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蒋国法 付宝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5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曲肽)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药物之一,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超声胃镜诊断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韦炜 施莉 +4 位作者 施晓英 陈丹 向华 吴珍萍 郭存果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3期88-90,F0003,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诊断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常规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患者98例,予EUS检查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息肉65例;间质瘤10例;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7例;异位胰腺4例...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诊断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常规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患者98例,予EUS检查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诊断息肉65例;间质瘤10例;平滑肌瘤5例;脂肪瘤7例;异位胰腺4例;囊肿2例;静脉瘤3例;胃外压性隆起2例。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3.68%。结论 EUS能准确判断上消化道表面光滑型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并能较好地提示病变性质,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诊断 隆起性病变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167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韦炜 施莉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9期12-12,共1页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住的上消化道出血167例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消化道出血167例中,男112例,女55例;年龄16-87岁,平均(47.6±2.3)岁。有...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住的上消化道出血167例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消化道出血167例中,男112例,女55例;年龄16-87岁,平均(47.6±2.3)岁。有明显诱因106例(63.5%),其中进食刺激性食物52例(49.1%,52/106),饮酒36例(34.0%,34/106),服用非甾体类药物16例(15.1%,16/106),激烈呕吐2例(1.9%,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药物 刺激性食物 临床资料 病例资料 病死率
下载PDF
MicroRNA-27a靶向PHLPP2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范波 施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MicroRNA-27a靶向PHLPP2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提取所有患者的胃癌组织和胃癌旁组织,研究MicroRNA-27a靶向PHLPP2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结果在SGC-7901... 目的研究MicroRNA-27a靶向PHLPP2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提取所有患者的胃癌组织和胃癌旁组织,研究MicroRNA-27a靶向PHLPP2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结果在SGC-7901细胞中,miR-27a antagomir与vector-3'UTR-wt共转染后可能会引起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的上升,但是在miR-27a antagomir与vector-3'UTR-wt共转染之后,荧光素酶的活性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在AGS细胞中,miR-27a antagomir与vector-3'UTR-wt共转染可能会引起报告载体荧光素酶活性的下降,但是在miR-27a antagomir与vector-3'UTR-wt共转染的报告载体中,荧光素酶的活性并没有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转染miRa antagomir后,SGC-7901细胞中PHLPP2中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转染MicroRNA-27a agomir后,AGS细胞中的PHLPP2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miR-327a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MicroRNA-27a能够在胃癌细胞中对PHLPP2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并且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对胃癌患者的治疗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7a 靶向PHLPP2 胃癌细胞 增殖 转移 机制
下载PDF
浙江金华地区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施莉 陈燕萍 +1 位作者 黄伟 杨宁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2-835,共4页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及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间gyrA基因的DNA序列差异,探索gyrA基因突变在Hp左氧氟沙星耐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消化科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慢...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及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间gyrA基因的DNA序列差异,探索gyrA基因突变在Hp左氧氟沙星耐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消化科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将胃镜活检黏膜标本接种于Hp选择性培养基,37℃微需氧环境培养3~5 d,分离Hp菌株,采用氧化酶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尿素酶试验和UreA基因PCR扩增鉴定菌种.左氧氟沙星药敏试验采用E-test法,筛选出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提取Hp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gyrA基因并进行测序并分析.结果 38例临床分离Hp菌株通过左氧氟沙星E-test药敏试验,其中12例最低抑菌浓度(MIC)>1.0μg/ml,耐药菌株占31.58%,敏感菌株占68.42%.gyr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61、271和272位点在10例耐药菌株存在突变;C261A突变2例,C261G突变1例,G271A突变2例,A272G突变2例,C261A与G271T、A272G突变2例,G271A与A272G突变1例,而在26株敏感菌株未发现突变.结论浙江金华地区分离Hp的临床菌株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其耐药与gyrA基因261、271和272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氧氟沙星 抗药性 DNA解旋酶
原文传递
