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咽拭子核酸检测法假阴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常颜信 徐明霖 +3 位作者 傅晓辉 尹磊 万旭英 张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咽拭子核酸检测法的假阴性率,并分析其原因,为稳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2月19日至3月20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452例COVID-19患...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咽拭子核酸检测法的假阴性率,并分析其原因,为稳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2月19日至3月20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收治的1452例COVID-19患者的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出院前检测结果为阳性之前的阴性结果判定为假阴性,统计假阴性患者例数。随访出院患者,筛选出院后再次核酸检测阳性(复阳)的患者,分析出院前病毒核酸检测连续阴性次数和核酸复阳的关系。结果1452例COVID-19患者中男592例(40.77%)、女860例(59.23%)。212例(14.60%)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曾出现假阴性。共随访到28例(1.93%)出院后复阳患者,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的918例患者中有24例(2.61%)复阳,高于连续3次及以上核酸检测阴性患者的复阳率(0.75%,4/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P=0.0127)。结论SARS-CoV-2咽拭子核酸检测法具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是患者出院后核酸复阳的原因之一。建议出院前由不同检测者进行多次、连续检测,满足连续3次及以上核酸检测阴性的出院标准可以降低复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咽拭子核酸检测法 假阴性反应 核酸复阳
下载PDF
原发性肝淋巴瘤误诊肝血管瘤1例及国内文献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季鸿翔 崔龙久 +2 位作者 司马辉 匡悦 赵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特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误诊为肝血管瘤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回顾分析1975―2019年国内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治和预后特点。结果本例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特点,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误诊为肝血管瘤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回顾分析1975―2019年国内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治和预后特点。结果本例患者无特异临床表现,在外院误诊为肝血管瘤。我院行MRI检查见肿瘤呈恶性表现并可见血管漂浮征,考虑恶性可能。予肝多发肿瘤切除+肝十二指肠淋巴结清扫+胆囊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学表现:肿瘤由大片细胞质少、核具异型性的淋巴样细胞构成,无明显包膜,周边肝组织受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滤泡区细胞大部CD20(+),生发中心细胞CD10(+)、Bcl-6(+)、Bcl-2(-)、Ki-67(80%)。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肝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检索到的91篇国内文献共报道376例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平均年龄为(48.8±9.6)岁,男女比例为1.69∶1。影像学检查以单发病灶多见,乏血供肿瘤表现,以血管漂浮征为特点。146例(38.8%)患者出现乳酸脱氢酶升高。132例(35.1%)患者发生误诊,最终确诊依赖病理结果。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较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好(中位总生存时间:36.4个月vs 20.7个月,P=0.009);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好(52.0个月vs 30.0个月,P=0.049),手术联合术后化学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单纯化学治疗和手术患者好(45.6个月vs 23.9和7.7个月,P=0.016)。结论原发性肝淋巴瘤作为一种少见肿瘤,临床特征不典型,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一旦确诊应采取手术联合化学治疗或综合化学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