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的优选方法与实证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韩璐 徐保根 朱锦尉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1期20-26,共7页
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在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优选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基础上,对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为慈溪乃至全省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慈溪市耕地质量... 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在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优选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基础上,对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为慈溪乃至全省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慈溪市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保护区域以3等为主,但总体等级偏低。该区域耕地无限制性障碍因素,属于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划定首选对象;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提升区域以2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市滩涂地和观海卫镇滩涂地。该区域耕地受分布零散、田块不规则、耕地综合质量降低等影响,存在一定提升障碍;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优化区域以2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半山区、山区乡镇。该区域耕地受地形和区位的影响,耕地综合质量较低,改造难度较大。建议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保护区域应发展以规模化经营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提升区域应发展以提升耕地质量为主的农业综合整治开发示范区,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重点优化区域应发展以生态退耕为主的农业生态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质量 区域优选 农用地分等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县级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研究——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祝锦霞 徐保根 鲍海君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1期31-35,48,共6页
为快速准确评定耕地质量等级,了解浙江省耕地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基于快速信息识别技术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在《农用地分等规程》指导下,借助GIS技术实现评价因素的定量化;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设置评价因素权重;利... 为快速准确评定耕地质量等级,了解浙江省耕地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基于快速信息识别技术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在《农用地分等规程》指导下,借助GIS技术实现评价因素的定量化;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设置评价因素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构建无损、快速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模型;通过具体应用,检验了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浙江省松阳县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表明,基于快速信息识别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与传统的农用地分等的吻合度在68.4%左右,评价结果科学可信。说明提出的基于快速信息识别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客观、有效,为今后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等级评定 方法研究 快速信息识别技术 定量化指标 农用地分等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宜耕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岱山县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保根 陈佳骊 赵建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年第11期42-45,69,共5页
针对宜耕后备资源概念与特点开展其适宜程度与限制因子评价,可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宜耕后备资源评价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单元划分与实际状态值获取方法。研究表明:评价... 针对宜耕后备资源概念与特点开展其适宜程度与限制因子评价,可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宜耕后备资源评价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单元划分与实际状态值获取方法。研究表明:评价指标建立应充分考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现状地类改变对生态环境影响、水源条件、土层厚度等因素;应用可拓评价方法开展宜耕后备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较强。以浙江省岛屿型区域的岱山县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评价结果符合岱山县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宜耕后备资源 可拓评价 岱山 浙江
下载PDF
基于指数模型的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璐 《上海国土资源》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对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基础上,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了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指数模型,对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的总效益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 在对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基础上,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立了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指数模型,对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的总效益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高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速度;而生态效益较低,湿地生态环境存在一定风险,在平衡生态、经济和社会多种效益的同时,须重点提升湿地的生态效益。建议从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动态监测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立法保障等方面来保障湿地生态安全。研究成果可为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湿地 生态安全评价 熵值法指数模型
下载PDF
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政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建强 朱秀鑫 赵哲远 《上海国土资源》 2020年第4期56-59,共4页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当前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存在诸如选址落地难、用地性质界定难、制定用地标准难、后续用途监管难等问题。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国家及省级层面加强设施农业用...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当前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存在诸如选址落地难、用地性质界定难、制定用地标准难、后续用途监管难等问题。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管理部门迫切需要国家及省级层面加强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出台设施农业用地可以申请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监管确保农地农用等政策,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设施农业用地 农地农用 备案制 耕地保护
