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肿瘤表观弥散系数与组织细胞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8
1
作者 郭勇 王辅林 +2 位作者 蔡幼铨 蔡祖龙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估组织细胞密度在良恶性乳腺病变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 ,ADC)不同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6例乳腺病变 (恶性肿瘤 2 6例 ,良性病变 2 0例 )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 目的 :评估组织细胞密度在良恶性乳腺病变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 ,ADC)不同中所起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6例乳腺病变 (恶性肿瘤 2 6例 ,良性病变 2 0例 )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检查 ,并计算病变的ADC值。用AdobePhotoshop 4.0software软件分析乳腺病变病理切片的细胞密度。统计分析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肿瘤平均ADC值为 ( 0 .96 0 8± 0 .2 0 43)× 10 -3mm2 /s ,明显小于良性病变组 ( 1.5 934± 0 .2 0 84)× 10 -3mm2 /s ;P <0 .0 0 1)。恶性肿瘤平均细胞密度为 ( 14 .5 9± 4.35 ) % ,明显大于良性病变组 ( 10 .2 0± 4.32 % ;P <0 .0 5 )。乳腺病变ADC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很好 (r =-0 .5 42 )。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肿瘤ADC不同中 ,细胞密度起了重要作用。通过测量肿瘤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但仍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细胞密度 ADC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60例3厘米以下肺内球形病灶瘤─肺界面CT─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燕群 黄敏华 +5 位作者 王克勤 曹丹庆 高育璈 宋学 商沛 彭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良性结节仅占11%。CT像见结节边缘有锯齿征9例,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此征与癌灶边缘不等速浸润生长有关。CT-病理对照结果显示锯齿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很重要的一个CT征象,CT像上结节边缘光滑程度及毛刺数的多少有助于肺周围球形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病理 锯齿征 肺肿瘤
下载PDF
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奎宏 马林 +2 位作者 郭勇 郭行高 梁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2例颈髓软化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第1本征值(λ1)、第2本征值(λ2)以及... 目的探讨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2例颈髓软化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第1本征值(λ1)、第2本征值(λ2)以及第3本征值(λ3)。结果ADC图与FA图均能显示颈髓软化区之异常信号,其ADC值为(1512.44±450.16)×10-6mm2/s,FA值为(407.81±86.14)×10-3,λ1值为(2229.31±417.19)×10-6mm2/s,λ2值为(1416.01±379.05)×10-6mm2/s,λ3值为(1401.48±589.18)×10-6mm2/s,2λ1/(λ2+λ3)值为1.67±0.23。颈髓软化患者病变区的ADC、λ1、λ2、λ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FA值与2λ1/(λ2+λ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λ1与λ2、λ3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λ1大于λ2与λ3。结论DTI是一种显示颈髓软化的可靠检查手段,软化灶的各向同性扩散明显增高,其各向异性扩散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平面回波成像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欣 肖越勇 +4 位作者 张肖 杜鹏 何晓锋 李捷 杨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58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分析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程度、相关因素、止血方法。结果558例中,96例并发肺出血(96/558,17.20%),其中少量出血72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58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资料,分析穿刺活检并发肺出血的程度、相关因素、止血方法。结果558例中,96例并发肺出血(96/558,17.20%),其中少量出血72例(72/558,12.90%),中等量出血21例(21/558,3.76%),大量出血3例(3/558,0.54%)。与肺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灶直径、位置、血供情况、病灶周围炎症、病理诊断及穿刺深度(P均<0.05)。对少量及中等量出血患者局部注射凝血酶或置入明胶海绵颗粒,对大量出血者静脉注射凝血酶或特利加压素并严格卧床,均获得较好止血效果。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出血可预防、可处理,术前增强CT检查并排除技术上可避免的相关因素有助于减低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肿块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奎宏 马林 +4 位作者 史丽静 郭勇 黄敏华 张燕群 赵书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描述肿块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表现,探讨该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进行了MR检查的8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肿块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显示6例表现为单发局限性肿块;... 目的:描述肿块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表现,探讨该病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进行了MR检查的8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肿块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显示6例表现为单发局限性肿块;2例表现为多发肿块。