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希松 章士正 毛明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860-86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影像学表现。结果:60例中多节段病变43例(72%),单独小肠受累21例(35%)、小肠和大肠同时受累35例(58%)、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影像学表现。结果:60例中多节段病变43例(72%),单独小肠受累21例(35%)、小肠和大肠同时受累35例(58%)、单独大肠受累4例(7%)。小肠累及的56例(93%)中,累及回肠末端39例(70%)。MSCTE所见包括:肠壁增厚60例(100%)、强化增加58例(97%)、肠壁分层39例(65%)、肠腔狭窄32例(53%)、肠壁脓肿5例(8%)、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39例(65%)、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19例(32%)、蜂窝织炎40例(67%)、腹腔脓肿和炎性肿块13例(22%)、窦道/瘘管15例(25%)、假憩室12例(20%)、多发淋巴结肿42例(70%)、肛周病变4例(7%)。肠管增厚、肠管分层、强化增加、肠壁内脓肿、病变肠管周围蜂窝织炎、血管增多(梳征)等可反应病变的活动性。动脉期与静脉期比较,未提供肠壁、肠管外病变的更多信息。结论:CT小肠造影可同时显示Crohn病的小肠和结肠病变,对肠壁病变及肠腔外并发症的显示以及在判断病变活动性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CROHN病 小肠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的多巴胺转运受体基因多态性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豪杰 陈炜 +2 位作者 覃艳华 李翔 周妙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9-1443,共5页
背景随着当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双相障碍(BD)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BD患者血清多巴胺转运受体(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多态性和rs-fMRI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2... 背景随着当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双相障碍(BD)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BD患者血清多巴胺转运受体(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多态性和rs-fMRI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年龄在20~50岁之间、性别不限、右利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BD患者9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期分为BD躁狂相组(A组)32例、BD抑郁相组(B组)31例、BD缓解期组(C组)27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D组)。3组患者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然后使用NIH开发的脑功能数据处理平台分析rs-fMRI,针对不同的神经特征探讨局部一致性(ReHo)增强和减弱的区域;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4组外周血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该位点的多态性和rs-fMRI与脑奖赏环路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rs-fMRI的ReHo显著增强的区域主要在腹侧纹状体、右侧前扣带回等,ReHc显著减弱的区域包括双侧楔前叶等;B组患者的ReHo显著增强的区域在右侧岛叶皮质、左额中回、左楔前叶等,而ReHo显著减弱的区域在小脑右前叶、右中央前回等;C组患者ReHo显著增强的区域主要在腹侧纹状体、右侧前扣带回、双侧海马,ReHo明显减弱的区域是脑桥、左中央后回、左额下回和右扣带回。4组受试者DAT基因40 bp VNTR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组的杂合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BD与脑奖赏环路相关脑区的相关作用异常有关,但是二者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受体 多巴胺 奖赏环路
下载PDF
髂-股动脉多层螺旋CT测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邱菊生 江朝根 +1 位作者 朱希松 张露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A对髂-股动脉进行测量,为经髂-股动脉介入诊疗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9月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350例,按照年龄21~40岁、41~60岁、61~89岁分为A、B、C组。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A对髂-股动脉进行测量,为经髂-股动脉介入诊疗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9月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350例,按照年龄21~40岁、41~60岁、61~89岁分为A、B、C组。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包括盆腔区的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图像用容积再现技术对髂-股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动脉分叉到髂嵴连线、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及动脉分叉夹角。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侧别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腹主动脉分叉、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男性A组分别为(132.5±12.8)mm、(87.1±14.9)mm、(88.8±11.3)mm、(43.4±13.7)mm、(41.5±15.0)mm,B组为(126.5±11.6)mm、(84.8±14.2)mm、(89.1±12.9)mm、(44.3±10.1)mm、(46.2±10.1)mm,C组为(115.6±10.7)mm、(80.3±14.3)mm、(82.3±13.6)mm、(39.1±10.0)mm、(40.4±10.0)mm,女性A组分别为(135.4±12.1)mm、(91.3±15.1)mm、(97.4±14.1)mm、(36.5±10.3)mm、(36.2±10.3)mm,B组为(129.8±12.7)mm、(92.7±12.5)mm、(96.0±13.3)mm、(36.5±10.8)mm、(35.8±10.9)mm,C组为(121.2±13.1)mm、(84.0±11.3)mm、(86.3±11.4)mm、(36.4±12.2)mm、(36.9±11.0)mm。