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67增殖指数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叶柳青 朱慧能 +1 位作者 丁金旺 郑伟慧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6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初治并手术的86例MT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TC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 目的探讨Ki-67增殖指数在评估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初治并手术的86例MT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TC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MT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评价其在MTC预后判断中的意义。结果86例MTC中淋巴结转移51例(59.30%),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增殖指数与MTC病灶数目、病灶大小、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各参数、淋巴结结外侵犯以及TNM分期相关(P均<0.05),而与MTC患者的性别、年龄、被膜侵犯、脉管侵犯以及是否达到生化治愈无关(P均>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向前LR法)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与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P=0.001)。本组患者随访6~1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14例,死亡5例,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9.7%,5年总生存率为93.2%。采用Kaplan-Meie法分析生存数据显示,Ki-67增殖指数与MTC预后(复发转移、死亡)无显著相关(Log Rank P>0.05)。结论Ki-67增殖指数与M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预测MTC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预后 KI-67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毛晓春 叶柳青 +3 位作者 项洋锋 王天鸿 朱栩杭 丁金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高危特征以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AA-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高危特征以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手术的108例CAA-PTC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研究LLNM与CAA-PTC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LLNM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108例CAA-PTC发生LLNM共71例,转移率为65.74%(71/108)。单因素分析,LLNM与CAA-PTC患者的年龄、双侧累及、多发病灶、病灶大小以及腺外侵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14岁)、病灶大小(≥2.5 cm)以及腺外侵犯是CAA-PTC发生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这三项高危特征构建的数学模型预测LLNM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95%CI:0.721~0.892,P<0.001),高于单项特征,预测的敏感性为71.80%,特异性为75.69%。结论 年龄(<14岁)、病灶大小(≥2.5 cm)以及腺外侵犯是CAA-PTC发生LLNM的高危特征,三者构建的的数学模型对预测CAA-PTC患者LLNM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儿童 青少年 危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Delphian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颜海波 夏中平 +2 位作者 陈善 姜琳 韩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Delphian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首次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99例病人资料,分析Delphian淋巴结的转移与原发肿瘤的直径、位置、中央区淋...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Delphian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首次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99例病人资料,分析Delphian淋巴结的转移与原发肿瘤的直径、位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病人中,Delphian淋巴结的检出率为70.7%(70/99),转移率为18.6%(13/70),转移病人为13.1%(13/99)。单因素分析显示,Delphian淋巴结转移与检出淋巴结数(t=7.040, P=0.008)、年龄(t=4.714, P=0.030)、肿瘤位于峡部(t=11.588, P=0.001)、气管前淋巴结转移(t=8.659, P=0.003)相关;与性别、肿瘤直径、多灶癌、双侧癌、包膜外侵犯、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峡部癌(P=0.010, OR=9.079)、淋巴结检出>2枚(P=0.005, OR=18.739)、气管前淋巴结转移(P=0.013, OR=8.530)是Delphian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甲状腺峡部癌、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组织丰富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应重视对Delphian淋巴结的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Delphian淋巴结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145例可手术甲状腺髓样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模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柳青 毛晓春 +2 位作者 丁金旺 郑伟慧 周国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1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可手术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 目的探讨可手术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初次手术的145例MTC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LLNM与MTC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外周血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价值。结果145例可手术M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2.7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LLNM与性别、多灶特征、双侧病灶、被膜侵犯、腺外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病灶大小、降钙素(calcitonin,Ctn)、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被膜侵犯、Ctn>303.10 pg/ml以及CLNM是可手术MTC发生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这4项风险因素构建的数学模型(Y=-4.953+1.548×性别+1.634×被膜侵犯+2.911×Ctn+2.133×CLNM)预测LLNM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敏感性为80.65%,特异性为97.59%。结论性别(男性)、被膜侵犯、Ctn>303.10 pg/ml及CLNM是预测可手术MTC发生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风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下载PDF
Ⅱ型脱碘酶在甲状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许丹晴 张淼 +2 位作者 周力 丁金旺 彭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821,共7页
