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特点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国兴
尹翔硕
-
机构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国际展望》
2013年第6期65-82,152-153,共18页
-
文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并出现了新的特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复苏在持续,但始终不够强劲。宏观上增长率不高,就业率提高不快;行业复苏不平衡,服务业复苏快于制造业,但几乎所有行业都已复苏;微观上企业赢利状态很好,利润总额达到历史水平。美国经济之所以微观基础扎实而宏观表现不佳,其原因在于:供给方面,生产率提高不快,没有新的技术突破;需求方面,由于家庭和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还不很乐观,消费和投资需求仍然不旺;政策方面,尽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对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但其边际效用在递减;外部环境方面,受欧债危机等影响,外部条件总体上不是十分有利。因此,笔者认为,美国经济近期内仍将维持比较缓慢的复苏,达不到其潜在的增长率水平,除非出现较大的技术进步或很好的外部条件。
-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复苏
特点
原因
-
分类号
F17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被引量:34
- 2
-
-
作者
王国兴
成靖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展望》
2010年第3期8-18,5,共12页
-
文摘
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缺陷,二十国集团峰会为全球合作共抗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协调平台,G20的机制化则使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找到了新的起点和路径。但是,对机制化后G20的前景不宜过于乐观,因为迄今为止其仅仅是对现行全球经济治理框架的一种技术性修正。不过,G20机制化所代表的改革方向却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即在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中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的权重。在通过G20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既要态度积极,又要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和在原有框架内进行的原则,谨慎看待中国的作用与责任,以妥善应对挑战。
-
关键词
G20
全球经济治理
金融危机
中美关系
-
分类号
F062.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金融危机后的美国对外与对华直接投资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国兴
尹翔硕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国际展望》
2013年第1期95-116,150,共22页
-
文摘
通过分析美方数据可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停顿,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利润再投资成为新增投资主力,推动对外和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均迈上新台阶。其中,投资增长主要发生在非银行控股公司,制造业在投资存量中地位稳中有降,银行业受危机冲击最大,造成转型中的美对华直接投资大幅波动。尽管美对华投资收益率高于美对外投资收益率,但需注意两个趋势:一是收益率差距正在缩小,二是美对外投资正向发达国家进一步倾斜。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美对华直接投资,包括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和推出有针对性的行业优惠政策等。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对外投资
对华直接投资
-
分类号
F171.25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美国创新战略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王国兴
-
机构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展望》
2011年第5期18-32,125-126,共15页
-
文摘
奥巴马政府最新推出的美国创新战略,适度更新了国家创新战略框架,进一步提出了五大创新行动计划,继续强调了政府在国家创新中的作用。同时,该战略更加关注公共空间领域的创新、提高创新体系的效率和发挥私营企业的作用。但是,该战略也面临三大挑战,包括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创新体系从国防为主向非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延伸的有效性以及两党相互牵制和财政赤字高企带来的可持续性。中美创新战略间的竞争不是全方位的竞争,而是有限范围的竞争,美国创新战略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两国的竞争态势,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争端将加剧,但在基础教育、全球公共空间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方面既有竞争,也可能有合作,两国创新的主体一一企业之间也必将是即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
关键词
国家创新战略
美国
中美关系
-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如何看待当下美国全球实力变化?
