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噬角度探究A2AR对内毒素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禺 王小吉 李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6-1642,共7页
目的探究腺苷A2A受体(A2AR)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将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g/ml LPS处理12 h)、A2AR激动剂(CGS21680)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CGS21680+LPS... 目的探究腺苷A2A受体(A2AR)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将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g/ml LPS处理12 h)、A2AR激动剂(CGS21680)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CGS21680+LPS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10μg/ml LPS处理12 h),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LC3-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再将Caco-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10μg/ml LPS处理12 h)、CGS21680+LPS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10μg/ml LPS处理12 h)、CGS21680+LPS+雷帕霉素(Rapa)组(10μmol/L CGS21680预处理10 min、10μg/ml LPS与5μmol/L Rapa处理12 h),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分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Caco-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并检测到LC3-Ⅱ/LC3-Ⅰ比值与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CGS21680+LPS组Caco-2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TNF-α、IL-1β、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且LC3-Ⅱ/LC3-Ⅰ比值与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此外,与CGS21680+LPS组比较,CGS21680+LPS+Rapa组Caco-2细胞活力又显著降低(P<0.05),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的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使用A2AR激动剂能够减轻内毒素LPS诱导的Caco-2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提高细胞活力,这可能与其抑制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2A受体 Caco-2肠上皮细胞 炎症性肠病 脂多糖 细胞损伤 自噬
下载PDF
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联合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
作者 朱生威 杨彦 +1 位作者 李章睿 梁昌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62-268,共7页
近年来肝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中大放异彩,ICIs联合靶向治疗及局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更大的希望,并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展示了医学界不断努... 近年来肝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中大放异彩,ICIs联合靶向治疗及局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更大的希望,并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展示了医学界不断努力改善肝癌治疗的成果。这些突破不仅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还为未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但是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如何让肝癌患者得到最好的获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中晚期原发性HCC目前的联合治疗进展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T+A方案 双艾方案 tira+T+A方案 STRIDE方案 进展及展望
下载PDF
circEIF6调节miR-129-5p/TRAF6轴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
3
作者 蔡春萍 宋奇锋 范伟强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真核起始因子6(circEIF6)调节miR-129-5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轴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吉西他滨(GE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胰腺癌细胞SW1990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circEIF6组... 目的:探讨环状RNA真核起始因子6(circEIF6)调节miR-129-5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轴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吉西他滨(GE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胰腺癌细胞SW1990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circEIF6组(转染si-circEIF6)、si-circEIF6+inhibitor-NC组(si-circEIF6和inhibitor-NC共转染)、si-circEIF6+miR-129-5p inhibitor组(si-circEIF6和miR-129-5p inhibitor共转染);RT-qPCR检测circEIF6、miR-129-5p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TRAF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EM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circEIF6和miR-129-5p、miR-129-5p和TRAF6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si-NC组比较,si-circEIF6组circEIF6表达、OD490值、TRAF6、PCNA蛋白表达降低,miR-129-5p表达、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与si-circEIF6组、si-circEIF6+inhibitor-NC组比较,si-circEIF6+miR-129-5p inhibitor组OD490值、TRAF6、PCNA蛋白表达升高,miR-129-5p表达、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在GEM处理下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GEM处理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敲低circEIF6可提高GEM处理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而miR-129-5p inhibitor可减弱敲低circEIF6发挥的上述作用;circEIF6靶向负调控miR-129-5p的表达,miR-129-5p靶向负调控TRAF6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29-5p与circEIF6和TRAF6存在靶向关系。结论:敲低circEIF6可能通过靶向miR-129-5p下调TRAF6表达,进而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提高胰腺癌细胞对GEM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真核起始因子6 miR-129-5p/TRAF6轴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吉西他滨 敏感性
下载PDF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常江 王勇 杨青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C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左肝静脉阻断法,3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生命质量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B组短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ICAM-1、CRP、IL-6、IL-8水平升高,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血清MIF水平降低,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个月的症状/不良作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升高,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C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和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相比,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左肝静脉阻断法可有效控制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术中出血,有效调节患者血清ICAM-1、MIF、CRP、IL-6、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 肝血流阻断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1
