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干预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姜芬芬 占蓓蕾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骨科收治的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骨科收治的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χ^2=11.977,P〈0.05);体能状况、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状况、总体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25~7.354,P〈0.05);观察组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χ^2=4.070,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僵硬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关节僵硬 系统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2
作者 邹向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 :分析应用高粘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椎体高度恢复效果及其与骨水泥注入量、弥散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96例OVCF患者,其中男44例,女52例;... 目的 :分析应用高粘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椎体高度恢复效果及其与骨水泥注入量、弥散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采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96例OVCF患者,其中男44例,女52例;年龄56~79岁(67.36±5.36岁);117个病椎,其中胸椎41个,腰椎76个;单节段47例,双节段49例。按照其骨水泥注入量的不同分组,注入量≤4ml为A1组(n=41),注入量>4ml为A2组(n=55);按照其骨水泥弥散程度的不同分组,填充率≤15%为B1组(n=37),填充率>15%为B2组(n=59)。对比各组术前、术后7d骨折椎体的椎体前缘、中央高度情况,并采用直线回归分析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效果与骨水泥注入量、弥散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1组术后7d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而椎体中央高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2组术后7d骨折椎体前缘、中央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均高于A1组(P<0.05)。B1组术后7d骨折椎体前缘、中央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2组术后7d骨折椎体前缘、中央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均高于B1组(均P<0.05)。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效果与骨水泥注入量(r=0.63)、弥散程度(r=0.65)均密切相关(P<0.01)。术后3个月随访,A2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2%(1/55),稍低于A1组的4.88%(2/41),但无统计学差异(χ~2=0.47,P>0.05);B2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69%(1/59),稍低于B1组的5.41%(2/37),但无统计学差异(χ~2=0.58,P>0.05)。结论: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并适当提高其注入量与弥散程度行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改善OVCF患者的骨折椎体高度,明显增强其骨折椎体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相关性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国庆 胡涌亮 +3 位作者 管四炎 汪晓凡 余斌 潘志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滑动加压髋...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系统(DHS组)25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随访12个月后,患者内固定组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中,手术时间最短的是PFNA组,与DH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上较DHS组少,且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PFNA组要优于DHS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患者的年龄、骨折的类型、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及内固定强度、骨质疏松以及患者过早负重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方式较多,且疗效显著。但相对于DHS组,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不管选择哪种手术治疗方式,一定要注意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JOA评分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国庆 胡涌亮 +2 位作者 蒋曙 管四炎 占蓓蕾 《中国医药》 201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JOA评分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6年1月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多 节段颈椎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 目的 探讨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对多节段颈椎病患者JOA评分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6年1月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多 节段颈椎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 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和颈椎总活动度。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8±26)min比(165±31)min、(9.4±1.7)d比(13.7±1.5)d、(161±30)ml比(319±28)ml](均P〈0.05)。观察组JOA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4%(62/65)比83.1%(54/6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颈椎总活动度分别为(26.4±7.2)°和(30.6±5.3)°,均明显低于术前的 (35.0±3.2)°和(35.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的颈椎总活动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治 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能减少创伤,提高JOA评分,改善神经功能,促进颈椎总活动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减压融合 多节段颈椎病 JOA评分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其益 管四炎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及B组(42例),两组分别行传统入路或小切...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及B组(42例),两组分别行传统入路或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的差别。结果 B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P〈0.05);随访7~27月,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压缩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分别为91.93±3.65%、4.37±1.62°和6.87±0.63,B组分别为91.78±3.58%、4.40±1.65°和6.90±0.6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螺钉断裂及骨折复位丢失。结论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胸椎 腰椎 手术入路
下载PDF
接骨续断方分期加减治疗对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晓凡 熊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1期142-143,共2页
踝关节骨折(anklebone fracture)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约占全身骨折的6.78%[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等原因,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2]。其治疗依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 踝关节骨折(anklebone fracture)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约占全身骨折的6.78%[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交通方式的改变等原因,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2]。其治疗依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骨折类型,临床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3]。由于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折引起的组织创伤较大,因此手法复位外固定术后促进骨折愈合、软组织消肿及关节功能康复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4]。中医药治疗骨折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按照骨折的三期辨证治疗疗效显著。本文运用自拟接骨续断方分期加减应用于踝关节骨折外固定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手法复位 中医药治疗 外固定支架 促进骨折愈合 骨伤科疾病 锁定钢板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4
7
作者 管四炎 胡涌亮 +5 位作者 王国庆 汪晓凡 余斌 胡顺才 邱利峰 方益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S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坠落伤与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蒋曙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2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坠落伤与交通事故伤所致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9月期间367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Franke1分级、是否漏诊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 目的探讨坠落伤与交通事故伤所致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9月期间367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Franke1分级、是否漏诊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创伤性脊柱骨折的主要致伤因素为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伤,占脊柱骨折的85.5%(314/367),其中交通事故伤占49.6%(182/367),坠落伤(平度高度为4 m)占35.9%(132/367),常见部位为胸腰椎的损伤;其中交通伤所致的脊柱损伤力学机制比较复杂,损伤的椎体常为相邻椎体,常会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交通伤所致的脊柱损伤常发生于脊柱三柱理论的前柱与中柱;脊柱骨折的主要形式为椎体的爆裂骨折与压缩骨折为主;脊柱骨折的节段或部位多见于胸腰段;脊髓损伤多为Frankel A、B级,交通事故导致的脊柱骨折漏诊率比较低。坠落伤导致的脊柱骨折,损伤的椎体非相邻椎体,坠落伤易导致椎体的椎弓、椎板、小关节的损伤(后柱损伤),脊髓损伤较轻,坠落伤Frankel分级多为C级,容易发生漏诊。坠落伤治疗的临床效果稍优于交通事故伤(P<0.05)。结论交通事故伤与坠落伤所致的脊柱骨折机制比较复杂,应根据两者的特点综合考虑,应尽量多作脊柱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脊柱的两端,防止漏诊;治疗时应缓急轻重,全面考虑身体各项机能,脊柱骨折的治疗要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坠落伤 交通事故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