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F3A(组蛋白3.3)G34W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骨巨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小梅 夏春燕 +3 位作者 王良哲 刘惠敏 余宏宇 朱维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797-799,803,共4页
目的骨巨细胞瘤易与骨的含有多核巨细胞病变混淆,本研究意在探讨H3F3A(组蛋白3.3)G34 W在形态学上含有多核巨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分析,以评估其作为诊断性标志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H3F3A(组蛋白3.3)G34 W在骨的有多核... 目的骨巨细胞瘤易与骨的含有多核巨细胞病变混淆,本研究意在探讨H3F3A(组蛋白3.3)G34 W在形态学上含有多核巨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分析,以评估其作为诊断性标志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H3F3A(组蛋白3.3)G34 W在骨的有多核巨细胞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61例患者,男22例,女39例,平均年龄32.3岁(8-82岁),病变主要位于椎体(49例)、四肢长骨(10例),1例位于下颌,1例位于手部,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35例,骨肉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8例,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纤维囊性骨炎2例,颌骨修复性肉芽肿1例,骨肉瘤3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例,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例,神经鞘瘤1例,上皮样肉瘤1例,异物巨细胞反应1例。H3F3A(组蛋白3.3)G34 W在32例骨巨细胞瘤阳性表达(32/35),1例骨肉瘤阳性表达,其余均不表达。结论H3F3A(组蛋白3.3)G34 W是骨巨细胞瘤特异性标记,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H3F3A 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恶变
下载PDF
脊柱BCOR-CNNB3融合阳性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马小梅 夏春燕 +3 位作者 陈军 吴春锋 崔娜 祝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893-897,共5页
目的 探讨脊柱BCOR-CNNB3融合阳性肉瘤(BCS)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2年内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确诊的5例BCS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分子遗传特征及其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脊柱BCOR-CNNB3融合阳性肉瘤(BCS)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病理科2年内组织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确诊的5例BCS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分子遗传特征及其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结果 5例脊柱BCS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患者年龄10~22岁,患者均因下肢疼痛就诊,MRI显示5例均于腰骶椎椎旁见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组织病理学形态谱广泛,显示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小圆细胞、纤细波纹状或黏液样脂肪肉瘤样等多种形态。免疫组化5例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BCOR、CD99、TLE-1、CyclinD1,4例弥漫表达SATB2,Ki-67增殖指数高,不表达NKX2.2、EMA、PAX-8、WT1、STAT6等,5例FISH检测到BCOR-CNNB3融合基因改变。结论 脊柱BCS主要发生于腰骶椎,组织病理学形态谱广泛,但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和BCOR-CNNB3融合基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BCOR 免疫组化 基因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环状RNA在肝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家名 李彬彬 余宏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0-1343,共4页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新发现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类型,以共价键形成闭合环状结构,并具有组织和时序特异性。肝纤维化是肝内慢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异常激活、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新发现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类型,以共价键形成闭合环状结构,并具有组织和时序特异性。肝纤维化是肝内慢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异常激活、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增多的病理过程。近年,circRNA在HSC活化/肝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得到关注。circRNA主要通过海绵吸附miRNA,调节肝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参与肝纤维化调控。部分circRNA对肝纤维化发挥保护性作用,而部分circRNA具有促进肝纤维化的作用。此外,某些circRNA可能通过细胞间串扰及通过调节肝内脂质代谢、脂质过氧化等,对肝纤维化产生间接调控。该文现就circRNA在肝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circRNA miRNA海绵 细胞间串扰
下载PDF
透射电镜制样中石蜡标本的脱蜡技术改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庆宏 何幼英 +2 位作者 吴丽霞 余宏宇 延永琴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随着透射电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而得到理想的超薄切片是电镜观察诊断的基础,电镜标本的前期处理是基础制样中的关键之处。实际工作中经常为了满足临床诊断和科研要求须从蜡块中扣取标本重新... 随着透射电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对于临床诊断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而得到理想的超薄切片是电镜观察诊断的基础,电镜标本的前期处理是基础制样中的关键之处。实际工作中经常为了满足临床诊断和科研要求须从蜡块中扣取标本重新进行电镜制样,但是,由于电镜标本的前期取材较一般光镜标本要求高,而使用光镜传统方法脱蜡后再进行透射电镜标本制样,往往会对标本的细微结构造成较大破坏,影响电镜观察和临床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二甲苯 石蜡 EP管 环氧树脂 包埋 超薄切片
下载PDF
肺细支气管腺瘤1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娜 祝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52,共2页