5
作者 杨彦 林师佈 +2 位作者 韩霖 黄小龙 涂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PDC...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PDC组)(n=20)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TTD组)(n=56),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胆总管残余结石、胆瘘和胆道感染)发生率。术后随访2~12个月。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PDC组和TTD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06.2±15.8)min vs(147.5±23.2)min]、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9±8.1)h vs(49.4±6.5)h]、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3.5±1.3)d vs(5.7±2.6)d]、术后住院时间[(6.3±1.5)d vs(11.4±2.0)d]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3.61、-2.64、-26.34,P值分别为0.036、0.021、0.034、<0.001)。2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胆瘘、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感染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从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腹腔镜检查 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符誉 翁杰 +3 位作者 韩霖 陈有科 黄小龙 尹秋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8例,其中30例患者单纯给予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经皮胆道...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68例,其中30例患者单纯给予经皮胆道支架置入(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肝功能以及肿瘤体积变化情况,术后支架通畅及新发梗阻发生情况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肿瘤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支架通畅率为94.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4.77,P=0.03)。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围术期死亡。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对照组为13个月;观察组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功能 生存时间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生存期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符誉 翁杰 +3 位作者 韩霖 陈有科 黄小龙 尹秋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645-1649,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LLLR)和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OLLR)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生存期。方法:选取96例左外叶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OLLR治疗,... 目的:观察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LLLR)和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OLLR)治疗左外叶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生存期。方法:选取96例左外叶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OLLR治疗,观察组接受LLL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指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手术前后的血清ICAM-1、MMP-13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效应因子水平变化。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26);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CAM-1、MMP-13、PCT、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5.41%vs 87.50%、64.58%vs 62.50%、47.92%vs 50.0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LR与OLLR均能有效治疗左外叶HCC,但LLLR的创伤性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腹腔镜 左肝外切除术 生存周期 并发症
下载PDF
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效果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尹秋实 王学国 宋奇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比较采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与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左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8例,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法行左半肝切除术,另33... 目的 比较采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与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左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8例,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法行左半肝切除术,另33例接受开腹左肝蒂阻断法行左半肝切除术。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为(4.6±0.9)h,显著长于开腹组【(3.6±0.6)h,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2.8±8.4)h和(9.4±2.5)d,显著短于开腹组【分别为(44.6±10.5)h和(12.3±3.1)d,P<0.05】,术中出血量为(190.6±45.7)ml,与开腹组的【(212.5±50.4)ml,P>0.05】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 w,腔镜组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分别为(33.5±6.8)U/L、(43.1±7.4)U/L和(56.0±8.4)U/L,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39.7±5.2)U/L、(50.8±8.2)U/L和(64.2±8.8)U/L,P<0.05】;术后腔镜组出现切口或腹腔感染、胆漏、腹腔积液和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与开腹组的12.1%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法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安全可行,尽管手术时间稍长,但在减少术后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外胆管结石 左半肝切除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左肝蒂阻断 治疗
下载PDF
胆囊癌病理分期与肝切除范围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彦 王剑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胆囊癌指发生于胆囊(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多于胆道系统其他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等特点。我国胆囊癌发病数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位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位,5年总生... 胆囊癌指发生于胆囊(包括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以及胆囊管)的恶性肿瘤,多于胆道系统其他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等特点。我国胆囊癌发病数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位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5位,5年总生存率仅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肝切除 分期 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秋实 王学国 宋奇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比较先行腹腔镜肝切除(LH)还是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I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诊治的IHC患者90例,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79例.在53例A组,先行LH术,再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在37例B组先行胆总管切... 目的比较先行腹腔镜肝切除(LH)还是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I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诊治的IHC患者90例,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79例.