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俞安乐 黄海伟 +2 位作者 陈春美 孙琼芳 郑妙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2期26-27,30,共3页
目的评价次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为试验阶段和临床观察阶段。试验阶段观察100例,次低剂量法与常规剂量法各观察50例。按体重分为<65kg,65~75kg,>75kg3组。次低剂量法扫描参数为层厚10mm,螺距1.5,管电压120kV,管... 目的评价次低剂量胸部CT扫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为试验阶段和临床观察阶段。试验阶段观察100例,次低剂量法与常规剂量法各观察50例。按体重分为<65kg,65~75kg,>75kg3组。次低剂量法扫描参数为层厚10mm,螺距1.5,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时间360°/s。常规剂量法除管电流采用160mA外,其余条件同次低剂量法。CT图像分为5个等级评分。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2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扫描图像质量作出5个等级评分。在对试验结果初步肯定基础上,对1462例作进一步临床应用观察。结果试验阶段,观察者1和观察者2对<65kg,65~75kg,>75kg两个体重组的评分结果,经统计分析次低剂量法与常规法图像无显著性差别;但常规法得分普遍较次低计量法高。次低剂量法图像的胸壁软组织、纵隔结构以及病灶内部等的噪声较常规法要高,对密度分辨率及均匀性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辨认小的空洞、钙化等异常。用次低剂量法作1462人次胸部扫描,未发现明显影响诊断的病例。结论次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取代常规剂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应用于CT成像进行人体血管3D可视化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卫民 石小田 +3 位作者 易西南 周小兵 秦将均 郭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重金属氧化物填充剂对人体标本血管进行灌注,经CT扫描后进行血管3D可视化重建。方法:采用金属氧化物粉末(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铈)与填充载体配制成填充剂进行新鲜尸体血管灌注,X线摄影,CT扫描获得数据集,采用Mimics10.01... 目的:探索应用重金属氧化物填充剂对人体标本血管进行灌注,经CT扫描后进行血管3D可视化重建。方法:采用金属氧化物粉末(氧化铅、氧化铋、氧化铈)与填充载体配制成填充剂进行新鲜尸体血管灌注,X线摄影,CT扫描获得数据集,采用Mimics10.01或3d-Doctor软件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果:金属氧化物造影填充剂灌注的血管标本,X线摄影下标本动脉血管显影清晰,细小血管也充分显示;CT连续扫描断面图像血管显影均匀,三维重建所得图像清晰,管道饱满,边缘连续平滑,无齿状伪影,立体感强。结论:重金属氧化物是一种理想的人体标本管道造影材料,适用于人体血管3D可视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造影术 CT成像 血管3D可视化
下载PDF
尾状叶静脉的应用解剖与CT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汪坤菊 丁自海 +4 位作者 陈敏 黄海伟 石小田 秦将钧 易西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①32具尸体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尾状叶静脉数量、直径、走行、回流部位、游离部长度(肝外长度)及毗邻解剖关系。②对15例铸型标本的尾状叶静脉进行观测。③采用64排螺旋CT对1... 目的: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①32具尸体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尾状叶静脉数量、直径、走行、回流部位、游离部长度(肝外长度)及毗邻解剖关系。②对15例铸型标本的尾状叶静脉进行观测。③采用64排螺旋CT对10例肝脏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尾状叶静脉内径、数量、走向及毗邻关系,与解剖研究结果比较。结果:固有尾状叶静脉有1~3支,34.38%(11例)有固有尾状叶上静脉,90.63%(29例)有固有尾状叶中静脉,59.38%(19例)有固有尾状叶下静脉。腔静脉旁部静脉和尾状突静脉都为1支,尾状突静脉出现率34.38%(11例)。尾状叶静脉主要汇入到下腔静脉肝后段的左上区(2区)、左中区(6区)、左下区(10区)。其游离部的长度长短不一。结论:了解尾状叶静脉的形态特点及分布规律,对于提高腹腔镜尾状叶切除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叶静脉 应用解剖 CT
下载PDF
CT对肺癌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山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CT对肺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癌共 5 6例 ,对其进行CT—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CT分期和术后病理符合率为Ⅰ期 91% ,Ⅱ期 79% ,Ⅲa期 79% ,Ⅲb期 82 % ,Ⅳ期 83 %。
关键词 肺癌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诊断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阻塞性病变的CT表现
