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导航系统在肿瘤介入诊疗中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章浙伟 邵国良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近年来,影像引导下各脏器的穿刺活检术,肿瘤消融术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诊疗手段,凭借其创伤小,疗效确切,价格低,并发症少的特点在肿瘤介入治疗领域中迅速兴起,目前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肿瘤介入诊疗手段袁且在临床上的... 近年来,影像引导下各脏器的穿刺活检术,肿瘤消融术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诊疗手段,凭借其创伤小,疗效确切,价格低,并发症少的特点在肿瘤介入治疗领域中迅速兴起,目前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的肿瘤介入诊疗手段袁且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影像引导下各脏器的穿刺活检术,肿瘤消融术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与穿刺的精准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消融术 介入诊疗 影像导航系统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穿刺活检术 临床疗效 影像引导 介入治疗
下载PDF
Angio-CT的优势及其在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宋子阳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Angio-CT是将血管造影和CT结合到同一个装置中的成像系统,其免除了在介入术中因需要进行CT检查而在介入手术室和CT室之间搬运患者。同时,Angio-CT在介入过程中可进行快速、连续扫描,提供更为精确的术中引导,且其提供的CT图像较锥形束CT(... Angio-CT是将血管造影和CT结合到同一个装置中的成像系统,其免除了在介入术中因需要进行CT检查而在介入手术室和CT室之间搬运患者。同时,Angio-CT在介入过程中可进行快速、连续扫描,提供更为精确的术中引导,且其提供的CT图像较锥形束CT(cone beam-CT)质量更好、采集速度更快、视野更大、不易受运动伪影影响。目前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精细化程度提升,Angio-CT在介入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Angio-CT的功能、优点、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目前存在的不足等情况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细胞癌 介入 化疗栓塞
下载PDF
小粒径DEB-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22例分析
3
作者 张赛锋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7-671,共5页
目的 探讨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治疗的2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 目的 探讨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治疗的2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分析影像学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术后1个月的疗效。结果 2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根据mRECIST的评价标准,治疗后1个月后的客观缓解率为81.8%,疾病控制率为90.9%。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70~150μm DEB-TACE对于肝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好,且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行为干预 被引量:24
4
作者 汤水琴 郑备琴 +1 位作者 周茜菁 余先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肝癌患者 心理行为干预 介入治疗 常见 肝动脉栓塞化疗 根治性治疗 手术切除率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复发率 高发区
下载PDF
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玉堂 邵国良 +4 位作者 郑家平 姚征 夏启荣 练维生 吕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小肠梗阻时于DSA透视下插入鼻肠减压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观察患者鼻肠减压管插入后近期临床表现及导管引流情况,并于导管停止移动后经导管行肠内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15例患者在腹胀缓解后予口服supportan治疗。结果18例患者鼻肠减压管均顺利插入预定位置,在术后2d至1周内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经导管肠内造影,18例患者均有阳性征象;15例患者口服supportan2周后营养情况改善。结论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性小肠梗阻综合治疗中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综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小肠 肠梗阻 鼻肠减压管 综合治疗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难治性盆腔恶性肿瘤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家平 俞炎平 +2 位作者 邵国良 胡福军 狄小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粒子植入技术。方法23例盆腔恶性肿瘤,均为术后复发接受化疗和(或)根治量放疗肿瘤仍进展患者,瘤体最大径3.5~7.0 cm,平均4.5 cm。粒子植入术前1~3 d行模拟CT扫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根据处方剂量求出术中所需125Ⅰ粒子的总活度并算出治疗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粒子。其中6例患者粒子植入前或后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单个瘤体内首次植入粒子数为9~75粒,平均27粒。6例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共14个疗程。粒子植入术后72 h~4周,下肢疼痛和(或)肛门、会阴周围疼痛坠胀不适,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69.6%(16/23)。术后随访2~34个月,中位随访21个月,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8.3%(18/23)。死亡3例,存活20例,最长生存时间34个月。结论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对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恶性肿瘤 难治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粒子
下载PDF
