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放疗新方法
1
作者 杨慧 《妈妈宝宝》 2024年第3期66-66,共1页
妇科肿瘤,涵盖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是女性健康面临的主要恶性肿瘤威胁之一。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作为治疗妇科肿瘤的关键手段,近年来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持续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及更佳的治疗效果。以下介绍几... 妇科肿瘤,涵盖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是女性健康面临的主要恶性肿瘤威胁之一。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作为治疗妇科肿瘤的关键手段,近年来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持续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及更佳的治疗效果。以下介绍几种新型的妇科肿瘤放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主要恶性肿瘤 放疗方法 放射治疗 女性健康 子宫内膜癌 持续创新 卵巢癌
下载PDF
自主呼吸控制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研究
2
作者 陈洪涛 陈伟思 +4 位作者 朴莹 郑芳 史亚滨 杨东 李子煌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7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控制(ABC)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别在其ABC深吸气屏气(ABC-DIBH)CT和自由呼吸(FB)CT影像上行调强放疗...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控制(ABC)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保护。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分别在其ABC深吸气屏气(ABC-DIBH)CT和自由呼吸(FB)CT影像上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状态下心脏以及心脏亚结构左心室(LV)、左心房(LA)、右心室(RV)、右心房(RA)、左主干(LMCA)、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等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参数。结果:对比FB,ABC-DIBH状态下心脏的2%体积剂量(D2)、平均剂量(Dmean)、剂量覆盖的百分比体积(V30、V20、V10、V5)分别降低32.91%[绝对降低(1 279.11 cGy)]、36.12%(195.94 cGy)、58.95%(2.8%)、54.32%(3.58%)、50.14%(5.56%)、46.22%(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8、12.81、9.16、10.28、12.82、12.24,P<0.01)。心脏亚结构LV、LA、RV、RA、LMCA、LAD、LCX、RCA的Dmean分别降低37.64%(285.92 cGy)、15.38%(23.68 cGy)、34.12%(118.93 cGy)、9.72%(12.52 cGy)、22.17%(47.99 cGy)、31.81%(820.63 cGy)、16.51%(34.72 cGy)、14.86%(34.11 cGy),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50、3.71、6.20、8.65、3.18、10.92、4.26、6.71,P<0.01)。结论:ABC技术通过深吸气屏气扩大心脏与靶区之间的距离,极大程度降低了心脏及其亚结构所受剂量,可对心脏及其亚结构形成有效保护,能够消除呼吸运动造成的乳腺癌靶区位置的动态变化,避免靶区漏照、正常组织多照、剂量偏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运动管理 自主呼吸控制系统 左侧乳腺癌 心脏亚结构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miR-762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儒彩 潘英连 +1 位作者 蔡兴锐 郭丽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05-1810,共6页
目的:分析miR-762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qRT-PCR检测54例E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ESC和EC细胞系中miR-762及腺瘤性结肠息肉2(APC2)mRN... 目的:分析miR-762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qRT-PCR检测54例E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子宫内膜细胞ESC和EC细胞系中miR-762及腺瘤性结肠息肉2(APC2)mRNA表达水平。不同放射剂量处理Ishikawa细胞,qRT-PCR检测miR-762和APC2 mRNA表达水平。将Ishikaw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Lv-NC组(感染miR-762 sponge阴性对照慢病毒),Lv-miR-762 SP组(感染miR-762 sponge慢病毒)、Lv-miR-762 SP+si-NC组和Lv-miR-762 SP+si-APC2组。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762和APC2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762和APC2的靶向关系。采用6 Gy射线照射各组Ishikawa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yclinD1、p21、Bcl-2和Bax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EC癌组织及细胞系中miR-762高表达,而APC2低表达。随着射线照射剂量的增加,Ishikawa细胞中miR-76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APC2 mRN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APC2是miR-762靶基因。抑制miR-762可明显下调miR-762表达水平,上调APC2表达水平,增强细胞放射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2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P<0.05)。此外,干扰APC2基因可显著逆转抑制miR-762表达对Ishikawa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促进作用。结论:miR-762在EC癌组织及细胞系中高表达,抑制其表达可通过上调APC2表达从而增强Ishikaw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iR-762 APC2 增殖 凋亡 放射敏感性
下载PDF
血清环状RNA circTRAF3与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发鹏 林冰 徐梦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环状RNA circTRAF3与局部进展期鼻咽癌(NP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完成放疗的141例局部进展期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circTRAF3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环状RNA circTRAF3与局部进展期鼻咽癌(NP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完成放疗的141例局部进展期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circTRAF3水平,并收集随访数据。根据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放疗完成后3个月的肿瘤反应。结果:局部进展期NPC患者基线血清circTRAF3表达水平为1.93(1.47,2.40),与主要的临床特征无关(P>0.05)。