- 5
-
-
作者
成靖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观察》
2015年第3期52-55,共4页
-
文摘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全球实力受到冲击,霸权地位下降。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看来,本轮金融危机实际上意味着"美国时代"的终结,世界从此进入"后美国时代",全球治理将由中美共管或多极共管。国内甚至还有一部分所谓"鹰派"色彩的官员和学者,鼓噪中国很快将在经济乃至军事上全面挑战美国。但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波虽然强烈,但并没有对美国全球实力造成根本损害,现行国际体系也并未进行根本调整。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全球治理
霸权地位
大国关系
新兴大国
监管改革
全球性问题
美元地位
战略利益
单边主义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瞻
- 6
-
-
作者
成靖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观察》
2015年第6期59-61,共3页
-
文摘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式开启帷幕。美国能否选出能力孚众的领导人,引领美国走出低谷,使得本次选战不同过往,将极有看点和具有历史意义。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历来是全球政治瞩目的焦点,随着今年4月12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高调宣布参加本届总统选举,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正式开启帷幕。在美国200余年的建国史上,2016年总统大选将选出美国第45任、第58届和新世纪第3任总统。
-
关键词
美国总统大选
总统选举
全球霸权
美国前国务卿
全球政治
总统候选人
对华政策
巴马
总统竞选
多数
-
分类号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国际经济体系与地缘政治: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 7
-
-
作者
王国兴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展望》
2009年第3期76-87,119,共13页
-
文摘
全球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和演化之中,世界经济何时摆脱其影响,重新走上复苏之路尚未可知,这次危机影响之深远已引起各国政府决策者乃至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当多的人注意到,此次危机不仅冲击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凸现了改革国际经济体系的必要性,而且还可能对国际政治体系转型和地缘政治变迁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期,理应深刻把握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认清国际经济体系和地缘政治的变革方向,采取适当措施以提升中国在未来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
关键词
国际经济体系
地缘政治
金融危机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及其影响
被引量:3
- 8
-
-
作者
王国兴
-
机构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4,共5页
-
文摘
与中国对外开放相伴相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享到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市场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其具体效应,应作认真、客观分析。
-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动因
中国
投资
人力资源
市场份额
世界经济
技术转移
人才竞争
技术含量
-
分类号
F279.24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6.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与中美军事关系
- 9
-
-
作者
张健
Paul J.Smith
-
机构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展望》
2012年第1期56-70,116-117,共15页
-
文摘
气候变化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但这一重要命题却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难以找到破解良方。作为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最具影响力的中美两国应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在适应和后续应对方面进一步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军队应加强在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救助领域的协作和配合,尤其是在对两国均具有战略利益的地区。而中美在敏感军事领域的有效合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
-
关键词
中美
气候变化
军事合作
-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美印示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10
-
-
作者
成靖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观察》
2015年第4期54-56,共3页
-
文摘
美印示好,让美印两国未来的战略关系备受瞩目,这种关系甚至被标上了一个口号"ChaleinSaathSaath"(我们携手并进)。在外交和国际问题观察家看来,美印之间突然打得火热的举动着实有些让人出乎意料。然而,美印是否真能发展成为盟友关系?进而成为在南亚和印度洋方向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威胁?
-
关键词
战略关系
国际问题
国际政治
战略目标
核供应国集团
中印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
多极体系
新兴大国
美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35.1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欧洲“难民潮”向何处去?
- 11
-
-
作者
成靖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社会观察》
2015年第10期54-57,共4页
-
文摘
“难民潮”下一步将向何处去?是发展演变成一场地区性人道主义危机,亦或成为点燃地区矛盾冲突的导火索,还是会催生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全球治理机制变革?各有关观察方,包括欧盟、美国、俄罗斯、中东海湾国家等,都在密切关注事态走向。
-
关键词
难民
欧洲
人道主义危机
发展演变
矛盾冲突
机制变革
全球治理
海湾国家
-
分类号
D815.6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中美日经济关系:基础、特征与趋势(上)
- 12
-
-
作者
王国兴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
-
出处
《新远见》
2008年第11期26-34,共9页
-
文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日三国的战略关系尽管经历了曲折,尤其是中美、中日关系.但最终出现了平稳发展的局面。回顾八年来三国经济关系的历史轨迹,分析其中的规律、原因和特点,展望其发展趋势,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美日三国经济关系,稳定和扩大三国的共同利益,维护三国战略关系的基础,都是有益的。
-
关键词
经济关系
中美日三国
商品出口
贸易逆差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
来源地
战略关系
进出口增长
美国
对外商品贸易
-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中美日经济关系:基础、特征与趋势(下)
- 13
-
-
作者
王国兴
-
机构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
-
出处
《新远见》
2009年第3期82-93,共12页
-
文摘
有价证券投资体现的这种资金单向流动的不平衡状态,构成了中美日三国经济关系的第三个特点。鉴于美国的储蓄率相对较低,美国主要依靠从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如中国、日本)引入资金,以此弥补联邦经常项目赤字和预算赤字。在2006年之前,日本的外汇储备一直是全球第一。2006年起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储备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
关键词
经济关系
中美日三国
有价证券投资
能源消耗总量
外商直接投资
能源利用效率
美国
石油当量
日本
商品贸易额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