5
作者 俞安乐 黄海伟 +2 位作者 涂蓉 黄玉勇 伍保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145-148,152,共5页
目的:确定CT 图像上周围型肺癌之肺部阻塞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18 例周围型肺癌和12 例良性肺肿块对照者均经常规CT 扫描,绝大多数病人经肿块部位及其上下一层的深呼吸时相CT 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的肺部阻塞性病变... 目的:确定CT 图像上周围型肺癌之肺部阻塞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18 例周围型肺癌和12 例良性肺肿块对照者均经常规CT 扫描,绝大多数病人经肿块部位及其上下一层的深呼吸时相CT 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的肺部阻塞性病变计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及肺静脉癌栓。结论:注重CT 图像上周围型肺癌的各种肺部阻塞性病变,可为肺癌确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 周围型肺癌 肺部阻塞性病变
下载PDF
肺部薄层深呼吸CT
6
作者 俞安乐 涂蓉 +2 位作者 黄海伟 黄玉勇 伍保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目的 :通过仰卧位与俯卧位薄层深呼吸CT扫描 ,观察肺叶内血流变化对肺叶通气会产生何种影响。方法 :对22名健康志愿者 ,取中或中下肺门层面扫描。测量仰、俯卧位呼、吸气各肺叶膨胀伸缩性及肺密度值。部分人还测量了肺叶面积。结果 :正... 目的 :通过仰卧位与俯卧位薄层深呼吸CT扫描 ,观察肺叶内血流变化对肺叶通气会产生何种影响。方法 :对22名健康志愿者 ,取中或中下肺门层面扫描。测量仰、俯卧位呼、吸气各肺叶膨胀伸缩性及肺密度值。部分人还测量了肺叶面积。结果 :正常组肺叶呼气较吸气密度增加值是从下垂部到非下垂部逐级减少。正常组大多数下垂肺叶前后膨胀伸缩性大于非下垂肺叶(P<0.005)。肺叶膨胀伸缩性与肺叶面积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肺叶内血流变化可影响肺叶顺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肺循环 CT 薄层深呼吸
下载PDF
雾化吸入肺增强CT扫描初探
7
作者 涂蓉 俞安乐 +3 位作者 郑妙琼 庄惠玲 施蓉萍 赵平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21-622,共2页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肺增强CT 扫描方法能否提高CT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检出率并判断局部肺功能。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支气管扩张症17 例,分别做CT 平扫和超声雾化增强扫描,用双盲法比较病变检出情况;并配对测量58 对兴趣区增...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肺增强CT 扫描方法能否提高CT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检出率并判断局部肺功能。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支气管扩张症17 例,分别做CT 平扫和超声雾化增强扫描,用双盲法比较病变检出情况;并配对测量58 对兴趣区增强前与增强后5 分钟及10 分钟的CT值变化情况。结果 病变显示没有明显增多,肺实质增强前后CT 值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超声雾化肺CT 增强扫描,不能提高对支气管扩张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CT 增强CT扫描
下载PDF
肝门静脉铸型后CT扫描三维重建
8
作者 汪坤菊 石小田 +4 位作者 陈敏 黄海伟 秦将均 易西南 丁自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管道铸型标本CT扫描法对肝门静脉系统三维重建的技术方法,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非肝胆疾病死亡成人新鲜标本10例,经肝门静脉注入氧化铅与明胶混悬液,64层CT连续扫描,利用CT自带软件进行三维... 目的:探讨利用管道铸型标本CT扫描法对肝门静脉系统三维重建的技术方法,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非肝胆疾病死亡成人新鲜标本10例,经肝门静脉注入氧化铅与明胶混悬液,64层CT连续扫描,利用CT自带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横断面原始图像及其三维图像重建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可清晰显示5级以上门静脉分支,重建后的模型可以任意三维旋转。结论:管道铸型标本CT扫描法是肝门静脉系进行三维重建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对腹腔镜肝外科术前的计划制定和术中操作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铸型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阻塞性病变的CT表现(附18例分析)
9