根据基线血清circTRAF3中位值,将NPC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放疗后血清circTRAF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表达水平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放疗抵抗组基线血清circTRAF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放疗敏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清circTRAF3水平是局部进展期NP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血清circTRAF3预测局部进展期NPC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敏感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48~0.902)。基线血清circTRAF3高表达组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远处无转移生存期和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短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circTRAF3可作为局部进展期NPC良好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放疗敏感性影响放疗疗效和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TRAF3 局部进展期鼻咽癌 放疗敏感性 预后
下载PDF
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平 林冰 +1 位作者 李岩岩 刘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5期1152-1156,共5页
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73例化生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及预后因素。结果:73例患者,纯上皮型41例,上皮... 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73例化生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预后及预后因素。结果:73例患者,纯上皮型41例,上皮-间质混合型32例,中位肿瘤大小为4.6 cm,58.8%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84.9%TNM分期Ⅱ期以上,Ki-67过表达占60.2%。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76.7%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59.7个月和43.9个月,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5.2%和3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P<0.05),Ki-67影响总生存期(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预后(P<0.05),而病理学分型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化生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分期晚、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高;治疗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但预后差;肿瘤大小、淋巴结和放疗影响预后;Ki-67的过表达可作为化生性乳腺癌的潜在的诊断、指导治疗、预后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生性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miR-211-5p、SETBP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翁向前 王叶凌 +2 位作者 林冰 张爽 苏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组织中与miR-211-5p,SET结合蛋白1(SETBP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I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2例女性I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组织中与miR-211-5p,SET结合蛋白1(SETBP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在I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2例女性I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1-5p、SETBP1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11-5p、SETBP1的表达与I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miR-211-5p与SETBP1在ILC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11-5p与SETBP1的结合位点。结果ILC中miR-211-5p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C中SETBP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TNM分期Ⅰ~Ⅱ期ILC癌组织比较,肿瘤分期Ⅲ~Ⅳ期的ILC癌组织中miR-211-5p表达显著较低,而SETBP1的表达显著较高(P<0.05)。与无腋淋巴转移ILC癌组织比较,伴腋淋巴转移的ILC癌组织中miR-211-5p表达显著较低,而SETBP1的表达显著较高(P<0.05)。ILC癌组织中miR-211-5p与SETBP1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3,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ETBP1的3’UTR区第374至381个碱基处存在与miR-211-5p潜在的互补结合位点。结论miR-211-5p在ILC癌组织中表达降低,SETBP1在ILC癌组织中表达升高,miR-211-5p、SETBP1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共同参与ILC的进展,可能是ILC的诊断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miR-211-5p SET结合蛋白1 临床病理参数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对子宫内膜癌病人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儒彩 黄成谋 +2 位作者 李静 郭丽娟 潘英连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通过调控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病人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人(病例组)和5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为分析对象。检测病例组和实验组血清中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算NLR指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IK3CA和Notch1的相对表达量。选取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全反式维甲酸细胞(HL-60/ATRA细胞),在不同时间下进行培养,验证PIK3CA通过Notch1对NE的影响。结果病例组病人NE、LY、PLT指标以及NLR指数为(6.03±0.40)×10^(9)/L、(2.15±0.31)×10^(9)/L、(257.40±37.51)×10^(9)/L、(3.69±0.4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3±0.50)×10^(9)/L、(1.68±0.16)×10^(9)/L、(202.10±23.39)×10^(9)/L、(2.44±0.39),病例组病人Hb水平为(138.72±13.79)g/L低于对照组Hb水平(149.52±10.65)g/L,说明子宫内膜癌病人炎症微环境异常。病例组PIK3CA和Notch1相对表达量为(3.351±0.496)、(3.467±0.440)高于对照组的(1.581±0.275)、(1.519±0.279)。HL-60/ATRA细胞培养实验验证了PIK3CA高表达促进Notch1高表达进而抑制NE的增殖。结论在NE中,Notch1表达量随着PIK3CA表达量升高而升高,NE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初步证实了PIK3CA基因通过调控Notch1的表达对子宫内膜癌中NE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 跨膜受体蛋白1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Eclipse最小剂量参数对鼻咽癌调强计划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陈伟思 张大水 +3 位作者 岳军 刘沙 潘涛 周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497-3500,共4页