在53例A组,先行LH术,再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在37例B组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再进行LH,随访6个月.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226.1±45.3)min、(7.1±1.8)d和(8.0±1.5)d,显著短于B组[分别为(294.5±58.8)min、(8.4±2.0)d和(9.7±2.4)d,P<0.05],术中出血量为(215.4±39.7)ml,也显著少于B组[(328.2±37.2)ml,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清ALT、AST、ALP和TBI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积液、胆漏、胆道出血和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对24.3%,P>0.05);随访6个月,A组结石复发率为5.7%,与B组的8.1%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IHC患者是先行LH还是先行胆总管切口取石可能不影响治疗效果,而需要根据患者腹腔情况作出选择.外科医生需要总结经验,给出合理的手术路径,以提高手术效率和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病 腹腔镜肝切除术 胆总管切除取石 治疗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期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剑 杨彦 刘颜 《腹部外科》 201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感染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连续收治的97例SAP病人在感染期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感染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连续收治的97例SAP病人在感染期行常规治疗(对照组,49例)和常规治疗+胸腺五肽(胸腺五肽组,4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胸腺五肽组改良的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下降、C反应蛋白下调,白细胞介素6升高,包裹性坏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漏、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下降(P<0.05),而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在SAP感染期可促进病人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无明显肌肉疼痛的横纹肌溶解合并急性肾损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王颖 常江 +3 位作者 李永妍 朱永俊 钟良宝 沈婕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64-265,共2页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骨骼肌受损,引起横纹肌细胞损坏崩解,其内的肌红蛋白、各种电解质及酶类等成分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肌肉疼痛、四肢乏力...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骨骼肌受损,引起横纹肌细胞损坏崩解,其内的肌红蛋白、各种电解质及酶类等成分释放入循环系统,进一步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肌肉疼痛、四肢乏力和尿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疼痛 横纹肌溶解 肌红蛋白 急性肾损伤 横纹肌细胞 骨骼肌 循环系统 尿色异常
下载PDF
利胆排石汤配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75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尹秋实 徐迅迪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配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配合利胆... 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配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配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囊壁厚度和收缩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随访三年结石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6%,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均减小,胆囊收缩率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结石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三年随访和结石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相比,配合利胆排石汤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均下降,安全性提高。利胆排石汤配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利胆排石汤 微创保胆取石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分期内镜取石与一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师佈 杨彦 +2 位作者 李望 韩霖 张翼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907-911,共5页
目的在胆总管直径≥1 cm条件下,比较分期内镜取石(ERCP)与一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创治疗的166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且胆总管直径... 目的在胆总管直径≥1 cm条件下,比较分期内镜取石(ERCP)与一期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创治疗的166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且胆总管直径≥1 cm患者的资料,其中102例行一期LC+LCBDE(LCBDE组),64例行ERCP/EST后择期行LC(ERCP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LCBDE组在术后住院时间[(5.3±3.1)d vs.(6.6±2.8)d]、住院总费用[(2.63±0.52)万元vs.(3.13±0.84)万元]、胆总管结石数≥3个患者中的内镜取石次数[(1.3±0.3)次vs.(2.1±0.6)次]、胆总管最大结石直径≥1 cm的患者内镜取石次数[(1.3±0.2)次vs.(1.6±0.5)次]方面均小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2±30.6)min vs.(93.6±28.8)min,P=0.024]。两组在胆总管结石数<3个患者中的平均取石次数[(1.2±0.3)次vs.(1.3±0.4)次]、胆总管结石直径<1 cm的患者取石次数[(1.3±0.4)次vs.(1.4±0.5)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8%vs.14.1%)、术后结石复发率(5.9%vs 6.3%)、术后胆总管狭窄发生率(4.9%vs.9.4%)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BDE组(25%vs.11.8%,P<0.05),但均为单纯性淀粉酶升高。结论在胆总管直径≥1 cm条件下,一期LC+LCBDE或分期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均可选择,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探查术
下载PDF
CT精准定位下引导穿刺置管配合对冲引流治疗复杂胰腺周围脓肿11例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秋喜 吴华俊 +1 位作者 尹秋实 张翼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S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复杂胰腺周围脓肿形成时采用CT精准定位下引导穿刺置管配合对冲引流治疗的体会及护理,拓展微创技术治疗复杂胰腺周围脓肿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复杂胰腺周围脓肿病实施CT精准定...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复杂胰腺周围脓肿形成时采用CT精准定位下引导穿刺置管配合对冲引流治疗的体会及护理,拓展微创技术治疗复杂胰腺周围脓肿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复杂胰腺周围脓肿病实施CT精准定位引导下多次穿刺置管、逐级扩张窦道、形成对冲引流治疗复杂胰腺周围脓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痊愈,2例中转开腹行清创引流术后治愈。结论 CT精准定位引导下多次穿刺、逐级扩张窦道、形成对冲引流治疗复杂胰腺周围脓肿具有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及风险较小、穿刺定位准确、手术效果明确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脓肿 CT引导 经皮穿刺引流 对冲引流 护理应用
下载PDF
