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人软骨糖蛋白、白细胞介素-6、-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时武 王喜玉 +1 位作者 马建林 李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192-4193,共2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人软骨糖蛋白(YKL-40)、白细胞介素(IL)-6、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以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1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n=86)...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人软骨糖蛋白(YKL-40)、白细胞介素(IL)-6、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以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1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n=86)和对照组(n=83),比较两组24 h动态血压均值、YKL-40、IL-6、IL-10、TNF-α、IMT及Hcy差异;在H型高血压组,用Spearman相关分析YKL-40、IL-6、IL-10及TNF-α与IMT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型高血压组的YKL-40、IL-6、TNF-α、Hcy及IMT水平较高(P均<0.05),而血浆IL-10较低(P<0.05);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均值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型高血压组,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YKL-40(r=0.334、P=0.020)、IL-6(r=0.358、P=0.009)和TNF-α(r=0.431、P=0.001)均与IMT呈正相关,而IL-10与IMT呈负相关(r=-0.326、P=0.006)。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能与H型高血压患者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有关,应采取措施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人软骨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行为改变模式对新发肿瘤患者负面情绪的正性干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德燕 高元瑾 +2 位作者 林芹 王喜玉 王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1829-1831,1836,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 Change Wheel,BCW)对新发肿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140例新发肿瘤患者按照知情状况不同分为完全知情组、部分知情组和不知情组,采用信息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制...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 Change Wheel,BCW)对新发肿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140例新发肿瘤患者按照知情状况不同分为完全知情组、部分知情组和不知情组,采用信息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完全知情组和部分知情组SDS和SAS评分均高于不知情组(P<0.05);3组患者在接受了健康教育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知情对新发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负性影响,基于BCW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新发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起到了正性干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模式 新发肿瘤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数对鉴别良恶性肿瘤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胡艳芬 陈龙 +1 位作者 荆超 谢贤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DO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等。结果经初筛、补充及二次筛选,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1340例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516例,良性对照组824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43,P=0.275,不存在阈值效应。DOR曲线提示:Cochran.Q=26.49,P=0.005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敏感度为0.72(95%CI:0.68-0.76,I^2=50.1%);特异度为0.84(95%CI:0.81~0.86,I^2=65.5%)。绘制DNA倍体数检测良恶性肿瘤的S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8453,Q*=0.7768。结论FCM检测DNA异倍体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DNA倍体 META分析
下载PDF
婴幼儿睾丸生殖细胞肿瘤15例临床病理和诊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富金 林海 +2 位作者 龚选举 Qinglong Hu 谢贤和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组罕见、复杂的异源性肿瘤,有良性和恶性,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约60%~75%在3岁以前发病,因此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15例婴幼儿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探讨它的...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组罕见、复杂的异源性肿瘤,有良性和恶性,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约60%~75%在3岁以前发病,因此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15例婴幼儿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探讨它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治疗方法,以期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卵黄囊瘤 GLYPICAN-3 睾丸 婴幼儿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唾液酸诊断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邢雪花 谢贤和 +3 位作者 王俏梅 盛莉 孙达统 邱纯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2550-255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测定对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25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169例(对照组)及月经期健康妇女150例(月经期组)作为观察对象,均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测定对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25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169例(对照组)及月经期健康妇女150例(月经期组)作为观察对象,均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测定血清唾液酸水平,比较三种不同人群血清唾液酸水平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唾液酸为(87.4±13.2)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月经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月经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唾液酸阳性157例,阴性68例,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月经期组(P<0.05),而对照组与月经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恶性肿瘤组之间血清唾液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恶性肿瘤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检测其水平有助于女性肿瘤病情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唾液酸 女性 恶性肿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琰菁 王海霞 陈俊民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2100-210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分析11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组血小板计数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分析11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组血小板计数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小板增多病例较临床分期Ⅰ~Ⅱ期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提示血小板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关。血小板增多可作为恶性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小板增多症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纵膈肿瘤患者经上肢PICC置管及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曾德燕 高元瑾 +1 位作者 王青 王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964-966,970,共4页
