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白细胞素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来俊 孙爱华 张传领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9-274,共6页
目的分离及鉴定临床标本中携带杀白细胞素基因(pvl)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vl^+-MRSA)并了解pvl^+-MRSA感染和分子特征。方法采用药敏试验检测259株MRSA耐药性。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和PCR扩增mecA基因确定上述MRSA菌株中pul^... 目的分离及鉴定临床标本中携带杀白细胞素基因(pvl)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vl^+-MRSA)并了解pvl^+-MRSA感染和分子特征。方法采用药敏试验检测259株MRSA耐药性。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和PCR扩增mecA基因确定上述MRSA菌株中pul^+MRSA。分别采用多重PCR和多位点序列分析法(MLST)对pvl^+-MRSA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SCCmec)和序列型(ST)分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聚类分析了解pul^+-MRSA遗传和流行特征。分析pul^+-MRSA不同感染类型及其所致疾病种类差异。结果259株MRSA中鉴定出51株pul^+-MRSA(19.7%,51/259),其中29株来自社区感染患者、22株来源于医院感染患者。ST59-SCCmecⅢ是本地区pul^+-MRSA主要型别(35.3%,18/51),其次为ST59-SCCmecⅣ(25.5%,13/51),但PFGE检测结果显示本地区分离的倒pul^+-MRSA无优势克隆系。儿童和中青年患者(≤44岁)标本中pvl^+-MRSA分离率(66.7%,34/51)明显高于≥45岁患者(P〈0.05)。pvl^+-MRSA所致主要病种为皮肤和软组织感染(47.1%,24/51)(P〈0.05),其次为肺炎(17.6%,9/51)。pvl^+-MRSA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利福平耐药性较低(7.8%-21.6%),未发现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本地区人群中pul^+-MRSA感染率较高,ST59-SCCmecⅢ和ST59-SCCmeⅣV型为其主要流行型别。儿童和中青年对pvl^+-MRSA易感,所致疾病以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肺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杀白细胞素 分子分型 疾病类型
原文传递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检测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来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目前认为,ARDS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在肺部的突出表现,主要临床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目前认为,ARDS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在肺部的突出表现,主要临床特征为顽固性低氧血症、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非心源性肺水肿[1].乳酸本身是细胞发生无氧代谢时的临时产物,被推荐作为判断危重症患者无氧代谢和组织灌注情况的敏感指标,能较为有效地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2].既往研究也证实,对于ARDS患者,肺脏成为乳酸产生的主要场所[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ARDS患者入院后早期血乳酸水平,并结合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临床意义 早期检测 血乳酸 清除率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INFLAMMATORY
原文传递
ICU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施建中 郭远瑜 +2 位作者 翁金龙 姜雅珍 毛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866-3868,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ICU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类标本并对其中的非发酵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各类标本中...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ICU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各类标本并对其中的非发酵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非发酵菌253株,其中,痰液和引流液中的非发酵菌构成比最高,分别占47.4%和12.3%;在分离出的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构成比最高,分别占38.7%、28.1%和22.9%;分离出的主要非发酵菌对于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25.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米诺环素较敏感,耐药率<43.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较敏感,耐药率<28.0%。结论 ICU住院患者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具有一定的特征,临床医师应准确识别,及时监控其变化趋势,选取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非发酵菌 菌种分布 耐药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