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分子影像学——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的新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一凡 徐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超声分子影像学的出现,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新型造影剂的出现,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就超... 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超声分子影像学的出现,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新型造影剂的出现,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就超声分子影像学在恶性肿瘤诊疗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子影像学 恶性肿瘤 超声造影剂
下载PDF
基于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阮彦 查国芬 +4 位作者 郑雨欣 张雅娇 方程钰 胡丹琦 刘俊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590-595,共6页
目的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36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58例)和验证集(111例)。根据是否发生腋... 目的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369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58例)和验证集(111例)。根据是否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将训练集患者分为转移组(116例)和未转移组(143例),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分别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训练集中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原发灶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超声图像特征(最大径、位置、有无高回声晕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位置(内下象限)、高回声晕环、最大径、组织学分级均为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0.064、13.278、1.049、9.277,均P<0.05)。以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23,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高度吻合,其区分度和校准度均高。结论基于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病理和超声图像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可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病理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特征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价值
3
作者 赵杭菲 姚劲草 +2 位作者 范林音 王立平 徐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乳腺癌目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1]),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关键影响。自美国外科医师肿瘤学会Z0011试验以来,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评估已转向预测淋巴结转移负荷^([3]),而... 乳腺癌目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1]),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关键影响。自美国外科医师肿瘤学会Z0011试验以来,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评估已转向预测淋巴结转移负荷^([3]),而不是淋巴结转移。研究提示,低转移负荷的患者如果实施保乳和全乳放疗或全乳切除的治疗,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特征 淋巴结 转移负荷 乳腺肿瘤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超声钙化征象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琛 冯娜 +2 位作者 王一凡 王立平 彭婵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其钙化特征对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85例经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资料,其中伴发HT患者178例,非HT患者707例。结合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及其钙化征象对两者的诊断价... 目的探讨超声及其钙化特征对桥本甲状腺炎(HT)背景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85例经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资料,其中伴发HT患者178例,非HT患者707例。结合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及其钙化征象对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HT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率为76.40%,非HT组诊断准确率为8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和非HT组恶性结节的微钙化率分别为50.77%、49.37%,HT组和非HT组恶性结节的粗钙化率分别为6.15%、12.55%,两组间恶性结节微钙化率及粗钙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与非HT组良性结节中微钙化率、粗钙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伴微钙化恶性结节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结节(50.77%比12.39%,χ~2=31.279,P〈0.001);非HT组中伴微钙化恶性结节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良性结节(49.37%比19.23%,χ~2=69.220,P〈0.001)。HT组恶性结节伴粗钙化比例为6.15%,而良性结节伴粗钙化的比例为1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HT组的恶性结节粗钙化比例为12.55%,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粗钙化比例6.62%(χ~2=7.053,P〈0.01)。结论 HT背景对于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桥本病 超声检查 钙质沉着症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应用三维超声重建成像诊断乳腺癌 被引量:16
5
作者 钱超文 徐栋 +2 位作者 边晔萍 赵惠琤 陈丽羽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4-376,共3页
背景与目的:评价三维超声重建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LOGIQ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经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结果:三维超声重建成像对乳腺癌肿块周边浸润层次、彩色血流分布情况等... 背景与目的:评价三维超声重建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LOGIQ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经病理证实的4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结果:三维超声重建成像对乳腺癌肿块周边浸润层次、彩色血流分布情况等,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成像显示乳腺癌肿块大小形态,与皮肤、胸肌、胸壁等周边组织关系较明确,对乳腺癌血流分布情况显示清晰。结论:三维超声重建成像能更充分地表现肿瘤的形态结构、毗邻关系及血流分布情况,有助于乳腺癌诊断和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维超声成像 三维血流成像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俊平 钱超文 +1 位作者 陈俊英 陈丽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9-2312,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文献库中的文献,根据Cochrane协作网筛选与诊断试验方法组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文献库中的文献,根据Cochrane协作网筛选与诊断试验方法组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检验异质性,根据双变量随机效应模型,获得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值及其95%可信区间,计算曲线下面积,最后进行敏感性和漏斗图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英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745例。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汇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值及其95%可信区间为0.89(0.82~0.94)和0.79(0.69~0.87),S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89~0.94)。纳入文献稳定性较好,Deeks漏斗图分析提示未见明显发表偏倚(P=0.67)。结论 Meta分析提示,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中等,还需要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以更准确地评价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栋 胡兵 +3 位作者 钱超文 边晔萍 鞠海星 冯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评价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腔内超声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观察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浸润深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腔内超声术前分期T分期的准确率为83.3%(40/48),N分期的... 