3例呈均匀长T1信号,5例呈短T1及长T1混杂信号;3例呈均匀长T2信号,5例呈不均匀长T2信号。全部8例经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病灶均有明显强化。所有8例患者的全部病变均呈团块样强化。结论:肿块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影像学诊断较困难,MR检查常将本病误诊为肿瘤。认识其MRI表现特点有助于诊断该疾病,以避免手术造成的严重损伤,但最终确诊仍需脑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田树平 李春平 +5 位作者 宋翔 甘露 吴芳 陈敏 肖华锋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目的探讨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是否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9862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资料(只记录并分别按照前降支有无冠脉粥样硬化及有无心肌桥进行分组)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有无家族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静息心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于前降支心肌桥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结果9862例患者中3359例患者前降支存在50%以上狭窄,前降支心肌桥为3182(32.3%)例,心肌桥平均长度为(17.3±5.2)mm,覆盖的心肌平均厚度为(1.2±0.9)mm。前降支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658例,前降支无动脉硬化狭窄组含有心肌桥152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12,P〈0.05),Logistic回归表明心肌桥的DR值为3.07,95%置信区间2.81—3.37(P〈0.001),最终经过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家族心脏病史、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指数、糖尿病、静息心率等因素校正后,OR值为2.86,95%置信区间2.60~3.16(P〈0.001)。结论前降支心肌桥与心肌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存在独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树平 李春平 +6 位作者 吴芳 李颖娜 宋翔 甘露 常瑞萍 具海月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用于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避免无必要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需要术前行ICA的患者157例,其中高危险度手...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用于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术前排除冠心病,避免无必要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ICA)的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需要术前行ICA的患者157例,其中高危险度手术17例,中危险度手术140例.采用多排螺旋CT行术前CCTA.术后随访6~11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继发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死亡、心律失常、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心力衰竭.比较非心脏手术前未行ICA的患者和行ICA的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157例患者中,145例(92.4%)的CCTA图像可用于诊断冠心病,其中37例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88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管腔狭窄<50%,此125例患者术前未再行ICA检查;经术前手术风险评估,118例按期手术,7例经内科治疗后择期手术.CCTA显示20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管腔狭窄≥50%,于CCTA后3~7d内进行了ICA检查,其中18例确诊.根据CCTA及ICA结果,经术前手术风险评估,11例患者按期手术,9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得到干预后再行手术.CCTA所示血管狭窄程度对手术计划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12例患者的CCTA图像不可用于诊断,术前进行了ICA检查,其中4例显示为管腔狭窄≥5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非心脏手术前未行ICA的患者和行ICA的患者比较,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结论 拟行中、高危险度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CTA可有效诊断冠心病.CCTA表现正常或管腔狭窄<50%的患者术前可免除IC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非心脏手术 术前 冠心病 侵袭性冠状动脉造影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0.5T永磁MRI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包尚联 尤剑颖 +3 位作者 何群 史凯宁 周堃 张宏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2-617,共6页
发展了一套高性能0.5T永磁MRI系统,包括具有人体尺寸和创新结构的磁体、具有特点的前放、收发开关、RF线圈、有源匀场线圈和主磁场温度稳定系统等。针对该系统,研发了SE、GE、FSE和灌注、扩散成像序列;基于非均匀场理论,发展了反缠绕相... 发展了一套高性能0.5T永磁MRI系统,包括具有人体尺寸和创新结构的磁体、具有特点的前放、收发开关、RF线圈、有源匀场线圈和主磁场温度稳定系统等。针对该系统,研发了SE、GE、FSE和灌注、扩散成像序列;基于非均匀场理论,发展了反缠绕相位校正、T1和T2值的误差校正等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并行RF线圈的设计和重建算法;完成了介入和手术导航系统的顶层设计及若干关键技术。用QA和QC的规则进行的测量证明,系统达到了预期技术指标。我们在商用设备上开发的SS-FP、扩散谱成像等序列,以及DCE-MRI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方法也正在探索如何在0.5T永磁系统上实现的可能性.