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评估先行差异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龚若瑶
江敏
余丽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6期703-705,共3页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渐进递增态势[1],使脑卒中幸存后偏瘫者数量亦相应增长,极有必要帮助该类病患尽早实现功能恢复与社会回归[2],这对科学有效的脑卒中偏瘫病例康复护理提出了探索与突破要求[3]。偏瘫患者恢复期所处的功能状态各不相同...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渐进递增态势[1],使脑卒中幸存后偏瘫者数量亦相应增长,极有必要帮助该类病患尽早实现功能恢复与社会回归[2],这对科学有效的脑卒中偏瘫病例康复护理提出了探索与突破要求[3]。偏瘫患者恢复期所处的功能状态各不相同,则其自理水平必然存在差异性,故本次研究采用评估先行差异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偏瘫恢复期
康复护理
偏瘫患者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异化
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余丽红
江敏
毛芝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情况、治疗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雪莲
毛芝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2505-2510,共6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其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其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预防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期评分、上肢Fugl-Meyer (FMA)评分、Wolf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骨密度(BMD)、骨标志物变化.结果 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评分分别为(2.97±0.90)分、(3.89±1.04)分、(4.68±1.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6±0.89)分、(3.13±0.97)分、(4.09±0.97)分(t=2.315、3.070、2.383,均P<0.05);FMA评分分别为(34.28±5.17)分、(49.12±6.24)分、(55.73±6.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07±5.05)分、(44.78±6.03)分、(50.10±6.71)分(t=3.346、2.873、3.401,均P<0.05);Wolf运动评分分别为(1.83±0.45)分、(2.91±0.64)分、(3.96±0.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9±0.49)分、(2.28±0.57)分、(3.42±0.83)分(t=2.936、4.223、2.519,均P<0.05);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9.12±5.73)分、(71.34±6.03)分、(78.98±6.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14±5.62)分、(65.23±6.19)分、(71.54±6.80)分(£=2.849、4.062、4.415,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腰椎、髋部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分别为(76.02±7.26) μg/L、(58.34±6.45) μg/L、(49.12±5.12) 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9.98±7.13) μg/L、(64.48±6.71) μg/L、(54.29±5.15) μg/L(t=2.236、3.790、4.090,均P<0.05);血清骨钙素分别为(3.41±:0.53) ng/L、(4.75±0.49) ng/L、(6.09±0.72) 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2±0.48) ng/L、(4.16±0.47) ng/L、(5.41±0.67)ng/L(t =3.133、4.992、3.972,均P<0.05);25-二羟维生素D3分别为(34.87±5.41) ng/L、(48.71±5.67) ng/L、(72.67±6.95)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22±5.30)ng/L、(42.35±5.12) ng/L、(64.62±6.14)ng/L(t =3.527、4.782、4.987,均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有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手部及上肢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及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骨质疏松
康复
药物疗法
联合
碳酸钙D3
骨化三醇
上肢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题名
评估先行差异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龚若瑶
江敏
余丽红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康复科
出处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6期703-705,共3页
文摘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渐进递增态势[1],使脑卒中幸存后偏瘫者数量亦相应增长,极有必要帮助该类病患尽早实现功能恢复与社会回归[2],这对科学有效的脑卒中偏瘫病例康复护理提出了探索与突破要求[3]。偏瘫患者恢复期所处的功能状态各不相同,则其自理水平必然存在差异性,故本次研究采用评估先行差异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施加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偏瘫恢复期
康复护理
偏瘫患者
自理能力
生活质量
异化
评估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2
作者
余丽红
江敏
毛芝芳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康复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93-96,共4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5ZHB018)
文摘
目的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情况、治疗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Keywords
Per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troke
Hand dys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雪莲
毛芝芳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康复科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0期2505-2510,共6页
基金
浙江省衢州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20172082)。
文摘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其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预防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期评分、上肢Fugl-Meyer (FMA)评分、Wolf运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骨密度(BMD)、骨标志物变化.结果 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Brunnstrom分期评分分别为(2.97±0.90)分、(3.89±1.04)分、(4.68±1.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6±0.89)分、(3.13±0.97)分、(4.09±0.97)分(t=2.315、3.070、2.383,均P<0.05);FMA评分分别为(34.28±5.17)分、(49.12±6.24)分、(55.73±6.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07±5.05)分、(44.78±6.03)分、(50.10±6.71)分(t=3.346、2.873、3.401,均P<0.05);Wolf运动评分分别为(1.83±0.45)分、(2.91±0.64)分、(3.96±0.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9±0.49)分、(2.28±0.57)分、(3.42±0.83)分(t=2.936、4.223、2.519,均P<0.05);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9.12±5.73)分、(71.34±6.03)分、(78.98±6.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14±5.62)分、(65.23±6.19)分、(71.54±6.80)分(£=2.849、4.062、4.415,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腰椎、髋部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观察组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分别为(76.02±7.26) μg/L、(58.34±6.45) μg/L、(49.12±5.12) 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9.98±7.13) μg/L、(64.48±6.71) μg/L、(54.29±5.15) μg/L(t=2.236、3.790、4.090,均P<0.05);血清骨钙素分别为(3.41±:0.53) ng/L、(4.75±0.49) ng/L、(6.09±0.72) 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2±0.48) ng/L、(4.16±0.47) ng/L、(5.41±0.67)ng/L(t =3.133、4.992、3.972,均P<0.05);25-二羟维生素D3分别为(34.87±5.41) ng/L、(48.71±5.67) ng/L、(72.67±6.95)ng/L,均高于对照组的(30.22±5.30)ng/L、(42.35±5.12) ng/L、(64.62±6.14)ng/L(t =3.527、4.782、4.987,均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性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有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手部及上肢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及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骨质疏松
康复
药物疗法
联合
碳酸钙D3
骨化三醇
上肢
功能恢复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Osteoporosis
Rehabilitation
Drug therapy,combination
Caleium carbonate D3
Caleitriol
Upper extremity
Recovery of func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评估先行差异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龚若瑶
江敏
余丽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余丽红
江敏
毛芝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王雪莲
毛芝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