作者 俞安乐 黄海伟 +2 位作者 涂蓉 黄玉勇 伍保忠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9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确定深呼吸时相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8例周围型肺癌(13例经病理证实,5例由其它方法证实)和12例良性肺肿块对照者(炎性假瘤和结核球等)均经常规CT扫描,除2例炎性假瘤患者外,其余所有病人并经肿块部位及其上... 目的:确定深呼吸时相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8例周围型肺癌(13例经病理证实,5例由其它方法证实)和12例良性肺肿块对照者(炎性假瘤和结核球等)均经常规CT扫描,除2例炎性假瘤患者外,其余所有病人并经肿块部位及其上下一层的深呼吸时相CT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深呼吸时相CT扫描所见的阻塞性病变计有4例肺不张,12例阻塞性肺炎(按其帮位进而可分为远离肿块的和邻近肿块的阻塞性肺炎),1例阻塞性肺气肿,以及1例肺静脉癌栓。周围型肺癌的这些CT表现,在良性肺肿块对照者中不复被看到。结论:深呼吸时相CT扫描所见的远离肿块的阻塞性肺炎及肿块外侧的阻塞性肺气肿,可被看作是周围型肺癌的特有表现而且是其早期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并发症 CT诊断
下载PDF
鼻咽癌的CT诊断(附65例分析)
10
作者 王山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CT 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聚乙烯醇-氧化铈人体血管造影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石小田 易西南 +4 位作者 王淼 秦将钧 罗刚 张显芳 陈卫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8-559,共2页
有关人体血管数字化研究的报道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随着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研究成功,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数字虚拟人数据集进行血管重建。近年,楼新法、张志浩、周小兵等采用造影剂进... 有关人体血管数字化研究的报道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随着虚拟中国人建模的动脉灌注研究成功,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数字虚拟人数据集进行血管重建。近年,楼新法、张志浩、周小兵等采用造影剂进行血管灌注,结合电脑软件SSPS11.0,PhotoshopCS2,DicomWorksl.3.5,3D-doctor以及GEHCMicroviewer,运用放射造影术,对人体血管进行3D可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聚乙烯醇 数字化可视人体 虚拟中国人 氧化 人体血管 放射造影术 3D可视化
下载PDF
尾状叶门静脉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汪坤菊 秦将钧 +3 位作者 黄海伟 石小田 陈敏 易西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32具尸体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尾状叶门静脉数量、直径、走行、来源、游离部长度(肝外长度)及毗邻解剖关系;对15例铸型标本的尾状叶门静脉进行观测;采用64排螺旋CT对5例新鲜... 目的: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32具尸体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观测尾状叶门静脉数量、直径、走行、来源、游离部长度(肝外长度)及毗邻解剖关系;对15例铸型标本的尾状叶门静脉进行观测;采用64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尾状叶门静脉内径、数量、走向及毗邻关系,与解剖研究结果比较。结果:1支以上的固有尾状叶门静脉的出现率为62.5%,其中主要以固有尾状叶门静脉后支和前支为主(27.5%),另外也有固有尾状叶门静脉左支和右支(12.5%);腔静脉旁部门静脉主要为1支,10例腔静脉旁部的实质也有固有尾状叶的分支(主要为右支或前支);尾状突门静脉主要为1支,来自于门静脉左、右支;重建的三维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体现尾状叶门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按各种方向任意旋转演示。结论:尾状叶门静脉呈左、右支双重供应,但以左侧供应为主;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可真实显示尾状叶门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叶门静脉 应用解剖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管道铸型标本断层摄影法对肝门静脉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坤菊 陈敏 +3 位作者 张显芳 石小田 秦将钧 易西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5915-5918,共4页