这些工作扩展了研究项目的内容,提高了研究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5T永磁MRI系统 脉冲序列研发 手术导航顶层软件设计 技术指标测量 DCE-MRI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脱髓鞘性假瘤增强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奎宏 马林 +3 位作者 史丽静 郭勇 黄敏华 张燕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描述并总结脱髓鞘性假瘤的增强MRI表现,进一步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脱髓鞘性假瘤患者的增强MRI表现特点,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所有22例脱髓鞘性假瘤的病灶均... 目的:描述并总结脱髓鞘性假瘤的增强MRI表现,进一步探讨磁共振成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脱髓鞘性假瘤患者的增强MRI表现特点,并复习相关临床及文献资料。结果:所有22例脱髓鞘性假瘤的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8例脱髓鞘性假瘤患者增强MRI显示病变呈开环状强化,4例呈闭环状强化,7例病灶呈结节或斑片样强化,3例呈垂直于侧脑室分布的火焰样强化。结论:脱髓鞘性假瘤的增强MRI表现是正确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全面了解并掌握其表现特点对脱髓鞘性假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疾病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洪鹏 侯黎升 +5 位作者 阮狄克 白雪东 何勍 史丽静 李海峰 赵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共153例腰腿痛并颈部或胸背部不适的患者接受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男84例,女69例,年龄14~82岁,平均47.9±13.7岁。观察其脊柱全长X线片,明确是否有腰...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X线片对非矩形化腰椎骶化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09年7月共153例腰腿痛并颈部或胸背部不适的患者接受脊柱全长X线片检查,男84例,女69例,年龄14~82岁,平均47.9±13.7岁。观察其脊柱全长X线片,明确是否有腰椎X线平片难辨出的腰椎骶化。结果:共发现7例腰椎X线平片难辨出的非矩形化完全型腰椎骶化,男5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9.7±13.7岁。所有骶化的椎体均为正常S1椎体矩形化表现,下方椎间隙为正常S1/2椎间融合表现。合并颈肋2例,第12肋骨缺如4例。结论:脊柱全长X线片能确诊单纯腰椎X线平片难以明确的非矩形化腰椎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椎骶化 非矩形化 腰椎X线平片 脊柱全长X线片
下载PDF
载脂蛋白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翔 田树平 +4 位作者 具海月 张帆 李颖娜 吴芳 杨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 目的分析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载脂蛋白(Apo)水平及Apo B/Apo A1比值,研究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血生化检查的无症状体检者401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粥样硬化组(n=224)和对照组(n=177),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脂质及Apo水平,找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血脂指标。结果粥样硬化组Apo B、Apo C2、Apo C3、Apo E水平及Apo B/ApoA1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Apo A1、ApoA2及脂蛋白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Apo C3(OR=1.572,95%CI1.200-2.061)及ApoB/Apo A1(OR=1.767,95%CI 1.335-2.338)是本研究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最佳截断点为1.005 g/L。结论 ApoC3与亚临床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这一时期ApoA1降低并不明显,ApoB较其他脂类指标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病变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无症状人群 非糖尿病 载脂蛋白
下载PDF
经皮纳米刀消融小型猪肝组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欣 肖越勇 +6 位作者 杜鹏 张肖 何晓锋 邢宁 李捷 杨杰 王雪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目的从消融机制、影像学及组织学方面评价经皮纳米刀消融小型猪肝组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经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对10只巴马小型猪行CT引导下肝脏纳米刀消融术。两个电极探头距离1.5cm,每个消融过程使用90个1500V/cm以上的脉冲,... 目的从消融机制、影像学及组织学方面评价经皮纳米刀消融小型猪肝组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经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对10只巴马小型猪行CT引导下肝脏纳米刀消融术。两个电极探头距离1.5cm,每个消融过程使用90个1500V/cm以上的脉冲,共产生24个消融区。于消融术后即刻、3天、1周、2周及4周对消融区域进行影像学(CT/MRI)及组织学评价。组织学评价包括HE染色、Von Kossa染色、vWF染色和TUNEL测定。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指定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CT、MRI可很好地显示消融区域;HE染色、Von Kossa染色和vWF染色显示消融区细胞非热效应死亡,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明显,胆管与血管形态完整;TUNEL检测消融区内死亡细胞呈阳性反应,即纳米刀消融引发细胞凋亡。结论采用纳米刀消融小型猪肝组织安全、有效,消融区内细胞完全凋亡,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未见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 纳米刀 不可逆电穿孔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颈髓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奎宏 马林 +2 位作者 郭勇 郭行高 梁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36例健康志愿者和1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行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36例健康志愿者和1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行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第1 本征值(λ1)、第2 本征值(λ2)及第3本征值(λ3)。结果 ADC图与FA图均能显示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之异常信号区,其ADC值为(1473.7±227.8)×10-6mm2/s,FA值为(467.83±43.66)×10-3,λ1 值为(2024.1±283.3)×10-6 mm2/s,λ2 值为(1151.8±146.1)×10-6mm2/s,λ3 值为(1231.0±360.9)×10-6mm2/s,2λ1/(λ2 +λ3)值为1.73±0.22。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病变区的ADC、λ1、λ2、λ3 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FA值与2λ1/(λ2+λ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λ1 与λ2、λ3 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λ1 大于λ2 与λ3。结论 DTI是一种显示颈髓多发性硬化的可靠检查手段,其病变区各向同性扩散明显增高,其各向异性扩散明显减低;颈髓病变区仍保持了各向异性,呈柱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