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童雅萍 尤国美 +1 位作者 朱云霞 余先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275-2276,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肝脓肿 护理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经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玉堂 邵国良 +2 位作者 郑家平 夏启荣 吕蕾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原发性...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先行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然后将导管插至肝肿瘤供血动脉,将rmhTNF、化疗药分别和超液态碘油充分乳化后进行动脉内栓塞;对照组不加rmhTNF行常规TACE治疗,1个月后重复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及临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明显缩小,临床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术后2组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寒战。结论:TACE联合rmhTNF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肿瘤坏死因子类 DNA 重组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MRI和临床危险因素对中晚期肝细胞癌首次D-TACE近期疗效预测价值分析
9
作者 隰子涵 杨永波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增强MRI影像学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与首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中晚期HCC患者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依据近期疗效分为客观缓解(OR)组(n=74)和非O...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增强MRI影像学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与首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中晚期HCC患者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依据近期疗效分为客观缓解(OR)组(n=74)和非OR组(n=3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D-TACE近期疗效相关的独立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疾病进展期(PFS),Log-rank检验反映近期疗效与PFS关系。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确定与PFS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白蛋白低(OR=1.012,P=0.029)、载药量多(OR=0.969,P=0.016)、肿瘤/肝脏体积比高(OR=0.001,P=0.007)、肿瘤边缘强化程度重(OR=0.239,P=0.049)与首次D-TACE近期疗效显著相关。OR组、非OR组中位PFS分别为8.5个月、4.5个月,OR组预后更佳(χ^(2)=4.903,P=0.027)。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首次D-TACE近期疗效好、肿瘤最大径大、肿瘤/肝脏体积比小是PFS保护因素。结论HCC患者肿瘤/肝脏体积比低、前白蛋白高、载药量少、肿瘤边缘强化程度轻,首次D-TACE近期疗效更可能达到OR,PFS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药物洗脱微球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无疾病进展期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王洁 李含英 +1 位作者 吕展杨 尤国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37,共7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依据6S模型自上而下进行文献检索,检索2012年8月至2022年8月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中的所有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及原始研究。由2名专业研究者对文献质量... 目的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依据6S模型自上而下进行文献检索,检索2012年8月至2022年8月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中的所有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及原始研究。由2名专业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证据提取及等级评定。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其中专家共识5篇、指南3篇,原始研究11篇。经专家一致判断,汇总出22条持续灌注化疗围术期的最佳证据,包括评估、术前、术中和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的各项最佳证据。结论相关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现实基础条件及患者意愿,引用相应级别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动脉灌注化疗 循证护理学 局部灌注
下载PDF
单体位联合双体位DBT与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潘婷 邓雪英 +3 位作者 范林音 张诗晗 李雅怡 邵国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体位[头尾位(craniocaudal, CC)或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 MLO)]数字化乳腺断层合成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检查对乳腺癌的检... 目的 探讨单体位[头尾位(craniocaudal, CC)或内外侧斜位(mediolateral oblique, MLO)]数字化乳腺断层合成技术(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141例乳腺病变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同时行乳腺DBT和FFDM检查。由2位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对患者DBT图像进行单体位和双体位(CC+MLO)阅片并联合FFDM,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体位和双体位DBT检查联合FFDM检查对患者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141例患者按照ACR2013版BI-RADS系统分类标准:a类3例、b类40例、c类84例、d类14例。根据BI-RADS评级标准,2位放射科诊断医师采用四种诊断方式(DBT-CC,DBT-MLO及双体位DBT分别联合FFDM及单独FFDM)进行诊断。结论 采用DBT+FFDM的阅片方式无论是单体位还是双体位的结果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均低于FFDM,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FFDM,对高/低年资诊断医师FFDM+DBT双体位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体位,在FFDM+DBT-CC和FFDM+DBT-MLO单体位之间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MLO均高于CC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技术 乳腺X线摄影
下载PDF