背景:以往的影像诊断中,主要观察二维图像,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及诊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在三维空间里研究人体内小血管的分布,已成为今后解剖学研究的必然。目的:利用管道铸型标本断层摄影法对肝门静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为腹腔镜肝切除手... 背景:以往的影像诊断中,主要观察二维图像,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及诊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在三维空间里研究人体内小血管的分布,已成为今后解剖学研究的必然。目的:利用管道铸型标本断层摄影法对肝门静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为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设计、时间及地点:以成人新鲜尸体为观察对象,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实验,于2007-10/2008-03在海南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完成。对象:非肝胆疾病死亡成人新鲜标本10例,患者及家属自愿捐献。方法:预处理标本,经肝门静脉注入氧化铅与明胶混悬液,用美国QE Lights Speed VCT64层CT连续扫描,利用CT自带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表面成像法显示其外部形态,透明成像法显示其内部管道系统。主要观察指标:门静脉的各级分支的出现以及管壁清晰度、饱满度。结果:横断面原始图像及其三维图像重建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可清晰显示5级以上门静脉分支,重建后的模型可以任意三维旋转。结论:管道铸型标本断层摄影法是肝门静脉系进行三维重建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对腹腔镜肝外科术前计划制定和术中操作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 铸型 三维重建 数字医学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小田 汪坤菊 +5 位作者 陈敏 秦将钧 黄海伟 林威威 邓王孝 张显芳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构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和研究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128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胰十二指肠区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构建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 目的探讨构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和研究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128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胰十二指肠区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构建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三维模型图像清晰,管道饱满,立体空间感强,均能清晰地显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的4级以上血管,各级分支血管的形态、走行、分布及各血管间的吻合显影清晰,效果满意。清晰显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的构建特点。结论采用聚乙烯醇-氧化铈血管造影术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灌注可构建理想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3D可视化模型,为系统研究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的形态结构和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区 动脉血管造影 3D可视化 模型
下载PDF
应用放射造影术进行肝脏数字化及其管道三维重建的研究
15
作者 石小田 易西南 +6 位作者 郭宇 胡爱华 汪坤菊 张雨生 秦将均 黄海伟 赵久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放射造影术进行数字化虚拟肝脏及其管道三维可视化重建研究。方法:采用4例新鲜肝脏标本进行聚乙烯醇-氧化铋造影填充剂管道灌注,经64层螺旋CT无间断连续扫描后,获得肝脏断层图像数据集加以数字化处理,利用Mimics10.01、3D-... 目的:探索应用放射造影术进行数字化虚拟肝脏及其管道三维可视化重建研究。方法:采用4例新鲜肝脏标本进行聚乙烯醇-氧化铋造影填充剂管道灌注,经64层螺旋CT无间断连续扫描后,获得肝脏断层图像数据集加以数字化处理,利用Mimics10.01、3D-Doctor、Amkira4.1等电脑软件,构建数字化虚拟肝脏模型及其管道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对其各管道进行图像质量评估。结果:(1)4例标本灌注全部满意,管道连续、饱满圆滑、无伪影,构建的数字化肝脏可视模型,其形态逼真,能随意旋转、放大和缩小;肝内管道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外形的三维关系显示清晰,将肝脏外形与内部管道透明成像显示,可进行虚拟肝切实验;(2)肝内管道显影清晰,肝静脉显示级数为(11.7±0.81),门静脉显示级数为(11.8±0.76),胆管显示级数为(10.1±0.98),肝动脉显示级数为(10.2±0.98);管道三维重建图像质量平均优秀率依次为:96.21%、97.05%、97.63%、97.82%;肝内管道图像平均优秀率为97.18%。结论:应用放射造影术,结合螺旋CT扫描可获得精确完整的肝脏数据资料,构建出理想的数字化虚拟肝脏及管道模型,图像质量高、空间立体感强烈,可进行临床术前虚拟肝切实验及数字化网络教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造影术 CT 肝脏管道 三雏重建
下载PDF
谈CT的养护
16
作者 黄玉勇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CT 养护 医疗设备 温度 湿度 空气清洁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