miR-34a抑制自噬增加肝癌耐药细胞HepG2/ADM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有科 高良辉 +1 位作者 符誉 黄小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34a(mi R-34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 G2/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Hep G2组、Hep G2/ADM组、negative control-Hep G2/ADM组和mi R-34a mimics-Hep G2/ADM组4组,Hep G2组和Hep G2/ADM组不做特殊处理,mi R-34a m... 目的:观察微小RNA-34a(mi R-34a)对肝癌耐药细胞Hep G2/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Hep G2组、Hep G2/ADM组、negative control-Hep G2/ADM组和mi R-34a mimics-Hep G2/ADM组4组,Hep G2组和Hep G2/ADM组不做特殊处理,mi R-34a mimics Hep G2/ADM组转染mi R-34a mimics,negative control-Hep G2/ADM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RNA。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34a基因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结果:Hep G2/ADM组高倍视野下自噬体为(7.56±1.34)个,显著高于Hep G2组的(1.02±0.21)个和mi R-34a mimics-Hep G2/ADM组的(3.76±0.5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p G2/ADM组与negative control-Hep G2/ADM组间自噬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 G2/ADM组LC3-II/I比值为22.46±5.02,显著高于Hep G2组的2.17±0.34(P<0.01)和mi R-34a mimics-Hep G2/ADM组的7.52±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p G2/ADM组与negative control-Hep G2/ADM组间LC3-II/I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柔比星对Hep G2/ADM组细胞IC50值为(23.17±4.53)μmol/L,显著高于Hep G2组的(3.02±0.42)μmol/L和mi R-34a mimics-Hep G2/ADM组的(6.13±1.0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柔比星对Hep G2/ADM组与negative control-Hep G2/ADM组细胞IC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 R-34a可以抑制Hep G2/ADM细胞自噬的激活,增加Hep 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4a 肝癌 多药耐药 自噬
下载PDF
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章家超 孙早喜 赵中辛 《腹部外科》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我国,肝细胞癌是一种仅次于肺癌、胃癌的常见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居世界之首。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案众多,主要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有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本文就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手... 在我国,肝细胞癌是一种仅次于肺癌、胃癌的常见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居世界之首。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案众多,主要可以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有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本文就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手术治疗 解剖性肝切除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减弱日本血吸虫诱导的肝纤维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学国 黎东明 +5 位作者 赵红岩 林师佈 黄小龙 杨青壮 李旺 杨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28期2544-2550,共7页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正常6-8周龄♀C57BL/6J小鼠6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感染组+UDCA1、感染组+UDCA2、感染组+UDCA3,每组13-14只.小鼠经腹部感染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各...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正常6-8周龄♀C57BL/6J小鼠6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感染组+UDCA1、感染组+UDCA2、感染组+UDCA3,每组13-14只.小鼠经腹部感染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浓度UDCA溶液,灌胃8 wk后,检测血清损伤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胶原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胶原纤维面积比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l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 wk后,UDCA处理后,血清AST、ALT、HA和LN有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纤维间隔变细或消失,形成弥漫性肝硬化结节减少,胶原面积比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用药后Col1及α-SMA阳性表达减少,图像软件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这种结果有浓度依赖性.结论UDC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是通过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降低细胞外基质合成等途径减弱肝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血吸虫肝纤维化 治疗作用
下载PDF
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肝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师佈 杨彦 +3 位作者 涂伟 吴开玲 陈枫 林大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1646-1650,共5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术(LH)和开腹肝切除术(OH)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后,将患者随机分为LH组(51例)和OH组(59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术(LH)和开腹肝切除术(OH)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科行肝切除术的患者,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后,将患者随机分为LH组(51例)和OH组(59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LH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较OH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亦较OH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后第7天血清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LH组中升高显著低于O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这些指标在LH组恢复均快于OH组。结论:与OH相比,LH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肝功能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半枝莲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亚晨 谢毅强 +2 位作者 肖曼 张瑞 孙早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9期123-127,146,F0004,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与平台,挖掘半枝莲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NPASS、HIT、TCMID、TCM-ID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科学引文索引(SCI)、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半枝莲活性成分,检索时限为1971年6月—...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与平台,挖掘半枝莲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NPASS、HIT、TCMID、TCM-ID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科学引文索引(SCI)、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半枝莲活性成分,检索时限为1971年6月—2019年10月。利用预测平台获取并筛选各组分靶基因,维恩分析筛选成分靶基因与胰腺癌特异性基因交互基因,通过成分-靶点-疾病交联确定重要成分及核心靶点,利用基因本体注释(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半枝莲治疗胰腺癌的分子机制。结果获得半枝莲类药成分24种,提取交互基因73个,筛选出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苷、槲皮素、豆甾醇5种重要成分及AKT1、HSP90A1、肿瘤坏死因子、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转录后基因沉默2、SRC、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AR在内的10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于细胞凋亡、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参与蛋白质、ATP酶、DNA链特异性结合等。KEGG富集于癌症、胰腺癌、癌症蛋白多糖、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途径信号通路等。结论半枝莲可能通过多类靶点,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影响多重细胞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胰腺癌的作用,这也为临床发掘治疗胰腺癌的替代药物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半枝莲 胰腺癌 靶基因 富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