目的:探讨Eclipse鼻咽癌调强计划中最小剂量参数(Minimize dose)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为临床计划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Varian Eclipse 10. 0计划系统回顾性对10例鼻咽癌患者重新设计调强计划,采用相同的约束条件,最小剂... 目的:探讨Eclipse鼻咽癌调强计划中最小剂量参数(Minimize dose)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为临床计划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Varian Eclipse 10. 0计划系统回顾性对10例鼻咽癌患者重新设计调强计划,采用相同的约束条件,最小剂量参数分别选取5、8、10、15、20。比较靶区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危及器官照射剂量或受照体积、机器跳数和子野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小剂量参数由5增大到20,靶区CI减小,HI增大,OARs受照剂量增加。统计学比较显示当最小剂量为8时PCTV1HI的P值首次小于0. 05(P=0.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最小剂量大于等于10时全部靶区的CI和HI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干和脊髓从最小剂量参数为10开始P <0. 05(P=0. 025,P=0. 008),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右侧腮腺和下颌骨在最小剂量参数大于等于15时P <0. 05(P=0. 041,P=0.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最小剂量参数的增大,总机器跳数由2 186. 3±175. 7减少到2 085±149. 5,无统计学差异。子野数由1 603. 3±278. 0减少到1 567. 4±270. 0,最小剂量参数大于等于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考虑最小剂量参数对靶区、危及器官、机器跳数和子野数的影响,Eclipse鼻咽癌调强计划中最小剂量参数选择5到8之间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疗 最小剂量参数
下载PDF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ABC与Catalyst呼吸门控系统动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分析
9
作者 史亚滨 陈伟思 +3 位作者 徐逸 李隆兴 陈洪涛 李子煌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420,共6页
目的对比自主呼吸门控系统(ABC)和Catalyst呼吸门控系统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48例,分成ABC和Catalyst组,设计动态调强放疗(IM... 目的对比自主呼吸门控系统(ABC)和Catalyst呼吸门控系统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48例,分成ABC和Catalyst组,设计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分析2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2组呼吸门控IMRT计划在胸壁靶区的D_(90%)、D_(98%)、D_(max)、D_(mean)、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及机器跳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呼吸门控深吸气屏气(DIBH)模式IMRT计划在患侧肺、心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和Catalyst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D_(mean)、D_(max)、D2%依次为(1047.72±1401.84)vs.(454.48±206.26)、(1619.28±809.05)vs.(1068.53±419.63)、(1405.85±798.30)vs.(1016.54±592.00)cGy,Catalyst优于ABC呼吸门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3.18、-2.07,P<0.05)。结论ABC和Catalyst呼吸门控系统均满足临床治疗要求,Catalyst较ABC呼吸门控可进一步降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受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吸气屏气 呼吸门控 调强放疗 保乳术
原文传递
TERT-CLMPT1L基因区域多态性与海南鼻咽癌人群患病风险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平 林冰 +6 位作者 张爽 王鹏 陈伟思 杨屏 林仙桃 程少文 刘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5-211,共7页
目的鼻咽癌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基因遗传疾病。本研究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和唇腭裂跨膜1样蛋白(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cleft lip and palate transmembrane-like protein 1,TERT-CLPTM1L)基因区域多态性与海... 目的鼻咽癌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基因遗传疾病。本研究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和唇腭裂跨膜1样蛋白(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cleft lip and palate transmembrane-like protein 1,TERT-CLPTM1L)基因区域多态性与海南地区鼻咽癌患病风险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01-01-2018-06-30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5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8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 SNP分型技术)检测TERT-CLPTM1L基因区域中rs33954691、rs13172201、rs6554743、rs2736100、rs2736098、rs2736106、rs2853668、rs401681和rs74739441位点基因型,各位点与鼻咽癌患病风险关系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中,rs2736098等位基因T(OR=2.669,95%CI=1.490~4.783,P=0.001)增加鼻咽癌患病风险,而rs401681等位基因T(OR=0.475,95%CI=0.257~0.877,P=0.017)降低患病风险。比较各位点基因型频率,rs33954691位点AA基因型(OR=3.911,95%CI=1.031~14.837,P=0.045)、rs2736098位点CT(OR=4.281,95%CI=1.456~12.585,P=0.008)和TT基因型(OR=13.584,95%CI=3.053~60.441,P=0.001)及rs2736106位点TC基因型(OR=4.627,95%CI=1.128~18.980,P=0.033)增加鼻咽癌患病风险,而rs401681位点TT基因型(OR=0.124,95%CI=0.022~0.693,P=0.017)降低患病风险。显性模型(OR=4.670,95%CI=1.129~19.320,P=0.033)下rs2736106等位基因C增加鼻咽癌患病风险;加性(OR=6.064,95%CI=1.256~29.290,P=0.025)、隐性(OR=4.128,95%CI=1.323~12.877,P=0.015)和显性模型(OR=4.898,95%CI=1.719~13.975,P=0.003)下rs2736098等位基因T皆增加患病风险;加性(OR=0.016,95%CI=0.002~0.162,P<0.001)、隐性(OR=0.196,95%CI=0.039~0.983,P=0.048)和显性模型(OR=0.396,95%CI=0.161~0.972,P=0.043)下rs401681等位基因T皆降低患病风险。结论TERT-CLPTM1L基因区域rs33954691、rs2736098、rs2736106和rs401681位点多态性与鼻咽癌患病风险有关联,但尚需扩大样本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T-CLPTM1L 单核苷酸多态性 鼻咽癌 危险因素 海南