球囊闭塞试验在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伟远 邵国良 +2 位作者 虞希祥 姚征 郑家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闭塞试验(BOT)在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中应用的可靠性以及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36例术前采用不可脱球囊暂时性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作BOT,其中35例术后行肿瘤外科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球囊闭塞试验(BOT)在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中应用的可靠性以及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36例术前采用不可脱球囊暂时性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作BOT,其中35例术后行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36例(36/39)头颈肿瘤患者成功进行了BOT,阳性率为11.1%(4/36),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35例患者进行了肿瘤的手术切除治疗,其中4例行颈动脉切除并血管重建;28例术中仔细剥离肿瘤而完整保留颈动脉;3例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BOT对于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是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颈动脉 球囊闭塞试验
下载PDF
^(125)Ⅰ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立文 俞炎平 +2 位作者 江海涛 姚征 练维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CT导引下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0.48%,6/1 260)患者发生针道种植转移,其中肝癌4例,肺癌2例,... 目的探讨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术后肿瘤针道种植转移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CT导引下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例(0.48%,6/1 260)患者发生针道种植转移,其中肝癌4例,肺癌2例,患者平均使用穿刺针(9.5±3.8)根;平均植入粒子数(80.8±42.9)颗;发现针道种植转移的平均时间为(113.7±34.3)d;种植瘤平均体积8.09 cm3;病理结果示3例低分化,2例中低分化,1例为高分化。针对转移灶治疗方式:1例放弃治疗,3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例行外科切除,1例行常规放射治疗,治疗的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无患者因针道转移病灶导致死亡。结论经皮^(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后可能发生肿瘤针道种植转移,但发生率低,经过积极治疗后,不会成为患者的致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针道 种植转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研究进展
14
作者 隰子涵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起病隐匿、致死率高等特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具有降低肿瘤负荷、减轻患者痛苦诸多优势,但受益人群选择仍具挑战性。因此,TACE后疗效预测至关重要。目...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起病隐匿、致死率高等特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具有降低肿瘤负荷、减轻患者痛苦诸多优势,但受益人群选择仍具挑战性。因此,TACE后疗效预测至关重要。目前有临床检验学、影像学、基因分子学等多种方法可用于预测TACE后疗效。影像学预测具有直观、可解释性强等优点,MRI功能成像序列更能显示病灶细节。影像组学作为新兴领域,可通过量化肿瘤表型变异起到补充甚至取代肿瘤活检的作用。本综述回顾影像组学与肝癌TACE后疗效预测相关研究,评估MRI影像组学是否可作为肝癌TACE后疗效的有效且可重复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影像组学 疗效预测
下载PDF
胰腺癌综合性介入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家平 俞炎平 杨建民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0期1487-1490,共4页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的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大多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非手术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是临床的基本原则。作为非手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介入治疗,因为安全性和靶向性高、可重复性和近期疗效好,是近...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的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大多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非手术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是临床的基本原则。作为非手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介入治疗,因为安全性和靶向性高、可重复性和近期疗效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介入导向的基因治疗将是以后发展的方向。现对近年来胰腺癌综合性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介入放射学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章浙伟 刘璐璐 +4 位作者 邵国良 郑家平 文颂 曾晖 郝伟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肿瘤热消融过程中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在辅助CT引导的应用价值和疗效评估。方法选择40例需接受单针热消融的单发肝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导航组)行四维电磁导... 目的探讨肝肿瘤热消融过程中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在辅助CT引导的应用价值和疗效评估。方法选择40例需接受单针热消融的单发肝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 cm),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导航组)行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20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CT引导下行肝肿瘤热消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热消融过程中的皮肤穿刺次数,针调整次数,穿刺靶目标时间,CT扫描次数,CT透视时间和总剂量乘积(DLP)。观察两组患者热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并在术后1~2个月随访热消融的效果。结果导航组20例患者在肝肿瘤热消融的过程中成功应用四维电磁导航系统,导航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肤穿刺次数比为(1.20±0.42)次比(1.25±0.55)次,P=0.803;针调整次数为(2.40±1.17)次比(4.95±3.10)次,P=0.003;穿刺靶目标的时间为(16.50±10.62)min比(15.20±5.82)min,P=0.725;CT扫描次数为(7.10±1.73)次比(10.30±4.09)次,P=0.006;CT透视时间为(40.47±18.71)s比(59.98±32.23)s,P=0.046;CT透视时间和总剂量乘积(DLP)为(807.39±284.79)m Gy·cm比(1 578.67±784.00)m Gy·cm,P=0.001。