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预后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友圣 王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2期1755-1760,共6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同属尿路上皮癌,是发生于肾盂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因素较多,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比例更高。UTUC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大多数病人在初诊时已表现...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同属尿路上皮癌,是发生于肾盂和输尿管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因素较多,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比例更高。UTUC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大多数病人在初诊时已表现为浸润性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手段更局限于手术切除以及放化疗,因其罕见性,UTUC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甚少,而随着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影响UTUC发病及其预后的基因组学探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UTUC基因组的预后差异基因,拟从表达差异、临床意义及某些特殊类型UTUC基因组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基因组学 预后
下载PDF
基于PD⁃1/PD⁃L1联合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施干 王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5-800,共6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化学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等,虽然起初有治疗反应,但有部分患者最终会进展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化学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等,虽然起初有治疗反应,但有部分患者最终会进展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人体免疫系统虽然能发挥监测功能,及时杀死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在演变过程中也随之表达PD-L1,其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能抑制T细胞功能,最终诱导免疫逃逸。对PD-1/PD-L1在前列腺癌免疫逃逸机制中的深入研究,可能对往后将基于PD-1/PD-L1的免疫治疗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将对PD-1/PD-L1在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D‑1/PD‑L1 免疫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剜切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符厚圣 王飞 +1 位作者 王安方 康新立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剜切术(TUE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H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12月收治的HBPH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TURP... 目的:探讨等离子经尿道前列腺剜切术(TUE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H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12月收治的HBPH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TURP治疗,试验组患者行TUERP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除的前列腺体积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7.5±16.1) min vs(76.2±15.9) min]、手术失血量[(60.5±25.4) ml vs(93.7±33.6) 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切除的前列腺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42.3±12.2) g vs(30.6±8.5) g](P<0.05),术后并发症如出血、尿失禁、尿道狭窄等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TUERP与TURP治疗HBPH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但TUERP的手术失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除的前列腺体积更大,手术创伤更小,更适合用于治疗HB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剜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膀胱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志韬 刘富金 王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0期1589-1593,共5页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前列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其发生、发展机制涉及多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膀胱癌的分子分型对明确疾病发病机制、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前列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其发生、发展机制涉及多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膀胱癌的分子分型对明确疾病发病机制、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膀胱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分子分型 基因组学 预后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