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回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新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几年前的一幕教学情景一直铭刻在笔者的脑海里:一天,我一走进教室,便说;“I am very tired today.”随后,我停止讲话,以等待的眼光看着学生,期待他们有所反应,可学生仍静静地坐着,以同样的目光等着老师讲课。停顿了一会儿后... 几年前的一幕教学情景一直铭刻在笔者的脑海里:一天,我一走进教室,便说;“I am very tired today.”随后,我停止讲话,以等待的眼光看着学生,期待他们有所反应,可学生仍静静地坐着,以同样的目光等着老师讲课。停顿了一会儿后我继续说:“It’s so difficult for me to give you a lesson today.”随后,我又停止讲话,学生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 培养策略 回应能力 LESSON 教学情景 very GIVE
下载PDF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先骏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第8期93-93,95,共2页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反映一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本文从体育兴趣、动机、态度三方面心理学因素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更好地组织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活动 心理因素
下载PDF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点”培养的尝试
3
作者 钱联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年第7期27-28,共2页
面对基础不等、性格各异、智力和能力相差悬殊的初一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创设兴趣情境,构筑“精彩乐章”,从而起到“画龙点睛”、“妙笔生花”的作用,收到了引人入胜和耐人回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兴趣点 中学生 培养 初中 初一学生 画龙点睛 教学效果 创设
下载PDF
创造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4
作者 孙素红 《科教文汇》 2008年第16期100-100,共1页
本文就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实现创造教学,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的"创商"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创造教育
下载PDF
对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勤苗 李新华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05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中学 英语教学 英语教师 个性化教学 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凸显人物主线,提高英语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对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单元复习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新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
一、“李雷和韩梅梅”情结的启示 李雷(Li Lei)和韩梅梅(Han Meimei)是1990~200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两个虚拟主角。这套教材于1990年在北京开始试点,1993年始成为全国(除上海外)英语初中教材,2004年退出了教学的舞台。... 一、“李雷和韩梅梅”情结的启示 李雷(Li Lei)和韩梅梅(Han Meimei)是1990~200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两个虚拟主角。这套教材于1990年在北京开始试点,1993年始成为全国(除上海外)英语初中教材,2004年退出了教学的舞台。而在2005年,网络却出现了集体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相关内容。2008年,《南方周末》把集体回忆李雷和韩梅梅的现象上升到社会学高度,认为这一现象属于集体记忆,使得话题迅速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材 初中教材 复习教学 复习模式 有效性 for 物主 IT
下载PDF
运用教师个人关联策略,构建有效师生互动场——由一次课堂导入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县初中优质课的听评课活动,教学内容为《新目标》七下“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期间,一位青年教师借班授课的新课导人令笔者颇有感触。以下是这一导入片段的教学实录:
关键词 课堂导入 青年教师 师生互动 关联 个人 《新目标》 评课活动 WHAT
下载PDF
巧用成语学好历史 被引量:1
8
作者 史基宏 《基础教育》 2007年第3期52-52,共1页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汉语言的精华,更是文化的瑰宝。许多浅显通俗的常识、深奥玄妙的哲理,或是精彩不衰的典故,都蕴含在短短的成语之中。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选用各种与初中中古史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成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历史 语学 巧用 中华文化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成语 汉语言
下载PDF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敏杰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第34期83-84,共2页
通过对教师基本状况、工作环境、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结合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专业发展受困等问题,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素质要落实有关政策倾斜... 通过对教师基本状况、工作环境、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结合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专业发展受困等问题,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素质要落实有关政策倾斜、构建和完善培训体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专业发展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途径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先骏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第9期51-52,共2页
通过对学校体育管理现状研究,提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途径与对策,即"121"学校体育管理模式,规范学校管理,拓展体育课功能。
关键词 体育课 一体化 管理
下载PDF
规范实验室管理 充分发挥使用效益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瑞银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使用效益 实验教学 实验室工作 提高认识 设备配备 中心内容 规范管理
下载PDF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实践
12
作者 杨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2010年第4期146-146,共1页
笔者就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与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谈以下几点想法。
关键词 教学资源 利用 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 社会课教学 课堂实效 课堂教学 教师
下载PDF
历史与社会活力课堂建设的理想情景
13
作者 史基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3年第2期40-41,共2页
活力,就是旺盛的生命力,饱含激情,富有生气。叶澜教授曾以追问的形式,描述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 活力,就是旺盛的生命力,饱含激情,富有生气。叶澜教授曾以追问的形式,描述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炊愉、发现的惊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活力 课堂 理想 社会 历史 学生 精神 感受
下载PDF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几点尝试
14
作者 俞月丽 《新课程(教研版)》 2014年第4期114-115,共2页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初中 历史 学习兴趣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定位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基宏 《中国家庭教育》 2004年第4期49-50,共2页
生存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看当前教育,圈内圈外,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优质高效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人们对教育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为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之一的塔顶级人物。这... 生存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看当前教育,圈内圈外,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优质高效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人们对教育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为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之一的塔顶级人物。这种普遍存在着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角色 学校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望子成龙 教育观念 教育工作 子女 普遍 人心 程度
原文传递
家庭礼仪教育的思考
16
作者 史基宏 《中国家庭教育》 2005年第2期4-6,共3页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这样的“开头印象”、“幼年习惯”,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就是首先要接受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本文仅就自己对家庭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作一粗浅的小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教育 家庭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学习化社会 个性形成 良好习惯 终身教育 教育问题 柏拉图 幼年 印象 接受 开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