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楔变指数的影响
1
作者 周江山 储旭东 +3 位作者 罗岳 李存宽 沈斌 钱华钧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楔变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海东市平安区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楔变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海东市平安区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28例。A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跨伤椎常规置钉治疗,比较两组基本手术指标、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结果A组下床活动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椎体前缘高度、IVW均高于术前,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椎体前缘高度、IVW高于B组,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内固定 脊柱功能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江山 储旭东 +3 位作者 罗岳 钱华钧 沈斌 李存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5期78-81,86,共5页
目的探析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6月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单阶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患者63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A组(n=33)... 目的探析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1年6月海东市平安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单阶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患者63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A组(n=33)和传统后正中入路B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2 h、3 d血清肌酸激酶,术后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结果A组手术时间(94.6±6.95)min短于B组(144.8±5.49)min;术后引流量(81.2±14.58)mL少于B组(161.9±29.70)mL,术中出血量(169.4±20.45)mL少于B组(246.3±26.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95、18.884、12.886,P<0.05)。术后12 h、术后3 d,A组血清肌酸激酶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JOA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后路手术当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操作相对简便,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对椎旁周围肌肉及关节囊的损伤,有效缓解术后腰背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3
作者 钱华钧 储旭东 +3 位作者 罗岳 李存宽 沈斌 周江山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伤椎单侧置钉组和伤椎未置钉组,各25例。统计并分析两组腰背痛、日常生活活动...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伤椎单侧置钉组和伤椎未置钉组,各25例。统计并分析两组腰背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锥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临床疗效、腰痛程度、围术期指标。结果伤椎单侧置钉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矢状面Cobb角均显著低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Barthel指数(MBI)评分、伤锥前缘高度比均显著高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优良率为88.00%,显著高于伤椎未置钉组的64.00%(χ^(2)=4.356,P<0.05);腰痛P1级、P2级比例和P3级、P4级、P5级比例均显著低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大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结论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单侧置钉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常规节段 短节段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 腰背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氟伐他汀调控Sirt3对过氧化氢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张承中 尹占海 +1 位作者 李存宽 王成龙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过氧化氢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400μmol/L的过氧化氢处理BMSCs作为模型组;BMSCs用400μmol/L的过氧化氢培养的同时分别加入0.01、0.1、1μmol/L氟伐他汀作为干预组;未添加...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过氧化氢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400μmol/L的过氧化氢处理BMSCs作为模型组;BMSCs用400μmol/L的过氧化氢培养的同时分别加入0.01、0.1、1μmol/L氟伐他汀作为干预组;未添加任何物质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正常组;将si-NC、si-Sirt3转染至BMSCs中再用400μmol/L的过氧化氢、0.1μmol/L氟伐他汀处理作为干预组2+si-NC组、干预组2+si-Sirt3组。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Sirt3蛋白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MSCs细胞存活率降低[(41.57±4.32)%比(100.40±10.23)%],细胞凋亡率升高[(38.57±4.04)%比(8.28±0.92)%],Sirt3表达水平降低[(0.31±0.03)比(1.01±0.1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氟伐他汀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Sirt3表达水平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抑制Sirt3能逆转氟伐他汀对过氧化氢诱导的BMSCs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氟伐他汀能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BMSCs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氟伐他汀 Sirt3 过氧化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骨创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成龙 罗岳 李存宽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骨创伤治疗仪组54例,骨愈灵胶囊组52例,联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骨创伤治疗仪组54例,骨愈灵胶囊组52例,联合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骨创伤治疗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骨愈灵胶囊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骨愈灵胶囊,联合组同时给予骨创伤治疗仪+骨愈灵胶囊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TGF-β1、VEGF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消肿时间[(8.37±2.84)d比(10.76±4.17)d、(11.64±3.98)d,F=12.329]及愈合时间[(11.73±3.44)周比(14.23±4.62)周、(14.76±5.17)周,F=7.835]均较骨创伤治疗仪组和骨愈灵胶囊组缩短(P<0.01)。治疗后,联合组血清EGF[(0.60±0.27)µg/L比(0.75±0.35)µg/L、(0.72±0.37)µg/L,F=3.406]、TGF-β1[(9.28±4.19)µg/L比(12.36±4.21)µg/L、(12.86±4.69)µg/L,F=11.568]、VEGF[(92.58±26.01)pg/ml比(132.69±28.01)pg/ml、(127.63±29.85)pg/ml,F=36.053]水平均低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P<0.01)。随访3个月,骨创伤治疗仪组治愈率为35.2%(19/54)、总有效率为81.5%(44/54),骨愈灵胶囊组分别为34.6%(18/52)、82.7%(43/52),联合组分别为54.8%(34/62)、95.2%(59/62)。联合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骨创伤治疗仪组与骨愈灵胶囊组(χ^2值分别为6.373、4.669,P值分别为0.041、0.031)。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可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减轻骨折所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骨愈灵胶囊 骨创伤治疗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