下载PDF
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建强 朱秀鑫 赵哲远 《上海国土资源》 2019年第3期36-39,共4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数是136.2万公顷,目前还有建设任务29.04万公顷。经过调查测算,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潜力约28.32万公顷,小于尚需完成的建设任务,需客观分析农业产业结...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数是136.2万公顷,目前还有建设任务29.04万公顷。经过调查测算,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潜力约28.32万公顷,小于尚需完成的建设任务,需客观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基层政府积极性较低、土地权属调整阻力较大、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机制不健全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国家适度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支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用于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各级政府要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维护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藏粮于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潜力 对策研究
下载PDF
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方法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建强 汪林旺 +1 位作者 朱秀鑫 李海生 《上海国土资源》 2019年第1期55-58,共4页
按照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方法研究。根据其地形地貌、土地类型等自然地理特征,针对性地确定调查重点区域,按照实际调查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土地整治潜力的类型、整治的难易程度和实施的可... 按照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方法研究。根据其地形地貌、土地类型等自然地理特征,针对性地确定调查重点区域,按照实际调查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土地整治潜力的类型、整治的难易程度和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评价成果应用于生态修复、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调查 潜力评价 生态功能区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理想值确定方法研究——以浙江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实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正强 徐保根 耿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第10期52-55,共4页
通过浙江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案例,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的技术。采用相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权重平均法,对于与开发区区情关系密切的指标理想值采取上级部门... 通过浙江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案例,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的技术。采用相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权重平均法,对于与开发区区情关系密切的指标理想值采取上级部门统一确定行业标准,由各开发区提供行业类型及其占地比例、地质与环境条件等三方面的资料,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各开发区的指标理想值。对于与开发区区情关系不大的评价指标理想值,则采取由上级部门(省或国家)根据有关要求直接统一确定。该方法既充分考虑开发区行业规划实际,也可使不同开发区之间土地集约度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指标理想值 案例研究
下载PDF
浙江省耕地质量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武艳 朱从谋 +1 位作者 王华 徐保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39-245,F0003,共8页
掌握耕地质量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特征,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与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对策的基础。该文运用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分别进行省、市和县级尺度下空间自相关核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耕... 掌握耕地质量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特征,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与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对策的基础。该文运用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分别进行省、市和县级尺度下空间自相关核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耕地质量3类指数在不同尺度下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具体表现省、市和县耕地质量指数的Moran’s I值依次降低,耕地自然等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受尺度影响最大,利用等次之,经济等最小,县级尺度的耕地质量3类指数Moran’s I值波动大于市级和省级水平;2)浙江省耕地质量3类指数Moran’s I值均表现为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耕地质量的自然等指数Moran’s I值的变化幅度最大,利用等次之,经济等最小。研究结果显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对空间尺度敏感,可为耕地分区利用管理以及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关 尺度 集聚 耕地质量 浙江省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节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保根 胡倩 +1 位作者 祝锦霞 邱乐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87,共7页
研究目的: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例,开展开发区企业节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节地制度压力、收益预期对企业节地行为的影响作用大,具体包括节地显性收益,节地制度执行力度... 研究目的: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例,开展开发区企业节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节地制度压力、收益预期对企业节地行为的影响作用大,具体包括节地显性收益,节地制度执行力度,土地退出机制完善度、土地问题认知等;(2)政企互动行为对节地制度压力与土地集约利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正调节作用,而对节地收益预期与土地集约利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无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论:(1)促进企业节地应以加强节地制度压力为主、提升企业的节地收益预期为辅,进一步完善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加强节地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企业的节地显性收益,开展集约用地理念宣传,深化企业对土地问题的认知;(2)促进企业节地行为,应充分运用政企互动的调节作用,在既有节地制度体系下,加强政企良性沟通,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企业 节地行为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集中与农地流转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保根 韩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3,共6页
