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耳蜗非实时研究平台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庆林 牟宏宇 +4 位作者 平利川 陈洪斌 郑能恒 李霞 冯海泓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人工耳蜗帮助超过40万人恢复了部分听力,但其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电听觉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揭示。针对诺尔康人工耳蜗系统开发了非实时研究平台。为了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对成年植入者开展了电听觉基础心理物理实验(位置音高和包络音... 人工耳蜗帮助超过40万人恢复了部分听力,但其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电听觉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揭示。针对诺尔康人工耳蜗系统开发了非实时研究平台。为了验证平台的有效性,对成年植入者开展了电听觉基础心理物理实验(位置音高和包络音高)和噪声中的言语接受阈测量实验。心理物理结果显示,被试者可以按照电极位置从蜗尖到蜗底或按照幅度调制频率从50~200 Hz,产生音高上升的感觉。言语测试显示,基于该平台实现的策略,能提供与临床处理器相当水平的噪声中言语接受阈。该平台可以帮助研究者快速开展电听觉心理物理和信号处理策略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电听觉 音高 言语接受阈
下载PDF
两种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影响的短期观察
2
作者 陈抗松 虞幼军 +6 位作者 周道民 赖彦冰 张国义 刘致滨 何锦潮 陈慧琴 孙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的影响,以指导人工耳蜗植入者放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方法将三个人工耳蜗植入体按经典的开放乳突-面隐窝经圆窗入路植入尸头建立人工耳蜗植入模型(简称:模型A、B、C),并模拟鼻咽癌放射野...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的影响,以指导人工耳蜗植入者放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方法将三个人工耳蜗植入体按经典的开放乳突-面隐窝经圆窗入路植入尸头建立人工耳蜗植入模型(简称:模型A、B、C),并模拟鼻咽癌放射野实施两种不同的放疗方案,模型A:模拟鼻咽癌延长性调强放射,以植入的人工耳蜗的位置为中心靶区,放疗总剂量80 Gy,每次2 Gy,分40次完成,每周5次;模型B:模拟鼻咽癌常规调强放射,以鼻咽部为中心靶区,放射总剂量70 Gy,每次约2 Gy,分33次完成,每周5次;模型C:不做任何放疗处理;完成放疗后分别检测三个模型的人工耳蜗电子元件的电极阻抗及输出电流辐度。结果两种模拟正常剂量的鼻咽癌放疗方案照射人工耳蜗后,模型A、B植入体都能在正常条件下启动,电极阻抗正常;实验前模型A、B、C的输出电流幅度的平均偏差百分比分别为0.61%、0.50%、0.58%;实验后分别为0.52%、0.46%、0.54%;均在正常范围内(±10%)。结论两种不同模式鼻咽部放疗方案短期内对人工耳蜗设备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人工耳蜗
下载PDF
人工耳蜗的环境声识别研究
3
作者 张晓薇 孟庆林 +2 位作者 唐国芳 郑能恒 李霞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1-896,共6页
对14位正常听力者开展了环境声的人工耳蜗仿真声识别实验,比较了两类声码器仿真(正弦载波和噪声载波)条件下的环境声识别效果差异,然后对9位讲普通话的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开展了环境声识别实验。实验材料是从互联网上搜集,并经过12位正... 对14位正常听力者开展了环境声的人工耳蜗仿真声识别实验,比较了两类声码器仿真(正弦载波和噪声载波)条件下的环境声识别效果差异,然后对9位讲普通话的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开展了环境声识别实验。实验材料是从互联网上搜集,并经过12位正常听力者主观测试验证后,筛选出的67种环境声。结果显示,载波类型没有对67种环境声的平均识别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声学特征的差异会导致单个环境声的识别效果对载波类型有依赖。另外,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环境声识别效果较差,有待通过信号处理策略、神经接口和康复手段的改进而得到提高。本研究中开发的环境声材料可以用于评估人工耳蜗环境声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声 人工耳蜗 识别实验 声码器 声学特征 植入者 语音识别 力者 随机顺序 声音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