Ⅱ型脱碘酶(D2)是一种重要的含硒蛋白酶,负责将甲状腺素(T4)的外环去碘化,形成生物活性更高的三碘甲状腺素(T3),从而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能量平衡。D2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自身甲状腺激素水平、cAMP途径、泛素化、... Ⅱ型脱碘酶(D2)是一种重要的含硒蛋白酶,负责将甲状腺素(T4)的外环去碘化,形成生物活性更高的三碘甲状腺素(T3),从而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能量平衡。D2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自身甲状腺激素水平、cAMP途径、泛素化、内质网应激以及环境等。D2不仅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调节细胞增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认为可能是有用的癌症标志物。此外,Ⅱ型脱碘酶基因(DIO2)Thr92Ala多态性已被证实是甲状腺疾病的相关因素,了解这种多态性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不仅可以帮助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还有望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本综述重点介绍D2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甲状腺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DIO2 Thr92Ala多态性在疾病发展中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碘甲状腺原氨酸二碘酶 T3甲状腺激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综述
原文传递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疗效因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淼 许丹晴 +2 位作者 周力 丁金旺 彭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2-1017,共6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全部甲状腺癌类型中最为常见,占94%以上。目前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选择性放射(131I)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综合治疗,总体预后较好。TSH能够与DTC细胞表达的TSH受体结合,刺激DTC细胞生长,因此TSH...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全部甲状腺癌类型中最为常见,占94%以上。目前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选择性放射(131I)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综合治疗,总体预后较好。TSH能够与DTC细胞表达的TSH受体结合,刺激DTC细胞生长,因此TSH抑制治疗是减少DTC患者术后肿瘤复发风险的重要环节,已得到国内外多项指南的明确推荐。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部分患者难以实现TSH抑制治疗目标,需要反复调整治疗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乏力、嗜睡或心悸等不适。本文主要总结DTC术后TSH抑制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为DTC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TSH抑制治疗和随访管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远期生存时间,降低DTC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 预后 综述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顾佳磊 毛晓春 +2 位作者 项洋锋 赏金标 朱亦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47-1351,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初治的132例M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于浙江省肿瘤医院初治的132例M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22.0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或R×C列联表χ^(2)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MTC患者LLNM的危险因素。结果 132例MTC患者中,发生LLNM 46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女vs.男:OR=0.139,P=0.005)、术前Ctn高水平(OR=1.001,P=0.042)、被膜侵犯(OR=15.164,P<0.001)、CLNM(OR=4.573,P=0.016)是MTC发生LLNM的危险因素。MTC患者术前血清Ctn水平>482.50 pg/mL时提示发生LLNM的可能性大,曲线下面积为0.856 [95%CI(0.791,0.921)]。结论 男性、被膜侵犯、术前高Ctn水平以及CLNM是MTC发生LLNM的预测因素,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MTC患者,临床医师需要警惕LLNM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叶柳青 丁金旺 +1 位作者 周国明 郑伟慧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按探讨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distributionwidth,PDW)与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7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60例MTC患者的临床... 目的按探讨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distributionwidth,PDW)与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7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60例MT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4例,女86例,年龄(48.73±13.76)岁,范围8~77岁。根据中位数确定PDW临界值,分为低PDW组和高PDW组。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术前PDW与M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术前PDW水平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MTC患者DFS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PDW水平与MTC患者的肿块大小(x^(2)=4.46,P=0.035)、TNM分期(x^(2)=5.02,P=0.025)、双侧病灶(x^(2)=4.94,P=0.026)、多发病灶(x^(2)=5.19,P=0.023)、被膜侵犯(x^(2)=5.75,P=0.017)、腺外侵犯(^(2)=4.27,P=0.039)、脉管瘤栓(x^(2)=4.48,P=0.034)密切相关。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术前PDW水平与MTC患者的临床分期(r=-0.166,P=0.036)、淋巴结转移(r=-0.187,P=0.018)、多发病灶(r=-0.176,P=0.026)和脉管瘤栓(r=-0.220,P=0.005)均呈负相关。生存分析显示,降低的PDW预示着MTC患者更差的DFS(X=9.989,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PDW(OR=0.847,95%CI:0.724~0.992,P=0.040)和淋巴结转移(0R=4.913,95%CI:2.415~9.995,P<0.001)是影响MT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降低的PDW是MTC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可作为MTC患者预测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血小板分布宽度 淋巴结转移 侵袭性
原文传递
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明 李君 +1 位作者 郑伟慧 吴梅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20-826,共7页
