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锥形束CT对下颌前牙根管系统构型的初步研究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代艳虹 许颖 +2 位作者 陈明雄 祖青 刘晓晶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研究海口地区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为牙体牙髓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影像资料库中男性、女性各300例,按年龄分6组:12~20、21~30、31~40、41~50、51~60、61~70岁,每组男、女各50例。采用... 目的:应用锥形束CT研究海口地区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为牙体牙髓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口腔医院影像科CBCT影像资料库中男性、女性各300例,按年龄分6组:12~20、21~30、31~40、41~50、51~60、61~70岁,每组男、女各50例。采用配套软件处理,根据Vertucci分类法观察下颌前牙根管系统的构型。结果: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多根管率分别为11.75%、23.5%和10.41%,下前牙的多根管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多根管发生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下颌尖牙多根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前牙多根管时,其根管分叉至解剖性根尖的距离,下颌中切牙为(8.56±2.08)mm,下颌侧切牙为(9.43±1.93)mm,下颌尖牙为(10.60±2.01)mm。不同牙位之间比较,该距离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间比较,仅下颌中切牙根管分叉至解剖性根尖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20,P<0.0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下颌侧切牙和下颌尖牙的根管分叉至解剖性根尖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04,P=0.04,P<0.05)。结论:下颌前牙单根多管发生率在10.41%~23.5%区间、多根管发生率和年龄相关性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牙 CBCT 多根管 年龄
下载PDF
基于CBCT对下颌切牙根管构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代艳虹 王本材 陈明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应用CBCT研究下颌切牙根管形态。方法:纳入240例11~70岁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研究其下颌切牙根管构型。结果: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双根管率分别为16.87%和25.83%(P<0.05),且年龄间(10~20、21~30、31~40、41~50、51~60、61~70岁)有... 目的:应用CBCT研究下颌切牙根管形态。方法:纳入240例11~70岁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研究其下颌切牙根管构型。结果: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双根管率分别为16.87%和25.83%(P<0.05),且年龄间(10~20、21~30、31~40、41~50、51~60、61~70岁)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双根管对称性发生概率下颌中切牙为72.34%,侧切牙为75.75%;釉牙骨质界处唇舌径,单、双根管者分别为(5.39±0.28)mm和(6.25±0.19)mm(P<0.05),且男性大于女性(P<0.05)。结论:下颌切牙双根管率与牙位和年龄相关;釉牙骨质界处唇舌径与根管构型和性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下颌切牙 根管形态 年龄 唇舌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