研究目的: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典型地区的农户作为案例,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与农地流转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居民点集中意愿由低到... 研究目的: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典型地区的农户作为案例,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集中与农地流转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居民点集中意愿由低到高顺序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农村居民点集中意愿受农地规模经营显著影响,而自种+转包/租赁方式影响都不显著;(3)年龄、家庭收入、补偿方案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集中影响显著,而承包地经营方式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三个典型地区的农村居民点集中与农地流转中的规模经营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受到年龄、家庭收入、补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集中 农地流转 LOGISTIC模型 农户意愿调查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集聚与农地流转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保根 韩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7,共7页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集聚与农地流转协同关系、演化规律和内在机理进行探讨,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定量化依据。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非线性微分动态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和弛豫系数法。研究结果:(1)农村居民...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集聚与农地流转协同关系、演化规律和内在机理进行探讨,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定量化依据。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非线性微分动态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和弛豫系数法。研究结果:(1)农村居民点集聚与农地流转协同关系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作用。农村居民点集聚类型与农民人均收入、农地流转比例等密切相关,其中集聚类型和农民人均收入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大。(2)在农村居民点集聚与农地流转协同关系系统中,集聚类型和农民人均收入是对系统发展起到支配作用的序参量,对引导系统向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0元,农地流转比例达到95%时,农村居民点集聚类型宜为城镇;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5000元,农地流转比例达到85%时,农村居民点集聚类型宜为集镇;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0元,农地流转比例达到60%时,农村居民点集聚类型宜为中心村。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集聚与农地流转协同关系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经验证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村居民点集聚 农地流转 协同论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下载PDF
北京市土地利用网络群体智能涌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璐 郑新奇 谢俊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8,共9页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中不同群体认知关键词及其逻辑结构关系,并挖掘网络涌现出的土地利用群体智能。研究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链接结构分析方法中HITS算法。研究结果:关于北京市的研究表明,(1)专家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土地退化,...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中不同群体认知关键词及其逻辑结构关系,并挖掘网络涌现出的土地利用群体智能。研究方法:利益相关者理论,链接结构分析方法中HITS算法。研究结果:关于北京市的研究表明,(1)专家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土地退化,中心关键词是遥感监测;(2)政府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土地利用管理,中心关键词是土地用途管制;(3)公众群体的权威关键词是集约高效用地,中心关键词是城市空间规划。研究结论:一方面各个群体通过发表各自关于土地利用问题的见解和观点产生相互影响,从而涌现出群体智能;另一方面各个群体对土地利用问题的认知存在着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推动了不同群体更深层次的互动,这也是产生网络群体智能涌现的驱动力。建议政府更加重视公众参与,并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引导公众舆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群体智能 HITS算法 互联网
下载PDF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锦尉 张涛 徐保根 《特区经济》 2014年第12期24-26,共3页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对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完善耕地质量评定技术体系,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认为,新增耕地质量建设可分为"平台"质量和"利用"质量两个阶段,国土部门的耕地...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对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完善耕地质量评定技术体系,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认为,新增耕地质量建设可分为"平台"质量和"利用"质量两个阶段,国土部门的耕地分等定级主要是对耕地"平台"质量的评定,应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特点出发,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将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质量评定 指标体系 客观产量
下载PDF
浙江省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
15
作者 徐保根 赵建强 薛继斌 《浙江国土资源》 2014年第10期37-40,共4页
一、浙江省耕地质量及农用地评价的历史 (一)上世纪的耕地与农用地评价 浙江省有历史记载的土地开发利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大规模开展土地评价工作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 1.开展土地评价的基础工作—土地资源调查自中华... 一、浙江省耕地质量及农用地评价的历史 (一)上世纪的耕地与农用地评价 浙江省有历史记载的土地开发利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大规模开展土地评价工作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 1.开展土地评价的基础工作—土地资源调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调查工作。1979-1986年根据国家的统一布置,在富阳县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进行了土地普查和土地概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现状 评价工作 浙江省 耕地 质量 土地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基层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政务公开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秀鑫 赵建强 陈葭晔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4期32-35,共4页