目的探讨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相关基因改变。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肿瘤医院(5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例)的15例TL-LGNPPA病例,对其进行临床和病理学... 目的探讨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相关基因改变。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肿瘤医院(5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例)的15例TL-LGNPPA病例,对其进行临床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二代测序,总结其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36岁(20~60岁),男性7例,女性8例。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出血和鼻塞,肿瘤主要位于鼻咽顶和鼻中隔后缘。病理形态学特征包括:由单层或假复层立方、柱状细胞构成复杂的乳头状及腺样结构,瘤细胞轻-中度异型。部分病例瘤细胞梭形,并与上皮细胞移行;可见核沟、磨玻璃样核,鳞状上皮化生,或间质散在沙砾体。此外,部分病例存在核极性反转细胞、靴钉样细胞及微乳头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所有病例肿瘤细胞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CK)7、波形蛋白和广谱细胞角蛋白弥漫阳性;少数病例p40、CK5/6和p16部分细胞阳性;甲状腺球蛋白、Napsin A、CK20、CDX2、S-100蛋白和PAX8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1%~20%,其中≤10%有13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6例标本进行了DNA序列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EWSR1、SMAD2、ROS1、JAK3、GRIN2A、ERRCC5、STAT3、TET2),未找到热点基因改变;同时都为低肿瘤突变负荷,也未检出胚系基因突变、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和DNA错配修复相关基因改变。所有患者行内镜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后加放疗,随访23~129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TL-LGNPPA是一种鼻咽部少见的惰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TL-LGNPPA患者预后较好,内镜下完整切除是治疗该肿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腺癌 乳头状 DNA序列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侧中央区大容量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煜 时晶晶 +4 位作者 丁金旺 潘钢 彭友 周力 罗定存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inoma,PTC)患侧中央区大容量淋巴结(转移数目>5枚)转移(large-volume lymph node metastasis,LV-LNM)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inoma,PTC)患侧中央区大容量淋巴结(转移数目>5枚)转移(large-volume lymph node metastasis,LV-LNM)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1367例PTC的临床资料,男310例,女1057例,共1644侧中央区纳入研究。根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分为小容量淋巴结转移(转移数目≤5枚)(small-volume lymph node metastasis,SV-LNM)组(1573侧)及LV-LNM组(71侧),通过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及患侧LV-LNM与PTC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患侧CLNM发生率35.28%(580/1644),患侧中央区LV-LNM发生率4.32%(71/1644)。单因素分析显示患侧中央区LV-LNM与性别、年龄、双侧病灶、患侧多发病灶、患侧病灶大小、被膜侵犯及患侧侧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密切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男性(OR=2.115,P=0.006)、年龄<38岁(OR=0.586,P=0.004)、患侧多发病灶(OR=2.837,P=0.004)、患侧病灶>7 mm(OR=1.762,P=0.002)及患侧侧颈LNM(OR=7.023,P<0.001)是患侧中央区LV-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01),该模型预测患侧中央区LV-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为0.839,敏感性81.69%,特异性为78.39%。患侧中央区LV-LNM出现同侧侧颈LNM的概率是SV-LNM的11.57倍。结论男性、年龄<38岁、患侧多发病灶、病灶>7 mm和患侧侧颈LNM临床病理特点的PTC易出现患侧中央区LV-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1
作者 程永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62-264,共3页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自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纳入常规护理康复样本量24例和快速康复样本量2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康...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自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纳入常规护理康复样本量24例和快速康复样本量2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恢复用时、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疼痛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进食、排气、下地活动、切口愈合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疼痛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且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手术期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够优化临床指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可减少早期并发症并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常规护理 术后恢复 并发症 疼痛度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RET/PTC重排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华 韩春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296-299,304,共5页
近3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最常见的病理亚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基因改变。RET/PTC重排参与了PTC和甲状腺髓样癌的发展,这是具有不同胚胎起源的不同肿瘤,因此RET/PTC重... 近3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最常见的病理亚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基因改变。RET/PTC重排参与了PTC和甲状腺髓样癌的发展,这是具有不同胚胎起源的不同肿瘤,因此RET/PTC重排对于PTC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针对RET/PTC重排的RET抑制剂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RET/PTC重排在PT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对PT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RET/PTC重排
原文传递
SAG E3泛素连接酶: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的人类疾病
13
作者 俞卿 孙毅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48-662,共15页
凋亡敏感基因蛋白(Sensitive to Apoptosis Gene,SAG)是一种结构上进化保守的锌环指蛋白(zinc RING finger protein),1997年由该文笔者的实验室首次克隆,并于1999年发表。大量研究先后证实SAG不仅是一个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金属离子... 凋亡敏感基因蛋白(Sensitive to Apoptosis Gene,SAG)是一种结构上进化保守的锌环指蛋白(zinc RING finger protein),1997年由该文笔者的实验室首次克隆,并于1999年发表。大量研究先后证实SAG不仅是一个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金属离子或ROS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蛋白,同时还是具有促癌作用的重要E3泛素连接酶,也是一个极富潜力的新型抗肿瘤靶点。SAG是泛素化和拟素化修饰的双重E3连接酶,通过介导Cullin-5蛋白的拟素化修饰参与形成CRL5或CRL1 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介导多种抑癌底物蛋白的泛素化降解,促进肿瘤细胞增生、存活、血管生成和肿瘤形成。此外,SAG还参与病毒的复制与合成,并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目前,靶向SAG的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正在研发中。该文回顾多年来在SAG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SAG的生物学功能,重点阐述SAG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探讨和展望SAG的基础研究方向和以SAG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 Cullin-5 E3泛素连接酶 泛素化 拟素化 抗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