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杜蓓莉 何路明 +1 位作者 周爱君 叶俊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3期65-65,84,共2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汪下滩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患者112例,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血压值变化、生活习惯及代谢指标改变。结果干预后,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DBP、SBP基本恢复正常,...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汪下滩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患者112例,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评价干预前后血压值变化、生活习惯及代谢指标改变。结果干预后,临界和Ⅰ级高血压的DBP、SBP基本恢复正常,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及肥胖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定期检测血压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增加,血糖、TG、BMI指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对社区老年临界和Ⅰ级高血压人群集躯体、心理和社会于一体的全方位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 临界高血压 Ⅰ级高血压 老年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出量与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金禄 戴国平 +1 位作者 王建维 童新民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检测71例不同程度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者组)和7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浆-一氧化氮(P-NO)、血浆维生素C(P-VC)、血浆维生素E(P-VE)、血浆β-胡萝卜素(P-β-CAR)、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检测71例不同程度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患者组)和7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浆-一氧化氮(P-NO)、血浆维生素C(P-VC)、血浆维生素E(P-VE)、血浆β-胡萝卜素(P-β-CAR)、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红细胞过氧化氢酶(E-CAT)、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GSH-PX)活性和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P-VC、P-VE、P-β-CAR、E-SOD、E-CAT和E-GSH-PX水平均值均显著降低(P<0.001),且随HP增多而降低;P-NO、P-LPO和E-LPO平均值均显著升高(P<0.001),且随HP增多而升高。并均呈一定程度的直线回归和相关(P<0.001)。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的NO代谢异常,氧化和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且与HP检出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氧自由基 过氧化脂质
原文传递
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后胃石形成一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施莉 韦炜 向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年第8期470-471,共2页
患者女,77岁,因反复呕血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有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及2型糖尿病病史,无心、肺、脑等器官疾病。入院后予生长抑素等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出血停止。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 组织胶注射 胃石 术后 门静脉高压症 2型糖尿病 门静脉压力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误诊为胰腺炎2例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施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误诊 胰腺炎 病例分析 治疗
原文传递
肠白塞病1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施莉 梁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8-628,共1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1982~2003年共治疗肠白塞病11例,占同期白塞病患者的10.6%(11/103),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白塞病 治疗 患者 同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原文传递
人MCL1不同亚型在结肠癌中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施莉 韦炜 +3 位作者 向华 薛向阳 叶璐璐 范波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0期1576-1578,共3页
目的以MCL1基因为例,研究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B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腺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各20例中MCL1基因3种mRNA剪接异构体和3种蛋白亚型的表达水平,进而通过χ2检... 目的以MCL1基因为例,研究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B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腺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各20例中MCL1基因3种mRNA剪接异构体和3种蛋白亚型的表达水平,进而通过χ2检验分析了这些亚型表达差异在213例肿瘤临床病例中与肿瘤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CL1基因亚型1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mRNA,P=0.009;蛋白,P=0.022),且腺癌组中的表达亦高于腺瘤组(mRNA,P=0.004;蛋白,P=0.034)。亚型2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mRNA,P=0.002;蛋白,P=0.011),且腺癌组中的表达亦高于腺瘤组(mRNA,P<0.001;蛋白,P=0.007)。亚型3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mRNA,P=0.027;蛋白,P=0.045),但肿瘤组与对应旁组织之间以及腺癌组与腺瘤组之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MCL1亚型1和亚型2对结肠癌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亚型3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但其表达水平与恶性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在临床评估结肠癌恶性程度过程中,位于核表达的MCL1亚型2可以作为有效的诊断指标,本研究为MCL1引物设计以及抗体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CL1 亚型 RNA剪接异构体 蛋白亚型
原文传递
胃肠道类癌1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施莉 蔡逢春 梁浩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6期407-408,共2页
胃肠道类癌属内分泌肿瘤的产胺类激素细胞瘤范畴,起源于黏膜腺体腺管的Kultschitzsky细胞(肠嗜铬细胞).85%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占消化道肿瘤的0.4%~1.8%.我们统计解放军总院在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期间经内镜检出胃肠道类癌16例,报道... 胃肠道类癌属内分泌肿瘤的产胺类激素细胞瘤范畴,起源于黏膜腺体腺管的Kultschitzsky细胞(肠嗜铬细胞).85%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占消化道肿瘤的0.4%~1.8%.我们统计解放军总院在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期间经内镜检出胃肠道类癌16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类癌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内分泌肿瘤
原文传递
芯片检测幽门螺杆菌左氧氟沙星耐药gyrA基因突变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莉 陈燕萍 黄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重要致病菌,且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委员会列为一类致癌原[1].Hp的清除与根治,直接关系到上述疾病的转...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重要致病菌,且与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委员会列为一类致癌原[1].Hp的清除与根治,直接关系到上述疾病的转归.随着抗菌药的大量使用,Hp耐药率日渐增高,左氧氟沙星是一类新型治疗Hp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2-4].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与gyrA基因C261A/G、G271A/T和A272G点突变相关.本研究用针对上述点突变的基因芯片检测Hp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gyrA基因突变,并评价其在检测临床标本中Hp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A基因突变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芯片检测 耐药率 应用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消化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