目的:讨论纵膈肿瘤病人经上肢PICC置管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纵膈肿瘤病人行上肢PICC置管的操作方法、术后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0例病人行PICC置管,左上肢和右上肢置管分别为4例和6例。所有病人的顺利完成化疗。10位病... 目的:讨论纵膈肿瘤病人经上肢PICC置管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纵膈肿瘤病人行上肢PICC置管的操作方法、术后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0例病人行PICC置管,左上肢和右上肢置管分别为4例和6例。所有病人的顺利完成化疗。10位病人管道的留置时间为3~12(7.58±1.00)月。10位病人在PICC应用中,导管内液体流畅,未出现感染、堵管、血栓、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纵膈肿瘤患者,除常规PICC术前评估外,根据肿瘤的大小、压迫的程度同时核查胸部CT、上肢血管彩超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的置管方案,由资深置管者操作、医护合作,严密的术中监护,细致的术后护理,或可行上肢PICC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肿瘤 上肢PICC 护理
下载PDF
舒缓疗护对肿瘤患者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盛莉 康延海 +4 位作者 陈邓林 王琳 邱纯 黄丹丹 邢雪花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999-2000,共2页
目的:以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实施舒缓疗护的效果.方法:以83例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舒缓疗护,对患者治疗前后浮肿、发热等各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患者NRS... 目的:以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实施舒缓疗护的效果.方法:以83例自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舒缓疗护,对患者治疗前后浮肿、发热等各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患者NRS及SAS评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浮肿、发热、便秘、抑郁、胸闷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治疗前患者NRS及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NR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为肿瘤患者实施舒缓疗护有助于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可使其身心痛苦得到明显减轻,对于提升其生命品质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缓疗护 肿瘤患者 治疗作用分析
下载PDF
纵膈肿瘤患者静脉管道安全化疗管理创新项目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德燕 王青 高元瑾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84-185,共2页
案例背景: 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不同发病部位呈现出纵隔肿瘤的差异化表现,临床对纵膈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常采取化疗方案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缺乏外周静脉通路且需要继续输注... 案例背景: 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不同发病部位呈现出纵隔肿瘤的差异化表现,临床对纵膈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常采取化疗方案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缺乏外周静脉通路且需要继续输注发泡剂及刺激性化疗药物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对于该类患者通常选择从股静脉置入PICC进行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纵膈 静脉 患者 化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并发周围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麦泽锋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化疗引发的周围神经炎的治疗疗效及机理。[方法]采用针刺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炎患者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患者进行非盲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7%;对照组显...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化疗引发的周围神经炎的治疗疗效及机理。[方法]采用针刺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周围神经炎患者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患者进行非盲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4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改善微循环,促进化疗后引发的周围神经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化疗 周围神经炎 针刺治疗
下载PDF
舒缓疗护在盐酸羟考酮治疗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莉 康延海 +3 位作者 黄琰菁 陈邓林 王琳 杨生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001-2002,共2页
目的:以接受盐酸羟考酮治疗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提供舒缓疗护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晚期肿瘤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n=39)与对比组(n=39),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舒缓疗护.结果:研究组... 目的:以接受盐酸羟考酮治疗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提供舒缓疗护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晚期肿瘤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n=39)与对比组(n=39),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舒缓疗护.结果:研究组疼痛总缓解率为97.44%,对比组疼痛总缓解率为84.62%,研究组疼痛总缓解率明显较对比组高(P<0.05).治疗前患者KPS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较对比组高、VAS评分较对比组 低(P<0.05).结论:为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实施盐酸羟考酮联合舒缓疗护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缓疗护 盐酸羟考酮 晚期肿瘤癌痛患者 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PDF
常见抗肿瘤药物疗效相关基因与个体化化疗之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慧艳 谢贤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6-328,共3页
循证研究已证明,仅有部分癌症患者能从化疗中获益,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处于“陪衬”的角色。怎样选择能够受益的患者进行化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几年对一些常见抗肿瘤药物的疗效相关基因如ERCC1、
关键词 个体化化疗 抗肿瘤药物 相关基因 药物疗效 癌症患者 ERCC1
下载PDF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药物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cancer-related anorexia and cachexia syndrome,CACS)在60%~80%的晚期肿瘤患者中发生,以胃肠道癌及肺癌常见,是一种多因素作用的复杂综合征,极大地危害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关键词 恶病质综合征 胃肠道癌 晚期肿瘤患者 胰岛素抵抗 药物治疗 生活质量 能量消耗 脂肪组织 生存时间 蛋白质合成
下载PDF
Ghrelin及其类似物与肿瘤厌食恶液质综合征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肿瘤厌食恶液质综合征是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常见的复杂综合征,在晚期阶段伴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Ghrelin及类似物治疗肿瘤恶液质研究进展较大,显示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本文就Ghrelin及其类似物和相关激素在肿瘤厌食恶液质综合征中... 目的肿瘤厌食恶液质综合征是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常见的复杂综合征,在晚期阶段伴有较高的死亡率,近年来,Ghrelin及类似物治疗肿瘤恶液质研究进展较大,显示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本文就Ghrelin及其类似物和相关激素在肿瘤厌食恶液质综合征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文献综述。方法以"肿瘤恶液质、Ghrelin、Ghrelin类似物、生长激素、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作为关键词检索中文及外文数据库,如CNKI,Pubmed等。结果阿拉莫林等Ghrelin类似物及增敏剂增加肿瘤恶液质患者瘦体组织,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不促进肿瘤生长。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没有确凿证据可使肿瘤恶液质治疗获益。结论在肿瘤恶液质实验研究中,以阿拉莫林为代表的Ghrelin类似物及增敏剂疗效显著,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厌食恶液质综合征 GHRELIN Ghrelin类似物