原文传递
二氢杨梅素联合放疗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符传刚 刘沙 邓堂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455-2458,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联合放疗治疗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接种TM40D人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BALB/c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将成功构建的60只...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联合放疗治疗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接种TM40D人乳腺癌细胞的方法建立BALB/c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将成功构建的60只乳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二氢杨梅素组(n=15)、放疗组(n=15)及联合组(n=15)。二氢杨梅素组小鼠给予二氢杨梅素(100 mg·kg-1·d-1),灌胃,放疗组小鼠给予X线照射治疗(8 Gy),联合组小鼠给予二氢杨梅素(100 mg·kg-1·d-1,灌胃)联合X线照射治疗(8 Gy),模型组仅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不进行X线照射,连续干预4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测定肿瘤抑制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变化;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JNK与其下游蛋白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二氢杨梅素组、放疗组及联合组小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5.86±3.37)%,(46.21±3.41)%,(69.48±4.29)%;模型组、二氢杨梅素组、放疗组及联合组小鼠血清E2水平分别为(16.37±0.58),(8.12±0.64),(8.56±0.61),(4.93±0.21)pg·mL-1,P水平分别为(206.73±8.64),(121.04±5.12),(119.87±5.16),(76.68±3.13)p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氢杨梅素与放疗均可抑制乳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降低雌激素水平,且二氢杨梅素联合放疗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二氢杨梅素或放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组织JNK/MAPK通路的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二氢杨梅素 放疗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平 陈伟思 +3 位作者 张爽 林冰 潘涛 刘沙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周剂量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鼻咽癌多发肝转移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的64例鼻咽癌多发肝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皆给予... 目的探讨周剂量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鼻咽癌多发肝转移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的64例鼻咽癌多发肝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皆给予肝脏姑息性放疗,中位放疗剂量30 Gy.试验组在放疗开始第1天给予紫杉醇(40 mg/m^2)每周同步化疗,对照组给予顺铂(40 mg/m^2)每周同步化疗,两组均每周连续使用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过程中,试验组失访1例,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6例(19.4%),部分缓解(PR)9例(29.0%),病情稳定(SD)7例(22.6%),疾病进展(PD)9例(29.0%);对照组失访2例,对照组患者CR4例(13.4%),PR 10例(33.3%),SD 9例(30.0%),PD 7例(2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0,P=0.952).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8.4%(15/31)和46.7%(1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893);两组患者肿瘤控制率分别为71.0%(22/31)和76.7%(2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613).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个月和8.9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4.5%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6,P=0.286).不良反应中,试验组患者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及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8.8%(6/32)、28.1%(9/32)、31.3%(10/3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1%(1/32)、15.6%(5/32)、15.6%(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66,P=0.109;χ^2=1.463,P=0.226;χ^2=2.177,P=0.140);试验组患者的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红细胞下降、肝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分别为56.3%(18/32)、12.5%(4/32)、15.6%(5/32)、21.9%(7/3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68.8%(22/32)、21.9%(7/32)、25.0%(8/32)、28.1%(9/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67,P=0.302;χ^2=0.988,P=0.320;χ^2=0.868,P=0.351;χ^2=0.333,P=0.564);试验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6%(13/32)∶78.1%(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8,P=0.002).结论周剂量紫杉醇同期放疗治疗鼻咽癌多发肝转移疗效与顺铂治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紫杉醇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耐药mi RNA表达特征及预测分析
13
