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综合医院儿科实习医生带教体会
1
作者 胡金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8期128-128,共1页
临床医生带教是帮助实习生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特别县级综合医院儿科患儿病情发展快,医疗风险大,如何规范、安全、科学带教,是带教老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实习带教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所存... 临床医生带教是帮助实习生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特别县级综合医院儿科患儿病情发展快,医疗风险大,如何规范、安全、科学带教,是带教老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实习带教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实习生提高实习效果、完成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 综合医院 儿科 带教 实习
下载PDF
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火容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76-578,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59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者62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新生儿发生院... 目的探究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59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者62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59例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62例,感染率为13.51%,其中最多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其构成比为70.9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新生儿出现感染与性别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胎龄、出生体重、使用呼吸机、母乳喂养、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住院天数、新生儿肺炎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2.5 kg、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天数≥7 d是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及产妇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营养支持,尽可能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机会,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占利凤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儿科护理的特点,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意义,以期提高儿科护理管理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就诊的240例儿科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儿科护理的特点,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意义,以期提高儿科护理管理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就诊的240例儿科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护患关系,感染发生率,护理中的意外事故,护理满意度,并分析比较在采取细节管理方式以后,儿科内部的整体氛围变化,探究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医院在采取细节管理方式以后,患儿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下降(P<0.05);护患关系及患儿家属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均有所提高(P<0.05)。实施细节管理后,研究组家属对医院的总体满意度为9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 医患纠纷
下载PDF
目标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占利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9月于该院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4月于该院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行目标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对...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9月于该院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4月于该院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行目标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质量评分与工作质量,并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管理、护理文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标本采集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且手部静脉渗漏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98.00%(98/100)与对照组90.00%(90/100)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责任心,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与工作质量提升,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目标管理理论 护理质量评分 工作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医院门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其护理管理对策
5
作者 袁小静 冯佳 王浩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9期73-76,共4页
目的收集医院门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给出相关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浠水县人民医院门诊26名护理工作人员的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按照时间分法,以2022年1月前为管理前,2022年1—5月为管理后(实施门诊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对比管理前... 目的收集医院门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给出相关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浠水县人民医院门诊26名护理工作人员的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按照时间分法,以2022年1月前为管理前,2022年1—5月为管理后(实施门诊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对比管理前后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率。结果该次调查合计发现16例次不合理用药,占科室总调查用药行为的61.56%。收集统计致使用药不合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占比,患者方面2例,占比12.50%,护理人员方面12名,占比75.00%,管理方面2名,占比12.50%。在管理后,出现了1例次不合理用药事件,其出现率为3.85%,明显低于管理前的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不合理用药问题比较突出,故医院需要定期对该科室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可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同时健全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制度,确保可规范护理人员的用药行为,降低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发生率,提高科室的用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合理用药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小儿吸痰器预防医院感染的技术改良
6
作者 胡小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期88-88,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吸痰器的技术改良,减轻护士工作量,预防交叉感染。方法:改良操作流程。结果: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结论:对小儿吸痰器技术改良后,优化操作流程,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小儿吸痰器 技术改良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浅谈县级医院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院内感染的体会
7
作者 胡金霞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521-521,共1页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轮状病毒(RV)肠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我院发生的院内感染RV患儿38例,均常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为主,辅以非特异的抗病毒药物。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均痊愈。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普...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轮状病毒(RV)肠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9月我院发生的院内感染RV患儿38例,均常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为主,辅以非特异的抗病毒药物。结果所有患儿治疗均痊愈。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普遍易感,在医院内住院患儿中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早期明确诊断治疗;对于县级农村综合医院更重要的是做好积极的院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发生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院内感染
下载PDF
儿科门诊感染管理与控制
8
作者 胡金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5期110-110,共1页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在儿科门诊感染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有效的措施,做好了相应的处理,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控制了儿科门诊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儿科
下载PDF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对炎症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姜友志 陈春喜 +2 位作者 高海元 邱常亮 戴迟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80-584,590,共6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对炎症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对炎症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服用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两组均在用药7 d后评价疗效,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指标,采集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 d后粪便,检测样本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及大肠埃希菌DNA,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吐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病毒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数量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咳嗽,1例发热,均为轻微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患者可自行缓解。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炎症水平,增强免疫能力,对肠道菌群有一定的纠正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散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 肠道菌群 炎症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应用于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火容 夏玉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5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1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1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患儿易于接受,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消旋卡多曲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建清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5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从而为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浠水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35例出生后0~14d和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其中135...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从而为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浠水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35例出生后0~14d和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其中135例出生后0~14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A组,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B组。两组新生儿给予光照、病因治疗,分析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感染、溶血等因素相关性。结果 A组135例出生后0~14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性因素分析:围生因素>感染因素>不明原因>溶血因素;B组81例出生后14~28d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相关性因素分析:不明原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围生因素。