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目前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化是影响老年FD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对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认识不足,再加上很多患...背景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目前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化是影响老年FD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对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认识不足,再加上很多患者症状可能较轻,自身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尤为必要.目的旨在探讨金华市某三级医院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06/2019-08在我院就诊的134例老年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存质量量表、精神心理状况量表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卷进行测评,并分析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FD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总分为57.62分±8.16分,其中日常活动得分为75.48分±7.23分,受损最轻;健康感觉得分为45.61分±9.57分,受损最严重;其次疾病控制得分为47.38分±10.36分.不同性别、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DS)评分、自我效能、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酒史、病程、居住情况、症状严重程度、自我调节情绪及是否规律运动等FDDQ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BMI患者FDDQ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FD患者的性别、自我效能、BMI、饮酒史、病程、居住情况及规律运动等与FDDQL呈正相关(r=0.147-0.215,P<0.05);老年FD患者的SAS、SDS评分,症状严重程度及自我调节等与FDDQL呈负相关[r=-0.765-(-0.284),P<0.0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病程、自我效能和抑郁是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较多,而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病程、自我效能和抑郁是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上述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金华市第二医院发生EM感染的56例患者的EM分离株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16—2020年E...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金华市第二医院发生EM感染的56例患者的EM分离株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16—2020年EM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0.3%~1.5%,P<0.05),主要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EM感染对象主要为年龄≥60岁、有侵入性诊疗史、有近期手术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种类≥2类、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2周、住院时间≥4周、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EM主要来自痰液标本(73.2%),在院内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60.7%)。药敏试验表明,EM对单环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以及氯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效果较差,其耐药率均>90.0%。结论EM临床分离率5年间呈上升趋势,感染对象主要为高龄、有侵入性诊疗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史、住院时间长、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呈多重耐药现象。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目前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化是影响老年FD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对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认识不足,再加上很多患者症状可能较轻,自身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尤为必要.目的旨在探讨金华市某三级医院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06/2019-08在我院就诊的134例老年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存质量量表、精神心理状况量表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卷进行测评,并分析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FD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总分为57.62分±8.16分,其中日常活动得分为75.48分±7.23分,受损最轻;健康感觉得分为45.61分±9.57分,受损最严重;其次疾病控制得分为47.38分±10.36分.不同性别、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DS)评分、自我效能、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酒史、病程、居住情况、症状严重程度、自我调节情绪及是否规律运动等FDDQL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BMI患者FDDQ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FD患者的性别、自我效能、BMI、饮酒史、病程、居住情况及规律运动等与FDDQL呈正相关(r=0.147-0.215,P<0.05);老年FD患者的SAS、SDS评分,症状严重程度及自我调节等与FDDQL呈负相关[r=-0.765-(-0.284),P<0.0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病程、自我效能和抑郁是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FD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较多,而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病程、自我效能和抑郁是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上述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金华市第二医院发生EM感染的56例患者的EM分离株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16—2020年EM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0.3%~1.5%,P<0.05),主要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EM感染对象主要为年龄≥60岁、有侵入性诊疗史、有近期手术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种类≥2类、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2周、住院时间≥4周、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EM主要来自痰液标本(73.2%),在院内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60.7%)。药敏试验表明,EM对单环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以及氯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效果较差,其耐药率均>90.0%。结论EM临床分离率5年间呈上升趋势,感染对象主要为高龄、有侵入性诊疗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史、住院时间长、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呈多重耐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