除男性左髂总动脉分叉、女性左右股总动脉分叉到股骨头上缘连线的垂直距离外,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分叉夹角、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A组分别为(38.2±5.8)°、(26.6±16.9)°、(30.5±10.8)°,B组为(38.1±11.3)°、(25.3±10.8)°、(24.8±11.2)°,C组为(45.1±16.5)°、(25.8±12.5)°、(25.6±13.2)°,女性A组分别为(46.9±10.9)°、(28.2±13.5)°、(28.9±10.2)°,B组为(40.7±11.2)°、(20.3±10.3)°、(21.6±9.7)°,C组为(45.1±11.2)°、(21.0±9.9)°、(27.0±12.1)°,男女腹主动脉分叉夹角、男性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夹角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对比三组的髂总动脉分叉点至股骨头上缘连线垂直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A可对髂-股动脉进行准确测量,为介入诊疗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测量 股动脉 腹主动脉分叉 16层螺旋CT 单因素方差分析 垂直距离 容积再现技术 介入诊疗
下载PDF
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希松 吴渭贤 +2 位作者 毛明香 张露钢 章跃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67-970,共4页
目的:评价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3D DCE-MRA)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预先推注1ml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测定对比剂循环时间,用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3D FLA... 目的:评价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3D DCE-MRA)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疑肾动脉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预先推注1ml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测定对比剂循环时间,用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3D FLASH)检查A、B两组患者,A组用单倍剂量Gd-DTPA(平均0.11mmol/kg体重),B组用双倍剂量Gd-DTPA(平均0.2mmol/kg体重)。比较A、B两组原始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以及最大信号投影图像的质量。结果:A、B组的肾动脉信噪比为45.3±17.2和49.6±20.1,对比噪声比为37.6±15.6和39.7±18.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MIP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倍剂量3D DCE-MRA显示了12例(14条)肾动脉狭窄。结论: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增强MR肾动脉造影图像清晰,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肾动脉 狭窄或闭塞 对比剂
下载PDF
ERCP和MRCP在壶腹区梗阻性病变病因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小伟 舒月红 +1 位作者 朱希松 张露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分析MRCP在壶腹区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搜集经手术和(或)ERCP病理证实的134例壶腹区梗阻性病变的MRCP和ERCP影像资料,并将其分为结石炎症组、恶性肿瘤组和乳头旁憩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4例壶腹区梗阻性病... 目的:分析MRCP在壶腹区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搜集经手术和(或)ERCP病理证实的134例壶腹区梗阻性病变的MRCP和ERCP影像资料,并将其分为结石炎症组、恶性肿瘤组和乳头旁憩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4例壶腹区梗阻性病变共发现165个病因,MRCP和ERCP两种检查方法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4%和95.2%。胆总管下端结石和炎症112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4%和98.2%;壶腹区恶性肿瘤共31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8.1%和80.6%;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和憩室内乳头22例,诊断准确率分别22.7%和100%。结论:MRCP是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壶腹区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ERCP可直视壶腹区情况并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或活检,两者结合互补,可提高壶腹区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小军 郗艳 姚伟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4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3年9月间经病理证实的2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患者,髂骨11例,股骨6例,肱骨3例,胫骨2例,肋骨2例,脊柱2例。结果软骨肉瘤合并纤维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目的: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9月~2013年9月间经病理证实的26例去分化软骨肉瘤患者,髂骨11例,股骨6例,肱骨3例,胫骨2例,肋骨2例,脊柱2例。结果软骨肉瘤合并纤维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骨肉瘤4例,骨膜骨肉瘤1例,以及梭形细胞肉瘤16例。