下载PDF
乳腺MR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静 蔡幼铨 +5 位作者 程流泉 安宁豫 张爱莲 刘梅 李席如 郭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MR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病理学表现对照分析,探讨MR对于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总结术前行MR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共236例,采用盲法由放射科医生根据BI-R... 目的:分析乳腺MR误诊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病理学表现对照分析,探讨MR对于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总结术前行MR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共236例,采用盲法由放射科医生根据BI-RADS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最终评估,由病理科医生分析MR误诊病例的病理学特征,探讨MR误诊的病理学基础。结果:236例乳腺病变(恶性152例,良性84例)中MR诊断错误25例,MR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4%,特异性为78.6%,诊断准确率为89.4%;其中漏诊7例,包括导管内癌1例,粘液腺癌1例,浸润性筛状癌1例,髓样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MR误诊为恶性者18例,包括慢性炎症2例,脂肪坏死1例,腺病或增生6例,纤维腺瘤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结论:术前MR检查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MR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高,特异性相对低;分化好的乳腺癌及早期乳腺癌MR容易漏诊;慢性炎症、脂肪坏死、表现复杂的腺病及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腺癌鉴别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RI BI-RADS 病理学
下载PDF
左主干走行及分叉角度对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翔 田树平 +2 位作者 具海月 甘露 杨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走行状态及分叉角度对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0-12月110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者,根据左主干走行状态将受检者分为折曲组42例和非折曲组68例,测量左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走行状态及分叉角度对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0-12月110例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者,根据左主干走行状态将受检者分为折曲组42例和非折曲组68例,测量左主干分叉角度及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研究左主干走行状态及分叉角度与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折曲组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于非折曲组(P<0.01),其中左主干和前降支斑块的发生率折曲组均高于非折曲组(P<0.05),回旋支斑块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前降支存在斑块,左主干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r=-0.314,P<0.05),18例回旋支存在斑块,左主干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无相关性(r=-0.309,P>0.05)。结论左主干走行折曲及大的分叉角更易使左冠状动脉形成斑块,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且左主干分叉角度越大,前降支斑块越接近分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左主干 分叉角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一站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树平 王占宇 +3 位作者 王守海 林井副 张燕群 郭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一站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0例临床拟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颈椎容积扫描后在EBW4.0工作站进行模拟常规椎间盘扫描重建及一站式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MPR)],分别...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一站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0例临床拟诊为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颈椎容积扫描后在EBW4.0工作站进行模拟常规椎间盘扫描重建及一站式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MPR)],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对颈椎曲度、颈椎序列、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小关节异常、钩椎关节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横突孔异常、椎间隙变窄、侧隐窝狭窄、椎体许氏结节、椎间盘异常、椎旁软组织异常、神经根受压、前后纵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等颈椎病相关的15项征象的显示能力。结果两种重建模式下,椎旁软组织异常(P=0.500)、颈椎序列异常(P=0.499)、横突孔异常(P=0.685)、侧隐窝狭窄(P=0.447)、项韧带骨化(P=0.