下载PDF
肿瘤恶液质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402-406,共5页
肿瘤恶液质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的逐渐减少与厌食、疲劳、功能状态受损,其中以胃肠道及肺恶性肿瘤最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药物治疗在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如食欲刺激剂和一些控制症状的... 肿瘤恶液质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的逐渐减少与厌食、疲劳、功能状态受损,其中以胃肠道及肺恶性肿瘤最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药物治疗在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如食欲刺激剂和一些控制症状的药物,疗效不尽如人意。近年来,许多代谢调节剂、靶向药物及中医中药在肿瘤恶液质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如促进生长和合成代谢的激素食欲刺激素类似物和抑制分解代谢的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恶液质需要临床多学科协作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才有可能控制甚至逆转。本文就现今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展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液质 药物治疗 代谢调理 促生长素
下载PDF
Cyclin B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谢贤和 林银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3-74,96,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周期 基因调控 肿瘤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效果研究
17
作者 陈孝卫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194-19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 目的:研究分析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盐-丁组和盐酸曲马多组(35例/组)。为盐酸曲马多组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进行治疗,为盐-丁组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和VAS评分。结果:1)治疗4周后,盐-丁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高于盐酸曲马多组患者,P<0.05。2)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盐-丁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盐酸曲马多组患者,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联合丁香散外敷疗法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 丁香散外敷疗法 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
下载PDF
罗汉果醇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调控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脂代谢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琰菁 王琳 +3 位作者 李赛 盛莉 王海霞 杨生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研究罗汉果醇(MO)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诱导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运用CCK-8法检测MO对HepG2的细胞毒性,筛选其无明显细胞毒性的实验工作浓度。不同工... 目的:研究罗汉果醇(MO)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诱导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运用CCK-8法检测MO对HepG2的细胞毒性,筛选其无明显细胞毒性的实验工作浓度。不同工作浓度MO作用后运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模型细胞内脂质累积情况,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方法筛选参与脂代谢的关键基因,运用qPCR检测模型及给药细胞SREBP-1c、FASN mRNA的表达、WB法检测p-AMPKα、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运用OA诱导的模型HepG2细胞内脂质大量累积,TG、TC含量显著升高。OA诱导后参与肝癌细胞脂代谢的关键基因SREBP-1c、FASN mRNA表达升高;p-AMPKα蛋白表达降低,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工作浓度MO干预后,细胞内脂质累积显著减少、TG和TC含量降低,SREBP-1c、FASN mRNA表达降低,p-AMPKα蛋白表达升高而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O能够通过激活HepG2细胞中AM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REBP-1c、FASN的表达抑制脂肪酸合成,从而发挥调节脂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醇 AMPK 油酸 脂代谢 肝癌 HEPG2细胞
下载PDF
癌症三阶梯止痛563例分析 被引量:79
19
作者 刘华 王蔚 +1 位作者 郑垂志 邢雪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观察癌症疼痛患者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563例经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疼痛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止痛治疗。Ⅰ级疼痛:消炎痛25mg,白天1次/4h,共4次,睡前加或不加安定口服。Ⅱ级疼痛:用上述药物后观察24h,若疼... 目的:观察癌症疼痛患者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563例经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疼痛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止痛治疗。Ⅰ级疼痛:消炎痛25mg,白天1次/4h,共4次,睡前加或不加安定口服。Ⅱ级疼痛:用上述药物后观察24h,若疼痛无缓解,改用舒尔芬1片口服,每天4次,睡前加用安定口服。Ⅲ级疼痛:在Ⅱ级疼痛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吗啡片5mg,1次/4h,据实际疗效来调整用量,每次递加5mg,直至患者无痛;或者加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30mg,1次/12h,逐渐递加,直至达到满意止痛效果。结果:563例患者中,529例有效,总有效率94.0%。Ⅰ级疼痛止痛有效率为100%,Ⅱ级疼痛止痛有效率为97.2%,Ⅲ级疼痛止痛有效率为79.0%。不良反应:皮疹5例,黑便3例,尿潴留7例,诱发肝昏迷1例。用鸦片类镇痛药止痛者105例,无1例出现精神依赖。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安全、有效,应大力推广,造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三阶梯止痛
下载PDF
中国人群恶性淋巴瘤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琳 谢贤和 +5 位作者 陈岩菊 刘华 王蔚 麦泽锋 邢雪花 王海霞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恶性淋巴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4~2008年间国内关于恶性淋巴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各影响因素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吸烟1.32(1.03~1.7...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恶性淋巴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4~2008年间国内关于恶性淋巴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各影响因素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吸烟1.32(1.03~1.70);家族肿瘤史2.75(1.21~6.2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59(1.06~2.37);接触有害化学物质2.29(1.06~4.90);手术史0.65(0.45~0.93);经济状况0.61(0.38~0.99)。结论吸烟、乙肝病毒感染、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家族肿瘤史是影响恶性淋巴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济状况好、手术史是恶性淋巴瘤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流行病学 吸烟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中国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