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双相征”,即呈现两种不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X线显示比例为55.6%,C T为66.7%,除髓腔内具有环形、点状钙化的软骨类肿瘤病灶外,相邻局部骨质溶解破坏区伴骨旁无钙化的软组织肿块;MRI为57.1%,T2 WI表现为分界较清楚的分叶状高信号与不规则低信号软组织肿块,高信号区在增强后呈周围及间隔强化,相对低信号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在软骨类肿瘤表现的基础上,X线及CT上病灶内局部骨溶解区及无钙化软组织肿块,或MR T2序列上不规则低信号区及均匀强化特征,高度提示病灶内两种病理成分并存即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软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邱菊生 曾小伟 +1 位作者 吴渭贤 朱希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MRI快速成像序列在肺癌分期中的成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肺癌患者,分别行MRI快速序列成像及CT增强扫描。分析快速序列的伪影,与CT对比分析肿瘤与胸部邻近结构的关系、淋巴结肿大情况。结果:HASTE各项伪影评分均为0... 目的:探讨MRI快速成像序列在肺癌分期中的成像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肺癌患者,分别行MRI快速序列成像及CT增强扫描。分析快速序列的伪影,与CT对比分析肿瘤与胸部邻近结构的关系、淋巴结肿大情况。结果:HASTE各项伪影评分均为0,FLASH伪影也低于常规序列。FLASH和true FISP无呼吸伪影,但搏动伪影高于常规序列。与CT对比,在显示胸部邻近结构侵犯方面,HASTE效果可靠,FLASHt、rueFISP因不同程度受伪影影响而效果次之。HASTE和FLASH均可显示纵隔肿大淋巴结。结论:HASTE无伪影,可作为肺癌MRI分期的首选快速成像序列,FLASH则主要用于冠状位成像,trueFISP可以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成像 分期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在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毛明香 朱希松 张露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DCE MRP)在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门脉高压症组23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行DCE MRP检查。观察23例门静脉高压症在DCE MRP上的表现。结果:对照组15例均清楚显示门静脉。门脉高压症表现为门静脉...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DCE MRP)在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门脉高压症组23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行DCE MRP检查。观察23例门静脉高压症在DCE MRP上的表现。结果:对照组15例均清楚显示门静脉。门脉高压症表现为门静脉增粗(21例)、脾静脉迂曲扩张(23例);门静脉分支级数减少(18例);门静脉延迟显影(7例);显示侧枝循环静脉(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结论:DCE MRP是评价门静脉的一项快速无创的技术,可准确显示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门静脉高压症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小伟 朱希松 吴渭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其中6例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肾上腺间质肿瘤包括骨髓脂肪瘤5例,囊肿2例,脂肪瘤、神经纤维瘤伴嗜铬细胞瘤、淋巴瘤、间皮瘤恶... 目的:探讨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间质肿瘤的CT和其中6例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肾上腺间质肿瘤包括骨髓脂肪瘤5例,囊肿2例,脂肪瘤、神经纤维瘤伴嗜铬细胞瘤、淋巴瘤、间皮瘤恶变、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各1例。骨髓脂肪瘤表现为不均质肿块内有显著的脂肪组织密度或信号;囊肿和脂肪瘤分别为均质的水和脂肪密度或信号;神经纤维瘤伴嗜铬细胞瘤为较低密度无强化肿块,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淋巴瘤、间皮瘤恶变及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结论:骨髓脂肪瘤、囊肿、脂肪瘤表现有特征性,可明确诊断;其它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的肿瘤无特征性,诊断均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露钢 朱希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45-646,共2页
关键词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豪杰 朱希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58-562,共5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2例急诊CT平扫,24例均行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15例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结果 23例肠壁增厚,其中可逆性缺血20例,不可逆缺血3例。3例肠壁变薄者为不可逆缺血。21例肠壁密度减低,5例肠壁密度增高。增强扫描,可逆性缺血中有7例肠壁强化增加,不可逆性缺血中4例肠壁强化减弱或不强化,2例非阻塞性肠缺血表现为部分强化。6例肠壁积气和4例肠管扩张均见于不可逆性肠缺血;门静脉积气2例,7例出现肠梗阻;SMA/IMA主干和/或分支硬化性狭窄7例,其中4例出现肠系膜小血管广泛钙化;缆绳征21例;漩涡征3例。肠系膜静脉栓塞4例;5例为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23例患者找到结肠肠缺血之病因。结论 16层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及判断缺血病因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结肠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外伤性跟腱撕裂的MRI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跃武 朱希松 +1 位作者 毛明香 吴渭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 (MRI)对外伤性跟腱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MRI检查并由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跟腱撕裂患者 10例 ,回顾、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0例患者均诊断正确 (敏感性 10 0 % ,特异性 10 0 % )。其中完全性撕裂 8例 ,不完全性撕... 目的 :评价磁共振 (MRI)对外伤性跟腱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MRI检查并由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跟腱撕裂患者 10例 ,回顾、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0例患者均诊断正确 (敏感性 10 0 % ,特异性 10 0 % )。