患者男性,67岁,于3个月前体检发现右肺结节,近期复查胸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肺下叶见1枚小结节影,边界清,长径约0.7 cm,建议随访。患者无咳嗽、咳痰及发热等明显临床症状,体温正常。既往史:患者1年前曾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结果... 患者男性,67岁,于3个月前体检发现右肺结节,近期复查胸部CT平扫+增强示右肺下叶见1枚小结节影,边界清,长径约0.7 cm,建议随访。患者无咳嗽、咳痰及发热等明显临床症状,体温正常。既往史:患者1年前曾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结果为腺泡型浸润性肺腺癌,术后未行放、化疗。本次因发现右肺下叶结节入院寻求手术治疗。入院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行右肺下叶楔形切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报告:(右肺下叶肺段)黏液上皮肿瘤,黏液腺癌待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腺瘤 病理特征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脊柱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及MRI表现(附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鹏 张丹 +3 位作者 陈怡楠 李彬彬 王晨光 刘士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总结脊柱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6例脊柱EH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6例均以脊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3例伴周围神经... 目的:总结脊柱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6例脊柱EH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6例均以脊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3例伴周围神经症状。4例行CT检查,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学观察内容包括病灶的部位、骨质改变、密度/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周围组织侵犯。结果:6例骨EHE中,发生于椎体5例,附件1例。病灶多呈皂泡状(2例)或蜂窝状(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伴硬化边,1例伴椎体压缩性骨折。CT平扫呈稍低密度,且密度不均,内伴小点状/斑点状高密度影。T_1WI上呈低信号,T_2WI上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CT/MRI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明显强化,密度/信号不均。椎间盘均未受累,1例伴脊膜尾征。结论:脊柱EHE多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呈皂泡状或蜂窝状;伴或不伴硬化边;可伴脊膜尾征;骨膜反应、累及椎间盘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骨肉瘤RNA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耿亚飞 李玲 夏春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骨肉瘤是一种青少年最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8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经发生转移。转移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只有10%~20%。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治尚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如circular RNA (circRNA)、long noncoding... 骨肉瘤是一种青少年最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8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经发生转移。转移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只有10%~20%。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治尚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如circular RNA (circ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microRNA(miRNA)等多种RNA标志物和骨肉瘤的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骨肉瘤的潜在肿瘤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骨肉瘤RNA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提高骨肉瘤的早期检测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RNA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复发性内淋巴囊肿瘤1例报道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军 朱培培 +2 位作者 刘惠敏 余宏宇 马小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ur,ELST)又称为Heffner瘤(Hefner tumour)、内淋巴囊源性低级别腺癌(low grade adenocarcinoma of endolymphatic sac origin,LGAES),是内淋巴囊源性非转移性腺癌,生长缓慢,广泛侵犯岩骨,是... 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ur,ELST)又称为Heffner瘤(Hefner tumour)、内淋巴囊源性低级别腺癌(low grade adenocarcinoma of endolymphatic sac origin,LGAES),是内淋巴囊源性非转移性腺癌,生长缓慢,广泛侵犯岩骨,是成人的一种罕见肿瘤,且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等特征,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杂,极易误诊为其他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淋巴囊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附睾腺瘤样平滑肌瘤1例报道
9
作者 林旭 马小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058-1059,1062,共3页
腺瘤样瘤是源于间皮细胞的罕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生殖器官,如女性的子宫、男性的附睾等。腺瘤样平滑肌瘤是腺瘤样瘤的一种罕见变体,其特征是在腺瘤样瘤的背景中有明显的平滑肌组织。目前国内尚未见附睾腺瘤样平滑肌瘤病例报道。国外仅... 腺瘤样瘤是源于间皮细胞的罕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生殖器官,如女性的子宫、男性的附睾等。腺瘤样平滑肌瘤是腺瘤样瘤的一种罕见变体,其特征是在腺瘤样瘤的背景中有明显的平滑肌组织。目前国内尚未见附睾腺瘤样平滑肌瘤病例报道。国外仅有5例附睾腺瘤样平滑肌瘤病例报道[1-4]。在此,我们报道1例附睾附睾腺瘤样平滑肌瘤,而且平滑肌成分和腺体成分细胞核WT1均呈阳性表达,该特征未见相关文献报道。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男,43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附睾区肿物2年余”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附睾区肿物,无疼痛,无血尿等。患者有高血压10余年;吸烟史十余年,每天10支;少量饮酒。盆腔CT平扫+增强显示:左侧附睾区可见长径2.5 cm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附睾内密度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样平滑肌瘤 附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