群众对基层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政务公开有迫切需求,基于杭州市拱墅区、宁波市江北区等7个县(市、区)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征地补偿、拆迁安置领域的政务公开事项、公开内容、公开类型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统一... 群众对基层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政务公开有迫切需求,基于杭州市拱墅区、宁波市江北区等7个县(市、区)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征地补偿、拆迁安置领域的政务公开事项、公开内容、公开类型等进行了全面梳理,统一技术要求。试点成效十分显著,政务公开事项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政务公开内容更加规范,政务公开渠道更加便捷。建议将试点成果上升为国家技术标准,以标准促规范,引导基层建立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满足群众的真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补偿 拆迁安置 政务公开 群众需求 标准化
下载PDF
土地规划编制中的建设用地项目优选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正强 徐保根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研究目的是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研究引领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优选方法,为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开展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项目优选... 本文研究目的是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研究引领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优选方法,为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开展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建设用地项目优选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并以浙江省某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例,对建设用地项目优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建设用地项目优选应遵循有利于耕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项目优选指标的可获取性、综合性等原则,可考虑项目用地类型与面积、建设用地项目性质类型、建设项目用地集约化程度、建设用地项目的前期准备程度等因素作为优选指标,通过权重平均法计算项目优选综合指标值。实证研究表明,优选结果符合实际,技术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建设用地项目 优选方法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不同尺度城镇化水平特征差异性研究
18
作者 王华 李武艳 朱从谋 《特区经济》 2017年第11期68-72,共5页
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和6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间不同行政尺度下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市级和县级城镇化在时序上均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整体上市级城镇化... 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和6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间不同行政尺度下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市级和县级城镇化在时序上均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整体上市级城镇化高于县级;第二,市级和县级城镇化区域差异性均呈现每年减小趋势,市级区域差异性减少的幅度和速率比县级更快,2007年以前市级城镇化空间差异大于县级,从2007年开始县级城镇化空间差异大于市级;第三,从微观指标上看,市级和县级城镇化的主导指标相同,均为人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和人均GDP;从宏观城镇化子系统来看,市级的经济城镇化影响力最大,县级的人口城镇化影响力最大;第四,市级空间城镇化对城镇化主导子系统有较强的交互作用;而县级是经济城镇化。基于研究成果,地市级城镇化发展应关注经济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空间条件;县区级城镇化发展应关注非农业人口比重以及人口就业类型,提升二三产业就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差异 地理探测器 浙江省
下载PDF
数字化监管系统推进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19
作者 赵建强 林飞宏 +5 位作者 郑理明 袁雪 祝超宇 童晨 朱秀鑫 赵哲远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传统的耕地用途监管办法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不及时,浙江省在构建了“田长制”责任体系后面临如何运用新技术推进基层田长赴实地巡查耕地的问题。本研究应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方法开发出“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数字化监管... 传统的耕地用途监管办法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不及时,浙江省在构建了“田长制”责任体系后面临如何运用新技术推进基层田长赴实地巡查耕地的问题。本研究应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方法开发出“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数字化监管系统,安装到村级田长、耕地保护巡查员手机端。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监管系统可引导村级田长和耕地保护巡查员按照预警指令快速前往责任范围内巡查耕地,以便早制止、早处置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数字化监管系统与“田长制”实施相结合后,对提高浙江省耕地保护实效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监管系统 田长制 耕地保护 浙江省
下载PDF
耕地质量占补平衡的绩效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武艳 王华 +1 位作者 徐保根 明乐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8-82,95,共5页
研究目的:评价耕地质量占补平衡实施效果,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2011—2013年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基本持平,建设占用水田面积小于补充水田面积;不同类型区的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 研究目的:评价耕地质量占补平衡实施效果,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2011—2013年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基本持平,建设占用水田面积小于补充水田面积;不同类型区的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质量、占水田补水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和地均GDP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年度GDP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论:研究区域基本实现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严格执行以补定占,科学选址,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质量在可实现范畴;可通过补改结合、异地占补等多样途径落实占水田补水田要求;盘活存量,控制和优化增量,继续提升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减压占补平衡同时,改善耕地质量占补平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耕地保护 耕地质量 占补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