在热消融的过程中4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随访复查导航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为90.0%和84.2%(P>0.05)。结论四维电磁导航系统辅助CT引导下肝肿瘤热消融可明显减少热消融过程中消融针调整次数,CT扫描次数和CT透视时间,同时可大大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四维电磁导航系统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电磁导航系统 CT引导 肝肿瘤 热消融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125I粒子植入影响肿瘤局部控制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国正 郑家平 +8 位作者 邵国良 罗君 文颂 季永领 徐敏 郭立文 陈莉萍 俞炎平 尚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6-66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行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后影响肿瘤局部控制(DCR)的关键因素。方法共纳入 HCC 患者 68 例,接受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选择 0.6~0.8 mCi,匹配周围剂量(处方剂量,MPD)设置 11...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行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后影响肿瘤局部控制(DCR)的关键因素。方法共纳入 HCC 患者 68 例,接受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选择 0.6~0.8 mCi,匹配周围剂量(处方剂量,MPD)设置 110~160 Gy,近期疗效评估采用 mRECIST 标准,对影响肿瘤 DCR 的诸多因素,如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粒子数量、粒子分布模式(分巴黎布源模式和蒙特卡洛布源模式两种),以及粒子植入术后即刻 D90 剂量等 6 个因素采用非参数二分类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 68 例 HCC 患者均成功完成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未发生三级以上不良事件。 65 例患者获得随访和评估。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P=0.006)和 D90 剂量(P<0.001)对 DCR 有影响,肿瘤最大径>5 cm,D90<110 Gy 预示 DCR 未控;多因素分析显示,D90 剂量(P<0.001)是唯一影响 DCR的关键参数。结论对于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补救治疗 HCC 而言,D90 剂量是唯一影响肿瘤 DCR 的关键因素,足量的周边匹配剂量才能保证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125I 放射性粒子 D90 剂量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金友 郑家平 费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伴有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分别在术后24 h、3 d、7 d、30 d、90 d 5个时间点评价患者疼痛指标的变化并评估肿...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合并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伴有癌痛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分别在术后24 h、3 d、7 d、30 d、90 d 5个时间点评价患者疼痛指标的变化并评估肿瘤近期疗效。结果 43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成功率100%,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植入后24 h疼痛缓解有效率67.4%(P<0.01);植入后3 d、7 d、30 d、90 d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6%、83.7%、79.1%、79.1%(P<0.01)。临床近期疗效,CR 4例,PR 16例,SD 17例,PD 6例,总客观有效率(RR)为55.8%,疾病获益率(CR+PR+SD)为83.7%。不同疼痛缓解程度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伴癌性疼痛的难治性恶性肿瘤起效迅速、疗效持续,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恶性肿瘤 CT引导下 癌痛 治疗
下载PDF
影像导航辅助定位穿刺系统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章浙伟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8-951,共4页
影像导航辅助定位穿刺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新技术,它融合了影像与导航定位技术,通过影像显示实时动态导引手术器械对病灶进行操作,大大优化了微创介入治疗过程。影像导引方式主要包括超声、CT、MRI导引等,导... 影像导航辅助定位穿刺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新技术,它融合了影像与导航定位技术,通过影像显示实时动态导引手术器械对病灶进行操作,大大优化了微创介入治疗过程。影像导引方式主要包括超声、CT、MRI导引等,导航定位技术可根据不同原理分为机械定位、光学定位和电磁定位。不同影像引导方式和导航定位技术各有优劣。影像导航辅助定位穿刺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穿刺活检、局部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等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该技术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导引 导航定位 微创 介入治疗
下载PDF
DSA引导下改良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伟远 陈玉堂 +2 位作者 林婧 郑家平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改良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26例接受DSA引导下改良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改良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26例接受DSA引导下改良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于右下腹壁植入静脉输液港。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输液港移除或患者死亡。结果26例患者植入均获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2.1±6.9)min。10例术中出现导管异位至对侧髂静脉或腰静脉,在DSA下调整后均成功进入下腔静脉主干,导管头端位于下腔静脉位置:10例位于腰2椎体水平,11例位于腰3椎体水平,5例位于腰4椎体水平。随访780个导管日,共发生4例并发症,其中1例为纤维蛋白鞘形成,1例为囊袋感染破溃,1例为导管卷曲异位至皮下,1例为导管于腹股沟处打折致输液不畅,其中3例致非计划拔管。26例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肢体运动受限及不适感等并发症。无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无法植入胸壁输液港的患者,在DSA引导下行改良经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输液港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