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丹珩 孙建军 +2 位作者 林勇生 隋颖 张丽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5期2904-2906,共3页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40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40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纯音听阈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红细胞压积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纯音听阈(PTA)值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长春西汀 巴曲酶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AKR1B10与GPC-3免疫组化检测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温实 戴新武 +2 位作者 黄丽娟 张丽洁 李玉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2期6263-6265,共3页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member B10,AKR1B10)与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肝细胞癌(HC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56例肝细胞癌,采用AKR1B10、GPC-3和联合法免疫...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member B10,AKR1B10)与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肝细胞癌(HC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56例肝细胞癌,采用AKR1B10、GPC-3和联合法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三种检测方法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强度。结果:三种免疫组化检测中,AKR1B10组、GPC-3组、联合组的阴性率分别为三组阳性率分别为73.21%、80.36%、91.0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KR1B10与GPC-3免疫组化检测对HCC诊断均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AKR1B10与GPC-3联合法准确率和有效率更高,对肝癌患者预后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R1B10 GPC-3 肝细胞肝癌 免疫组化法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浩 张丽洁 +2 位作者 夏芊 李玉华 马红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5期292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9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对照组组,分别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19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对照组组,分别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t=18.890、16.748、24.650、11.750、36.409、14.084,P=0.000),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组(t=-8.185,P=0.000);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60,P=0.004)。结论: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 胆囊结石
原文传递
慢性牙周炎患者洁刮治术后牙周微生物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珺 欧龙 +2 位作者 谢潇 刘琳 张丽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7期3228-3231,共4页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均采用洁刮治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牙周膜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出血率以及微生物数...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均采用洁刮治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牙周膜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出血率以及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中间普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D组(P<0.05);齿垢密螺旋体C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福赛氏类杆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和出血率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洁刮治术 微生物数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