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2003年夏季异常高温气候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后福 陈海燕 +2 位作者 黄克慧 郭巧红 项素清 《科技通报》 2005年第5期524-528,共5页
本文基于浙江省夏季高温、副热带高压、台风、太阳黑子活动、回归温度等资料,利用距平、不同等级高温日数、与历史极值比较等手段及其方法,所得结果表明:浙江省2003年夏季高温明显偏高,全国偏高2~3℃的区域仅仅出现在浙江省中东部地区... 本文基于浙江省夏季高温、副热带高压、台风、太阳黑子活动、回归温度等资料,利用距平、不同等级高温日数、与历史极值比较等手段及其方法,所得结果表明:浙江省2003年夏季高温明显偏高,全国偏高2~3℃的区域仅仅出现在浙江省中东部地区;高温强度异常偏强且分布有南强北弱的特点,而以浙江东部地区的高温较为突出;造成浙江2003年夏季高温的主要原因是出梅早、梅期短;控制浙江的副热带高压强大持续稳定;台风影响轻;太阳黑子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高温气候 异常 成因 浙江省
下载PDF
1973—2019年浙江省极端最高气温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哲永 马浩 +1 位作者 高大伟 葛敬文 《科技通报》 2021年第7期13-21,共9页
极端最高气温是日最高气温变化的上限。基于浙江省66个常规气象站的长序列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浙江区域1973—2019年极端最高气温的时空演变特点,发现全省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最大极端最高气温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 极端最高气温是日最高气温变化的上限。基于浙江省66个常规气象站的长序列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浙江区域1973—2019年极端最高气温的时空演变特点,发现全省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最大极端最高气温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前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在空间分布上,多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和最大极端最高气温大致呈现自内陆向沿海逐步递减的特征;浙江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浙南的丽水市,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在浙北地区(主要是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年份明显增多;2005年之前全省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浙西和浙中地区,之后出现在浙东地区的年份显著增多;极端最高气温最易出现在盛夏7~8月特别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浙北、浙中和浙南地区对应的大尺度环流特征以及ENSO不同位相与盛夏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月份之间的关联,并对拓展研究区域、开展长三角和华东区域极端最高气温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高气温 平均极端最高气温 最大极端最高气温 时空特征 出现时间 出现地点 大尺度环流 ENSO位相
下载PDF
浙江省台风报告单自动化制作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沈翊 杨诗芳 张子涵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6-452,共7页
目前浙江省气象台的台风报告单制作系统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手工输入,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天气业务和服务的需求。以浙江省台精细化格点化预报数据为依托,结合数据库系统,将各功能模块整合,设计开发出新一代浙江省台风报告单自动化... 目前浙江省气象台的台风报告单制作系统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手工输入,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天气业务和服务的需求。以浙江省台精细化格点化预报数据为依托,结合数据库系统,将各功能模块整合,设计开发出新一代浙江省台风报告单自动化制作发布系统。新系统可对Word文档进行模块化处理,依据客观化转化规则自动生成文本文字,并自动插入各类必要的图片,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出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报告单 制作发布系统 自动化
下载PDF
舟山市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项素清 毛俊萱 曹美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0-162,166,共4页
文章利用 195 4~ 2 0 0 0年舟山市定海观测站 6~ 9月气温资料 ,分析了舟山市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 ,并通过谐波分析发现高温天气年际振荡的周期性。发现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与高温天气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其他一些因子正是通过影响副... 文章利用 195 4~ 2 0 0 0年舟山市定海观测站 6~ 9月气温资料 ,分析了舟山市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 ,并通过谐波分析发现高温天气年际振荡的周期性。发现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与高温天气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其他一些因子正是通过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天气 气候特征 天气形势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舟山市气候与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项素清 张蔺廉 曹美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6-228,共3页
文章讨论了舟山市气候与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 ,所用资料是舟山市定海基准站 1 954年建站以来的历史观测资料。舟山市主要气候因子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第 1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舟山市降水偏多 ,是涝年 ,不易出... 文章讨论了舟山市气候与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 ,所用资料是舟山市定海基准站 1 954年建站以来的历史观测资料。舟山市主要气候因子对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 ,第 1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舟山市降水偏多 ,是涝年 ,不易出现高温天气。第 2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舟山市降水偏少 ,是旱年 ,容易出现高温天气。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个数及登陆路径也存在明显差异 ,第 1类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影响舟山的台风偏少 ,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市 气候 相关性 厄尔尼诺事件 降水 高温天气 台风