作者 杨慧 郭丽娟 +5 位作者 冯晓丹 李静 黄成谋 蔡兴锐 覃英娇 王远礼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719-724,共6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小RNA(micro RNA,miRNA)表达特征,预测铂类药物耐药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为对象,铂类药物治疗敏感66例为对照组,耐药39例为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微小RNA(micro RNA,miRNA)表达特征,预测铂类药物耐药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为对象,铂类药物治疗敏感66例为对照组,耐药39例为观察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miRNA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铂类药物耐药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miRNA表达特征预测NSCLC铂类药物耐药性。结果观察组miRNA-125b(0.92±0.21)、miRNA-106a(0.87±0.22)、miRNA-181a(0.89±0.13)、miRNA-196a(1.01±0.3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NA-125b(1.75±0.35)、miRNA-106a(2.45±0.47)、miRNA-181a(1.04±0.21)、miRNA-196a(2.48±0.55),观察组miRNA-148b(1.78±0.47)低于对照组(0.97±0.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NA-125b(OR=1.642)、miRNA-106a(OR=2.052)、miRNA-181a(OR=2.092)、miRNA-196a(OR=1.508)及miRNA-148b(OR=0.385)表达水平是NSCLC铂类药物耐药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NA-125b、miRNA-106a、miRNA-181a、miRNA-196a及miRNA-148b表达水平预测NSCLC铂类药物耐药的AUC分别为0.795、0.895、0.733、0.878、0.888,miRNA-106a有预测价值,最佳诊断界值为1.220时,预测NSCLC铂类药物耐药的敏感性76.62%,特异性为96.97%。结论miRNA表达特征可预测NSCLC铂类药物耐药情况,miRNA-125b、miRNA-106a、miRNA-181a、miRNA-196a表达水平高及miRNA-148b表达水平低的NSCLC患者易发生铂类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糖核酸 铂类化疗药物 耐药性 表达特征
原文传递
康力欣胶囊联合TX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刘沙 王明坤 +2 位作者 潘涛 张爽 杨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2365-2370,共6页
目的 探讨康力欣胶囊联合TX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TX方案治疗,... 目的 探讨康力欣胶囊联合TX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TX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第1~14天餐后30 min温水吞服卡培他滨片,1 250mg/m2,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餐后30 min温水口服康力欣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灶最大径、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癌症治疗性功能评价量表-乳腺癌(FACT-B)评分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是50.00%、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3%、70.69%(P<0.05)。治疗后,两组病灶最大径显著减小,DASS-21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灶最大径和DASS-21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ACT-B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IL-6、CCL20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CD4+和CD4+/CD8+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IL-6、CCL20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0.34%、13.79%、15.5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4%、31.03%、34.48%)(P<0.05)。结论 康力欣胶囊联合TX方案能提高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可有效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力欣胶囊 多西他赛注射液 卡培他滨片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 癌症治疗性功能评价量表-乳腺癌评分 白细胞介素-6 CC趋化因子配体20
原文传递
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叶凌 黄宗文 +1 位作者 翁向前 王燕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在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80例NPC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在鼻咽癌(NPC)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80例NPC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预,观察组采用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GCSF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得分,心理得分改善率较高的条目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44%(76/90)高于对照组62.22%(56/9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恐惧、悲伤、便秘、食欲不佳、腹胀、恶心呕吐、疼痛和睡眠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比值均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的下降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瘀汤联合心理痛苦分层管理模式在NPC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降低心理痛苦的程度,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扶正祛瘀汤 同步放化疗 心理痛苦分层模式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抗体免疫治疗转移性鼻咽癌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冰 周平 +4 位作者 刘沙 张爽 林先桃 杨屏 王发鹏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42-644,648,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免疫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海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抗体免疫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海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9例。A组患者采用GP方案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PD-1抗体免疫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生存曲线。结果两组患者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OR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自然杀伤细胞(NK)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CD3^(+)、CD4^(+)/CD8^(+)均高于A组,NK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B组患者中位PFS、OS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高血压、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联合PD-1抗体免疫治疗可提高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ORR,延长PFS与OS,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鼻咽癌 化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治疗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吸烟与Ⅲ~ⅣA期鼻咽癌预后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乃莹 林先桃 +3 位作者 邵汛帆 梁颖莹 徐安安 莫志文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研究显示,吸烟示鼻咽癌致病因子之一,但吸烟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暂不明确。