其中完全性撕裂 8例 ,不完全性撕裂 2例 ;撕裂发生在跟腱中上段 2例、跟腱中段 7例、跟腱下段 1例 ;MRI主要表现为肌腱增粗 10例 ,肌腱内信号增高 10例 ,宽径 /前后径比值缩小 8例 ,肌腱连续性中断 9例 ,断端分离、肌腱缩短 3例 ,跟腱周围软组织肿胀及积液 9例。结论 :MRI能够直接显示跟腱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 ,对跟腱撕裂的术前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朝根 邱菊生 +2 位作者 朱希松 杨小军 方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腮腺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腮腺病变的资料,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不同病理特征腮腺肿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良性肿瘤表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多形性腺瘤多呈进行性、延迟强化...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腮腺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腮腺病变的资料,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不同病理特征腮腺肿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良性肿瘤表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多形性腺瘤多呈进行性、延迟强化;腺淋巴瘤强化方式表现为"快进快出";基底细胞腺瘤肿瘤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显著,静脉期持续强化。恶性肿瘤多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并伴邻近组织浸润。结论:螺旋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MRI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小伟 徐绽蕾 +1 位作者 舒月红 杨小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920-1923,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TB)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TB的MRI表现,包括肿瘤的形态特征、平扫信号强度、动态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DWI信号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TB)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TB的MRI表现,包括肿瘤的形态特征、平扫信号强度、动态增强表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DWI信号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3例PTB均单发。病灶大小为6.2cm×4.2cm^1.2cm×1.1cm。4例分叶状呈多发结节融合样改变,9例边缘轻度分叶,8例在分叶间见条状分隔延伸至肿瘤内部。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9例呈混杂高信号,4例呈均匀高信号。DWI(b值=800s/mm2)8例呈较高信号,5例呈稍高信号;6例同时检测了ADC图,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11例较均匀明显强化,2例不均匀明显强化,见囊变未强化区。TIC 10例呈Ⅱ型,Ⅰ型2例,Ⅲ型1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9例,交界性4例,未见恶性PTB。结论 PTB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6排螺旋CT诊断自发性结肠破裂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豪杰 李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自发性结肠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自发性结肠破裂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3例急诊CT平扫,9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 12例自发...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自发性结肠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自发性结肠破裂的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3例急诊CT平扫,9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获得图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 12例自发性结肠破裂CT表现为腹腔游离气体10例、肠系膜小气泡征5例、肠外粪块8例、破裂口显示3例、毗邻破裂口肠壁增厚水肿3例、弥漫性腹膜炎4例、破裂口周围局限性渗出9例、腹腔或腹膜后区积液5例。结论 16排螺旋CT在诊断自发性结肠破裂上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破裂 自发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朝根 邱菊生 林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CT平扫和双期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1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共43个病灶,双侧多发2例...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腮腺Warthin瘤的临床及CT影像特点,对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CT平扫和双期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1例腮腺War-thin瘤患者,共43个病灶,双侧多发2例,单侧多发6例,83.7%(36/43)病灶或病灶主体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40个病灶呈圆形或类椭圆形;97.7%(42/43)病灶边缘清楚。CT平扫83.7%(36/43)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呈中度-明显强化,增强幅度(45.6±15.7)HU;静脉期强化减退,增强幅度(28.5±10.3)HU;74.4%(32/43)病灶可见包绕血管/或小血管进入病灶。