱的发展代表风暴加强,回波质心迅速下降可指示地面大风,降水粒子下落拖拽进一步加强地面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垂直风速差 双偏振参量 相控阵雷达 风场反演
下载PDF
云娜台风灾害特点与浙江省台风灾害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薛根元 俞善贤 +1 位作者 何风翩 陈国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7,共9页
从云娜台风造成的灾害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浙江台风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为台风灾害主要表现为罕见的强降水、创纪录的风力、部分地区的洪涝和多发的次生灾害。影响浙江的台风(或热带低压)的时间在5-11月,主要在7-9月,其影... 从云娜台风造成的灾害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浙江台风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主要结论为台风灾害主要表现为罕见的强降水、创纪录的风力、部分地区的洪涝和多发的次生灾害。影响浙江的台风(或热带低压)的时间在5-11月,主要在7-9月,其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引起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强风造成房屋倒塌,有时遇到“三碰头”导致严重风暴潮灾害;间接影响主要是在浙江地区产生强降水,进而引发洪涝灾害,诱发地质灾害,沿海地区常会因为东风波或东风系统中的云团“登陆”而产生强降水,并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云娜台风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夏季降水型及气候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薛根元 袁晓玉 +1 位作者 杨阳 施能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用 196 1- 1999年浙江省 36站的夏季降水资料划分浙江省夏季降水型 。
关键词 浙江省 夏季 降水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 被引量:6
7
作者 诸晓明 张建海 +1 位作者 王丽华 娄伟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48,共4页
介绍了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 ,在预报业务过程中可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 ,有利于预报员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 ,检验预报员订正数值预报产品... 介绍了绍兴市短期天气预报实时测评检验系统 ,在预报业务过程中可实现对数值预报产品、客观预报方法以及预报员主观预报的逐日逐段即时测评检验 ,有利于预报员及时了解数值预报产品性能和客观预报方法优劣 ,检验预报员订正数值预报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误差的能力 ,同时使预报质量的评定成为预报员总结经验、再学习的过程 ,有效地促进了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天气预报 实时测评 统计检验 气象服务
下载PDF
浙江省严重干旱发生年份的GM(1,1)预测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松平 娄伟平 杨祥珠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7年第4期460-462,共3页
传统灰色GM(1,1)模型对稳定序列的中长期预测效果较好,对变化幅度较大的严重干旱年序列的中长期预测效果较差。本文采用中心逼近式灰色GM(1,1)模型,通过调整m值,使模型精度达到要求,从而建立浙江省严重干旱发生年份的GM(1,1)预测模型。... 传统灰色GM(1,1)模型对稳定序列的中长期预测效果较好,对变化幅度较大的严重干旱年序列的中长期预测效果较差。本文采用中心逼近式灰色GM(1,1)模型,通过调整m值,使模型精度达到要求,从而建立浙江省严重干旱发生年份的GM(1,1)预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预测浙江省下一个严重干旱发生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严重干旱 GM(1 1)模型 预测
下载PDF
绍兴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娄伟平 陈先清 +1 位作者 杨祥珠 周永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750-755,共6页
利用绍兴市各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绍兴市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变暖趋势是春、冬季比夏、秋季明显,北部平原地区增温趋势大于南部山区。年和春、夏、秋季日较差呈增大趋势,... 利用绍兴市各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绍兴市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变暖趋势是春、冬季比夏、秋季明显,北部平原地区增温趋势大于南部山区。年和春、夏、秋季日较差呈增大趋势,只有冬季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最高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对历年平均降水量的偏差增大,洪涝干旱机率增大。2003年以来绍兴进入降水偏少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和降水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日照 绍兴
下载PDF
绍兴市近49a降水和旱涝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丽俐 《暴雨灾害》 2011年第1期70-76,共7页
利用绍兴市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奇异谱分析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绍兴市年、季、月降水和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近49 a绍兴市年降水量呈弱的线性增加趋势,其中夏、冬季降水量上升趋... 利用绍兴市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奇异谱分析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绍兴市年、季、月降水和雨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近49 a绍兴市年降水量呈弱的线性增加趋势,其中夏、冬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显著,年降水量主要表现为准4 a高频振荡;在年降水量线性增加的同时,年雨日表现为弱的线性减少趋势,其中春、秋季雨日减少显著;年雨日减少主要体现在弱降水天数减少上,强降水天数则呈弱的增加趋势;年雨量和年雨日分别在2003年、2002年前后发生突变。近49年绍兴市出现大范围季节性旱涝的频率约为76%,且1985年之后其发生频次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雨日 趋势分析 旱涝年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绍兴市农业气候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慧娟 娄伟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256-258,共3页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绍兴市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农业气象灾害 农业生产 对策 绍兴
下载PDF