下载PDF
舟山群岛海域航线气象预报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雷 黄辉 何文岳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文章从舟山群岛的地理、地形条件出发 ,分析了舟山群岛海域航线的局地风力特征 ,针对公众气象预报的缺陷和开展航线气象预报的实际需要 ,研究规划了舟山群岛自动风力测站网的建设 ,并以此为基础 ,结合对航线海浪的加强监测 ,对开展海上... 文章从舟山群岛的地理、地形条件出发 ,分析了舟山群岛海域航线的局地风力特征 ,针对公众气象预报的缺陷和开展航线气象预报的实际需要 ,研究规划了舟山群岛自动风力测站网的建设 ,并以此为基础 ,结合对航线海浪的加强监测 ,对开展海上专项航线风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自动风力测站网 海上航线气象预报 地理 地形 海浪
下载PDF
舟山港台风风暴潮的气侯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项素清 曹美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73,共7页
风暴潮是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所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变化现象。舟山市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每年夏秋季节,天文大潮期间,恰逢台风盛行,常引发台风风暴潮。台风风暴潮是造成舟山市台风灾害的主要因子。本文利用1956~2000... 风暴潮是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所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变化现象。舟山市地处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每年夏秋季节,天文大潮期间,恰逢台风盛行,常引发台风风暴潮。台风风暴潮是造成舟山市台风灾害的主要因子。本文利用1956~2000年舟山市定海验潮站潮位观测资料,对历年影响舟山的风暴潮灾害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并将台风按路径分型,分析研究了不同路径下台风风暴潮的特点。本文对舟山市风暴潮灾害特征的研究,为下一步建立风暴潮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风暴潮 大气扰动 海平面 舟山市 天文潮 统计分析 路径
下载PDF
舟山港台风风暴潮的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2
8
作者 项素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9,共5页
利用 1 956~ 2 0 0 0年舟山市定海验潮站潮位观测资料 ,对历年影响舟山的台风风暴潮灾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将台风按路径分型 ,分析了不同路径台风风暴潮的特点 ,并用基于PRESS准则的逐步回归方法 ,建立了不同路径风暴潮的预报模型。
关键词 台风 风暴潮 预报模型 舟山港 PRESS准则
下载PDF
2004年末浙北沿海10~12级冷空气大风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项素清 邱洪芳 林伟 《海洋预报》 2006年第B09期79-83,共5页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2004年末浙北沿海出现了阵风风力达10-12级的西北大风过程。冷空气强度强、海上有低压发展和沿海原有的梯度堆积,是出现10-12级大风的原因。高空形势特点是阻高崩溃、横槽转竖,伴随冷涡和冷中心南掉,纬向环流向...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2004年末浙北沿海出现了阵风风力达10-12级的西北大风过程。冷空气强度强、海上有低压发展和沿海原有的梯度堆积,是出现10-12级大风的原因。高空形势特点是阻高崩溃、横槽转竖,伴随冷涡和冷中心南掉,纬向环流向、经向环流转变是大环流形势调整的结果。中低层锋区强、平流交角成90°,斜压不稳定能量很大,强烈的冷平流和下沉运动使高空动量下传,位能转化为动能,加大了海上的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调整 斜压位能 冷涡南掉 西北急流
下载PDF
“晴天暴”的物理成因及预报 被引量:20
10
作者 曹美兰 项素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6,共5页
“晴天暴”是冬季沿海地区危害极大的突发性大风 ,往往造成重大的海损事故。根据大气环流特征 ,对“晴天暴”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晴天暴”是斜压大气能量转换、西北急流活动及动量下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 ,提出... “晴天暴”是冬季沿海地区危害极大的突发性大风 ,往往造成重大的海损事故。根据大气环流特征 ,对“晴天暴”的物理成因进行了分析 ,发现“晴天暴”是斜压大气能量转换、西北急流活动及动量下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晴天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成因 预报 晴天暴 能量转换 西北急流 动量下传 大风过程
下载PDF
浙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项素清 徐燕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50,共5页
利用MICAPS系统T2 13资料和实况资料 ,结合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 ,对 2 0 0 2年 7月 16日发生在浙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发现 :前期大陆副高南侧的来自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为强雷暴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利用MICAPS系统T2 13资料和实况资料 ,结合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 ,对 2 0 0 2年 7月 16日发生在浙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发现 :前期大陆副高南侧的来自西太平洋的偏东气流为强雷暴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 ;江南地区在高空暖中心控制下 ,出现了大范围高温天气 ,形成高温、高湿的大气层 ;北方冷锋和阶梯槽携带冷空气南下冲击副高西北侧 (浙北地区 )的不稳定层结 ,使对流强烈发展起来 ,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北地区 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MICAPS系统 雷达回波 卫星云图 雷暴 水汽 能量 动力抬升条件