目的评价腔内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腔内超声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观察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浸润深度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腔内超声术前分期T分期的准确率为83.3%(40/48),N分期的准确率为66.7%(32/48),评价肿瘤侵犯外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7%(43/44)和75.0%(3/4),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3.3%(22/30),特异性为61.1%(11/18)。结论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判断肿瘤侵犯层次、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分期 腔内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在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田海英 徐海苗 +3 位作者 杨琛 赵惠琤 王立平 徐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对老年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例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95个淋巴结),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获得标本,行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制作细胞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对老年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例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共95个淋巴结),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获得标本,行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制作细胞蜡块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检测。结合随访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5例患者共穿刺95个淋巴结,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诊断淋巴结阳性率为44.8%(30/67),组织学正确分类比例为37.3%(25/67),淋巴结阴性率为55.2%(37/67),穿刺成功率为70.5%(67/95)。联合细胞蜡块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淋巴结阳性率为77.4%(72/93),组织学正确分类比例为59.1%(55/93),淋巴结阴性率为22.6%(21/93),穿刺成功率为97.9%(93/9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肺腺癌细胞蜡块样本中22例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16例突变阳性,突变率72.7%。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简单实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癌 锁骨上淋巴结 细胞蜡块 组织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细针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丽羽 钱超文 +3 位作者 徐栋 王立平 边晔萍 赵惠铮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操作技巧。方法超声引导下细针定位后切除的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43例共48枚病灶,对其细针穿刺过程、穿刺准确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细针定位行乳腺区段切除的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操作技巧。方法超声引导下细针定位后切除的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43例共48枚病灶,对其细针穿刺过程、穿刺准确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细针定位行乳腺区段切除的患者与同期35例行体表标记定位区段切除患者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枚病灶除两枚针芯穿刺过深外,其余均定位准确。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所有病灶均被准确切除。43例患者中4例为恶性肿瘤(9.3%),行全乳切除,其余39例行区段切除术的术后3个月与35例体表定位区段切除术患者美容效果评价,良好者分别为37例(94.87%),24例(68.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定位简便易行,定位准确,是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切除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 疾病
下载PDF
104例甲状腺癌核素显像与超声表现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龙斌 肖必文 王立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和超声表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核素显像及超声与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癌性肿块中核素显像示结节性病变者占90.4%(94/104),其中单发结节84.0%(79/94),...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和超声表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核素显像及超声与病理学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癌性肿块中核素显像示结节性病变者占90.4%(94/104),其中单发结节84.0%(79/94),多发结节16.0%(15/94),提示甲状腺癌核素显像中以单发结节多见(P<0.001)。超声检查异常显示率99.0%(103/104),核素显像异常显示率82.7%(86/10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诊断甲状腺癌符合率上核素显像法为69.2%,超声法为68.3%,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核素显像和超声检查各有优势,联合检查互相弥补不足,可明显提高异常显示率和诊断甲状腺癌符合率,但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时开元 徐栋 +2 位作者 范林音 何向明 吴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7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50例女性患者,临床触诊阴性且超声提示BI-RADSⅣ类及以上,术前通过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选择合理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150例女性患者,临床触诊阴性且超声提示BI-RADSⅣ类及以上,术前通过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选择合理的穿刺点,定位针尽可能与皮肤垂直,术中沿导丝切除病灶。结果150例患者共检出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灶157枚,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成功率100%,手术切除率100%。病理证实良性病例数100例,病灶107枚,恶性病例数50例,病灶50枚。良性病例行区段切除,恶性病例其中31例实施保乳手术,19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恶性病例穿刺点均一并手术切除,且未有因穿刺点选择不当而影响手术切口选择的病例。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以精准切除触诊阴性的BI-RADSⅣ类及以上乳腺病变。定位针尽可能与皮肤垂直,合理选择进针点,可以快速准确的切除病灶,又不会影响恶性病例后续手术切口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导丝定位 乳腺肿瘤 BI-RADS
下载PDF
门静脉超声造影在经皮选择性肝门静脉栓塞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羽 蒋天安 +3 位作者 钱超文 陈俊英 杨琛 时开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69-2471,共3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超声造影在经皮选择性肝门静脉分支穿刺栓塞化疗(SPV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计划行SPVE的肝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1例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SPVE(常规组),17例采用门静脉超声造影指导SPVE(造影组)。术后2~4周行CT检... 目的探讨门静脉超声造影在经皮选择性肝门静脉分支穿刺栓塞化疗(SPV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计划行SPVE的肝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1例采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SPVE(常规组),17例采用门静脉超声造影指导SPVE(造影组)。术后2~4周行CT检查,了解栓塞情况。结果 3例造影组的患者因为门静脉超声造影提示不适合做门静脉栓塞而放弃SPVE治疗,其余2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SPVE治疗。术后CT显示常规组2例出现异位栓塞,造影组14例均未见异位栓塞。结论门静脉超声造影对SPVE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门静脉造影术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局部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立平 钱超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454-1457,共4页