近50年浙江省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立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448-1452,共5页
利用1961-2010年浙江省16个气象站日照、降水、云量和风速材料,采用趋势分析和突变检测等方法,研究浙江省年、季、月的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同时对日照有影响的昼降水量、昼雨日、总云量、低云量和平均风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利用1961-2010年浙江省16个气象站日照、降水、云量和风速材料,采用趋势分析和突变检测等方法,研究浙江省年、季、月的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同时对日照有影响的昼降水量、昼雨日、总云量、低云量和平均风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年、季、月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北多西南少的特征,夏季最多,其次为秋、春与冬季。近50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普遍显著减少,区域平均每10年减幅为74.2 h,浙东南地区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各季的日照时数的变化也都是负趋势,夏、秋、冬三季减少显著,夏季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其次依次是秋季、冬季和春季。近30年的年及夏、秋和冬3季日照时数减幅缩小,春季则转为每10年以18.1 h的速率在增加。除鄞州、衢州、玉环和大陈岛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代中期有明显突变外,其他站点的年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突变。近50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减少主要与低云量的增加和平均风速的减少有密切关系,这可能与气溶胶的云、反照率间接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趋势系数 相关系数 低云量 平均风速
下载PDF
基于热气候指数评价绍兴市夏季舒适度
13
作者 张雪 杨舒畅 +3 位作者 张立波 褚永逵 董海丽 谢浩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利用绍兴市1991—2020年6—9月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户外热环境评价方法—热气候指数UTCI,对绍兴市近30 a的夏季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30 a,绍兴市夏季平均UTCI呈缓慢增加趋势,每10 a的平均UTCI以7月和8月的增幅最为明显,7、... 利用绍兴市1991—2020年6—9月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户外热环境评价方法—热气候指数UTCI,对绍兴市近30 a的夏季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30 a,绍兴市夏季平均UTCI呈缓慢增加趋势,每10 a的平均UTCI以7月和8月的增幅最为明显,7、8月的最高UTCI的增加速率约为1.0℃·(10 a)^(-1)。绍兴市夏季高温不舒适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约以3.5 d·(10 a)^(-1)的增幅增加,并呈现约以4 a为周期震荡上升的年际变化规律。绍兴市高温不舒适日集中于7、8月份,最早开始于6月中下旬,均在8月下旬结束。夏季高温不舒适过程一般持续时间为1~3 d,大于7 d的超长高温不舒适过程发生频次较少。21世纪后,绍兴市夏季高温不舒适情况明显增强。高温不舒适日数与高温日日数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具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利用UTCI模型评价城市夏季舒适度具有一定的指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热气候指数 绍兴市 高温不舒适日 高温日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绍兴市乌牛早茶树春茶经济产出的影响
14
作者 姚佳骏 陈政豫 《城市地理》 2017年第8X期25-25,共1页
本文以气候变化对绍兴市乌牛早茶树春茶经济产出的影响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本文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气候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茶产品经济效益的提升途径进行了补充。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乌牛早茶树春茶 经济产出
下载PDF
突发性气象灾害的防御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以0414号台风“云娜”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根元 陈国勇 +2 位作者 俞善贤 何凤翩 余越辉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5-58,共4页
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突发性气象灾害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它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针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在第一部分对“云娜“台风灾害成因探... 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突发性气象灾害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它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针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在第一部分对“云娜“台风灾害成因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突发性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和目前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剖析浙江省防御“云娜”台风的做法与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台风灾害 成因探讨 突发性 防御 应急管理 浙江省 重要因素 公共安全 体系
下载PDF
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影响天气系统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春艳 王力 +1 位作者 孙明明 张建海 《暴雨灾害》 2012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分析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并对其影响天气系统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浙江梅汛期由4次强降水过程组成,雨带较稳定,强降水落区中心基本在钱塘江中上游地区重叠,累计雨量超常,造成钱...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气象站网雨量资料,分析2011年浙江梅汛期暴雨特征,并对其影响天气系统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浙江梅汛期由4次强降水过程组成,雨带较稳定,强降水落区中心基本在钱塘江中上游地区重叠,累计雨量超常,造成钱塘江干流及其各支流流域洪涝频发;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地区"两槽一脊"长时间稳定维持,是浙江梅汛期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与以往梅雨季节来临前副高逐渐西伸北抬到典型梅雨形势的位置后稳定少动不同的是,2011年梅汛期强降水副高最初较偏西,第1次过程后其先东退再西伸北抬后稳定下来,后3次过程梅雨形势非常典型,第1次过程副高位置虽较典型梅雨形势下的偏西,但也产生了非常强的降水;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南侵到锋区时,降水最明显(第3次过程);梅汛期强降水期间,共有三个高空急流核东传,4次过程的强降水先后出现在这三个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西南季风北推到30°N附近并稳定维持,决定了2011年浙江梅汛期强降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汛期 致洪暴雨 天气系统 浙江省