结论新生儿早期性和晚发性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临床诊断及治疗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早期使用镇静剂预防热性惊厥引起癫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建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1期235-236,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幼儿热性惊厥后早期使用镇定剂预防惊厥的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126例热性惊厥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幼儿给予病因及对症降温治疗,观察组63例幼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 目的分析探讨幼儿热性惊厥后早期使用镇定剂预防惊厥的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126例热性惊厥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幼儿给予病因及对症降温治疗,观察组63例幼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适量镇静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幼儿临床症状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63例幼儿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体温正常后出现痫性发作、临床发作期脑电图、颅脑CT检查结果与对照组63例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幼儿早期合理使用镇静剂治疗可明显缓解全身惊厥症状,同时对预防热性惊厥引起的癫痫发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镇静剂 癫痫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对患儿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海元 黄晶 +2 位作者 李细林 张国华 姜友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对患儿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健康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对患儿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多莫德组和健康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匹多莫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及肺功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2(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匹多莫德组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IgG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健康对照组CRP、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组CRP、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IL-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多莫德组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健康对照组FEV1、FEV1%、FEV1/FV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组FEV1、FEV1%、FEV1/FV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多莫德组FEV1、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RLRTI能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并对肺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肺功能
下载PDF
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建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9期411-41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特点。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5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进行回顾性临床治疗观察,2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早产儿为观察组,其余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 目的观察分析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特点。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5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进行回顾性临床治疗观察,2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早产儿为观察组,其余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症状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①观察组早产儿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血清镁明显低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无统计学差异。②观察组早产儿惊厥、手足抽搐、锥体外系体征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早产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及早纠正低血钙因素,避免继发临床低血钙症状加重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低钙血症
下载PDF
急诊科医护合作小组的组建与实践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小平 钟晓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38-39,共2页
目的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方法根据资历、值班时间将急诊科36名护士和12名医生划分为12个医护合作小组,每组3名护士及1名医生,按团队抢救配合流程进行3个月培训与实践。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抢救配合度评分、患者及家属的... 目的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方法根据资历、值班时间将急诊科36名护士和12名医生划分为12个医护合作小组,每组3名护士及1名医生,按团队抢救配合流程进行3个月培训与实践。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抢救配合度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医护合作小组工作模式能增加急诊科医护工作配合度,有效防范医疗差错及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医护团队合作组 急救配合 急救培训 医疗纠纷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患者中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国华 陈春喜 何建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9期75-76,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水平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检测意义,以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本院的37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检测其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水平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检测意义,以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0月本院的37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观察组,检测其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并与同期的37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SIL-2R、CRP及LDH、CK、CK-MB、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重症及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水平均较其他患者要高(P〈0.05),而感染性与吸入性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IL-2R、CRP及心肌酶水平与新生儿肺炎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可为其治疗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CRP 心肌酶 新生儿肺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细林 顿浩 +1 位作者 孙凯 江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8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接治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潮气量,潮气量为10~12 ... 目的:对比分析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接治的100例小儿重症肺炎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传统潮气量,潮气量为10~12 mL/kg;观察组的患儿采用小潮气量,潮气量为6~8 mL/kg,对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临床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t=11.0770,P=0.0000),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825,P=0.0192),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的平均气道压(Paw)、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高呼吸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气峰压(peak inflating pressure,PIP)等临床各指标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患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624,P=0.8028)。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时,传统潮气量的治疗效果优于小潮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潮气量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改良Ro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夏翠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2139-214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改良Ro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小儿心力衰竭改良Ross评分...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改良Ro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小儿心力衰竭改良Ross评分分为无心力衰竭组、轻度心力衰竭组及中–重度心力衰竭组,检测患儿入院时血清NT-proBNP、cTnI,并记录患儿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LVFS),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检的婴幼儿50例作为参照对照组。结果:四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LVEF、LVFS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心力衰竭组NT-proBNP、cTnI高于轻度心力衰竭组、无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轻度心力衰竭组高于无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中–重度心力衰竭组LVEF、LVFS高于轻度心力衰竭组、无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轻度心力衰竭组高于无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中–重度心力衰竭组及轻度心力衰竭组治疗后7 d的NT-proBNP、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中–重度心力衰竭组7 d的NT-proBNP、cTnI仍高于轻度心力衰竭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cTnI分别与Ros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治疗前血清NT-proBNP、cTnI预测肺炎患儿发生心力衰竭(改良Ross评分≥3分)的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82、0.823;灵敏度分别为:90.1%,87.9%;特异度分别为:79.6%,78.1%。结论:血清NT-proBNP、cTnI与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心衰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两者均能够评估患儿心力衰竭分级状态,且NT-proBNP在诊断心衰的临床价值方面优于cT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Ⅰ 心力衰竭 改良Ross评分
下载PDF
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友志 陈春喜 +1 位作者 高海元 邱常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8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应激指标,最后统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P<0.05)。联合组治疗后Cys C、Scr和BUN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CD^(+)_(4)、CD^(+)_(4)/CD^(+)_(8)和CD^(+)_(3)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CD^(+)_(8)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PV、FIB、HBV、LBV和MDA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SOD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发生率12.90%与对照组6.45%比较,P>0.05。结论: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疗效可靠,可增强肾功能和免疫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减轻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当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 免疫抑制剂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肾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海元 黄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经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50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另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结果细菌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血常规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而血清前白蛋白又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患儿及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度为90.67%、特异度为90.0%、符合率为95.5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