在过去十几年内,由于医师对超声解剖学的认识及技术的日臻成熟,超声引导下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得到国内外麻醉界的重视。最近的研究亦表明在高频超声直视下局部注射麻醉剂能够有效的提高麻醉质量及明显的降低传统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 在过去十几年内,由于医师对超声解剖学的认识及技术的日臻成熟,超声引导下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得到国内外麻醉界的重视。最近的研究亦表明在高频超声直视下局部注射麻醉剂能够有效的提高麻醉质量及明显的降低传统神经阻滞引起的并发症。高频超声引导能够使麻醉师实时的感觉针道的位置及麻醉剂的实时分布情况,提高了阻滞的安全性、改善了阻滞效果和患者的舒适性。本文综述主要介绍超声引导下麻醉术在几类应用方面的理论和操作。相信这项技术有一定的潜力,对未来麻醉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局部麻醉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对诊断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鑫焱 时开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本组病例均为女性。肿块大小0.7~5.5cm,14例可见明确肿块,3例表现为乳腺结构紊乱呈弥漫性低回声团而无明确肿...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7例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本组病例均为女性。肿块大小0.7~5.5cm,14例可见明确肿块,3例表现为乳腺结构紊乱呈弥漫性低回声团而无明确肿块边界。多数肿块呈形态不规则低回声,内伴有条索状高回声,肿块边界不清,边缘不光整,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乳腺恶性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瘤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立平 钱超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643-1647,共5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2]。超声技术应用于前列腺显像经过了几十...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国家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2]。超声技术应用于前列腺显像经过了几十年的演进,其在前列腺癌的诊治中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特别是近些年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3D-TRUS、HistoScanning等新的超声影像技术以及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nic)的问世及其发展和应用,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期待。本综述对超声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治的历史进行回顾,并且对当前及潜在的超声应用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对210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来蕾 项晶晶 +2 位作者 翁轶南 王金秀 郑智国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6期104-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158例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5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并对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 目的分析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158例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5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并对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8例良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30例为卵巢单房性囊肿。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18例诊断准确率60.0%(18/30);另128例为卵巢多房样囊肿,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100例,诊断准确率78.1%(100/128)。52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患者中,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30例,诊断准确率57.6%(30/52)。结论超声对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多房性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房性黏液性囊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卵巢肿瘤 黏液性囊腺瘤 诊断
下载PDF
超声结合针吸活检在判断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俊英 徐栋 +2 位作者 汪丽菁 陈丽羽 钱超文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148枚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同时对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分析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的超声... 目的 评价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148枚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同时对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分析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表现.结果 148枚淋巴结中有119枚淋巴结为转移性.占穿刺淋巴结的80.4%,非转移性淋巴结29枚,占19.6%.转移性淋巴结中有34.5%出现在Ⅲ组,有40.3%出现在Ⅳ组.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类圆形,呈等回声或偏高回声结节,回声分布不均匀,淋巴结内部有钙化,血流信号2~3级.若根据超声表现为短轴/长轴〉0.5,回声分布不均,淋巴结内部有钙化,淋巴结内血流信号2~3级其病理诊断为转移性和非转移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在形态、内部回声结构及血流分布等方面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对颈部淋巴结的病理性质作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组织活检 细针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颖 徐栋 朱伟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形态特点及血流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122例乳腺癌中,...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形态特点及血流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122例乳腺癌中,95.9%的病灶形态不规整;36.9%的病灶周围有强回声晕征,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61.5%的病灶边缘毛刺征,多见于浸润性癌;54.9%的病灶有微小钙化,多见于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37.7%的病灶后方回声衰减,多见于浸润性癌;51.6%的病灶淋巴结转移,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血流主要为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和其他浸润性癌血流丰富。122例乳腺癌中,周围型血流占49.2%(60/122),多见于导管内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性小叶癌;内部型次之,为28.7%(35/122),多见于其他浸润性癌;穿入型仅为20.5%(25/122)。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相关,肿瘤超声形态与血流特点对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特点 血流表现 组织病理学类型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颖 徐栋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58-59,共2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的异位妊娠,指妊娠物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处,完全或部分位于子宫腔外,周围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瘢痕组织所包绕。有文献报道在所有的妊娠中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为0.05%~0.06%,在有剖宫产史...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的异位妊娠,指妊娠物种植于子宫切口瘢痕处,完全或部分位于子宫腔外,周围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瘢痕组织所包绕。有文献报道在所有的妊娠中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为0.05%~0.06%,在有剖宫产史的妇女中发生率为0.15%,在异位妊娠中发生率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妊娠诊断 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 价值 应用 子宫切口瘢痕 异位妊娠
下载PDF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大血管旁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丽羽 汪丽菁 +4 位作者 王立平 时开元 刘俊平 金鑫焱 钱超文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大血管旁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皮冷循环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97例共358枚结节,其中存在大血管旁结节的患者77例(79枚,血管旁组),分别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无... 目的探讨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大血管旁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皮冷循环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97例共358枚结节,其中存在大血管旁结节的患者77例(79枚,血管旁组),分别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无瘤生存率及结节的局部残留复发情况与非血管旁的患者220例(279枚,非血管旁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射频相关死亡,血管旁组和非血管旁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与2.7%(P>0.05)。1、2、3年无瘤生存率血管旁组分别为54.3%、48.8%、35.5%,非血管旁组为59.7%、35.4%、30.7%(P>0.05)。血管旁组和非血管旁组结节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2.8%、16.1%(P>0.05)。结论对于血管旁的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是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