下载PDF
山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模型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根元 诸晓明 王镇铭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6-423,共8页
浙江省是一个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这些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它们的发生大多与降水有关。在分析浙江省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模型的主要结构、功能和特点,重点讨论了该模型在台风强降水... 浙江省是一个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这些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它们的发生大多与降水有关。在分析浙江省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模型的主要结构、功能和特点,重点讨论了该模型在台风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中的应用情况。该模型应用于0414号台风“云娜”、0418号台风“艾利”影响期间浙江省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地质灾害 预报预警 应用研究
下载PDF
2013年浙江两次汛期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钱卓蕾 郭品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259,共7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4月29日(4.29)和6月6日(6.6)浙江两次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场、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浙江暴雨的机理,为暴雨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29暴雨影响系统高层为西风槽、低层为低涡;6.6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4月29日(4.29)和6月6日(6.6)浙江两次汛期暴雨的天气形势场、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浙江暴雨的机理,为暴雨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29暴雨影响系统高层为西风槽、低层为低涡;6.6暴雨高低层影响系统均为低涡。2)4.29暴雨高空西风急流强,垂直方向上存在正向环流圈,低层辐合对应高层辐散;6.6暴雨高空西风弱,垂直方向上无明显环流圈,散度场分布较复杂。3)4.29暴雨主要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6.6暴雨主要水汽来源为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和东海。4)4.29暴雨过程中锋区呈东西走向,有较强冷空气侵入,而6.6暴雨过程中锋区呈东南—西北走向,只有较弱冷空气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低涡 西风急流 湿位涡
下载PDF
浙江沿海地区一次东风扰动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建海 张海燕 曹艳艳 《暴雨灾害》 2011年第2期153-160,共8页
2010年7月24—27日浙江沿海出现一次东风扰动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NCEP 1°×1°客观分析资料对引发此次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热力动力条件进行诊断,并就沿海地形对暴雨的影响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浙江位... 2010年7月24—27日浙江沿海出现一次东风扰动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NCEP 1°×1°客观分析资料对引发此次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热力动力条件进行诊断,并就沿海地形对暴雨的影响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浙江位于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之间的低值区,这种"鞍形场"形势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背景条件,海上低涡登陆后再度发展加强,低涡与副高间的东南风急流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动量、水汽和热量条件。(2)暴雨过程水汽来自西太平洋和南海,水汽辐合集中在边界层,对流层偏南风越深厚,高层辐散和中层辐合越强,相当位温等值线上凸越明显,雨势越大。(3)暴雨区位于湿位涡正压项(MPV1)负值区和斜压项(MPV2)正值区等值线密集带叠加区,高层MPV1正值区与低层MPV1负值区的强度变化与暴雨中心雨势变化相对应。(4)沿海地形对暴雨增幅作用十分显著,迎风坡由于地形动力抬升使上升运动加强,中心雨量增加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扰动暴雨 环流形势 影响系统 湿位涡 地形作用
下载PDF
2010—2019年浙江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沈晓玲 黄海迅 章丽娜 《气象科技》 2022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利用2010—2019年浙江省暖季(5—9月)1426个国家站和区域站小时雨量数据和NCEP 1°×1°逐日4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浙江省暖季短时强降水、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性短时强降水事件,结果表明:(1)近10年暖季短时强... 利用2010—2019年浙江省暖季(5—9月)1426个国家站和区域站小时雨量数据和NCEP 1°×1°逐日4次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浙江省暖季短时强降水、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性短时强降水事件,结果表明:(1)近10年暖季短时强降水频次呈增多趋势,降水强度变化平稳;8月(上旬)降水频次最多,9月(中旬)强度最强;16:00—19:00降水频次最多,16:00、20:00强度最强;降水频次、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易产生在沿海地区的山脉分布处。(2)近10年暖季极端短时强降水频次年际变化大,但变化趋势平稳;8月(下旬)降水频次最多,9月(中旬、下旬)降水强度最强;16:00降水频次最多,12:00降水强度最强;极端短时强降水频次空间分布也与地形相关,沿海多于内陆。(3)区域性短时强降水事件可分为冷切型、暖切型、热带气旋型、高空槽型、副高控制型5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极端短时强降水 区域性短时强降水事件 暖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