结论腮腺Warthin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腺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病理性肾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小伟 朱希松 吴渭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分析病理性肾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评价CT和MRI对病理性肾损伤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病理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全部经CT检查(7/9增强),5例经MRI检查(4/5增强)。结果:病理性... 目的:分析病理性肾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评价CT和MRI对病理性肾损伤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病理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全部经CT检查(7/9增强),5例经MRI检查(4/5增强)。结果:病理性肾损伤的病因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肾癌2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多发肾囊肿、神经源性膀胱炎伴肾积水、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伴肾积水各1例。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经临床既往病史证实。CT和MRI检查均清楚显示原发病变及损伤表现。结论:CT和MRI检查对病理性肾损伤的价值显著,但对病因的定性诊断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病理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穿孔性食道异物的SCT诊断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江朝根 徐建光 《当代医学》 2008年第7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SCT在穿孔性食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初诊食道镜诊断穿孔性食道异物9例,均行SCT常规平扫,异物局部加薄层扫描,将SCT所见与内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例穿孔性食道异物均被SCT清晰显示,异物表现为边界清楚,... 目的探讨SCT在穿孔性食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初诊食道镜诊断穿孔性食道异物9例,均行SCT常规平扫,异物局部加薄层扫描,将SCT所见与内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例穿孔性食道异物均被SCT清晰显示,异物表现为边界清楚,条状的高密度影。其中6例异物两端穿透食道左、右侧壁;3例异物一端穿透食道左侧壁;5例已穿透食道侧壁的异物端与主动脉弓部距离在10~25mm;食道旁或纵隔感染9例。9例再次行内镜检查并在内镜下顺利取出异物。结论SOT检查对穿孔性食道异物有重要价值,并对异物临床处理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异物 穿孔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膀胱癌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渭贤 朱希松 孔宏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2例于手术后单纯行定期膀胱灌注(单纯灌注组);56例于手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介入灌注组)。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2例于手术后单纯行定期膀胱灌注(单纯灌注组);56例于手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介入灌注组)。对两组患者进行1~3年的跟踪比较。结果A组术后1年内复发的有5例,占9.62%;3年累计复发23例,占44.23%;转移21例,占40.38%;死亡18例,占34.62%。B组术后1年内复发2例,占3.57%;3年内累计复发11例,占19.64%;转移7例,占12.50%;死亡5例,占8.93%。介入灌注组患者3年内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均较单纯灌注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膀胱癌术后联合采用介入治疗和膀胱灌注对预防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延长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手术 介入治疗 膀胱灌注
下载PDF
经支气管动脉碘油乳剂化疗栓塞治疗肺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菊生 汝复明 顾伟中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碘油抗癌药乳剂化疗栓塞治疗肺癌与常规灌注化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差异。方法 30例肺癌,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42-78岁,平均61.4岁;ⅢA期11例,ⅢB期9例,Ⅳ期9例。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10例...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碘油抗癌药乳剂化疗栓塞治疗肺癌与常规灌注化疗的疗效、毒副反应差异。方法 30例肺癌,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42-78岁,平均61.4岁;ⅢA期11例,ⅢB期9例,Ⅳ期9例。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10例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抗癌药主要为顺铂、丝裂霉素、吡喃阿霉素、长春地辛。结果 10例患者碘油乳剂的注入量2 ml-10 ml,平均4.6 ml。碘油沉积9例中,7-10天复查,CT分级均无改变,28-35天复查,CT分级不变6例。术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咯血、咳嗽、胸痛好转情况两组元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发热比 率和血液毒性(Ⅲ度+Ⅳ度)比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60.0%和40.0%(P>0.05)。均未出现脊髓损伤、肋间动脉损伤、食管损伤、支气管粘膜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两种疗法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相当,但由于研究组碘油携带抗癌药滞留在病灶内,两次治疗间隔可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动脉碘油乳剂化疗 栓塞治疗 肺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