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颈椎一站式重建能够准确地显示更多的颈椎病相关征象,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更多有效的影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CT诊断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向红 孙金烈 +2 位作者 曹丹庆 宋学堃 唐国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 目的:通过对比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普通X线和CT检查结果,着重提出CT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及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5例有明确下颌外伤史的患者,其10侧髁状突均行普通X线及CT检查。普通X线采用薛氏位、下颌骨开口后前位、髁状突经咽侧位及曲面断层;CT采用直接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及斜位连续扫描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9侧髁状突骨折,CT扫描全部检出并对骨折类型做出了明确的诊断。而普通X线检查有2侧漏诊且对其余7侧骨折仅有2侧明确了骨折类型。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类型复杂多变,其中以矢状骨折多见。此类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普通X线检查常常不能明确骨折类型,故CT扫描对诊断下颌骨髁状突的骨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CT 诊断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_2*梯度回波序列在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俞英欣 姚生 +1 位作者 郑奎宏 戚晓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分析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主要是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_2*梯度回波序列。方法收集我院11例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例(6例皮质静脉血栓,4例静脉窦血栓,1例皮质静脉合并静脉窦血栓)... 目的分析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主要是磁敏感加权成像及T_2*梯度回波序列。方法收集我院11例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例(6例皮质静脉血栓,4例静脉窦血栓,1例皮质静脉合并静脉窦血栓),分析其病因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1例CVT女3例,男8例,平均年龄(40±21)岁。头部CT及MRI示不同脑叶出血性梗死、窦汇高密度、横窦束带征、静脉窦高信号等。MRV和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皮质静脉血栓或横窦乙状窦先天发育不良。头部MRI的SWI和T_2*序列示静脉窦血栓或皮质静脉区血栓,2例未发现异常。6例SWI和T_2*序列显示静脉血栓一致。2例SWI和T_2*序列阴性病例通过MRV或DSA诊断。结论 CVT是颅内静脉系统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头部MRI的SWI像和T_2*序列对于皮质静脉血栓诊断非常重要,对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有很大帮助。T_2*和SWI序列可作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静脉窦血栓形成 皮质静脉血栓形成 磁敏感加权成像 T_2*梯度回波序列
下载PDF
CT和血清肿瘤标记物在卵巢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英魁 郭勇 +3 位作者 张燕群 郑奎宏 姜丽 李小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评价CT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查在卵巢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4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行CT与血清CA125、CEA检查,并与手术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期相对照分析。结果:CT,CA125,CEA与三者联检对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9... 目的:评价CT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查在卵巢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4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行CT与血清CA125、CEA检查,并与手术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期相对照分析。结果:CT,CA125,CEA与三者联检对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9.1%,79.2%,25.0%,98.4%;早期(Ⅰ期)检出率分别为61.5%,53.8%,7.7%,84.6%;临床分期符合率CT为73.4%,CA125为65.6%,三者联检为87.5%。结论:CT与血清肿瘤标记物联检可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和临床分期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T 血清肿瘤标记物 分期
下载PDF
数字影像拼接技术拼接脊柱全长片 被引量:13
20
作者 侯黎升 王亦舟 +7 位作者 阮狄克 史丽静 崔洪鹏 赵书臣 何勍 谢雁 林井副 张永文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索对分次曝光获得的胸腰椎数字影像进行拼接获得脊柱全长X片的方法。材料2007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同时接受胸椎腰椎DR片检查的患者的数字影像。方法在PACS系统的浏览终端通过ImageViewer界面将原始数字影像另存为.JPG格式,在Aut... 目的探索对分次曝光获得的胸腰椎数字影像进行拼接获得脊柱全长X片的方法。材料2007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同时接受胸椎腰椎DR片检查的患者的数字影像。方法在PACS系统的浏览终端通过ImageViewer界面将原始数字影像另存为.JPG格式,在AutoCAD软件中测出其参考标尺的差异,在Adobe Photoshop软件中通过图片尺寸的放大缩小功能使得拟拼接影像的参考标尺一致。将参与拼接的数字图片移动复制到同一图片文件上,通过移动,使得投照时重复的脊椎部分恰好吻合,从而形成拼接好的脊柱全长片。将脊柱全长片在AutoCAD中打开,可完成角度测量等操作。结论通过数字影像拼接技术可获得满意的脊柱全长片,满足观察和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成像 拼接 脊柱 ImageViewer ADOBE PHOTOSHOP AUTOCA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