本研究探讨评价吸烟对Ⅲ~ⅣA期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晚期NPC患者中吸烟者戒烟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5-01-2012-... 目的研究显示,吸烟示鼻咽癌致病因子之一,但吸烟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暂不明确。本研究探讨评价吸烟对Ⅲ~ⅣA期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晚期NPC患者中吸烟者戒烟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5-01-2012-05-3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初治、无转移的Ⅲ~ⅣA期330例NPC患者。按有无吸烟分为吸烟组(158例)和非吸烟组(172例),统计分析吸烟与晚期NPC复发、转移与预后的关系。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差异比较应用Log-rank法,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吸烟组和非吸烟组4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72.2%和84.9%,P=0.034;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oregional recurrencefee survival,LRFS)分别为78.4%和89.1%,P=0.01。吸烟组和非吸烟组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71.1%和77.5%,P=0.290;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59.6%和69.6%,P=0.068。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析吸烟和N分期均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因临床分期对预后影响明显,故依据OS的吸烟和N分期2个独立预后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组(无吸烟者与N_0+N_1期)、中危组(无吸烟者与N_2+N_3期和有吸烟者和N_0+N_1期)和高危组(有吸烟者和N_2+N_3期)。经生存分析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4年OS分别为88.2%、84.7%和68.3%,P=0.010;LRFS分别为94.1%、88.7%和74.6%,P=0.005;DMFS分别为88.2%、79.6%和63.3%,P=0.025;PFS分别为82.4%、71.4%和51.2%,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是Ⅲ~ⅣA期NPC的不良预后因素。吸烟且N分期越晚者,生存率越低,对该部分患者需严密随访,建议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鼻咽癌 生存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MiR-124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冰 刘沙 +4 位作者 周平 张爽 潘涛 林先桃 杨屏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检测miR-124及其靶基因CRE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124/CREB1在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体外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的miR-124... [目的]检测miR-124及其靶基因CRE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124/CREB1在人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体外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的miR-124和CREB1表达。Targetscan分析miR-124与CREB1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miR-124与CREB1是否结合;过表达或抑制miR-124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KYSE-150细胞中CREB1的表达;在KYSE-150细胞中转染miR-124 mimic为miR-124 mimic或转染miR-124抑制剂为antimi-R124,转染后24h、48h、72h收集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转染24h后通过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抑制miR-124对KYSE-150细胞侵袭的影响。在KYSE-150细胞中转染CREB1siRNA后24h、48h、72h收集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转染CREB1 siRNA 24h后检测KYSE-150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在KYSE-150细胞中共同转染anti-miR-124和siCREB1,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Mi R-124在食管癌组织表达降低(P<0.001),而CREB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01);CREB1是miR-124下游分子,过表达miR-124抑制KYSE-150细胞中CREB1的表达(P=0.016),抑制miR-124促进KYSE-150细胞中CREB1的表达(P<0.001)。在食管癌细胞中,过表达miR-124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均<0.05),抑制miR-124促进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均<0.05);敲低CREB1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均<0.05)。敲低CREB1可抑制anti-miR-124对KYSE-150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促进作用(P均<0.05)。[结论]过表达miR-124通过靶向CREB1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鳞状细胞癌 miR-124 CREB1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海梅 吴海葵 翁向前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ICC穿刺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与无感染组...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PICC穿刺的结直肠癌患者98例,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5例)与无感染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化疗及中心静脉留置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免疫相关指标、血常规、炎症因子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合并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4×10^(9)/L、穿刺次数≥2次、置管时间≥3月、化疗次数≥4次占比高于无感染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4×10^(9)/L、穿刺次数≥2次、置管时间≥3月、化疗次数≥4次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相关因素复杂多样,临床护理时应提高导管管理力度,进行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