下载PDF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淑琴 徐燚 +2 位作者 曹宗元 刘菡 陈梅汀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三个阶段,从水平、垂直方向分析了2014年8月18—20日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浙江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垂直运动过程,以及对流不稳定特征,总结预报失败原因。结果表明:(1)第一...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三个阶段,从水平、垂直方向分析了2014年8月18—20日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浙江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垂直运动过程,以及对流不稳定特征,总结预报失败原因。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浙北的暴雨主要是由冷锋引起的,但南海热带低压的存在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使得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产生变形场锋生作用。预报偏小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到热带低压的存在和影响,其次是对降水时间的长度也估计不足。(2)第二阶段浙中南的大暴雨,水汽主要是由热带低压东侧和南侧的偏南或西南气流输送的。热带低压在福建登陆后,与冷空气相遇,移动缓慢,导致低层在浙南有中尺度辐合线长时间维持。两个系统耦合,产生了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又有不稳定能量释放,最终产生了大暴雨。预报偏小的原因是对热带低压的作用估计不足(包括水汽、动力和不稳定能量方面)。(3)第三阶段预报偏大的原因主要是数值预报误差较大。得出的一些启示:预报暴雨时要注意分析降水时间长度,也应重视分析热力条件,以及对数值预报的订正应用。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遇,往往会造成大暴雨,主要原因是两个系统耦合会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同时两个系统对峙会使强降水区长时间维持在同一个地方,热带系统附带的急流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能量,所以实际雨量往往会比数值预报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压 冷空气 暴雨
下载PDF
浙北沿海南大风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项素清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对2003年4月16~17日发生在浙北沿海的一次10~11级南大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入海高压的稳定维持和西面低值系统的发展是造成南大风的直接原因,北面冷空气的动力作用和西南急流引起热力降压作用,使地面增温、增湿、梯度堆... 本文对2003年4月16~17日发生在浙北沿海的一次10~11级南大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入海高压的稳定维持和西面低值系统的发展是造成南大风的直接原因,北面冷空气的动力作用和西南急流引起热力降压作用,使地面增温、增湿、梯度堆积,并引起对流发展,使高空动量下传,有利于南大风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高压 地面低压 西南急流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03年夏季异常高温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被引量:3
14
作者 项素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2003年夏季 高温天气 日最高气温 成因 特点 异常 持续高温 生产危害 企业生产
下载PDF
城市火险等级预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项素清 曹美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5,共5页
利用 1991~ 1996年的浙江省火灾资料和气象资料 ,分析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以及气象因素与火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火险等级的划分 ,并用多因子权重分析方法建立了火险等级预报模式 。
关键词 城市火灾 火险等级指数 多因子权重分析 气象资料 火灾资料 气象因子 温度 降水
下载PDF
热带气旋移速的预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淑琴 黄辉 李晓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2-45,共4页
主要用统计方法分析热带气旋本身的要素 (位置、近中心最低气压、移速等 )与热带气旋移速的相关性 ,用前期的中心气压、位置、移速等作为因子并结合热带气旋数值预报产品建立移速预报的逐步回归方程。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移速 预报 集对分析 数值预报产品
下载PDF
“鸣蝉”台风结构和强度变化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项素清 《海洋预报》 2005年第1期67-73,共7页
2003 年第 14号台风“鸣蝉”朝西北方向移到 24°N 以北时,中心气压下降到 920hPa,近中心 最大风速达 60m/s,在沿 125°E 北上时,强度减弱很缓慢。本文对该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台风主要是在副热带高压和高空... 2003 年第 14号台风“鸣蝉”朝西北方向移到 24°N 以北时,中心气压下降到 920hPa,近中心 最大风速达 60m/s,在沿 125°E 北上时,强度减弱很缓慢。本文对该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台风主要是在副热带高压和高空槽的引导下移动,路径比较规则。来自热带辐合带的深厚水汽输送通道为台风强度的维持提供了丰沛的水汽和能量。200hPa高空槽前西南急流为台风提供强流出流场。涡度场的对称分布,使水汽和能量向台风中心旋转,低层辐合加强,涡动动能得以维持,有利于台风强度的加强。弱的水平风速垂直切变和暖洋面的加热作用,也是台风维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鸣蝉”台风 结构 强度 风速 移动路径 涡度场
下载PDF
2014年5月浙江省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18
作者 张奉公 刘飞 +1 位作者 陈雷 曹宗元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5年第5期159-160,共2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2014年5月13-14日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与西南急流的加强北抬和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密切相关。西南急流的加强北抬、低层切变线与低涡的维持分别是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2014年5月13-14日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与西南急流的加强北抬和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密切相关。西南急流的加强北抬、低层切变线与低涡的维持分别是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另外,低层暖湿气流的堆积将冷空气抬升至中高层,满足对流不稳定条件,有利于降水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急流 切变线 水汽条件 动力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